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前兩日,巴黎聖母院大火,咱們寫了寫泰國各界的反響。

結果,引來了中國網友,四千多條留言。

有網友指出:“泰國沒和英法聯軍交過手,沒和日本鬼子打過仗,怎麼能理解中國人民心裡的歷史傷痛呢?”

也有網友揶揄:“就憑當年緬軍一把火燒了大城的仇怨,要是緬甸仰光大金塔燒了,你且看看泰國吃瓜群眾會是一副什麼表情?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關於聖母院,在這裡就不多扯了。

為其惋惜,是高風亮節;

對其無感,也是事出有因。

“全世界都流淚了你憑什麼不悲傷”,以及“老子都沒流淚你憑什麼假慈悲”的鍵盤俠,

用自己的善良,去貶低他人的血性;以自己的憤恨,去批判他人的寬容的“聖母”或“戰狼”,其實都沒必要——人各有志,關你屁事。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倒是有一種關於泰國的認知,值得一提。

“泰國沒怎麼打過仗,所以和咱們不一樣”——這個說法,似乎是許多網友對泰國的刻板印象。

然而,這個說法算不上太嚴謹。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泰國,其實也打過仗。

當然,和血戰百年的中日韓越相比,泰國近現代歷史上戰爭的規模、性質、以及影響都不可同日而語。但這些大大小小的戰事,也深刻塑造了這個國家與眾不同的“氣質”。

你要說泰國沒怎麼打過仗,那可就小看人家了。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今天,咱們就來簡單盤點一下,泰國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過的幾次對外戰爭。

這裡頭,有和周邊鄰居的菜雞互啄,有和亞洲大國的明爭暗鬥,也有和西方列強的反覆交手。

讀懂今日泰國與周邊各國的關係,探究這個國家與整個世界別具一格的相處之道,從這些戰史中,或許能找到一些啟發……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01

泰日之戰:長達兩個小時的“泰國抗日戰爭”

泰國人“哈日”,這一點千真萬確。

這也不奇怪,當代日本,科技領先,文化碾壓,在政治軍事方面對東南亞國家沒有帶來任何威壓——除了中韓這種當年深受其害,如今餘恨難消的國家外,其他亞洲國家把日本當成偶像,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想當年,泰國和日本這兩個“軸心國”之間,還是打過一仗的。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20世紀30年代後期,鑾披汶政府統治下的泰國,以日本為模板,迅速走上了“內安國土,外霸南洋”的軍國主義擴張之路。

至於日本那邊,也樂於在東南亞培植親日勢力,挑戰英法。於是對泰國關懷有加,一路提攜,不但手把手地支援泰國進行軍國主義文化制度建設,還對泰國提供了大量日本軍火。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940年,趁著法國被納粹德國擊敗,用日式軍火武裝到牙齒的泰軍,圍毆老撾、柬埔寨法軍,“收復”大片國土。

那時,泰國在政治上覆刻日本,在軍事上師從日本,在外交上聯合日本,完全成為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親密盟友和忠實粉絲,泰國總理鑾披汶也成為了汪精衛、溥儀、昂山德欽之外,日本帝國在亞洲最忠實的代理人。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然而,如此優秀的學生,忠實的粉絲,最後還是被日本人給坑了。

要論六親不認,日本人真不是吹的。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941年,泰國漸漸發覺日本有點不對勁了。

那一年的7月29日,日本外務省代表加藤外松與法國維希傀儡政府簽訂了《關於共同防禦法屬印度支那的議定書》,作為軸心國成員,日本軍隊進駐印度支那,進一步逼近了泰國邊境,在泰國水域和領空內開始時常出現擅自越境的日本軍艦和飛機。

泰國上下各階層都預感到,日本佔領泰國的一天早晚要到來。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2月,日本大使坪上貞二奉命對泰遞交通牒,要求泰國允許日軍使用泰境內鐵路機場。

同時,日軍在泰柬邊境集結兩百架戰機、兩個陸軍師團,隨時準備強行越境。

泰國拒絕了這一要求。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2月7日夜,“珍珠港事件”之前的一天,日本駐泰大使館舉辦晚宴,將泰國內閣要員、議會議員、軍方首腦及其家眷全部請來。

酒過三巡,日本使館突然關閉大門,泰國政府核心要員中除了正在東部巡視的總理鑾披汶之外,全部被扣押。

日本大使坪上貞二再次威脅泰國外長接受日方條件,並稱“無論是否接受,日軍都將入境”。

日本人是這麼說的,也的確是那麼做的。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鴻門宴”舉行的同時,日軍戰機飛臨曼谷,擊落升空抵抗的泰國空軍戰機,在城市上空拋灑傳單。

於此同時,曼谷城中所有的日本僑民以“看電影”為名,穿上日本軍服,佔領首都各地車站碼頭。

曼谷人驚訝地發現,只一天時間,首都全城居然已被“日軍”佔領。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2月8日(夏威夷時間7日)凌晨1點30分,日本海軍“川內”號巡洋艦、“天霧”、“朝霧”、“白雲”號驅逐艦炮擊泰國海岸,先遣部隊開始在宋卡、北大年、萬倫、華欣、曼谷等七個地點登陸。

與此同時,由飯田祥二郎指揮的日第15集團軍主力也越過法屬印度支那與泰國的邊境,長驅直入。

泰總理鑾披汶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各地守軍停止抵抗。”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941年12月8日清晨,泰南洛坤府海岸的泰國守軍,與日軍爆發血戰。

不是泰國軍人們要“抗命殺敵”,而是由於通訊設備的落後,這支部隊根本沒有收到 “不抵抗”的命令。

於是,洛坤府岸防部隊指揮官施那納隆少校,集結了當地駐軍、“青年義勇軍”等共100餘人,在灘頭對登陸日軍展開阻擊。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倉促應戰之下,泰軍缺少防禦工事,連戰壕都來不及挖,重型裝備僅有一門戰防炮和兩門迫擊炮。

缺乏訓練,未經戰陣的泰國軍人,臥倒在距海灘300米外的灌木叢中,英勇地與日軍對射。

在敵艦的火力覆蓋下,許多毫無遮蔽的泰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橫飛,傷亡慘重。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上午9點,守軍終於接到了鑾披汶元帥的“不抵抗”命令。

於是苦戰兩個小時的泰軍撤離戰場,戰鬥結束。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此戰,泰軍陣亡38人,傷數十人。

這支多數由青年志願軍人組成的預備部隊,就這樣被猝不及防地推上歷史的前線,打響了整個二戰期間泰國政府軍對日抗戰的第一槍——也是最後一槍。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從這一天開始,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泰國正規軍再未向日軍發射一彈。

只有流亡海外的“自由泰人運動”成員,在英美的支持下潛入泰國,籌備抗日起義。只可惜起義還沒發動,日本便已經投降了。

於是,在戰火紛飛的二戰史上,“洛坤府阻擊戰”成為了泰國合法政府官方武裝抗擊外敵的唯一之戰。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我們時常感嘆,與美國摧枯拉朽的“太平洋戰爭”相比,中國軍民血流成河的抗戰,實在有些慘烈而憋屈。

而與中國抗戰相比,這場僅持續了兩個小時的“泰國版盧溝橋”,就更加悲壯而徒勞。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泰國因為國力的懸殊,在強敵叩門的時刻,泰國軍人只能略作抵抗。

傾盆大雨中,當泰國青年軍人們射出第一顆子彈時,在他們身後,家國已然淪亡。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942年12月11日上午,鑾披汶與日本大使簽署了臨時攻守同盟協定,並於12月21日在曼谷玉佛寺內簽署了正式的《日泰同盟條約》。

從此,泰國被綁在了日本帝國的戰車之上,迫不得已地成為了軸心國的成員。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02

泰法之戰:一場有始無終的“勝利”

泰國與法國之間,爆發過兩次大戰,可謂老對手。

與短暫而尷尬的“抗日戰爭”相比,泰國與法國之間的幾番大戰,幾乎可以稱得上“波瀾壯闊”,棋逢對手了。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9世紀中葉,在拉瑪四世皇“蒙固大帝”和五世皇“朱拉隆功大帝”父子的經營下,暹羅實力大漲,成為了東南亞地區唯一走向現代化的國家。

然而,青銅升級白銀,畢竟也不是滿級號的對手。

19世紀的最後十年,法國人終於對暹羅下手了。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法國人的套路,我們中國再熟悉不過。

對待泰國(那時還叫暹羅),法國人使出了“小處惹事,借題發揮,大兵壓境,割地賠款”的慣用招數,利用暹羅驅逐兩名鴉片商人的事件,向湄公河上游地區增兵挑釁,與暹軍交火。

面對這一連串“馬神甫事件+鴉片戰爭”的經典帝國主義組合拳,暹羅一開始拼命拉攏英國,打算來一次“以夷制夷”。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889年,法屬印度支那總督帕維亞,向暹羅王庭討要老撾地區。曼谷當局錯估了形勢,以為英國人會幫他們,於是拒絕割讓湄公河以東地區,並向該地區增兵。

1892年甘蒙省和廊開府的暹羅官員驅逐了三名來自中湄公河地區的法國商人,其中二人是鴉片販子。

法國駐琅勃拉邦領事馬塞爾,在回西貢途中離奇自殺。

法國國內的殖民派便利用這兩件事煽動反暹羅的民族主義情緒,為之後的侵略製造輿論。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893年4月,法國人向老撾派了3個軍團,法暹戰爭爆發。

戰爭一開始,暹羅打得還不錯,硬是沒讓法國人佔到半點便宜。

老撾北部法軍在東孔島被圍困,指揮官被俘。

另一支老撾南部的法軍,目空一切,輕敵冒進,中了暹羅軍隊的埋伏,指揮官被擊斃。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893年7月,法國人以“慶祝國慶”為藉口,沿著湄南河直接將軍艦開到了曼谷城下,在暹羅大皇宮附近進行“炮兵演習”。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這大皇宮就在河邊,眼瞅著法國軍艦,竟然囂張地泰國皇城根兒外耀武揚威,湄南河炮臺守軍忍無可忍,率先向法艦開炮,雙方大戰一場。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由於法軍擁有火力優勢,泰軍炮臺傷亡慘重,逐漸不支。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7月20日法國向暹羅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暹羅交出老撾,撤出守軍,賠付法國200萬法郎賠款,並懲辦“殺害法軍”的禍首。

暹羅賭定英國會派兵干預,因此很硬氣地拒絕了法國的最後通牒。

於是法軍突破了暹羅海防部隊,在暹羅灣登陸,大軍長驅直入,兵峰直指曼谷。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在陸地上,暹羅軍隊依託天時地利,尚可與法國人一戰。

但是在沿海地帶,暹羅軍隊難以抵擋法軍的火力優勢,而首都曼谷離海岸線太近,法國海軍衝進湄南河,整個曼谷都在法國炮艦的射程之內。

眼看英國干預無望,暹羅只能與法國人簽訂城下之盟,將老撾全境割讓法國。

第一次法暹戰爭,就這樣無奈地結束了。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被法國人繳獲並陳列在巴黎榮軍院的暹羅國旗

第一次法暹戰爭,就這麼打完了。暹羅不但被法國搶走大片領土,為了拉攏英國聯合抗法,還把馬來半島的部分領土割讓給了英國。

這次戰敗,將對法國人的仇恨,深深埋在了暹羅人的心中。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50年後,報仇的機會來了。

1940年,希特勒元首超常發揮,僅用了6個星期的時間就滅了法國。

本土完蛋了,東南亞殖民地的法軍頓時斷了後援,成了砧板上待宰的肉。

如上一章節所述,當時泰國的鑾披汶政府,和日本合作多年,裝備了日本提供的先進軍火,並在國內建立了高度集權的軍事化政權,磨刀霍霍,時刻準備著向法軍復仇,收復“失地”。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1940年1月,泰國東北方面軍向老撾和柬埔寨發動攻擊。

面對20萬泰國大軍,15000法軍雖然頑強抵抗,但仍然被泰國碾壓。

泰軍在日本飛行員的空中支援下,對法軍狂轟濫炸,不費吹灰之力攻佔老撾。

法國人在柬埔寨拼死反撲,但很快被泰軍裝甲部隊擊潰。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被泰軍俘獲的法國殖民軍

在海戰方面,經驗豐富的法國人勉強扳回一局,在象島附近偷襲泰國海軍艦隊,擊沉了泰國兩艘魚雷艇和一艘海防艦,算是挽回了一點面子。

但是,在陸戰方面,泰法兩軍實力相差太過懸殊,法軍實在是撐不住了。

1941年5月9日,在日本的安排下,法國維西政府在東京簽訂協定,放棄了在第一次法暹戰爭當中奪取的全部領土。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有史以來頭一次,泰國也能向西方國家要求“割地”了!

這對於一個當時僅有兩千萬人口的東方小國而言,真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勝利。

一個月後,泰國人在叻提縣樹立了這座“勝利紀念碑”,以此銘記對法戰爭的“輝煌勝利”。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此戰,泰國陣亡59人,300人失蹤。

雖然打得一點都不費事,但怎麼說,好歹是打贏了。

戰後國內群情振奮,將鑾披汶視為國家英雄;而日本也藉此機會增強了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為半年後進攻東南亞打好了基礎。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然而,站錯了隊,暫時的勝利,終究是要吐出來的。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胖揍東南亞的英美軍隊,並在開戰的第一天就解除了泰國的武裝,逼迫泰國鑾披汶政府與日本結盟。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四年後,日本兵敗,泰國本土遭到盟軍轟炸,國內抗日武裝不斷壯大,風光一時的鑾披汶將軍甚至在日本投降之前就被趕下了臺。

在戰後,鑾披汶——這位自己具有華人血統,卻以“排華”而聞名的元帥,又做了很多年的首相,最終在1957年被部下趕下臺,終老日本。

1945年,日本投降,泰國新政府以“當年我們是被逼的”為由,脫離戰敗國的行列。

至於之前打回來的老撾柬埔寨?當然又還給了法國人。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古色古香的皇城,那座像巨型刺刀一樣的“勝利紀念碑”,如同天外來物一般聳立在城市最繁忙的交通樞紐。

陸軍、海軍、空軍、警察及民兵的銅像環繞在“刺刀”的周圍,鶴立雞群,殺氣騰騰,無聲地注視著熙熙攘攘的車水馬龍。

而在這座紀念碑的背後,隱藏的卻是一段沸騰而又屈辱,糾結而又尷尬的奇異歲月。

一個不善武功的國度,在曇花一現的雄武年華,品嚐了一口鏡花水月的勝利之酒,建立了一座至今聳立在曼谷市中心的勝利紀念碑——這,就是延綿半個世紀的泰法戰爭,最後的結局。

“人畜無害”的泰王國,原來也和這麼多國家幹過仗呢……

講完了泰國與日本、法國的戰史,大家也看累了,休息一下。

在明天,小編將接著帶大家回顧泰國與周邊鄰國曆史上的血火糾葛,細數泰國在“爭霸東南亞”的歷史上,曾與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有過哪些刀光劍影的過往……

敬請期待,明天“暹羅戰史”的下集——泰國的東南亞爭霸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