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古代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可是現在很快,對於許多女孩兒來說,一部肥皂劇就能決定一個“老公”。如今日色變得也慢,變得快的只是人心。人們習慣了跟不同的人牽手,逛街,談情,說愛。我愛你三個字,越來越多地走嘴,越來越少地走心。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也許早就忘記了什麼叫此生非你莫屬,什麼叫世間獨一無二,人們習慣了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去結婚生子,互相為伴,早已忘記了追求這世間的唯一,把握這一生只有一次的認真。所以,人們常常懷念古代,那些相濡以沫、與子偕老的傳說,那種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歲月,那種“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情懷。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那時嘈嘈切切的琴聲,元稹拂袖從山間走來,懷著滿腔哀思,一生只許一次諾言,一世只守一人心願。往日的雲煙都變得緩慢,於是才將詩篇隨手寫下,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的經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元稹擁有自己一生的摯愛,可最後也只留下扼腕的嘆息。曾經經歷過滄海的宏偉壯闊,見過無限的煙波浩渺,感受過無垠海浪的驚濤迭起,所以從此以後,不管看到怎樣的水,見到怎樣的波濤,也只覺逼仄狹隘,再無往日那般汪洋景色。也只能感慨,曾經見過巫山上的雲雨,千里萬里,日出耀金輝,月窟翻銀浪,從此以後,不管見到怎樣的山,怎樣的雲,也只覺得渺小輕佻。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穿過花叢,身邊花團錦簇美如畫,掃過他的衣襬,試圖留下一絲牽絆。可元稹早已失了欣賞明豔花叢的興致,施施然地走了。那些浮花碎柳,萬般美好,終究不及他摯愛的萬分之一。所以,只有等待,只有哀思,百轉千回,繞樑不散。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元稹的詩向來辭淺意哀,念來憂思不斷,扣人心扉,在當時頗有影響。《離思五首》相傳是元稹悼念亡妻韋叢而作。元稹與妻子的結合,緣起一段聯姻,而婚後生活卻極為美滿。清貧的日子裡,夫妻二人也自有趣意。種一棵樹苗,等它成長到亭亭如蓋的宏偉,泡一壺熱茶,等那浮起的嫩綠茶葉慢慢沉澱到壺底。就是這樣的日子,時至今日,終於也成了他念念不忘的珍貴回憶。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然而,美滿的日子卻總是不肯長久,韋叢終是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七歲。政務纏身的元稹無法前往妻子營葬之地,情不能已,悲痛欲絕,寫下催人淚下的祭文。林清玄說:“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所以元稹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生的摯愛與唯一。

她,是落落大方的大家閨秀,出身名門,通古曉今,卻平淡質樸。生活清貧,她也不怨不惱,溫柔如水。元稹感激之餘更深受著這樣一個女子。此生之年,執子之手,何其有幸?從此以後,夫復何求?這感覺就像賈寶玉身處大觀園裡的鶯鶯燕燕中,卻一生只愛初次見面就感覺在哪兒見過的林妹妹;就像《做慢與偏見》中,達西遇見了伊麗莎白,從此便改變了所有對女性的誤解與敵意。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正如廖一梅在話劇《柔軟》中提到的那樣:“人生在世,遇見愛,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理解。”因為理解,寶玉在失去世間唯一知己林妹妹後毅然遁人空門,達西為了伊麗莎白拋卻了所有的傲慢,元稹一生都懷念善解人意的韋叢。

唐朝大臣元稹一生只許一次承諾,一揮手一俯首,便是千古經典


傾盡半生去思念一個永遠沒有可能回來的人,這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嗎?可哪裡又來這麼多值得不值得,詩人於心有念,所以他哀思鬱結,所以情深意切。在扯天扯地的時節裡,詩人手裡的筆,舉得起,卻放不下。他是修道之人,半緣修道半緣君,說到底,全緣君他也是無法否認的。道術、道義,到最後,不過是用來寄託哀思的一個藉口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