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泰坦尼克號》成為複製不了的經典?

對於許多影迷而言,《泰坦尼克號》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21年前電影剛問世,頓時震驚全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據說當時美國一女子看了整整56遍,而由於電影太過火熱,韓國當時甚至有人結隊在影院前抗議,認為美國對韓國在進行文化侵虐。引進中國的時候,據說多地發生了女生哭暈在電影院的情景,在電視網絡傳媒不發達的90年代,依舊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可見電影當時有多火熱。

《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成為現象級的影片,一時震驚了全球,也獲獎無數。

然而讓人不禁感嘆,全世界再也拍不出《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曠世鉅作了!

傑克與羅絲的愛情,也成為了千古絕響了。

為什麼《泰坦尼克號》成為複製不了的經典?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除了男女演員們精湛的演技,逼真的特效,以及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外,導演卡神的偏執,在這部電影中發揮到了極致。

當時為了還原出20世紀初的那場重大海難,導演卡梅隆直接耗費巨資造了半邊船。這半邊船不是粗製濫造的模型,而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造出了跟歷史上真正的泰坦尼克號船,據說後來導前後花了一年時間,按照圖紙佈置各類道具。咖啡廳、頭等艙、圖書館、健身房,全部是按照百分百比例還原。

而最令人驚訝的是,除了男女主角和卡爾是虛構的外,劇中所有的配角都對應了當時船上的人物。

最有意思的地方的是,連羅絲所住的房間,也嚴格遵照了真實歷史。

當時船上的絕大多數套房主人都有詳細記錄,卡梅隆特意選了一個乘客不詳的套房,避免了與套房原主人的衝突。

為什麼《泰坦尼克號》成為複製不了的經典?

在這對情侶曠世的愛情之外,整部影片還有許多情節激盪我們的胸懷,震撼著我們。

當巨輪撞擊冰山後,水流不斷地湧進船內,其他乘客都亂成一團。

但甲板上的幾位樂師卻鎮定自若,他們繼續演奏著樂章,平靜地迎接死亡。

領隊拿起小提琴演奏,離開的樂手們也回到了他的身邊。

紳士的風度在這部電影中發揮到了極致,面對死亡,還是很多男人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女人跟小孩。

而影片的最終票房更是驚豔世界,達到了的18億美元,要知道當時的票房紀錄保持者《侏羅紀公園》也不到它的一半。

並且多年以後,3D轉映,影片又掀起一番追憶狂潮,再收3.44億美元票房。

如今21年過去了,每當席琳·迪翁天籟般的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響起,多少人會在剎那間靜下心來,電影中的一幕幕飛到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