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長平一戰,秦軍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為何40年後才滅趙國?

魜溣


在長平之戰中,由於趙國統帥趙括的指揮失誤,秦國軍隊消滅了趙軍的主力,此時,除了遠在北部邊疆代郡抵禦匈奴的李牧軍團,趙國本土兵力空虛,首都邯鄲已在秦國軍隊的兵鋒之下。此時,秦軍統帥白起決意一舉拿下邯鄲徹底消滅趙國。但是,秦昭王最終選擇撤軍回國休養,暫時放棄了進攻邯鄲,也就錯失了良機,導致趙國有機會休養生息,並爭取到了魏國韓國楚國燕國等國的支持,使得趙國得以又維繫了40年。那麼,這其中的緣由何在?



一是秦國朝廷文官集團不希望武將集團話語權過強,不願白起再立滅國大功。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曆代國君不斷招徠各國人才,獎勵耕戰。以丞相為代表的文官集團輔佐國君治理內政保障後勤,以大將軍為代表的武將集團在外征戰,開疆拓土,雙方形成一定的制衡關係。白起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後,如果再趁勝攻取邯鄲,將立下滅國大功,這會使得秦軍將領的地位短期內大幅度提升,這使得以丞相范雎為首的文官集團感受到威脅,范雎藉機勸說秦昭王先行撤軍休養生息,畢竟秦軍在外作戰一年多,國力消耗很大,如繼續戰鬥,擔心後勤不濟,功虧一簣。秦昭王覺得很有道理,就被說服下令撤軍。

二是趙國是“三中心”國家體制,即使攻取邯鄲也無法短期內消滅趙國。基於歷史原因,趙國最早是以晉陽為根基,奠定“三家分晉”基礎的“晉陽之戰”就是例證,後來趙國都城遷往邯鄲,戰國中後期趙國通過軍事改革,逐漸取得了代郡的控制權,代郡仍駐有李牧的二十萬騎兵,僅僅攻取邯鄲不足以徹底摧毀趙國實力。事實也證明了長平之戰一年後秦軍圍攻邯鄲,邯鄲抵抗非常持久,而且當時李牧大軍並未調動,趙國國勢並未到了亡國之時,趙國還有存活的根基。

三是關東四國不會完全置身事外,必要時還是會出兵援助趙國。在長平之戰時,各國都在坐山觀虎鬥,但除了齊國事不關已外,魏韓楚燕四國均在暗中戒備,他們更希望秦趙兩敗俱傷,哪一方勝出都是他們不想看到的。看到秦國取勝,趙國有滅頂之災,魏韓楚燕四國都有唇亡齒寒的感覺,即使長平之戰後白起趁勝進攻邯鄲,在邯鄲軍民拼死抵抗的時候,其餘四國也會有所行動。事實上,在長平之戰一年後秦軍圍困邯鄲時,弱小的韓國第一個出兵援趙,魏公子信陵君為加快救援趙國,留下了“竊符救趙”的典故,也最終迫使秦軍撤兵。

四是長平之戰後,秦國君臣意見出現分歧,客觀上留給了趙國喘息之機。長平之戰後,白起不滿秦軍撤軍,與秦昭王發生矛盾,回家休息。一年後,秦昭王打算再次攻趙,白起認為滅趙時機已失,不願領命。秦軍出征失敗,秦昭王再次讓白起領軍,白起仍拒不執行,被勒令自盡,秦王自毀長城。丞相范雎也出於自身考慮離開秦國,秦昭王再次攻趙失敗,不久就去世。這都完成秦國短期內出現內訌,秦國對外征伐速度有所放緩,留給了趙國休養生息的時間,多支撐了40年。


滄海拾遺錄


長平之戰後,趙國又堅持了32年。如果算上公子趙嘉(趙悼襄王之子)建立的代國,那就是38年。在這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面,趙國之所以一直都沒有被秦國滅掉,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秦國元氣大傷,一直都沒有恢復;

第二、魏國意圖重振雄風,主動挑事,攻伐各國,客觀上替趙國擋了槍。

當秦國元氣恢復,魏國又被秦國打殘後,趙國也就被秦國滅掉了。

▲邯鄲之戰期間的總體局勢▲

一、秦昭襄王的失策

在長平之戰的相持期間,趙王曾經想跟秦國議和,但是被秦王耍了。然後,秦國派人四處宣傳,造成一種秦趙已經議和的假象。當時其他五國害怕秦趙聯手,因此就對“私下已經與秦議和”的趙國沒有進行增援。

事後,各國都發現被秦國忽悠了,但是木已成舟,再出兵也來不及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趙國被狂揍。

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慘重,武安君白起極力建議趁機滅趙,不要給趙國喘息之機。

當時的情況是,秦國元氣大傷,趙國的元氣也是大傷,邯鄲城內無人不戴孝。為了應對秦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攻打邯鄲),趙國便提前做好了三手準備。

第一、整軍備戰,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

第二、派人到楚、魏疏通關係,請求楚魏出兵支援,撮合趙與魏楚三國共同抗秦。


第三、派人到燕國與韓國講解大義,請求它們出兵幫忙。即便不願意出兵救援,也希望不要在秦國揍自己的時候渾水摸魚。

然而,其他五國都害怕秦國,有點猶豫,不願意出兵幫忙。甚至於燕、魏、楚三國還認為趙國敗的還不夠慘,希望秦國繼續削弱趙國,好方便自己在秦國吃肉的時候,也趁機能喝一口湯。

所以,白起趁機滅趙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不過凡是也有個例外,當時韓國的桓惠王比較有眼光,他意識到:如果秦國滅趙,那麼秦國下一個攻擊目標肯定是自己。失去了趙國這個強援,韓國根本無法單獨抗秦。

於是,就在秦國欲兵分三路滅趙時。韓王和趙王單獨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諸侯間享有盛譽的蘇代到秦國遊說,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秦國的宰相范雎。

具體的說服辦法就是離間范雎,挑撥范雎和白起的關係,並向范雎表示“趙國願意主動割地給秦國”。

由於範、白二人本來就不和,加之趙國願意割地。因此在蘇代的挑唆下,白起滅趙的建議便被范雎給攪黃了。

事後白起知道是范雎搞得鬼,大罵范雎,但對秦昭襄王的命令也是無可奈何。於是,趙國也因此躲過了一劫。

長平之戰過去一年後,秦國派人向趙國索要當初承諾的割地。然而,這時候趙國已經有所準備,便拒絕向秦國履行割地的約定。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五十萬兵攻趙,邯鄲之戰爆發。

最初,昭襄王想讓白起掛帥,但是白起認為打不贏,就拒絕了。昭襄王心裡很不爽,但也無可奈何,便派了不善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五大夫王陵擔任統帥。

秦軍在王陵的統帥下,打的磕磕絆絆,在邯鄲城下損失了四萬多秦軍。此情此景讓秦昭襄王很是尷尬了,他再次讓白起掛帥出征。但是白起依舊拒絕,並且還勸誡昭襄王,讓他罷兵。

秦昭襄王依然沒聽白起的勸誡,因為這時候退兵,就等於長平之戰就白打了。於是昭襄王改派王齕頂替王陵,繼續圍攻邯鄲。結果秦軍在邯鄲又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五國伐秦,收復失地▼



二、五國伐秦

秦軍在邯鄲城下久攻不克,讓當時早已經是蠢蠢欲動的魏國和楚國看到了機會。於是兩國都派大軍,與趙軍裡外夾擊,把秦軍打的傷亡慘重。(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王齕率秦軍殘部逃出趙國後,遭到魏、楚聯軍繼續追擊,只得退回黃河以西。有兩萬多秦軍因為撤退不及時,被魏、楚聯軍團團包圍,做了聯軍的俘虜。這一次慘敗,是繼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第一大恥辱。

具體的損失按照《史記》的相關記載——死傷了三十萬人!

看見魏、楚、趙三國聯軍大勝後,韓國派出大軍也加入了聯軍。四國聯軍一起狂攻河南的秦軍,基本上將秦國在河南的勢力全部掃清。這一戰後,韓國重新收復上黨郡,魏國重新收復了河東地區,秦軍退回函谷關。昭襄王時期取得的所有戰果,因此次慘敗,幾乎毀於一旦。

但是四國聯軍在破秦後,老毛病又犯了,迅速開始內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反擊秦國的失利。

首先是魏國見韓國收復上黨,魏安釐王臨陣反水,指使魏軍從前線調回,去打韓國;

韓國見魏軍打自己,也撤軍回國,與魏軍展開大戰;

楚國看到魏國不要碧蓮,撤回去搶地盤,也出兵打魏國。

結果韓楚魏相互攻擊的結果,就是楚、魏聯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

最後是趙國。趙軍見魏、楚、韓都撤了,於是也就跟著撤了。

秦國原本很慘,但是由於聯軍內訌,意外的獲得了喘息之機。



三、信陵君合縱連橫

四國聯軍內訌後,魏、楚先是大戰一番,魏國打退了楚軍,氣勢大盛。魏安釐王這個大棒槌以為秦國和趙國都衰了,自己沒有對手了,便在四年之內(公元前256-252年)把齊國、燕國和韓國全部打了一個遍,儼然有中興魏國的勢頭。(成功的吸引了其他國家對它的注意,客觀上替趙國擋槍)

但是我們知道。當年魏國之所以衰敗,就是因為魏惠王瞎特麼的打,到處樹敵。現如今安氂王如出一轍,他豈能有好果子吃?

果然,就在魏國東征西討的時候,秦國對魏國動手了。

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孝文王繼位僅僅三天便去世,王位也因此就傳給了秦莊襄王手上(秦始皇的爹)。

莊襄王繼位之後,憤恨魏國,便發兵把魏國揍了一頓。魏軍不敵,向韓、趙求援。秦軍便把韓、魏、趙聯軍也揍了一頓。

眼見魏國危急,信陵君臨危不懼,在他的合縱連橫下,關東五國組成了五國聯軍(齊國沒有參加),在黃河以南將秦軍打的節節敗退,收復河南之地。此後,五國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出。此戰過後,各國陸續收復失地。

信陵君因此戰而名震天下。而秦莊襄王則非常的失落,沒過多久就病死了。

但是信陵君合縱攻秦,也沒有改變關東各國不團結的問題。在當時,關東各國可謂是烏龜王八蛋,一個比一個爛。

首先是齊國,它不參與任何活動。

然後是楚國和魏國,因為邯鄲之戰後的那次反水事件,兩國之間徹底鬧掰了。

再就是趙國,趙悼襄王時期,因為趙軍吊打了燕軍,有一個小中興期。但是燕國弱,趙燕菜雞互啄的結果,只是白白消耗資源,便宜了秦國而已。

最後是燕國,簡直就是個攪屎棍。因為燕國跟秦國不接壤,所以燕國乾的全部就是攪屎棍的蠢事。

這種六國相互比爛的局面延,延續了十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43年,因為信陵君的死而被打破。

▼信陵君死前的政治格局▼




四、秦國元氣恢復,攻滅趙國

信陵君死後第二年,秦國丞相呂不韋認為關東五國沒有信陵君居中進行合縱連橫,只是一幫烏合之眾,便發動了對魏國的戰爭。

此戰,秦軍勢如破竹,一舉將魏國的國土從東西方向打穿!打的魏國南北不能相連,幾乎要亡國。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趙國,要求趙國增援,並提出抗秦合縱的建議。

很快,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國大將龐暖為帥。

但是前面說過了,楚國跟魏國搞掰了,無心援助;燕國跟趙國也有仇,也沒有什麼積極性。因此這支氣勢洶洶的五國聯軍,其實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烏合之眾。

具體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來形容。

他們在進攻秦國遭到挫折後,迅速撤退,除了韓軍回到韓國外,其餘四軍沒有回國,而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把齊軍打的一頭霧水。

由於聯軍實在是沒底線,韓國就退出了。同一年,剛剛搶完齊國的四國聯軍,又拉上了衛國,再組五國聯軍,再次共同討伐秦國。這次楚國國君考烈王擔任聯軍盟主,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執掌軍務。

這一戰,五國聯軍直逼函谷關。結果秦軍出關迎戰,五國聯軍直接撒丫子跑路,就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跑得不夠快。秦軍順勢發動反攻,先奪了魏國的朝歌,後來又奪了魏國的汲地。魏國見扛不住了,就把鄴城割給了趙國,想把秦國的火力轉移到趙國身上。

當年的長平之戰就是秦國攻韓國的上黨,韓國把上黨割讓給趙國,想把秦國的火力轉移到趙國身上。按理來說,歷史教訓歷歷在目啊,趙國不應該再犯這種錯誤。但是趙悼襄王記吃不記打,居然接收了鄴城。於是秦國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趙國。

▼秦國貫穿魏國,趙國成為秦國靶標▼



然而好笑的是,秦國攻趙時,當時趙悼襄王居然還在派兵攻打燕國。

就在趙國和燕國正在打的時候,秦國派出大將軍王翦、楊端和等人趁機攻趙。秦軍連克鄴地等的九座城邑。斬殺十餘萬趙軍,直逼趙都邯鄲。

這一次,沒有國家還有能力再幫趙國了。因而趙國只能掏出老本,調大將李牧率領邊軍回救邯鄲。

公元前234年,李牧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對秦軍展開反擊。

當時,李牧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採取了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不管秦軍怎麼挑戰,始終都故意避而不戰,將秦軍拖入了陣地戰。

隨後,李牧乘秦軍麻痺大意時,一舉襲佔秦軍大營。待秦軍擺開架勢與趙軍決戰時,李牧又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實興鉗形攻擊戰術,大破秦軍。

公元前232年,秦軍再次入侵。秦軍兵分兩路攻趙,企圖滅掉趙國。

趙軍在李牧的率領下,採取南守北攻的戰略方針,派出一支小部隊拖住秦軍的一部,李牧率趙軍主力部隊全力攻擊另一路秦軍。待擊破一路秦軍之後,再回師救援,圍殲另一路。秦軍在李牧的攻擊下再次大敗。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第二年,趙國北部發生大地震,導致大面積饑荒。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攻趙,幾十萬秦軍直奔趙都邯鄲。

趙王再次任命李牧為大將軍,起傾國之力抵抗入侵的秦軍。秦將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便稟告秦王嬴政,實行反間之計,派奸細潛入趙國,用重金收買曾經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昏聵的趙王聽到這些謠言,不調查證實,不派人問清情況,就立即就派人免除了李牧的大將軍一職。後來還暗中佈置圈套,將李牧秘密捕獲,併除以斬刑。

李牧被殺後不到三個月,王翦大敗趙軍,攻下邯鄲,將趙王俘虜,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建立了代國。



六年後,代國也被秦軍所滅。趙國算是徹底死透了。

縱觀長平之戰後的三十八年,趙國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以信陵君的死為分界點。

在前一個階段的十八年中,秦國的元氣大傷和魏國的四面樹敵是趙國能苟延殘喘的兩個主要原因。

在後一個階段的二十年中,秦國復甦,魏國將活靶子這個身份又甩回給趙國,於是趙國又成了秦國的主攻方向。趙軍儘管有李牧這樣的名將續命,但由於趙王的昏庸,以及趙國實力本來就不如秦。縱然後期有李牧這樣的名將,最終還是難逃一亡的下場。

所以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後還能再堅持四十年,無非就是關東六國認識到了聯合抗秦的重要性,於是摒棄了前嫌,在信陵君的合縱連橫下,將秦軍打的大敗,為各國都續了十幾年的命。後來秦國的實力復甦,關東六國在信陵君死後,又無法再組織起有效的聯軍(不僅不聯合起來,反而搞內訌)。最後六國也就被秦國一鍋燴了。


Mer86


決定了趙國命運的那一場戰爭,正是長平之戰,當時的秦國一舉消滅了四十餘萬趙軍,本來趙軍在戰鬥力上就差了秦軍一截,這一場戰爭直接將趙國的主力部隊完全消磨。

看似趙國已經完全沒有了抵擋的勢力,而事實卻不是如此,趙國不僅沒有在長平之戰失敗以後迅速滅國,還續命了四十年,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趙軍之所以能夠在戰敗以後續命四十年,靠的是什麼?


首先要說一下秦國內部的問題,本來趙王是想讓廉頗指揮戰爭的,但因受到了秦國的挑撥,廉頗被罷免了職務,臨時換上了趙括指揮前線作戰,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指揮四十餘萬的趙軍,結局可想而知,他們迅速被秦軍包圍,後來更是全軍覆沒。

這個過程中秦軍就沒有傷亡嗎?當然有,秦軍也損失了二十餘萬將士,這直接導致秦軍後繼無力,在後續的戰爭中不能調動更強大的戰力。

本來這場戰爭是白起指揮的,他與范雎素來不和,這場戰役雖然讓白起封神,卻也另范雎決定除掉他。范雎是秦王最信任的手下之一,告訴了親王如今白起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取得戰果的同時,已經對秦王的統治地位產生了威脅,秦王也因此決定撤下白起,改換其他將領指揮戰爭。


長平之戰一年以後,秦軍再次對趙國發難,這一年如果秦軍趁勢進攻,趙國是絕對沒有機會抵擋的,這一年是猶豫秦國內部出現了問題。

秦軍長驅直入,一路打到了邯鄲城下,這時候趙王已經意識到,只有任用廉頗才能讓自己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活下來,廉頗不愧是一個老將,迅速組織起了趙國內部十幾萬士兵,這些士兵都不是軍隊中的精銳,大部分不是太老就是太小,但就是靠著這十幾萬人,廉頗硬生生的守了邯鄲一年多。

如果是白起帶兵前往,或許秦軍還有取勝的機會,但這時候指揮戰爭的人早已不是軍神,雖然秦軍戰力超過趙軍數倍,依舊無法攻破邯鄲。


邯鄲保衛戰開始的時候,趙國以外的幾個國家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看戲心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趙國滅了下一個就是自己,只有守衛住趙國自己才能繼續穩坐釣魚臺。話是這麼說,卻沒人真正行動,畢竟各大國家之間的矛盾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想要團結起來集體抗秦幾乎是做不到的。

後來還是信陵君竊取了魏國兵符,聯合了楚國,兩個國家一起支援趙國這才保下了邯鄲。

這一戰,不僅將秦軍擊退了,各國還收復了大量失地,可以說這一戰秦國不僅沒有佔到便宜,還虧損的十分嚴重。

歷史上信陵君曾經兩次聯合各大王國共同對抗秦國,第一次擊退了秦國,保住了趙國都城。短暫的團結以後,各大國家沒有進一步團結起來抵禦秦國,反而是各個國家相互之間又起了爭執,這一次,聯盟迅速破裂了。


秦莊襄王上位以後,秦國又進行了一次征伐,本來順風順水的,可誰想,信陵君又看不下去了,這次聯合了五大國家共同抗秦,直接將秦軍打回了老家。

始皇嬴政即位時,信陵君終於去世了,沒有了信陵君聯合各大國家,秦國再也沒有了顧及,上來就進攻魏國,魏國無奈,只能向趙國求助,這時候秦趙之間的又一次大戰再次展開了,這次指揮戰鬥的人是李牧,因為已經過了幾十年,趙軍已經恢復了元氣,跟秦軍交戰的時候再也不用畏首畏尾,加上李牧的超強指揮能力,趙軍連續多次將秦軍擊垮。

秦軍安生了兩年也按耐不住了,這一次為了防止李牧搗亂,秦王再次使出了離間計,直接讓趙王處死了李牧,沒有了李牧的趙軍就像當年沒有了廉頗,短短几個月,趙國就被滅亡了。


之所以趙國能夠續命幾十年,最重要的還是信陵君期到的關鍵作用,可以說如果不是信陵君多次聯合起了各大國家,各大國家的滅亡也會推前幾十年。

只可惜信陵君活的不夠長久,各大國家本身實力就弱於秦國,在秦國征伐的時候他們不進步團結起來,還相互之間尋找機會謀取利益,沒有了信陵君從中牽線,各大國家再也聯合不起來了,最終的結果就是被逐個擊破,可以說,如果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強大的秦國,各大國家將不僅僅是續命這麼簡單了。


魏青衣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最著名、最血腥的一場戰鬥,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場超過百萬規模的大會戰。根據歷史上記載,趙軍投入兵力超過五十萬,秦軍投入的兵力超過六十萬,這是戰鬥部隊,而非戰鬥部隊更是規模空前,到了長平大戰的白熱化期間,秦昭王甚至要把秦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都徵調過來,作後勤補給,保證前線的糧草供應,這才奠定了長平之戰的勝利。

隨後,根據史料記載,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軍降兵,還有一種說法,趙國前後損失了四十五萬之多。導致趙國國力嚴重受損。

其實,這場大戰役,對於秦國來說,也是一次相當嚴重的損耗。歷史上對秦國的損耗記載不詳,但從白起的一些言論中可以推測,秦軍的傷亡已經超過半數,數十年積聚的糧食也損耗大半。

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大戰。但仔細想一下,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白起誇大了秦軍的傷亡。

這種結論,從白起的前後不一致,可以看出。當長平大戰結束後,白起並沒有因為傷亡過大而見好就收,反而想著大規模進攻趙國,直到滅掉趙國。

這是極有風險的一個決策。趙國雖然元氣大傷,甚至只要再攻一次,就會滅亡,但其他六國,真的想讓趙國滅亡嗎?從魏國龐涓的下場可以看出來,六國一直在長平大戰中保持觀望,卻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很有可能在白起滅趙之前,突然出手,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

白起是一個非常冷靜的戰略家,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秦國最善於反間,也不可能不明白六國的心思,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只有一個:秦國的傷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白起才有足夠的把握滅掉趙國,也有足夠的自信讓其他五國不敢有什麼動作。

但很快,白起的夢想破滅,秦昭王宣佈退軍。這是秦昭王的一次巨大的失策,讓秦國失去了一次滅趙的最佳時機。在一年之後,秦昭王這才想再次滅趙,在這種情況下,白起才誇大了傷亡,那是因為,這次攻趙,沒有任何把握取得勝利,更不可能滅趙。

從長平大戰開始,一直到邯鄲戰役的結束,整個戰局完全在白起的掌握之中。只是因為秦昭王的失策,讓白起所有的計劃落空。

回到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秦國完全有能力滅掉趙國,甚至可以擊敗五國聯軍。卻依然讓趙國苟延殘喘的近四十年。我想,應該有如下的原因。

第一、秦國內部出現傾軋,導致秦昭王判斷失誤

秦國除了國君以外,存在兩套班底,一套是文官班底,首要人物是丞相,當時的丞相是范雎,另一套是武將班底,首要人物是大將軍,當時就是白起。

在秦國,長久以來,將相都是相對來說比較和諧的,一直沒有出現過傾軋。但隨著秦國擴張的開始,打破了這種均衡。因為長期的征戰,導致軍人以及武將班底地位極具升高,也就從此打破了政治的平衡。

整個國家尚武情緒激昂,直接導致了文臣地位的下降,以及國家文治的衰弱,從而影響到了文官集團的利益。這種影響,剛開始只是一種量變,到了長平之戰過後,這種量變演化成了質變。白起的地位,也超過了丞相范雎。

在最底層的摸爬滾打許多年,又經歷了生死,范雎有著足夠的能力,讓秦國發展到了巔峰,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所以,非常害怕失去這個位置,范雎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白起的勝利,讓范雎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於是,文官和武將的傾軋開始了。

這場傾軋,導致白起無辜死去,也導致了范雎辭官,秦國兩大棟樑全部離去,秦國內部出現大的動盪,已經無力東征。

第二、邯鄲之戰的失敗

邯鄲之戰,是長平之戰後又一場大戰,正如白起判斷的那樣,如果沒有在長平之戰乘勝追擊,滅了趙國,那麼,秦國將再無機會滅掉趙國。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長平之戰的勝利,給趙國和山東其他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這種威懾力,可以讓趙國軍民出於恐懼而根本忘記反抗,也不敢反抗。

也正是這種威懾力,讓山東其他國家不敢援助趙國,哪怕趙國就此滅亡。白起把趙國和山東五國心理拿捏的相當準確,因此,他敢大規模進攻。這不單是一種軍事的對抗,更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戰術。

但,秦軍退軍,看似可以休養生息,繼續戰鬥,實際上釋放出來的信號是,秦軍已經疲憊不堪,無力戰鬥,秦軍在長平之戰的恐怖威懾力,在這種退軍的途中,蕩然無存。

沒有了恐懼的趙國軍民,開始想到了仇恨,於是同仇敵愾,沒有這種威懾力的五國也知道了,秦國也會疲憊,也會傷亡很大,秦國絕對不是無敵的。這種心理,讓六國的聯盟變得更加容易。

邯鄲之戰的失敗,就是這種威懾力消失的苦果,趙國仇恨秦國,其他五國不懼怕秦國,縱使秦軍戰鬥力恢復,也無法獲取更多勝利果實,反而會慘敗。這次慘敗,讓秦軍損失了二十萬兵力,徹底沒了再戰之力。勢力急劇收縮,回到了函谷關以內。

第三、六國抱團取暖,聯盟再次形成

這是秦國外交的一次大失敗,從秦孝公時代開始,秦國就非常重視外交工作,從連橫策略,到遠交近攻策略,都是這種外交的集中體現。

秦國的外交能力之強,超過了山東六國,因此,秦國的反間計才會屢屢得手,六國的合縱才會屢屢被分化瓦解。但隨著邯鄲之戰的失敗,白起死去,范雎辭官,六國聯盟再次形成。秦國的外交策略宣告失敗。

秦國固然十分強大,他的強大,不是一方面的強大,是經濟、內政、外交、軍事綜合性的強大,但隨著長平之戰結束,秦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內政、外交、軍事全面潰敗,經濟又不是短時間可以恢復的,所以,秦國就輸了,而趙國,延續了近四十年。


小小嬴政


這個問題縱橫來好好解讀一下吧!秦國徹底擊敗趙國又何止40年。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長平之戰後秦國也要修整

長平之戰時的趙國跟秦國相比,軍事實力是不相上下的,秦軍能夠戰勝長平也確實不容易,如果容易的話,秦國用不到圍困兩年,甚至秦王親自出戰。

戰國前期是魏國一家獨大,在魏國隕落後是秦、齊、楚三國爭霸,然而經過五國伐齊後,齊國隕落,楚國在和秦國的一系列對戰中實力也遭受重創。

戰國後期,也就是長平之戰時,只有趙國在胡服騎射後能和秦國相抗衡,強大起來的趙國是很嚇人的,趙國的崛起不同於各國的變法,而是進行的軍事改革,實際上趙國的強硬是建立在軍事上的,這對於趙國周邊的國家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威脅。

正是這種對趙國崛起的懼怕,在長平之戰的兩年間,沒有任何國家去管趙國。

在長平之戰中,我們都知道秦國坑殺趙軍四十五萬人(並非活埋),認為秦國取得的是徹底的勝利,實際上不然,前面已經說過趙國是典型的軍事強國,不可能做到讓秦國毫髮無損的殲敵四十五萬的。

根據史料記載,在長平之戰中秦軍“亦傷亡二三十萬”,這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古代第一次殲滅戰,拼的其實是硬實力,趙軍再如何不濟,也會跟秦國廝殺到底的。

所以,經過二三十萬傷亡的秦軍,是需要一定的修整的。

長平之戰後,秦國高層之間的矛盾使得趙國有了喘息之機

實際上,秦軍並非沒有趁長平之勝,一鼓作氣攻佔整個趙國的計劃,指揮長平之戰的秦國將領白起就主張直接開向趙國,趁趙國後方沒有準備後,攻下趙國。

然而正當白起準備攻打邯鄲的時候,趙國開始遊說范雎,說白起如果滅了趙國,那你就當不上宰相了,范雎被說動,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建議下,以秦軍疲勞應該修整為由,拒絕了白起的要求。

這是秦國高層內部之間的矛盾,這裡有必要說一說秦國當時的內部矛盾,秦昭襄王在位六十年,實際上前四十多年都是太后垂簾聽政,由宰相魏冉主持軍國大事,白起實際上也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

魏冉主政期間,是秦國崛起的關鍵時期,先策劃五國伐齊,後伐楚,幹掉了當時三大強國中的兩個,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幫助下完成親政,把魏冉給趕了出去,秦昭襄王十分自負,迫切需要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因此才有了伐韓的東出之策,因為上黨事件,秦趙開戰。

在長平之戰初期,秦昭襄王沒有啟用白起,實際上很可能是猜忌白起,畢竟白起是魏冉的鐵桿,結果長平之戰遲遲不能結束,甚至已經壓上秦國的國運,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啟用白起。

正是這種矛盾,使得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擔心白起攻打邯鄲後,白起功高震主,因此才有了修整的策略。

長平之戰兩年後的邯鄲之戰讓秦軍也元氣大傷

等到長平之戰一年之後,秦國修整過後再次發動包圍邯鄲之戰,這個時候不但秦軍得到了修整,趙國也得到了修整。

這個時候,白起卻勸阻秦昭襄王已經錯過戰機,不要發動攻擊了,秦昭襄王不聽,繼續發動作戰。

趙國派出廉頗以堅守應對秦國的進攻,秦國久攻不下,這個時候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率領數十萬援軍與趙國裡應外合反擊秦軍,使得秦國大敗,在邯鄲之戰中秦軍傷亡亦在二三十萬。

邯鄲之戰後,魏楚聯軍乘勝西進,再次打敗了秦國,隨後魏、楚、韓、趙四國結成合縱伐秦之勢,將秦國二十年來東出的成果全部奪回。

當時四國內部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不然的話,趁機滅了秦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連續經歷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秦國自然傷了根本,無法滅趙了。


史論縱橫


長平之戰後,白起兵分三路繼續進軍,王齕率軍進攻皮牢,司馬梗率軍進攻太原,白起親率大軍進攻趙國都城邯鄲。白起想挾長平之戰餘威,一舉滅亡趙國。此時韓趙等國派人遊說范雎,范雎接受了趙國的條件。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允許了韓趙兩國割地求和。等到秦昭襄王再次攻打邯鄲之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秦國戰敗。

關於這段歷史,很多人歸咎於范雎。為什麼歷史上有那麼多的文官傾向於和,那是文官考慮的事情永遠要比武將多。

長平之戰的結果是秦軍勝利,但是這一結果還是有爭論的,有些歷史學家認為秦軍傷亡也是非常巨大,秦國僅僅是慘勝。秦軍繼續進軍只能擴大一下戰果,並沒有滅亡趙國的實力。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支軍隊的對殺,補給、增員等各項內容決定了戰爭的規模和持續時間。在戰爭期間,外交、宣傳等各項措施也在同時進行。

戰爭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力量對比,而是整個綜合國力的較量。這個綜合國力也包括各國政治力量的博弈,還有自己內部政治力量的博弈。

武將只需要考慮怎麼打贏,而文官更多了一層考慮,那就是打贏這場戰役後怎麼辦?

先不說國力能不能滅掉趙國,就算按照白起的計劃滅了戰國:秦國戰後的國力會不會從一流國家變成二流國家,秦國的國力能支撐這麼長的戰線多久?

戰爭不是遊戲,輸了可以重來。所以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區別就是,不僅考慮打贏之後怎麼辦,而且還要考慮戰爭萬一出現膠著狀態怎麼辦,戰爭萬一打輸了怎麼辦?

所以在文官的體制下,文官們更多地會選擇不需要戰爭的方式來獲利。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提到:軍事觀點必須服從政治觀點。任何企圖使政治觀點從屬於軍事觀點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戰爭爆發後,仍然沒有脫離政治,還是政治交往的繼續。



【每篇文章都是腦中迸出的小火花。】


寄暇學宮


個人認為長平之戰後秦國不能迅速滅趙原因有四點。

第一,長平之戰是持久戰和消耗戰,秦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損失慘重。長平之戰是戰國中後期兩大軍事強國秦國、趙國的軍事決戰,雙方動員百萬大軍從周赧王五十三年打到了周赧王五十五年,兩國都拼到了油盡燈枯,臨陣易帥的地步,趙國固然全軍覆沒,秦國也已經徵發了國內15歲以上的少年,60多萬大軍傷亡過半,更嚴重的是國內糧食供應也接近極限。




第二,趙國雖然長平慘敗,但是北方防禦匈奴的精銳騎兵軍團依然完整,加上其他兵力,尚有一戰之力。趙國在全國長平之戰後,放棄了河套平原等外圍防禦,收縮防禦邯鄲地區,加上廉頗、李牧等一流名將尚在,趙國並非不堪一擊。




第三,秦國坐失戰機,沒用乘長平之戰大勝之勢,攻擊新敗之後人心惶惶,立足未穩的趙國。而是和趙國展開了數月之久的和談,雖然自身在這個時期進行了修整,趙國也得以補充新兵,調整部署,收縮防線,爭取外援,完成了邯鄲保衛戰的準備工作。

第四,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使關東六國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怖和危機,促使關東六國結成了一次比較團結的合縱,邯鄲之戰秦國遭到楚國和魏國的聯合打擊,尤其是信陵君竊符救趙,使秦國遭遇了戰國時期最慘重的一次失敗。



圍攻邯鄲的王齕率殘部逃回汾城(今山西省侯馬市北),秦將鄭安平所部2萬餘人被聯軍團團包圍,只好降趙,邯鄲解圍。魏楚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省西南地區),秦軍覆敗,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此時韓國也加入合縱攻秦,趙、魏、楚、韓先後收復魏之河東郡以及安陽,趙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韓之上黨郡以及汝南。



至此,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秦國共損失近60萬軍隊,秦昭襄王幾十年來奪取的土地被六國奪回大半,包括引發長平之戰的上黨地區都被韓國收復。秦國第一名將白起也因為和昭襄王矛盾激化而被賜死。秦國元氣大傷,直到秦始皇繼位前都不敢大規模東出函谷關。趙國也得以繼續存活了近四十年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有些戰爭以精妙的用兵而聞名,有些戰爭以微妙的驚險勝敗而聞名,但是這次我們所說的長平之戰確是以驚人的傷亡數字而聞名的。


這場戰役作為參戰方的趙國以傷亡45萬兵力的代價敗於秦國。這其中或許很多人都會好奇一件事,45萬兵力的傷亡,幾乎是當時一個國家的根本,那麼為什麼在長平之戰後趙國不僅並沒有滅亡,並且還存活了40多年呢?

長平之戰趙軍被秦軍殲滅了45萬兵力,幾乎等同於全軍覆沒,在損失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趙國竟然還沒被滅亡,當時趙國總兵力究竟有多少呢?

實際上當時趙國也就剩一口氣了,但秦軍這個時候卻選擇了撤退,並沒有一鼓作氣拿下趙國,這就有點奇怪了。讓我們來結合史實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先介紹長平之戰的歷史背景,戰國末年,秦國通過商鞅變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經成為戰國時期的超級強國。強大的秦國企圖不斷通過戰爭,兼併東方各國。而韓國作為秦國的邊鄰,自然成了第一個目標。

公元前264年,即趙孝成王二年,秦軍率領大軍開始了對韓國的進攻。弱小的韓國自然不可能是強大的秦國的對手,只能像趙國求援並投降於趙國,這就使秦國與趙國的矛盾激化。

秦將白起於是率領秦軍與趙將廉頗在長平開始了長平之戰。一開始,因為廉頗的堅守不出,秦軍與趙軍不相上下,雙方長久相持。但是秦軍通過散佈謠言的方法使趙國國君換掉廉頗,並派遣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出任與秦軍對戰,結果,輕敵出擊。

秦國將領白起設伏兵包圍趙括軍隊,並截斷趙軍糧道,趙軍被圍困46天,草糧斷絕,拼死突圍,趙括被射死。

白起收趙國降兵四十五萬,白起後認為趙兵不忠,將投降的趙國軍隊全部坑殺,趙國繼而衰落。那麼為什麼秦軍沒有乘勝進攻趙國,滅亡趙國呢?

其實不是秦國不想,而是秦軍在長平之戰後根本就無法做到。

一、長平之戰雖勝,但秦軍同樣損失慘重

古代作戰多是以冷兵器為主,在冷兵器時代,士兵多是兵戎相見,戰爭雙方都會存在大量的傷亡。長平之戰雖然秦軍藉助謀略戰勝了趙軍,但是趙軍也一樣拼死反抗過。

趙軍雖然損失了45萬士兵,但是秦軍同樣也損失了30萬兵力。這也使秦國傷及到了根本,已經到了必須撤退的地步,如果繼續進攻,秦國自己也會有可能遭到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被其他各國攻擊。所以秦軍不是沒有想過滅掉趙國,而是根本做不到。


二、趙國秦國相聚太遠,秦軍補給不足

長平之戰趙國沒有滅亡,其實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補給不足。秦軍長平之戰打了三年,長平這個地方,離趙國很近,而離秦國很遠,有幾千裡的後勤補給線。

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太多秦國的國力,秦軍在取得勝利後,也已經是沒有了太多的補給,如果秦軍繼續進攻趙國,補給一定會中斷,而在古代,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糧草。如果秦軍補給一但中斷,秦軍就會失去方寸,更別說攻城掠地了。


三、趙國的自救,名仕遊說秦國,人民武裝反抗

長平之戰後,趙國名仕蘇代前往秦國,買通秦國當時秦君的左膀右臂范雎,並像其分析繼續趙秦戰爭的利弊。最後范雎也成功的說服了秦君,秦軍沒有繼續進攻,滅亡趙國,和蘇代的遊說也有著緊密的關係。

再加上因為白起對趙國45萬士兵殘忍的殺害,使趙國國民對秦軍恨之入骨,他們主動武裝並防禦秦軍。秦軍將領也深刻明白,如果此時繼續進攻,在趙國上下同仇敵愾的氣勢下,也佔不到多少便宜,所以秦軍軍中也主張撤退的佔大多數。

而最後為什麼趙國還能存活40餘年呢?

因為自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君也勵精圖治,對外政治結盟,對內任用賢能,所以趙國在度過了長平危機後,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除此之外,各國對秦國的共同敵視,使秦國也無法在趙國虛弱之際進攻,趙國也得到了修養生息的時間,再加上趙國優越的地理位置的附加,這就讓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依舊還能存活40餘年之久。


夏目歷史君


戰國後期,秦國與趙國的長平之戰發生後,過了將近40年秦國才滅掉趙國,我個人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失去了機會。因為長平之戰後,趙國失去了有生力量,白起率領秦軍已經到了邯鄲城下。這是列國也不能夠及時敢來救援,秦國完全有能力一舉攻下邯鄲,進而滅亡趙國,到那時就算齊國,楚國,想救趙國也為時已晚。可是天不亡趙,秦國內部由於將相不和(范雎怕白起滅趙後功勞大於自己,動搖他在秦國的地位),范雎便像秦昭襄王說白起有可能功高震主,威脅秦國統治,秦昭王疑心,便召回白起,錯失良機。等白起回來後,秦昭王反應過來後又讓白起滅趙,可是這個時候趙國援軍已經到了邯鄲,而且齊國,楚國,魏國不會坐看趙國滅亡,秦國已經無法滅掉趙國。所以說秦國失去了機會,只能等待。

(武安君白起)

第二個原因,秦國國力降低。長平之戰後,秦王要命白起再次率軍滅趙。前邊已經說過機會已失,白起不願白白犧牲將士性命,拒絕領命,被秦王賜自裁。白起死後,秦國失去良將,這便是秦國國力的一大損失。秦王不信只有白起可以滅趙,繼續命令秦軍攻趙,結果大敗,軍力又受損(本來長平之戰,秦國用60萬大軍圍攻趙國四十萬大軍,趙國40萬大軍被滅,秦國也損失了近30萬大軍,軍力本就下降),這次又被魏趙聯軍大敗(尤其魏國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給了秦國致命打擊),直接導致秦國軍力,財力,國力都不如以前,段時間裡無法恢復。

第三個原因,秦國內部權力更迭導致時間延長。本來秦國自從秦孝公和商鞅聯合變法開始,國力逐漸強大,就算遇上幾次大敗,也能夠儘快恢復。可是長平之戰結束後,慢慢的秦國國力恢復,這時秦昭王已經老了,沒有了銳氣。加上他的兒子們都不爭氣(安國君贏柱平庸),秦國出現了空前的後繼無人。整個秦國開始為繼位者忙碌,沒有時間去開疆拓土。耽誤了一統天下的步伐。

由於以上三個原因(錯失良機,國力下降需要恢復,權力更迭),秦國滅趙之戰便推遲了將近40年。


南憶憶往昔


長平之戰,秦國確實是消滅了趙國的主力,僅這一戰白起就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將士。但是,要知道打仗是雙方都有可能損兵折將的一種遊戲。

趙國死傷如此多,秦國的傷亡也不會太小。

作為戰場上的常勝將軍,白起意識到,若是乘勝追擊,此刻帶領著秦軍殺到趙國都城,肯定是可以一舉把趙國給拿下來的。

因為白起是想火速進兵,打趙國一個措手不及。另外,趙國若是看到白起兵臨城下,即使火速去求援,也不一定能叫到援兵了。

所以,白起斷定,這個時候是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

但是,白起僅僅是一個將領而已。

這個意見能不能被認可,還需要秦昭襄王的批示。

所以,白起給秦昭襄王打了一個報告,意思就是想一鼓作氣,直接拿下趙國來。

可是,秦昭襄王考慮的和白起考慮的不一樣。

秦昭襄王要把控全局,白起只管可不可以打勝戰,這就是兩個人的區別。

當秦昭襄王接到白起的信件之後,他要考慮的是這個時候,能不能直接去滅趙?

當時秦國的所有兵力,幾乎都在白起的手裡。

若是,白起攻打趙國的時候,其它五個國家,來攻打秦國,秦國是不是也有可能就亡國了呢?

這個秦昭襄王必須要考慮,因為這是關係到,他們家江山安穩的一件大事。

似乎秦昭襄王陷入了沉思之中,到底要不要滅趙呢?

因為秦昭襄王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只好把宰相范雎給叫來。

問問范雎怎麼想的?

范雎是文臣中的老大,白起是武將中的老大,而且白起和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關係十分的鐵。可以說白起就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而魏冉恰恰就是被范雎給排擠到朝野之外的。

所以,范雎本來就和白起有矛盾,是那種不可調節的矛盾。

范雎和白起的矛盾趙國也知道,所以,趙國就派了說客來說法范雎。

大意就是說若白起直接把趙國給滅了,真到那時候白起就是秦國的第一功臣了,就連你這個宰相,也要屈居於白起的功勞之下。

這是范雎不想看到的,所以,當秦昭襄王找到他商量要不要滅趙的時候。他就告訴秦昭襄王,趙國是要滅,但是,絕對不是現在。

范雎的意思是秦國剛打瞭如此一場大仗,若是在繼續去打趙國,恐怕會體力不支,不如回來休息調整一下,再去滅趙更好。

秦昭襄王就聽信了范雎的話,白起不得不搬師回兵。

這就是秦國在趙國主力滅亡的情況下,沒有迅速滅掉趙國的主要原因。

反過來我們再來看,一旦這個時候秦國滅不掉趙國,也就意味著趙國在短時間內不可能被滅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趙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在這個空擋裡他們可以去搬救兵了。

等一年以後,秦昭襄王覺得兵力休整的也差不多了的時候。

這時候秦昭襄王再讓白起去滅趙,白起就不去了,因為他知道滅趙的機會已經失去了。現在去根本撈不到任何好處。

秦昭襄王只能排王陵去滅趙,結果吃了一個敗仗,損失了幾萬人馬。

秦昭襄王還是讓白起親自掛帥,前去滅趙。但是,白起還不去。

不得已秦昭襄王又派了其他將領,結果又失敗了,滅趙的期間秦國先後損失了幾十萬大軍。

趙國為何突然間這麼強悍了呢?

因為經過魏國信陵君竊兵符一事,趙國已經得到了魏國和楚國的支援。等於現在是三國的聯軍在攻打秦國。

秦昭襄王還是想讓白起出徵,白起不去,秦昭襄王就直接賜死了白起。

後來,宰相范雎也被排擠出了朝廷之外。

所以,這時候的秦朝,已經沒有原來強大了,死傷無數的士兵,再加上武將失去白起,文臣失去范雎,讓秦國暫時得到了重創。

反倒是得到魏國和楚國援助的趙國不可一世了。

這就是為什麼秦國在殺掉趙國四十萬主力之後,又過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才滅掉趙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