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哲同學
我們先來解一下《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有錢的人一般不說自己有錢,沒有錢的人才會重視金錢。有自尊和麵子的人不會太在乎自己的地位和麵子,沒地位和麵子的人往往特別注重自己的自尊和麵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德者,並不注重自己的德,實際上確實是有德,此上德者。可謂是“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是上等的比喻。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沒有德,所以需要德,因為無,所有欲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德者,不需要去特意的為,但處處確是有德,就像太陽,走到那裡都是溫暖的陽光。本身他就是太陽,不需要去刻意的怎麼樣,本身已經實現。相反,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者,因為已經下行,自身不足,所以需要維護住自己,所有就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上仁者,不需要標榜仁,但卻是有仁的。上義者,為了義而為,為了面子和意義去為,已經失去了其本質。而禮貌性的去為,只是為了一個形式了,只剩下一個形式了,則什麼都失去了,可以礽了它。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所以,道沒有了才會有德,第一等級是道的等級,空無的,而德是有的,是第二層次,道如零或萬,而德是一。失德而後仁,仁就是美好的、尚美的,就是德分了差異,有了美惡,所以仁是陽或者是美,有美就有惡,仁就是有分別。然後,失仁而後義,為了追求美好而美好,為了美而模仿,為了美的意義而追求,為了仁,而去義,已經失去了事物的本質,例如當我們去結義的時候,我們已經不信任了,有仁何須義?!我們跟我們的父母為什麼不去結義?為什麼不立個契約?因為沒有必要,本身就高於義。然後,失義而後禮,我們對陌生人往往都客客氣氣,以禮相待,越是客氣說明我們的距離越遠。其實這一段,簡單一點按原文來解釋就可以了,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接著上面的解釋來,所有到了禮這個層面,說明事物已經發展到一個很低級的層次了,已經嚴重脫離了實質了,表面上客客氣氣,實際上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已經失道失德失仁了,是要出亂的發端象。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第一個認識這個事物的人是真的知道,然後傳話給了另一個人,口口相傳之後,越來越偏離本質。所以是,前識者,道之華,道的現象,第一個人知道的最多,但卻是愚之始,因為他的發現和命名或定義,導致事物偏離了大道,導致後人不知道之原本的模樣。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所以大丈夫要處其厚,什麼是厚?要做前識者,要去靠近大道,不要在仁義禮上形而上的去追索,要處其厚。我們學習看書也一樣,我們能學習周朝的《道德經》,不要學習清朝的《道德經》,因為周朝的《道德經》最接近源頭。我們能跟老師學,不要跟徒弟學。《金剛經》最後也是這麼講的,如來說不要亂講我的金剛經,你只需要把我的金剛經給別人看就可以了,如來有一萬個學生,那麼將會有一萬種解釋和偏離,這是傍佛的!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建議,讀書一定要往前讀,追本溯源。能看《道德經》原文,不看註釋。能看《道德經》,儘量不看《關尹子》《文子》,能看《關尹子》《文子》,儘量不要看後人所寫的註解,因為越往後越偏離。這就像一個傳話遊戲一樣。
《大道論》裡面的仁義章,也說的非常明白,大家可以看看。《大道論》:訓世之教者,夫子傷道德喪,闡仁義之教,化乎時俗,將禮智而救亂原,淳厚之風遠矣,華薄之風行矣。如果仁義被崇尚,那麼說明道德已經沒有了,如果要用法律去解決問題了,說明仁義禮都沒有了,如果要用兵解決問題,說明都不講法了。
就這樣吧,個人始終認為,文言文才是精品。囉嗦了這麼多,難免有紕漏,望同道海涵。
遲程陽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①;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②。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③,上仁為之而無以為④,上義為之而有以為⑤,上禮為之而莫之應⑥,則攘臂而扔之⑦。故失道而後德⑧,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⑨;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⑩。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⑪;處其實,不居其華⑫——故去彼取此⑬。
[通釋]
重視德的人不炫耀德,所以保持了德;不尊崇德的人刻意不讓表現出的德失去,所以沒有德。重視德的人不炫耀德也沒有炫耀的目的,重視仁的人行仁並沒有獲取好處的目的,重視義的人行義就有除暴安良的目的,重視禮的人推行禮如果發現誰沒有響應,就綰起衣袖拽著他依禮做事。所以失去道後才顯現出德的重要,失去德後才顯現出仁的重要,失去仁後才顯現出義的重要,失去義後才顯現出禮的重要。那推行禮是忠信的缺失和惑亂的開端;前面的認知(對道來說)是浮華的東西和愚腐的開始。因此大丈夫保持那道德的厚重,不認同那禮儀的淺薄;保持那道德的務實,不認同那禮儀的浮華——所以去除淺薄浮華堅持厚重務實。
[註釋]
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重視德的人不炫耀自己的德,因此保持了德。上,用如動詞,以……為上,崇尚,重視。這裡的“上”兼有與“下”對應的意思。德,本指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參見第二十一章註釋①及該章[解讀與點評])。第一個“德”,名詞,重視德的人。不德,不炫耀德。第二個“德”,名用如動詞,顯示德,炫耀德。第三個“德”,名詞。
②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不尊崇德的人不讓刻意表現出的德失去,所以沒有德。下德,輕視德的人,不尊崇德的人。下,以……為下,輕視,不尊崇。失德,失去表現出來的德,失去炫耀德的機會。失,使……失去。
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重視德的人不炫耀德也沒有炫耀的目的。無為,不做事,不表現德。而,連詞,大致相當於“也”。無以為,沒有什麼目的,這裡是“沒有炫耀的目的”。無以,沒有什麼,無所,沒有……原因,沒有……目的,沒有……需求,與“有以”義相對。
④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重視仁的人行仁並沒有獲取好處的目的。為之,行仁。之,指代“仁”。而,連詞,大致相當於兼表語氣的“並”。
⑤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重視義的人行義就有除暴安良的目的。為之,行義,行俠仗義。之,指代“義”。而,連詞,大致相當於“就”。有以為,有除暴安良的目的。有以,有什麼,有所,有……原因,有……追求,有……倚仗,與“無以”義相對,參見第二十章註釋⑬。
⑥上禮為之而莫之應:重視禮的人推行禮如果誰沒有響應。為之,推行禮。之,代詞,指“禮”。而,連詞,相當於“如果”。 莫之應,誰沒有響應。莫,沒有誰,這裡是“誰沒有”。“莫之應”是賓語前置,在這個否定短語中,代詞“之”作賓語,置於動詞謂語“應”的前面。
⑦則攘臂而扔之:就綰(wǎn)起衣袖拽著他依禮做事。攘臂,捲起袖子露出胳膊。《廣韻》:“揎袂(xuānmèi)出臂曰攘。”扔,牽引,拉扯,拽。《廣雅釋詁》:“扔,引也。”之,指代沒響應的人。
⑧故失道而後德:所以失去道以後才顯現出德的重要。而後,以後。德,動詞,顯現出德的重要。下文的“仁”“義”“禮”用法相同。
⑨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那禮是忠信缺失和惑亂的開頭。本句是一個判斷句。夫,那。忠信之薄,忠信的不足。之,的。薄,淺薄,解釋為“缺失”“不足”。亂,混亂,惑亂。首,開頭,開端。
⑩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面的認知是浮華的東西和愚腐的開始。本句也是一個判斷句。前識者,前面的認知,指“上仁”“上義”的“為之”和“上義”的“有以為”的內容。華,浮華。愚,愚腐。
⑪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因此大丈夫保持那道德的厚重不認同那禮儀的淺薄。處,音chǔ,持有,保持。前一個“其”,代詞,那,指代“道”與“德”。厚,厚重。居,義同“處”,持有,選取,認同。後一個“其”指代“禮”。薄,淺薄,澆薄。
⑫處其實,不居其華:保持那道德的務實不認同那禮儀的浮華。實,務實,實在。華,浮華,虛華。
⑬故去彼取此:所以去除淺薄浮華堅持厚重務實。彼,指禮的淺薄和浮華。此,指“道”與“德”的厚重和務實。參見第十二章註釋⑦
[意義歸納]
本章提要出去除虛華,居厚處實的主張。
[考辨]
本章是《道德經》中最混亂的一章,分析本章很傷腦筋。
本章是“德經”篇之首。人們一般認為,《道德經》專門論述“道”與“德”的著作,實際上,全篇對“道”與“德”談的也確實多一些。吳澄認為,“德經”篇之首為“上德不德”,故以“德”名篇。“篇名非有意義,釋者乃謂上篇專言‘道’,下篇專言‘德’,其失甚矣。”“《道經》《德經》雲者,各以篇首一字名其篇,後人因合二篇之名而稱為《道德經》,非以‘道德’二字名其書也。”
為《老子》原文分章乃道家後學為之。道家後學極力否定儒學,否定禮,乃至否定仁義。為了突出道與德,一些“排斥異己”的思想被揉進了《老子》即《道德經》中,以至於造成文本的思維混亂。可以肯定的說,《道德經》被嚴重篡改是從分章開始的。
首先,王弼本在“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後有“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下德”是個讓人說不清楚的概念,如果它只與“上德”對應尚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它一旦同時與“上仁”“上義”“上禮”對應,就說不清楚了。也就是說,不好確定“下德”在這些概念中應該處於什麼位置;換句話說,“下德”是不是比“上仁”優。按“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來推敲,“下德”當比“上仁”優,因為“下德”也是“德”。然而,“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之“有以為”真的不如“上仁”高尚,怎麼能居於“上仁”前呢?況且,下德的“為之而有以為”與“上義”的“為之而有以為”相等,而且因為“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已經“無德”了,還怎麼去跟“上仁”“上義”等比較?“下德”實乃冒充“有德”。綜上,我以為,“下德”至多可以與“下仁”“下義”“下禮”形成比較,但是可以說,“下仁”“下義”“下禮”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結論是,“下德”實乃是一個不應該引進的概念。
其次,“德”“仁”“義”“禮”都是抽象的概念,“德”以“有無”來論,要麼循道而行“有德”,要麼不循道而行“無德”,無法分出上下,因為沒有中間道路可走。“為之而有以為”就是不循道而行了,已然“無德”了。
再次,推崇“道”與“德”本無可厚非,與“道”與“德”比,“仁”“義”“禮”居下可以,但沒理由貶“仁”“義”“禮”,這種貶損,恰恰違背了老子“無為”的本意。“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很像道家後學排儒之言。老子始作《道德經》的時間應大大早於《論語》,是時,儒家還沒有成形。儒道之爭始於老子後學,他們或者拐彎抹角地抑儒,或者強烈貶儒反儒。“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第八十一章)”,在百家爭鳴中,道家後學貶低儒學的“好鬥”風格背“道”而馳。
再次,“大丈夫”這是本章出現的稱謂,我對此稱謂有所懷疑。“大丈夫”的稱呼怪怪的。《道德經》全篇均以“聖人”為典範,獨此出現了“大丈夫”,與全篇不協調,且陽剛之“大丈夫”有悖老子推崇的柔、雌。經查《左傳》,既沒有“大丈夫”一詞,也沒有“丈夫”一詞。老子以後一百餘年的《孟子·滕文公》始出現“大丈夫”,是時正是百家爭鳴最激烈的時期,極可能在這以後“大丈夫”進入了被整理的《道德經》中。
再次,“愚”是老子推崇的:“我愚人之心也哉(第二十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第六十五章)”。而“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將“愚”用在了被否定的“禮”上,有悖於老子的本意。
再次,不存在“失道而後德”。統觀《道德經》中的“德”,如“道”一樣含義豐富,但基本義是循道而行的思想境界,處世的品格,它也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道”是萬物的載體,也是“德”的載體。“德”依靠“道”而存在,“道”失而“德”失,“德”失則背“道”。不存在“失道而後德”,更不存在“失德而後仁”等等。
再次,不應該出現否定“忠信”的“忠信之薄”,因為《道德經》多次談到了“信”,老子是肯定“信”的。“信”不可否定,“忠信”並列,當然也就不否定“忠”,不否定“忠”當然就不能否定與之聯繫緊密的“禮”。如果從統治者治禮是“為”的角度來分析,道家後學當然要貶斥“禮”了。他們認為禮是忠信不足的產物,並且是惑亂的開始。但是我想老子至少並不反對敦樸的不刻意為之的禮儀,老子為人辦理喪事非禮而何!孔子向老子學的問的就是“禮”,怎麼能說老子否定“禮”?第三十章老子談到了“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這就是“禮”,“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更是直接談到了“禮”,而本章卻極力否定“禮”。
綜上諸多問題,我們有理由懷疑第三十八章是被嚴重篡改曲解的一章。
[解讀與點評]
儘管矛盾多現,我還是努力盡量用與全篇不矛盾的意思對本章進行解讀。 “上德”行事不刻意去做什麼,但又什麼都做,不違道,順其自然。重視德的人不炫耀德,所以保持了德;重視德的人沒有炫耀的目的。 “下德”是刻意去做某些事,很在意自己的聲名,又想方設法顯示不刻意;骨子裡不尊崇德,又刻意讓自己表現出有德,有炫耀德的迫切願望,沽名釣譽,所以沒有德。
“上仁”的“為之”是行仁,“無以為”是行仁不圖回報。重視仁的人行仁並沒有從行仁中獲取好處的目的。
“上義”必然要“為之”,是出於義的考慮去做事,當然“有以為”。這個“有以為”就是除暴安良,扶弱濟貧,這就是行義的目的。
“上禮”行事堅持禮儀的尺度,對違禮的行為進行教化,所以“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只能這樣理解“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當天下“失道”後才感覺到“德”的重要,“失德”後才感覺到“仁”的重要,“失仁”後才感覺到“義”的重要,“失義”後才感覺到需要“禮”。換個角度說前幾個概念的關係就是,因為有“德”才能堅守“道”,才不至於“失道”;因為只有有仁人之心,才會堅守“德”,才不至於“失德”;因為有行俠仗義之心,才可能守仁,才不至於“失仁”。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中的“薄”本來是“淺薄”“澆薄”之意,但必須以“缺失”之意來理解,否則會形成意義上的衝突。那禮是“忠信”缺失的產物,使用禮的手段是天下惑亂開始——注意,此處是“惑亂”,不是“禍亂”。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以往學者對“前識者”的解釋多牽強附會,我還是從本章找到了根據。“前識者”即“前面的認知”,當指“為之”和“有以為”的內容。也就是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意思是說“那些極力為之和有以為為之的行為對道來說是虛浮不實的東西,是迂腐的開始”。
從“無為”與“有為”的“為之”角度看,只有上德“無為”,其他都是“有為”。“為之”者有“上仁”,有“上義”。 從“無以為”與“有以為”角度看,只有“上德”與“上仁”“無以為”,“上義”,當然還隱含著“上禮”則都“有以為”。
再研究本章幾個詞語概念。
“無為”:不做事,不炫耀。
“無以為”:沒有某種目的,分別為“沒有炫耀德的目的”“沒有刻意表現自己仁的目的”。
“有以為”:有某種目的,如“有除暴安良的目的”。
“道”主張“無為”,它沿自己的軌跡運行,也“無以為”;“德”是循道而行的品質,它當然“無為”且“無以為”了;而“仁”“義”“禮”都是“有為”,而且“義”還“有以為”。道家後學據此標準當然要“排斥異己”。甚至排斥“仁”,“無為”到連“行仁”之事也不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四章)”。
陳廣逵
“大道無物,大德不得,大人無己。”
德是道的顯化,至上之德,是沒有己心,沒有所謂“德”的觀點和概念,只是以自身來彰顯道。
《金剛經》裡說,菩薩應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著我、人、眾生、壽者相,就不是菩薩。菩薩佈施,應是三輪體空,沒有佈施者、沒有被佈施的對象、也沒有佈施的行為,若著了其中任何一相,佈施都沒有功德,就背離了佈施的本意。
在現實裡,凡凡處處打著德的名號去做事,有著想去彰顯道的念頭的德,本質上是背離了道的本質。
在大道廢止、人道流行的世道中,才提出了對人品德的要求,有了仁義忠信禮的行為要求,而這些所謂的德行的要求,在現實的社會里,標準也是一再降低,到最後,初心已忘,徒有其形,華而不實。
失義而後禮,當人們連義都不能奉行的時候,就只能靠表面上的禮來維持表面上的和平秩序了,這個禮,就是人們道德文明最後的遮羞布,一旦扯掉這塊遮羞布,表面上的和平也即刻消失,只能兵戎相見。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就是這樣一個已經失掉了仁義忠信,甚至連禮的表面文章都已經維持不住了。《論語八佾》開篇:季氏舞於庭,孔子表達了季氏對周禮逾矩的憤怒: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奮力維持著最後的周禮,子貢想要撤掉告朔用的餼羊,因為告朔之禮,很久就已經廢而不行了,孔子對子貢說,你愛這隻羊,但我愛的是這隻羊所代表的禮!
林放問禮的根本要義。孔子回答:“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當時的禮過於奢侈,彰顯排場,但已經失去了禮的本義,於其要這樣鋪排浪費的表面之禮,不如直接回歸禮的本質,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迴歸於道。
禮,忠信之薄,亂之首也。
仁義忠信失掉了以後,才需要禮來維持表面的平和,而這也是禍亂的開端,有人打著禮的名號開始戰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人不循禮,就打擊他,但其根本用意,已經不是為了維護道,而是為了謀取私利。
迴歸到道的本質來看,真正能夠遵循道的聖人君子,都是無心而作,無心而向善,無心而王天下的。
玉心讀人文
厚此薄彼,華而不實。
舊中國的文化體系,諸如《道德經》,文言文等等,都不是為老百姓服務的,都是為權貴服務的,這是本質。
為了維護穩固權貴統治,通過四書五經,文言文,科舉等方方面面,改造從老百姓中產生的知識分子,進而為權貴服務。
在傳承統一,實現統一的歷史進程中,舊中國的文化體系,有其歷史性的貢獻,這是不可否認的。
但到了今天,還在吹捧這些東西,要麼就是別有用心,妄圖復辟權貴精英式的統治模式,顛覆人民當家做主。
要麼就是無聊無知無所事事,多看看《矛盾論》,更具有現實意義。
《道德經》那一套,過時了。
共論矛盾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不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完美的德,不是為顯著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而是因為為道而有德。虛偽的德,為了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也就是俗話說的裝,作秀。完美的德,遵從於道,所以能心想事成。虛偽的德,背離道,必定會無所作為。尚仁者不求回報,將仁作為一種行為規範去遵守,以仁的言行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脫離道而行事。尚義者欲求回報,以義的言行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脫離道而行事。尚禮者,以禮所規範的言行模式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脫離道而行事。要求別人有禮而得不到回應,就生氣,抱怨、發牢騷,摔東西。所以失去了道,德就是真偽的。沒有了德,仁就是虛偽的。沒有了仁,義就是虛偽的。沒有了義,禮就是虛偽的。虛偽的禮忠信最薄,是禍亂之首。
眾妙大學
第三十八章是《道德經》下篇"德"篇的開篇首章,如同上篇道篇開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一樣,字句較為燒腦,稍不注意,會被繞得暈頭轉向。其實讀老子,大可不必太在意一字一詞一句的精密對應,只要緊緊抓住老子想要傳遞的中心思想--道與德的主旨要義,理解起來障礙自會大減,困難也會因此而降低。
直白地講,道是時空世界的規律和法則,而德則是學習和遵守這些規律和法則的實踐感受及具體收穫。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用短短五千個字,把道和德講得通通透透,這個思想高峰,讓每一個豋臨者都能直視到人類自身缺陷及成長侷限,其所造福德,實在是太大太大,怎麼形容,怎麼比喻,怎麼讚美,都絕不為過。
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三十八章作如下理解,供參考。
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大義譯解:
上德從不標榜德,這才是有德。下德貌似有德(其與實難符),因此仍屬無德。
上德倡行無為且不做與規律相違背之事,下德按自己的主觀意志行事以為可以改變規律,上仁也按主觀意願行事但無心改變規律,上義既敢於妄為也敢於對抗規律。
上禮按主觀意願施政無果後,不得不放棄其政治主張。由此可知偏離道之後首推以德治世的綱領,德失效後退而用仁,仁失效後再退而用義,義失效後再退而用禮。
這個禮制的綱紀,其實是忠信缺失、禍亂興起的源頭。
上述這一系列政治主張,針對的只是社會矛盾表象,用愚笨的方式將全社會導入道德大滑坡的路上,因此有抱負之士(大丈夫)定要堅守傳統的厚重,反對臨時應急的短視政策,深刻認識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不要被虛華表象所迷惑。為此務必堅持以道治世並否定一切非道之法。
我們讀完第三十八章,是不是會很汗顏?在老子看來,文明進步,並非物質數字的庫存累加,而是精神升級的拾級而上!我們在老子這位思想巨人的面前,是不是微小如蟻群,儘管建造的蟻巢號稱摩天,我們的視界還太過微小。如果我們能站在老子的肩上,應用老子的視角,在時空之外,透視人類社會,透視我們的人生,我們定會有一番妙不可言的體驗。
劉怯之
《道德經》通篇在講什麼是“道”。“道”是“非二元對立”。這種“非二元對立”不僅是一種哲學概念,更是宇宙的本來面目。
任何一個事物A成立時,一定存在這個事物之外的背景“非A”。如果沒有“背景”的襯托,這個事物根本無法存在。
比如說,我拿著一張“空氣紙”,在“空氣紙”上寫了個“空氣字”,其實,什麼也沒有。我如果拿著一張真正的白紙,上面有個黑字,你就能看見,因為有紙之外的背景反襯,紙才成立;有白紙的襯托,黑字才成立。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二元對立下的產物,或者說,事物A成立時,一定同時出現“非A”(除了A之外的所有)。左右、高下、貴賤、善惡、美醜這類相待而成的概念,更是二元對立。
那麼德也是這樣:當人們樹立“德”的時候,是因為“無德”的出現。“德”與“無德”一定是同時出生的孿生兄弟。沒有惡就談不上善,沒有“無德”就談不上“有德”。如果人們全都是純善狀態,那麼根本不需要“德”來約束,連“德”的概念都不會有,所以“上德”之時沒有“德”,不需要德,談不上德。
一旦“德”的標準被提出來時,說明社會風氣已經衰落了,惡已經出現了,所以才需要“德”的約束,那麼這時候“不失德”是人們所提倡和追求的,但是,這時候已經不是“上德”時期了,已經是“下德”、“德下(衰)”了。
然後老子繼續展開:
上德時(符合道時),談不上德、不需要德。那麼惡出現了,上德(自然純善)沒了,才提出德;德也衰落了,才提出仁;仁衰落了,才提出義;義衰落了,才提出禮。(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到了大家不得不用規矩(禮)來約束的時候,說明道德仁義的自覺性都喪失殆盡了,只能被動的用禮要求,這說明社會已經“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了。
所以老子指明瞭社會上道德仁義禮的規範不斷細化的本質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法律越詳細反映的是違法情況越複雜。老子希望大家都遵循“道”的規律,復歸於純善的狀態,那麼整個社會就能和諧,回覆到圓滿的社會形態和精神境界。
易就是簡單
傳統思維認為老子書是玄學,從而以玄證玄,搞成玄而又玄。
老子的思想並不是高深莫測,其於人性的發掘最有功力。他感嘆當時的道德體制逐漸崩潰,提出匡救之法。先分析道德是如何一步一步淪喪的,這便是本章的那些排比句。看著挺深奧,其實不然。隨著私有制的不斷擴大,社會財富越多,社會矛盾越尖銳。解決的辦法是返樸,即倒退。但倒退是行不通的。所以他的學說被束之高閣,只有哲學思想在閃光。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奴隸社會的末段恰是封建社會的開端。百家爭鳴的結果是,統治者從純事鬼神轉變到關注民生。社會福利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向著大同走去。這一過程直到現在仍在運行中。重歸公有制是不現實的,如何平衡公私關係,才是主要的為政之道。比如限制特權,懲戒貪腐,同時儘可能地把經濟發展的紅利以福利形式分享給全體民眾,使民眾降低攀比心,消除歧視,和諧相敬,增加幸福感。
老子的學術以及同時代的儒家思想可謂橫空出世,如果你看到當時社會產生的巨大矛盾對這些思想家形成的巨大推力,你就毫不奇怪了。總是有人在做,有人在想,有人在說。中外學者往往詫異為何在數百年間世界文明出現思想大爆發,其源不過如此。差別在於社會形式的先後和思想傳播交流的遲速。
肢解老子的思想,甚而細數毛髮毫無必要。老子從未遠離我們,就在我們左右,舉手動足都能感覺到他的存在。
臥龍村11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得;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順應自然,讓天下蒼生安居樂業的人做事往往不拘小節,所以是最好的德行;坐擁天下卻不能讓國家太平的人做事小恩小惠不斷,是沒有德行的表現。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治理國家是大公無私的,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治理國家總是隱藏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鐵面無私的人去施政往往能使社會和諧,義薄雲天的人去施政總是會讓社會出現不平等、不安定的現象。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點頭哈腰、恭恭敬敬的人去施政產生不了多大的效果,因為缺少了威嚴、講出去的話就垃圾一樣被人隨手扔掉。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所以,當國家沒有了戰略國策為指導思想時、上等的治國方略〈德行〉也會失去;當無德充斥著社會、仁愛、友善也會隨之失去;當社會沒有了愛心的滋潤、信義也就蕩然無存;一個連忠義都沒有的社會那還會有禮貌的存在嗎。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那些表面很禮貌的人,當面叫大爺、背後模刀子、品行之卑劣、信義之淺薄,實在是社會之毒瘤。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前的那些所謂的有識之士,大道理講的是天花亂墜,卻不知愚蠢的作為恰恰是從他們開始的。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於是,高明的人積德,不搞那些虛偽的禮數;做事腳踏實地,不誇誇其談。
所以,不要去做“下德不失德”之人;而要做“上德不德”之人。
筋骨堂傳人
《道德經》是一本領導之書。
《道經》是道家訓御君王的理論根源,是培訓帝王的教材。
《德經》是道家訓御儒家的行動指南,是培訓聖人(大儒)的教材。
《德經》三十八章的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就是教育儒家如何做“儒”。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說聖人(大儒)站得高,看得遠,並不是他品德有多崇高,而是身份使然。
刻意的做事追求品德崇高並不可取,有偽君子之嫌。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就是說,下面的官員及民眾其起碼要求是不離開(聖人)“德”的領導,所以下面的官員是沒有“德”的要求的,只要求不能離開“德”的領導即可。
如果是普通人又沒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大家又認為他品德出眾,那就是功高震主,為貫徹“上德不德”的原則,很大情況下就必須誅殺,否則就對帝王的統治不利。
呂氏誅殺齊國知名隱士,就是遵循的這一原則,因為臣民都不應該在品德上顯得高於帝王,否則將危及帝王權威,不利於維護統治。
所謂“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這個相類似的意思。
這句話,並不是批評儒家,是上級在訓御下級,因為道家方士是儒家儒生的領導,發出指令的是“士”,接受指令行事的是“(學)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