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中國“食言”配股,失信投資者後股價大跌

當天股價大跌,投資者對時代的言行不一作出回應。

时代中国“食言”配股,失信投资者后股价大跌

企業想要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資者的信賴,或許要經過漫長地苦心經營,但若要瓦解這種信賴,卻只在一念之間。

此刻廣東房企時代中國,就正在經歷這樣的信任危機。

事情緣起於4月18日的一則配售股票公告,時代中國(01233.HK)當天宣佈擬配售1.08億股股份,相當於時代中國於公告日期的已發行股本約5.89%,以及經擴大股本約5.56%;每股配售價格擬為14.54港元,較收市價每股15.98港元折讓約9%。

扣除相關費用及開支後,估計這次配股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5.53億港元,時代中國擬將有關所得款項淨額用作公司發展及一般營運資金。時代中國的董事還認為,配股融資是公司集資以及拓闊其股東及資本基礎的機遇,同時還能加強公司的財務狀況,提供營運資金。

港股的配售類似於A股的定向增發。一般可分為三種方式,包括配售舊股、全新股、以及先舊後新。此次時代中國採取的是第三種方式。即先由大股東將手頭上的股票賣給承配人,然後大股東再去認購新股。

基本上這種手法和純粹發行新股給承配人,從結果上看沒多大分別,均會攤薄權益股份,但區別是時間問題,先舊後新能更快的將股份交到承配人手上。

或許在外界看來,這只是一次普通的非負債融資,融資規模不算大,配售價格也沒有折讓太多。但對於時代中國的中小投資者來說,這卻是一次猝不及防地“打臉食言”。

因為就在一個月前,時代中國管理層在3月13日面向投資者的發佈會上,明確表示,“不會配股”。

“配股我們也配不了多少錢,倒不如借點錢更簡單,如果去到一千億(市值)我們還有點興趣配點股,現在就一點點也配不了多少,所以拜託大家把它買高一點。大家都說流動性不夠,我說就市值那麼一點點流動性怎麼夠呢,現在還稍微好一點,如果去到一千億(市值)可能還會好一點。”

時代中國董事會主席岑釗雄曾信誓旦旦千億市值以下不打算配股,但一個多月後,當時向資本市場的承諾便失信了。截至4月18日,時代中國市值僅為268億港元。

因此,公司配股公告一出,即有較多投資者質疑“管理層不守承諾,言行不一,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一位外資券商債券分析師在接受一條君採訪時,對於時代中國配股行動也欲言又止,“其實時代老闆在業績發佈會聲明不缺錢,為股東打算 ……”

而就時代中國最新的財報來看,公司流動性也沒出現大的問題。截至2018年底,時代中國淨負債比率為62.6%;共有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人民幣476.3億元,其中境內銀行借款38%,境外銀團貸款4%,境內公司債27%,境外公司債31%。1年內到期的債務73.11億人民幣,佔比15.4%,現金餘額274.26億元,足以覆蓋短債。2018年,這家公司銷售額為606億元,今年目標為750億,屬於發展較穩健的中型房企。

另一方面,對於企業而言,今年種種融資渠道都有放鬆的趨勢,除了極弱的企業以外,去年流動性緊張的情況總體已得到緩解。

標普分析師葉翱行對一條君分析稱,“內房企業計劃配股主要因為今年股價普遍反彈,有利於使用非債務融資,而並非發外債遇到困難的情況。反而,今年迄今外債發行量記錄了強烈的增長,已達大概400億美元,同比上升超過3成,也遠遠超越了今年到期需要再融資的總量。”

因為股價反彈上漲而使房企有了配股動機的說法,也得到了前述債券分析師的認同。他直言,“時代股價漲太多”。據一條君統計,時代中國股價2019年迄今已上漲83.7%。

時代中國並沒有就中小股東的質疑及配股時機問題,正面回覆界面新聞,他們表示,“配股是公司根據發展需要的正常經營行為”。

事實上,岑釗雄一直對公司股價表現不滿意。截至4月18日,時代中國市盈率僅有5倍多,是總部同在廣州、同樣主打大灣區概念的中國奧園(03883.HK)的一半左右。

岑釗雄也曾毫無保留地向投資者表達了這種不滿,“股價我不能自己來,還是靠大家。我個人對公司增長和業績達成還是很有信心的。我們不屬於那種把自己誇得很大的那種人,一直想不要講那麼多,怕萬一做不到被大家罵,所以變成了老是被低估。”

一邊懇切表示股價拉昇靠投資者,一邊又禁不住股價誘惑打破來之不易的信任。4月18日,在配股公告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時代中國股價大跌8%,資本市場似乎作出了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