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這些年,移居到香港的小夥伴越來越多,銀河君也有幸幫助很多小夥伴拿到香港身份,和他們成為好朋友,也聽到他們說香港生活很不錯,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銀河君也帶這個疑問,採訪了其中一位已拿到香港身份還在香港工作的小夥伴,移居香港後的真實生活體驗是怎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香港留學畢業後定居香港,作為“港漂”一族,香港的生活讓她五味雜陳。

01、港漂一定要懂粵語?

說實話,沒來香港定居之前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顧慮。因為此前去香港旅遊時也體會到,當地人很多都只說粵語,有小部分當地人對於說普通話的遊客另眼相看。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街頭

剛到香港讀書那會,的確受到語言的困擾。如果不會說熟練粵語的話,注意是熟練的,你永遠都是主流圈子以外的。可能平時有一些內地遊客去香港旅遊,把不良習慣也帶過去了的原因吧,從骨子裡,一些香港人還是有些討厭內地人的,主要是他們覺得內地人素質低,把香港搞髒搞亂了。但我覺得越是文化低素質低的香港人越看不起內地人,另外年紀越大也越看不起內地人。

有一次在快餐店,我同學去買飯,跟我坐隔一個位子的香港小孩問我們倆中間的椅子有沒有人(長條橫著擺那種桌子),我用普通話說有人。他很輕蔑地瞥了我一眼就扭過頭去,不再往這邊看。孩子的行為總是沒有掩飾的。儘管迴歸多年,但仍有香港人聽不懂普通話,不會講普通話。即使講普通話,好多人也講不清楚。如果不是廣東人說粵語,你剛一張嘴香港人就已經聽出來了。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街頭

現在我在香港生活8年了,發現因不會粵語而不受待見的情況畢竟是少數,也沒有覺得在香港說普通話低人一等,或者被會被其他人看不起。隨著兩地往來交流更密集,也看到了很多香港年輕一代也說起了普通話。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街拍香港小巷

現在走在大街小巷,除了說粵語的人,也有不少說普通話的遊客。買東西的時候我都跟對方說普通話,對方也都可以接話,而且口音標準。當初那種強拗粵語的尷尬也不復存在了。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尖沙咀街景

我在香港生活多年,平常回內地時依然會被一些朋友問到,不會粵語去香港旅遊會不會被瞧不起?在香港說普通話是不是很LOW?我一次次地以實際經驗解釋,次數多了,我也不禁猜想,很多內地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顧慮,可能是因為主觀上就覺得香港人比我們更優秀或者更好。說到底大家都是中國人,自己首先不應該有這樣的偏見,而且隨著兩地交流不斷加深,我們會更加了解對方,相信在今後類似的偏見或者誤會都會逐漸消除。

02工資高到離譜,生活成本也高到要死!

在不少人眼裡,去香港工作薪水高、福利好。但是實際上,香港消費水平超級高,你掙的多,花的更多。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美食

香港的工作壓力大,吃住的物價高,真正在香港生活過一段時間的“港漂”一族,應該能切身體會到。香港本身地小狹窄,房價高,糧食、水、蔬菜、水果全靠進口,吃東西就貴。一般在茶餐廳吃頓飯至少要35港幣,一個月就至少3000港幣。住就更貴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能有個容身之處,非常不容易。即使是70平米的房子也能設計成三室一廳,空間狹小程度可想而知。很多人的居住環境不誇張的說,就是進門就是床。我目前住在元朗也要6、7千左右租金。一個月日常花銷就要花掉2萬左右,據我所知,像我一樣的普通白領的工資大概也就2、3萬左右,想在香港買房子是不可能的。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元朗

買不起房,還想享受到政府的居住補貼,也只能輪候公屋,或購買資助性房屋了。前不久剛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申請公屋的資格是有了,什麼時候輪到我依然是個未知數。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密集樓區

說到公屋,我也發現很多人對公屋有截然不同的印象,瞭解的人認為是“廉價出租屋”和“鴿子籠”,不瞭解的人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認為這不可能發生在香港,是騙人的。其實,他們不瞭解香港呀,電視劇電影裡是美化了的香港,人人都有汽車、洋房、高級公寓,可那不是普通人的生活。很多普通人要住密度像蜂窩一樣的公屋,每天高節奏,疲於奔命,真實的香港很殘酷!

03未來何去何從?

雖然香港這個地方遍地是黃金,但撿黃金的人太多了,沒有撿到就被高度發達的商業規則淘汰了,總有人要在繁華背後的陰暗面哭泣。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繁華街景

從香港留學到出來工作,一路走來,我也逐漸意識到,香港人的努力也是逼出來的。為了不被淘汰,所有人都要拼命工作,拼命工作,拼命工作。如果站在中環太古廣場門口那個十字路口觀察一下,很容易識別本地人和遊客。香港本地人基本都是面色凝重、步履匆匆地趕路。而遊客神采飛揚、慢慢悠悠行街。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香港街頭的遊客

本地居民都如此拼命,而作為外來人士在香港工作,更加不易!在香港工作,面臨的競爭是來自全世界的,你的自身綜合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適應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都屬於個人綜合能力。總之,想在香港這個大都會找到自己的立錐之地並不容易,咱們“港漂”要想生活得好,要在一個沒有朋友、沒有親人的環境內比香港人更拼命。這點也許想起來很容易,但真正做到會很難。


老香港話你知香港移民生活


▲港漂逐夢前行

移居香港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大選擇,不管怎樣,既然能在香港合法工作,也說明了自己在香港某個行業有特殊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地位。

漂泊總是艱辛的,不只是我,我相信每一個選擇在香港工作的內地人,都有一顆不甘平庸的心,在十年、二十年後回首總結今天的奮鬥,都不會後悔自己選擇留下的這個決定。

2019年香港的工資中位數達到20K,IT、金融、互聯網類型的崗位單月薪酬最高超過100K。

主要獲得香港身份的方式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國內稱為平民計劃)

馬雲、湯唯、朗朗也走了這個通道。香港是人才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主要平臺。

香港身份申請條件評估:點擊“瞭解更多”查分,最低分80,每年僅1000名額,你是否也有能力去香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