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愛看“喪”劇?

傳媒內參導讀:“喪”和“黑暗”為現實主義注入了新鮮血液,除了劇情狗血的尺度需要把控,需要警惕的是,短視頻已明文規定製止喪文化輸出,劇的標準也只會更加嚴格。

最近,“暗黑系”的喪劇有再次襲來的勢頭。說到“喪劇”免不了要談到“喪文化”,而所謂“喪文化”即當代年輕人在揹負巨大的社會壓力,產生焦慮和無力感時,選擇的各種頹廢,自嘲式的表達。

比如李誕的“人間不值得”。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它反映出當前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在一種程度上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態和社會心理的一個表徵。充滿喪感,充滿現實的暗黑感,是“喪劇”中呈現出的鮮明特色,也正是這一點讓喪劇變得愈加真實。

往常的國產現實劇集都是充滿溫暖和希望的暖色劇,塑造暗黑感的現實劇集,究竟為何能夠獲得大眾的好評?縱觀近期頻頻掀起熱潮的“暗黑系”高分臺劇和韓劇,“高能”“反轉”“現實”都是可以為他們貼上的標籤,我們可以從這些“標籤”中,窺得一二。

獵奇與過於真實的特質

選定了輸出題材

“喪劇”在日韓美有比較成熟的體系和穩定的受眾,比如說去年很火熱的日劇《四重奏》和美劇《馬男波傑克》都在傳遞這種“喪文化”。說起國內的喪文化,在現實主義題材中發展是“有限制”的。

比如《都挺好》,許多觀眾是不接受強行美好的大結局的。我們假設它一直“醜惡”到底,這種因為過度真實給人帶來極度不適的電視劇,就會有了新的標籤。目前國內輸出這類劇主要是兩類題材:

懸疑、燒腦涉案題材

這類題材,網劇居多。比如《暗黑者》系列,《心理罪》《白夜追兇》等等。還有與《白夜追兇》同檔的《無證之罪》也是講的連環殺手,每次只留下他想留的證據,智商極高的兇手早早露臉非常挑釁,而他殺人的真相也逐漸層層揭開。它們不介意揭露人性的醜惡描寫,往往是“重口味虐殺、變態兇手”等關鍵詞能夠深深的吸引熱愛驚悚及恐怖故事的看眾。且驚悚懸疑片無論是院線或網絡都有著一批固定的觀眾群。

這類劇裡的人物很多元,人物關係巧妙有趣,人性的刻畫令人印象深刻。故事選材既契合現代人關注的焦點,抓住讀者獵奇心,又反映了社會問題。

現實主義題材

拋開《都挺好》,英劇《倫敦生活》第二季已於3月開播,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倫敦生活》可以算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喪劇”。女主至始至終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只有外號Fleabag。很多觀眾說,這是一部升級版的《都挺好》,女主是蘇明玉的“喪”氣加強版。

为什么我们爱看“丧”剧?

還有,近期熱播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是一部暗黑的現實題材劇,故事圍繞臺灣某個影院發生的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造成九人死亡,而這場無差別殺人事件也將劇中不同主角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劇情發展的橋樑和紐帶,幾個家庭中,擁有不同立場的不同參與者之間的故事也因此展開。人性的衝突、社會問題的交鋒,將觀眾的心全部揪起的同時,也悄然流露出一絲無可奈何之意。

“喪”甚至成為了充斥在前四集中的關鍵詞,但是也成為了吸引觀眾,擊中觀眾內心痛點的關鍵。在劇集越發追求爽感和痛感的時代,這類劇將最能吸引觀眾的內容,將最殘酷的內容在劇集中不加掩飾地呈現,也因此能夠在諸多現實劇集中突出重圍。

追“喪劇”是追的“治鬱”嗎?

衝突和碰撞是劇集中至關重要一部分,也正是碰撞將現實劇集的劇情得以不斷推進,帶領觀眾在劇情中層層深入,剖析其中體現的社會問題。我們追“黑暗系”喪劇追的依然是爽感、諷刺與高能反轉。在我們已知的大部分“喪劇”中,往往是遵循這樣一個組合的,即廢柴+逆襲。沒有最重要的“逆襲”,“爽”也就無從提起。

为什么我们爱看“丧”剧?

這類劇想要達到爽感有很多套路,比如多重人格。我們還是以《白夜追兇》為例。好劇並非一定需要很貴的小鮮肉,但一定要有好演員。白夜的卡司除了中年發福的潘粵明之外,很多都是臉不熟的演員。不再少年俊美書生氣的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將性格迥異的一對孿生兄弟演繹得切換自如。

为什么我们爱看“丧”剧?

《囚犯醫生》

說起快節奏,我們也不能不提美劇風與高能反轉。近期熱播的暗黑現實題材韓劇的豆瓣評分同樣處於優秀水準之上,在KBS熱播的《囚犯醫生》和TVN熱播的《自白》分別獲得豆瓣評分9.1分和8.7分,兩部“暗黑風”高分劇集將衝突、碰撞、反轉運用地淋漓盡致、層出不窮。由李俊昊、劉在明、南琪愛、申賢彬等主演的《自白》中,李俊昊在劇中飾演的崔度賢律師與辯護犯人韓宗久之間的多次過招,以及劇中的“案中案”、“連環案”的呈現,將觀眾的注意力緊緊吸引在劇情中。

撕破現實生活的外衣

但不要漏出狗血

從早期的職場喪劇《未生》,到警察劇《Live》,再到國產原生家庭劇集《都挺好》,其中時常出現的充滿“喪”感或者充滿“黑暗感”的鏡頭畫面,在眾多同質化的“暖劇”中,反而能夠另闢蹊徑地擊中觀眾痛點,通過撕破現實生活的外衣,讓觀眾可以真正切身體會到生活的重量,同時也成為劇集能夠吸引觀眾追下去的動因。

为什么我们爱看“丧”剧?

這裡不得不提一部集抑鬱症、肝癌、心臟病於一體的劇——《如果可以這樣愛》。沒辦法,積壓劇很容易套路也老。第一集一點開就是一個自殺投河的橋段,劇透了一場悲劇。男女主之間的愛情,註定要坎坷艱難,不被世俗認可。

因為他們中間隔了兩個死人,並且還是他們各自的妻子和丈夫。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女主老公和男主老婆一起自殺,然後兩個懷疑被綠的人互相看對眼的故事……女主白考兒(劉詩詩 飾),原本一個讓人羨慕的人生贏家。直到她老公死了,而且還是和別的女人一起死的……先是被丈夫債主找上門來,背了三百萬債務。婆婆也不待見她,甚至要將房子收走,讓她無家可歸。公司老闆又拿掉了她的直播節目,新人迅速頂替上位。……劇中的爽感由女主的“憤怒、果斷、冷漠”頂上了。為什麼是冷漠呢?丈夫抑鬱十年,她竟然毫無察覺。此劇一經播出,就被觀眾瘋狂吐槽,個個喊著突破了底線。

为什么我们爱看“丧”剧?

《如果可以這樣愛》

“暗黑系”現實劇集,在剖析社會問題的同時,將整部劇的氛圍、劇情變得更為深沉,同時不失爽感,最終能夠使其在諸多劇集脫穎而出中成為一股小眾新勢力。但,很容易控制不好——喪到狗血!還是那句,不要為了“惡”而“惡”,為“喪”而“喪”。

不可否認,“喪”和“黑暗”為現實主義注入了新鮮血液,除了劇情狗血的尺度需要把控,需要警惕的是,短視頻已明文規定製止喪文化輸出,劇的標準也只會更加嚴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