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教育真的有效嗎?

上海一位媽媽因為批評了幾句17歲的兒子,兒子突然從橋上跳下身亡。媽媽在那捶胸頓足的一幕讓人很揪心,她一定很後悔批評了孩子,但為時已晚。她批評孩子對不對,這個要客觀來看,作為母親,肯定是愛孩子的,一定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可能母親的做法簡單粗暴,可能孩子自尊心太強,受不得批評,因而走了極端。兒子走了,已無法對症,但是這終究是個沉痛地教訓,它應該驚醒更多的父母,究竟如何跟孩子溝通,才會避免這種悲劇發生。

批評教育真的有效嗎?

吳某,男,年僅12歲,在家抽菸被母親發現,母親用皮帶抽他,他跑到廚房拿出一把菜刀將母親砍死。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就能用這樣聳人聽聞的殘忍手段殺死母親,的確讓人震驚。但是,如果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分析孩子的行為,也並不難理解其行為,這位母親甚至語言的溝通都省略了,直接用暴力來糾正孩子的行為,這種教育方式,孩子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只不過是個早晚的問題。

批評教育真的有效嗎?

教育孩子究竟該不該批評孩子,教育專家肯定會給出答案,有的會支持批評式教育,有的會反對批評式教育。支持者會認為,孩子總有一天會走向社會,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總難免會被學校老師或者公司領導批評,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就可能因為想不開而做蠢事。不支持者認為,從人性的角度分析,人人都喜歡被人誇,如果能夠經常肯定一個人,其無論在工作還是學習上大都會尋求積極上進,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提倡一個人要對別人的批評保持遲鈍,不要太敏感,自尊心太強往往心理很脆弱。

批評教育真的有效嗎?

著名的“知心姐姐”盧勤,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專家,她一直推崇大拇指教育。她寫過一本書《告訴孩子,你真棒》,她認為,不要一味地責怪孩子,也不要過分地去安慰孩子,而要用平常的眼光去安慰孩子、理解孩子,耐心地傾聽孩子。批評孩子也不是沒有必要,要就事論事,有輕重緩急,注重言辭,注重場合。不能動輒就:你真是個笨蛋;你傷透了我的心;我辛辛苦苦拉扯你容易嗎;你真是笨蛋等。或者當著別人的面訓斥孩子。有些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孩子不會心多口服,反而會有強烈牴觸心裡。朱鎔基總理曾盛讚周總理批評人的藝術,既要批評了別人,還要讓別人認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裡。

批評教育真的有效嗎?

現在有很多的狼爸虎媽,電視劇裡也出現過狼爸虎媽,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孩子不但認識不到錯誤,而且還會發生性格變化。父母是塑造孩子性格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肯定大於批評,讓孩子從小有主人翁意識,培養孩子責任感,儘量減少打罵。

最重要的教育是身教,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好表率。孩子的生活不能處處插手,有所為有所不為,多給孩子獨立空間。

從小培養孩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好書,對樹立孩子人生觀有積極作用。一些勵志型的人物傳記對培養孩子的情商也有很大的好處,比如《曼德拉傳》、《褚時健傳》、《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批評教育真的有效嗎?

批評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即時表揚,積極肯定卻是是更高的教育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