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再次炮轟國產車:作為創始人,你們誰開的是自己造的車?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董明珠咱們就不用做太多介紹了,能夠把中國的空調事業推向一個高度,把外企的空調行業擠出國內市場還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並且董明珠的做事風格也是雷厲風行,快言快語。受到很多朋友的關注和喜歡。最近董明珠又炮轟中國汽車製造,又火了一把。

董明珠再次炮轟國產車:作為創始人,你們誰開的是自己造的車?此話一出又引來了大家的熱議。就在前一段時間都明珠,也是說我們自主品牌汽車團在粗製濫造的問題。那時候也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激烈的討論。

董明珠說我們這種品牌汽車團在通知欄造或者是自主品牌汽車的老總們都不願意開自己的汽車。實際上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雖然近年來有了不錯的發展,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並沒有什麼很大的突破。自主品牌汽車喜歡把車子做的高高大大的,並且給很多的配置,然後獲取消費者。當然有很多消費者是願意接受的,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確實是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東西。

自主品牌汽車與合資車進口車存在著差距,依然是非常的大,以現在的發展態勢來看,短時間也很難追平。因為我們自主品牌汽車並不注重三大件的研發與製造,總是拿一些配置或者是空間來說事。消費者真正關心的問題並沒有很大的突破。實際上我們自主品牌汽車面臨的問題也是比較的多,就新能源汽車來說,做的確實是不夠好,甚至是團的一些騙取國家補貼的行為,這讓消費者感到非常的傷心,這樣國家也感到了傷心。

如果我們的主品牌車企的老闆都不坐自己的汽車,都不去做一個表率,那麼很難讓別人去接受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只有我們的主品牌汽車的老總們親自坐自己的汽車感受到差距之後,才能夠有所突破和進步,還是希望自主品牌汽車再多做一些努力,不要一味兒的盯著消費者的錢包。



CMC車友會


國產車不僅質量差,售後也是讓人頭疼的存在。我買車的時候問過很多老司機,請教車子的品牌問題,大家都推薦德日系列,我也是猶豫再三,選擇了銷量第一的國產長城哈弗H6,車體寬大,配置齊全,外形賞心悅目,而且朋友正好的哈弗的試車員,他說車不錯,再說支持國貨是關鍵,於是下了決心。14年買的車,車買回來沒怎麼開,二年了也就跑不到一萬。後來我工作調動離家遠開始長途,幾年下來跑了五萬多。

總結下來幾個痛點:1.動力不足,平路超車能把人急死,油門反應遲鈍,慢點也沒什麼,關鍵路口讓人感覺不安全。2.售後不敢恭維,有次4S店保養後,剎車油沒有換好,剎車時有排屁感,出長途之前幸虧發現剎車有問題,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更氣人的是4s店不以為然,甚至店大欺客,說我故意找事,現在想起來心中還有一萬個草泥馬。3.異響嚴重,我不太喜歡開別人的車,偶爾開了一次帕薩特,發電機啟動居然聲音小到沒感覺,心裡開始不平衡,我那哈弗開起來可是存在感十足,聲音大的很,以前我以為所有車都是這樣,現在想想都是心痛。4.油耗高,新車高速8.5,現在不用提了,室內不開空調8.8,開空調靠近10,喝油喝的讓我這個工薪階層心驚肉跳。跟同事聊車,說標誌408油耗6點多,我直接跪了。想想兩款車價格相當,真是讓人無語淚先流。真後悔自己當初虛榮心太重,買車一定要SUV,現在想想實用省油少毛病才是王道。

心中那個悔啊!

所以強烈支持董明珠,反正如果換車,打死也不買國產了!


阿酷語錄


董總,講的一席話,真正點到了那些國內造車人的痛處,國內造車是賺錢為目地,不是質量求生存,就拿我12年時,年輕氣少支持民族品牌,12年5月買了一輛吉利產GC18,車標象孔雀的那種,開了不到6個月,主駕車窗玻璃降下後升不上,去s店反覆修理,在過幾個月,鑰匙扦進去,點不了火,把我幾次晚上丟在幾十公里外過夜,開到s店又找不到故障因,經過長達幾個月,後來找到是什麼鑰匙和車上的防盜識別線圈故障,車底到處生鏽,把我害慘了,買臺車遠門不去,就在門前轉,新車買近10萬。快兩年時賣了2.3萬,虧了一砣錢,也把心煩的事解脫了,吃一次虧,也長了一智,還是買合資車,14年7月又買了一臺馬自達cx5,一直開到現還在用,除了保養什麼小毛病沒有,想去那裡就去了,車的質量沒有後顧之憂。國產車賣配置,進口,合資車賣質量,要買車的人把眼晴擦亮,以上是我不到兩年國產車,合資車質量的真身感受。


用戶3790666346848


我想如果董明珠做汽車應該不會太差吧。

我第一部車是比亞迪,年輕那會盲目的支持國貨,家裡一水的國產品牌,電視康佳,手機TCL,那會還有超級VCD什麼的都是國產的。比亞迪新車開回來也就三四十公里吧,水溫報警,還以為自己踩油門太狠了,把車停在路邊,讓發動機涼涼,可再次啟動沒兩分鐘溫度又報警,,我給4s店打電話,他們說只管賣,出問題找售後,我給售後電話,他讓我打開引擎蓋,天吶,發動機冷卻循環的一個管子掉了,冷卻劑全漏了,他讓我開到指定維修處,沒辦法,我買了好幾瓶純淨水,一報警就給他加水,十幾公里路開的艱難死了,到了指定維修點一看,簡直是草臺班子。免費修好後,車子一年消耗一根排氣管,好貴啊,不到三年,發動機的轉速錶也不現實了,在家人的支持下,買了別克,開了六年了,除了正常保養外,再沒在車上花過一分錢。奉勸大家消費前多比較。


野豬蓬蓬


我第一臺車吉利美日,開到第三年零件換了一茬,有一次空調水箱漏水,車歇在了高速上,拖車修車花了七千多,累什第三年修車花了三萬多,心裡那個難受!最後兩千賣了,換了輛富康988豪華加長版,開了十七年了,現在還在用,兩字省心。然後買了輛兩箱愛麗舍開了五年,質量真的好,鏍絲都沒動一顆。最後我一朋友相中三萬八買走了。現在我用的是凱旋兩點零排量,油耗高速六個油,市區八個油,十年了沒出過啥毛病。國產太傷國人的心了。我不是不愛國,出錢得買好質量的東西。


和諧農工


中國就是缺乏實事求是精神,多數人都是進入了一個⭕,沒有辦法的順著走,無奈的表現,你有時候想說句實話,可實際他不容許,要正視自己的缺點,以辱勵志,國產車比較落後,但是在進步中,要求嚴格點,我親身經歷一件事,有次到一個小作坊,就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加工廠,裡面加工水龍頭,就是家用的水龍頭,進去一看我驚訝啊!清一色純銅的,閃閃發亮啊,漂亮啊!我喜歡,我問這是銷往哪裡,答案出口,小作坊出口啊,這說明我們還是可以的,只是國內很多集市都買不到,質量那是好啊,還有一次在村裡看到一家做架子,那材料賊好啊,我問東家你做什麼呢?他說做醫院裡掛鹽水的架子,那材料質量厚度真好,我個人感覺不是外國所有東西都好,只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FXQ家興


董明珠再次炮轟國產車:作為創始人,你們誰開的是自己造的車?

董明珠作為格力的創始人,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敢作敢為,心直口快。作為商界精英,一直為格力鞠躬盡瘁。最近董明珠再次炮轟國產車,作為創始人裡面開的都是自己造的車嗎?董明珠的一席話又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看到很多評論,大多數人都對董明珠持支持態度。作為自主品牌汽車的創始人,就連自己生產的汽車都不去坐,不喜歡,那麼還有什麼理由讓別人去購買呢?

前一段時間董明珠已經炮轟一次中國汽車,說是粗製濫造,缺少技術,那一次的時候也是引起了很多共鳴。但是有自主品牌汽車的老總說,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已經達到了世界水平。

實際上,董明珠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近年來確實是有了不錯的發展,但是與合資車相比,確實是存在不小的差距,而這個差距在短時間內也很難追平,確實是有些車企存在粗製濫造,騙取國家補貼的情況。

自主品牌汽車,有高大的形象,豐富的配置,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確實是沒有什麼大的突破。也有很多朋友給買自主品牌汽車之後,也會後悔呀,後期的話出現一些的問題,油耗大,保值率非常的差等。可能有很多朋友說韓系車是樣子貨,實際上樣子貨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形容我們自主品牌汽車。

記得有個節目上一個國產西裝品牌的老闆倡導大家支持國產品牌,當被問到你今天穿的是自己公司生產的西裝嗎?你穿自己公司生產的西裝嗎?他說:“以我的身份和地位我不能穿那麼低端的衣服”大概是這樣的!



小強說說車


呵呵,董明珠就是個大噴子。國產車確實沒有日歐車好,這是事實,這也不是車企老闆的責任,汽車不比空調,空調只是小兒科,汽車製造工業代表了世界機械製造的最高技術,國內暫時還達不到最高水平,但是,國產汽車也一步步的追了上來,已經和外車差距不遠了,這離不開國家和國產汽車老闆的努力。董明珠一個初中畢業水平,銷售員行業出身,不懂科技,不懂製造,不懂國情,卻動輒拿科技、製造說事,拿狹隘的愛國鼓動同樣文化水平低、不懂實情,卻人數基礎較大的普通老百姓,目的無非是標榜自己,獲取口碑。這樣做,傷了科技帶頭人、製造工業帶頭人的心,對國家發展不利,與國家發展方針背道而馳,希望董小姐以後長點心,不懂的就不要信口雌黃了。


風滿樓1972


我的第一臺車是奇瑞QQ,0.8排量,三缸,11年4月買的,2.25萬,開了五年,11萬公里,除了輪胎、電瓶、火花塞,在小區門口修理部正常保養,沒壞過。

16年5月賣了八千。

第二臺車,12年11月,買了一臺大眾速騰,1.4T雙離合自動檔,17萬。開了六年多,14萬多公里,除了扎胎沒出過任何毛病,19年3月賣了6萬。

第三臺車,16年5月,買了鈴木維特拉,1.4T兩驅自動豪華版,15萬多點,現在10萬公里,超級省油、省心,除了三濾、火花塞和輪胎,啥也沒換過,絕對物超所值。

第四臺車,今年三月買的,增值稅降低前十幾天買的,雷諾科雷傲,2.5自吸自動擋四驅至尊版,24萬多,兩千公里,不做評價。

總得來看,無論國產還是合資,所有車的質量都沒問題,好壞就是舒適度和操控的感覺,有錢,買貴的,舒服,沒錢,買便宜點的,一樣開,冬不冷、夏不熱、遮風擋雨,就是好車。

我建議,買小車,不要貪大,沒用,耗油、不好停車、起步肉,一家兩臺車,小一點的,動力強一點,市區好用,外出自駕遊畢竟少,我是經常外出,買了一臺大的科雷傲,三口足夠了。


韓寶


董明珠說的是實情,國產車創始人的交通工具,除了在需要的時候開一下自主車輛外,其它日常無一例外都是世界品牌。我認為這沒有什麼不正常的,就像任正非和他的高管們也使用蘋果手機一樣,他們迷戀的不是同行業中的優秀品牌,而是致敬比他們更優秀的人。

董明珠認為車企老闆不願意開自己的車,是因為國產車低劣,粗製濫造,我認為這是錯誤的,國產車的老闆們,比任何一個國產車的使用者更愛惜自己的車子,世上有誰會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好的呢?所以董明珠說老闆們嫌棄自己的車不好才去使用其它品牌汽車,是沒有道理的。

雖然長城汽車老闆魏建軍反駁過董明珠,說中國的汽車製造水平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但我感覺這就有點誇大了,實事求是的講,國產車的製作水平與世界一流還有一段距離,國產車近些年之所以出現一些大賣的產品,與製造水平大幅提高有一定的關聯,但不是決定因素。我認為主要的原因還是井噴式的汽車市場需求,再就是國產車與進口車、合資車相比而言更便宜實惠。我們必須得坦誠,國產車在國人眼中,還是低檔車的印象,這也是為什麼十萬元以下國產車佔主流的關鍵所在。

不管是汽車,還是手機,或者其它行業領域的老闆,我認為不使用自家品牌產品並不代表對自己的產品不自信,而他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更能提醒自己如何向別人學習。就像坐在豪車裡的李書福們一樣,他們內心比誰都想讓自己的車成為世界一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