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撩:柳暗花明春事深

今日主題:柳(留)

北方的柳樹吐嫩芽,在河邊垂頭迎風一浪一浪的時候,正是其他花草競相爭春之時,我就想起小時候,我們“折柳做帽”的光景;等到柳葉再大點,收拾一小把柔軟的柳枝,輕輕圈成一個“柳帽子”,大熱天戴在頭上,其實並不能起到個涼快的作用,純粹就圖個好玩。

再說,那時候誰能想起,原來綠色的柳枝編制而成的“帽子”,其實還是一頂“綠帽子”呢!小時候就是好,一個柳枝編成的“綠帽子”就能把人哄得樂成個花兒似的。現在,天天就知道掙錢,可是錢也沒掙到,人還活得不開心了。

在古代詩詞中,友人之間送別,總要在灞橋上折柳一枝相送,那是一種很有寓意的送別儀式。據說,因為“柳”跟“留”諧音,所以折柳相送的意思,其實有“挽留”之意,或者盼著送走的友人能早些返回。有詩為證: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這是白居易的《青門柳》,是一首典型的“傷春嘆別”詩。

對撩:柳暗花明春事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今天的這篇“撩文”,選取柳(留)為主題,意思就是挽留我的好友們,因為有些朋友露個臉就又不見人了,甚至直接不再來往,這讓人心裡不是滋味啊!能在此相遇,那可是超出“緣分”的緣分啊!我在這裡能跟各位前輩、同輩成為好友,真是三生有幸。雖然作文尋章摘句、東拼西湊,但我的原則就是圖個樂呵!有那麼多朋友前來捧場,說明大家都想開心快樂地活著,也說明我的“目的”基本上就算達到了。關注了我就別輕易“移情別戀”嘛!

宋人章良能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他的一首代表作《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確在世間久久流傳。今天這篇文字的“撩句”就出自這首詞: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雨餘風軟碎鳴禽。遲遲日,猶帶一分陰。往事莫沉吟。身閒時序好,且登臨。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柳暗花明”應該說有兩層意思:其一,形容綠柳成蔭,繁花燦爛的景象;其二,指由逆境轉為充滿希望的順境。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說的也是一樣的意思。“春事”,在這首詞裡當然是指“春色”、“春意”,而在別的語境中,這個詞還可能有更加豐富的含義。“春事”既可以指“春耕之事”,也可以指“男女之事”,因為春耕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大豐收,而男女之事,又何嘗不是盼著“收穫”?

芍藥的別名是將離、離草,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梅、蘭、菊、荷、牡丹、芍藥)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碎”意思是“鳥鳴聲細碎”。“遲遲”是指“和緩的樣子”。“沉吟”就是深深的思念。

對撩:柳暗花明春事深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

而宋人吳琚的一首《浪淘沙·岸柳可藏鴉》似乎要比章良能的《小重山》“悲觀”而又現實一些。

岸柳可藏鴉。路轉溪斜。忘機鷗鷺立汀沙。咫尺鐘山迷望眼,一半雲遮。臨水整烏紗。兩鬢蒼華。故鄉心事在天涯。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

“岸柳可藏鴉”是說已近暮春,濃密的柳條可以讓野鳥築巢。晚春景象,自然沒有初春那麼誘人。“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你看啊,才幾天沒來,桃花都開過了;真的是春“老了”麼?其實是人老了。春天明年還會來到啊!

在眾多“詠柳”詩詞中,除了賀知章那首詩中的名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外,還有一首詩讀來也讓人上癮。這首詩就是唐末大詩人鄭谷的《柳》: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半煙半雨”意思是雲霧夾雜著細雨;“映杏映桃”是說(柳)與杏樹和桃樹相映。這些意象真是太過“傳神”,讓人讀著讀著就忘乎所以了。“離人”是遠離故鄉的人;“無限意”指思鄉的情感。

對撩:柳暗花明春事深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辛棄疾的《醜奴兒·煙迷露麥荒池柳》又有不一樣的韻味。就以這首詞作為今天的收場吧!

煙迷露麥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樣春風幾樣青。提壺脫袴催歸去,萬恨千情。萬恨千情。各自無聊各自鳴。

據說,“迷露”是方言中的“霧”。《吳歌甲集·一朝迷露間朝霜》:“一朝迷露間朝霜,姑娘房裡懶梳妝。”顧頡剛先生註解曰:“迷露,霧也。”

從“煙迷露麥荒池柳”中可以化出一句“煙鎖池塘柳”,因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撩”一句了。既然是開心“撩”,那就“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