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在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的果核上: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

明人魏學洢作《核舟記》,描述明代天啟年間虞山(今蘇州常熟)核雕藝人王毅(字叔遠)所作橄欖核舟“東坡赤壁遊”,人物栩栩,舟棹如畫,《核舟記》已被選進語文課本。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明代王叔遠精雕之桃核,邢獻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欖核可謂之核雕三絕,其作品傳世絕少。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核雕是中國漢族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而著稱,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江蘇蘇州和揚州、山東、廣東,浙江,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核雕大師,較有特色。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民間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掛在身上作為“辟邪”之用。有製成佩件、扇墜、串珠等為文人清玩。其藝術特點是在較小的果核上表現出複雜的題材,雕刻手法也細緻入微。所刻有詩文、人物、羅漢等題材。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確鑿見於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清秘藏》記載明代宣德年間有個叫夏白眼的,“能於橄欖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於方寸小核”。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清代有邱山核雕技藝精湛,作品傳世亦少。晚清核雕藝人楊芝山的核桃雕“西園雅集圖記”為其力作,林木扶疏處,怪石參差間,竟雕刻三組人物共19人,其 精微之妙令人拍案驚奇。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光緒年間出生的核雕藝人都桂蘭技藝精絕,周恩來總理1955年出訪,贈送外國元首的禮品中有了件為其核雕作品。1957年原蘇聯領導人伏羅希洛夫訪華,都桂蘭時已75歲高齡,應外交部之請,仍以所刻核雕相贈。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深秋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自在觀音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出神入化,於方寸間見天地---所謂禪境,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