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體罰、封閉,這類教育機構,萬萬不可送孩子去!

互聯網發展至今,每一天,我們幾乎都會通過手機訂餐、玩手遊、看視頻、聊微信;通過電腦玩網遊,看直播,辦公。離開互聯網似乎就已經無法生存,使得網癮這個詞早已淡出我們的意識。

但孩子不一樣,他們需要成長,需要學習,所以孩子玩遊戲上癮的問題讓許多家長著急。

其實對於這一問題有許多好的引導方法,但現在依然有人在用所謂的電擊療法來治療網癮。

電擊、體罰、封閉,這類教育機構,萬萬不可送孩子去!

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完全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的電擊治療儀。通過各種手段忽悠家長把孩子送過去,進去之後沒有進行任何的體檢,上來就是電擊,即用電極接觸孩子的太陽穴之後進行放電,然後問孩子疼不疼,一直加大電量,直到孩子認錯為止。

這類用電擊治療的方式戒網癮的心理教育機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楊永信。他甚至自定了86條規矩,鼓勵孩子們互相監督,互相揭發,只要誰有五項不合格,就要馬上接受電療,被送至所謂的第十三號電擊室。誰成功揭發一人,自己就可以少挨電療。

電擊、體罰、封閉,這類教育機構,萬萬不可送孩子去!

楊永信

這裡面所謂的違規包括:說老師壞話;上廁所鎖門;和家長說想回家吃巧克力;坐楊叔的凳子;挑戰楊叔的權威。這個楊叔就是這家心理教育機構的負責人楊永信。

孩子們在這裡面完全處於一個沒有隱私,沒有信任,沒有安全感的環境,誰看誰都是敵人。甚至機構會逼著孩子說,我喜歡在這兒治療,我願意在這兒治療,不然就會遭受非人的折磨。因為機構與家長簽訂了服務協議,服務期間是不允許家長探望孩子的,所以孩子的真實情況家長也無從得知。

電擊、體罰、封閉,這類教育機構,萬萬不可送孩子去!

全國的戒網癮學校

長此以往,便導致了許多悲劇的發生。

江西省某16歲男孩,因不堪體罰虐待,最終選擇喝洗衣液,幸運的是,被及時搶救成功。

安徽省某18歲男孩,因激烈反抗教官,被罰在烈日下暴曬,夜晚不讓睡覺,被用手銬吊掛在窗戶上,持續40多個小時,期間不讓飲食進水,最終離開了這個世界。

山東省某16歲女孩,在戒網癮機構被虐待了100多天回家後,性情大變,捆綁母親,刺傷母親,把父親關在房間裡,最終這位母親離開了世界。

某男孩,在戒網癮中心待了幾年時間,回家後,燒了自家經營的飯店,刺傷父親十幾下,他說,等了這麼多年,就是在等這十幾下。

上述悲劇的發生,令人痛心疾首!

其實對於孩子玩遊戲上癮的問題,父母反應不必過激,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要去強制藉助外力,須知堵不如疏。

首先家長們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1.自己是否對孩子使用過暴力

2.過於忙自己的事情,不顧及孩子

3.不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在言語中刺傷孩子,且這樣的行為經常發生

4.作為父母,不懂得怎樣去和孩子溝通

5.認為孩子是屬於自己的,所以可以隨意支配

父母在引導孩子時,關注點不應該在網癮本身,應在網癮產生的原因上。

如果孩子在需要存在感的時候,父母不陪同,不理解,學校不認可,孩子內心就會有強烈的孤獨感。

而網絡是一個存在感很強,又很好玩的地方,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就特別容易喜歡上網。

父母在這時候不宜逼著孩子去學習,而是應該多抽點時間陪孩子,帶他去吃美食,看電影或者旅遊,讓他感受到陪伴,以及那些比上網更美好的事物。

總而言之,道路千萬條,陪伴第一條;網癮不可怕,電擊要不得;與其信機構,不如信自己!

謝謝大家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