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所謂行行出狀元,工作不分高低。雖然在古代這句話行不同,因為階級擺在那裡,不過對於平常老百姓來說,有一門手藝就意味著可以吃飽飯,雖然過不上達官顯貴般的生活,但也可以富足平安、快快樂樂。在木匠這一行業中,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這麼一句話來自《魯班經》,咱們都知道魯班作為木匠這一行業的開山鼻祖,其每一句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而這麼一句話在木匠行業也是代代流傳,也算是一種規矩了。那麼,其含義到底如何呢?

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首先來看第一句話:床不離七,七與是諧音,故而這句話的意思也就很明白了,一個家庭要想美滿幸福,就必然是夫妻同床共枕,故而這四個字也寓意著夫妻恩愛的祝願。因此木匠在做床時,尺寸方面末尾都要帶上個數字七,就比如: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

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如果你僅僅以為這是為了與七的寓意相合的話,那麼你就錯了。因為以其尺寸來說,放到現代仍然實用,當古代的尺寸,放到現代來說,分別是1米2多,1米5多,以及1米8多基本上床都是這個尺度標準,雖然說現代人比古人肯定要高上許多,但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都會在這個尺寸之內。

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再來看第二句:棺不離八,對待先人下葬的安排,在古代是頭等大事,因為這關係著子孫後代的幸福,人們始終堅信著,老人們死去之後仍然會保佑著這個家庭,故而對於老人們的葬禮所用到的棺木也是有著嚴格的要求。八指的便是八尺,無論給什麼樣的人做棺材,棺材的尺寸都是八尺,不多也不少,這也算是一種訂製了吧。然而,為什麼選用八這個數字呢?

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八同發,有升官發財的含義。而且棺木的棺字也是與當官的官同音,故而一些懂得此道的人看到棺材,不僅不會覺得晦氣,反而覺得自己要走運升官了。作為一種美好的寓意在現代的許多農村地區仍然使用著,畢竟每戶人家都希望逝去的人們與自己同在,繼續保佑著子孫後代積極向上,將家庭的命運帶往更美好的未來。

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再看最後一句:桌不離九。這句話算是三句當中比較難以理解的一句了,首先九自然指的也是尺寸,古代的桌子大多以方桌為主。因此一般的古代桌子都能夠做到八個人。一般人來說,肩寬都會達到45公分左右,故而兩個人並排坐的話肩寬大概會達到90公分,故而桌子的每面長度必須要有九十公分,而且“九”又與“酒”是同音,酒對於我國的文化來說是必不可缺少的,且九九之數蘊含著圓滿之意,也是包含著家庭美滿的祝願哦。

古人云: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何意?生活處處皆學問

看完後不得不佩服老祖宗智慧高,生活處處皆學問,你還知道古人的哪些講究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