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這些具有翻數倍潛力股票共有的特徵,下次就不會錯過了!

在市場中,哪些個股具備股價翻番的潛力哪?通過對股市中最近三年來的個股進行統計彙總分析,可以發現股價大空間的個股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一、業績有明顯的改善。

相對於業績始終比較優良的績優股而言,原來業績較差,在經過重組或開發新品種、轉換經營方向等過程後,業績有翻天覆地般變化的上市公司有更大地漲升空間。

二、啟動價位比較低。

具有翻番潛力的個股,其啟動價往往比較底,一般在3~8元區間內,啟動價較低通常有兩方面原因造成:一種是個股由於盤子較大、缺乏炒作題材、股性不活躍等原因,不受大多數投資者歡迎,市場反映冷淡,導致股價偏低。另一種是主力選中該股後,為了能在低位建倉,故意大肆打壓,造成個股嚴重超跌,股價明顯偏低。股價偏低幾乎是所有實現翻番個股的共同特徵之一。

三、有豐富的潛在題材。

股價容易翻番個股大多有實質性的潛在題材做為動力,如資產重組、外資參控股、併購、高比例送轉等。但是,中國股市歷來有見利好出貨的習慣,因此,投資者如果發現個股漲幅巨大,而原有的潛在題材也逐漸明朗化,轉變為現實題材了,要注意提防主力借利好出貨。

四、有市場主流資金入駐其中。

那些不理會大盤漲跌起落,始終保持強者恆強走勢的個股,一般是因為有具備雄厚實力的市場主流資金入駐其中,而且主流資金是屬於進入時間不長的新莊。從股價走勢上可以看出這些個股在啟動前都曾經經歷過一段時間潛伏期、期間成交量有明顯增大跡象、籌碼分佈逐漸趨於集中。當主流資金得以充分建倉後,一旦時機成熟,股價往往能拔地而起,漲幅驚人。

股價易翻番的超級個股,除了具有以上的共同特徵以外,還有一些具有個性的特徵,比如:在股市低迷市道上市的次新股,由於定位偏低,當進入牛市階段後,股價往往會出現強勁走勢。

尋找翻倍股票十大“秘籍”

如何找到今後能翻數倍股票的方法呢?人們暫且把今後能翻數倍的股票稱為“明日之星”股。在股票歷史中,“明日之星”股在被人發現之時,往往像滄海遺珠,埋沒在眾多股票中,然而當“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潛質顯露時,股價往往翻數倍,甚至十幾倍。這顯然不屬投機範疇,初級市場有這種機會,成熟市場也仍有這種機會。

要成為“明日之星”應至少具備以下一些特徵:

1、公司主營業務突出。將資金集中在專門的市場、專門的產品或提供特別的服務和技術,而此種產品和技術基本被公司壟斷,其他公司很難插足投入。那些產品和技術在市場上競爭程度不高,把資金分散投入,看到哪樣產品賺錢即轉向投入,毫無公司本身應具有的特色,以及無法對產品和技術壟斷,在競爭程度很高的領域中投入的上市公司很難成為“明日之星”。

2、產品和技術投入的市場具有美好燦爛的發展前景。當然對市場的前景具有前瞻的研判必不可少。比如,世界電腦市場的龐大需求使美國股票“IBM”和“蘋果”成為當時的“明日之星”;香港因為人多地少,加上地產發展商的眼光,使地產上市公司利潤和股價上升數倍。

3、“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應該在小規模或股本結構不大的公司中尋找。由於股本小,擴張的需求強烈,適宜大比例地送配股,也使股價走高後因送配而除權,在除權後能填權併為下一次送配做準備。如此週而復始,股價看似不高,卻已經翻了數倍。

4、“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所經營的行業不容易受經濟週期所影響。即不但在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中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且也不會因為宏觀經濟衰退而輕易遭淘汰。

5、公司經營靈活。生產工藝創新,尤其是在高科技範圍,它們比其他的公司有高人一籌的生產技巧,容易適應社會轉變所帶來的影響。

6、公司肯花大力氣進行新技術研究和創新。肯花錢或有能力不斷髮展新產品,始終把研究和發展新技術和新產品放在公司重要地位,如此,公司才有能力抵禦潛在的競爭對手,使自己產品不斷更新而立於不敗之地。

7、公司利潤較高或暫不高。但由於發展前景可觀而有可能帶來增長性很高的潛在利潤。這一條對發現“明日之星”十分重要,因為利潤成長性比高利潤的現實性更為重要,動態市盈率的持續預期降低比低企的市盈率更為吸引人。

8、公司的股本結構應具有流通盤小、總股本尚不太大。且總股本中持有部分股份的大股東應保持穩定,大股東實力較強對公司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甚至有帶來優質資產的可能。

9、公司仍未被大多數人所認識。雖然有人聽說過公司名稱,但大多數投資者都不知道該公司的股本結構、潛質、經營手法、生產技巧和利潤潛力等,太出名或已經被投資者廣為知道的上市公司不可能成為“明日之星”。

10、“明日之星”股在行情初起時股價應不高。至少應在中、低價股的範圍內尋找,因為從幾元的股票翻倍到數十元較容易,而幾十元股票要漲到數百元則對大眾心理壓力較大‘。

選擇最具成長性潛力股

在全流通時代,股價應該是市場供求的真實反映。在當前的下跌行情中,許多業績連續增長,但股價卻持續下跌的情況並不能說明熊市的到來,而是一個對前期衝高後的消化過程。雖然也有包括政策和利空預期方面的影響,但歸根結底,並沒有真實反映市場供求情況。

炒了這麼多年股,老張覺得,股價的高低能直接反映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認可的程度。

通過對上市公司成長性的研究分析越來越深入,老張已經明白了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是其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生產要素與生產成果變動速度間的優化而獲得公司價值的增長能力。其表現為公司產業與行業具有發展性,產品前景廣闊,公司規模逐年擴張、經營效益不斷增長。上市公司成長性是描述上市公司一定時期內業績的發展、變化的一種狀態。

老張的投資思路也隨之逐漸清晰起來。他開始把目光轉向前期被市場錯殺的優質個股,即業績連續增長,但股價卻持續下跌的股票。

但他現在選股的另一個重要前提是儘可能地去分析上市公司的成長模式,因為股價高低往往會受股本擴張快慢的直接影響。所以,分析上市公司的成長模式,對於實際選擇股票具有重要的操作意義。

上市公司股價與股本的成長模式類型

老張看到了武漢科技大學金融學教授董登新對上市公司成長模式的分析文章,將其總結為以下3類形式。

1、股本擴張型成長模式。從股本規模來看,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可以表現為股本的不斷擴張。只要股本擴張是適度的,而且並未過分地稀釋其業績指標,那麼,這種股本擴張就是實質性的“公司成長”。相反,如果股本擴張過快而不切實際,則必然導致每股業績指標被過分攤薄而淪為垃圾股,那麼,這種股本擴張就毫無意義可言。

在美國,股本擴張型成長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微軟。1987年-2003年,微軟股份實施了9次分拆,使其總股本在16年間擴張了288倍。1986年3月13日上市時的每1股,2003年2月18日之後就變成了288股。這使微軟成為了美國股市上在最短的時間內股本擴張最快的上市公司。1987年-2000年,微軟的股價與股本是同步快速增長的;2000年-2006年,股價雖然沒有再上升,然而,它的業績卻依然是優良而穩定的。

2、股價上漲型成長模式。從股票價格來看,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可以表現為股價的不斷上漲。在美國,最典型的股價上漲型成長模式的股票是巴菲特控股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發行的A股。該股從1988年上市以來,除一次派現外,一直未曾拆股,也未做其他分配,然而,它的股價以優良業績為支撐,卻是一路飆升的。

3、股本與股價同步上升型。當然,在許多情況下,上市公司的成長性並不單一地表現為股本擴張或者股價上漲。它們往往表現為時而股本擴張,時而股價上漲;更有甚者,股本擴張與股價上漲同時展開。

然而,從上市公司的成長性來看,無論是股本擴張貢獻份額大,還是股價上漲貢獻份額大,它們都可以通過公司“市值”惟一而綜合地表現出來。

因為“市值”=“股本”ד股價”,而股本擴張可能會暫時性稀釋並攤薄股價,但只要股票市值是不斷增大的,那麼,就有理由判斷該股是成長型的。

結合多項財務指標綜合分析

老張對此觀點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覺得股價是實時波動的,在近期的股市震盪行情下,很多優質的具有成長性的股票股價持續走低,市值也不斷縮水。那麼能體現這類上市公司的成長價值就只能從其本身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上去挖掘。而通過對上市公司各項指標,特別是財務指標,再結合董教授提出的三類成長模式進行分析,應該不難找到具有較高成長性的上市公司。具體指標包括:

1、盈利能力

淨資產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標,其經濟含義是自有資金的投入產出能力。淨資產收益率高,表明公司資產運用充分,配置合理,資源利用效益高。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0%左右,一般可認為盈利能力中等,超過15%則屬盈利能力較強。具有成長性的公司,資源配置通常都比較合理。因此,淨資產獲得能力也相對較高。只有盈利能力達到中等以上水平,其成長才是高質量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過高的盈利能力是不可靠的,應有所警惕。

同時,也要分析淨資產收益率的波動情況。波動較大說明不穩定,即使近期很高,也要注意有可能出現反覆。

2、業務與利潤的增長情況

(1)主營業務增長率。通常具有成長性的公司多數都是主營業務突出、經營比較單一的公司。因此,利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這一指標可以較好地考查公司的成長性。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高,表明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大,業務擴張能力強。如果一家公司中能連續幾年保持30%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基本上可以認為這家公司具備成長性。

(2)主營利潤增長率。一般來說,主營利潤穩定增長且佔利潤總額的比例呈增長趨勢的公司正處在成長期。一些公司儘管年度內利潤總額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營業務利潤卻未相應增加,甚至大幅下降,這樣的公司質量不高,投資這樣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這裡可能蘊藏著巨大的風險,也可能存在資產重組等難得機遇。

(3)淨利潤增長率。淨利潤是公司經營業績的最終結果。淨利潤的增長是公司成長性的基本特徵,淨利潤增幅較大,表明公司經營業績突出,市場競爭能力強。反之,淨利潤增幅小甚至出現負增長也就談不上具有成長性。

3、分析影響利潤變化的各種因素

(1)利潤總額的構成分析。上市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主營業務、其他業務和投資收益。其中投資收益有一部分為參股企業的回報,一部分是短期投資回報。如果短期投資回報所佔比例過大,說明這家公司的利潤很不穩定,公司的經營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

主營業務利潤變化的原因,一是公司主營業務量的增減情況,二是營業成本和各項費用的增減情況。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成本和各種費用大幅增加,很可能公司經營管理或市場條件發生了嚴重問題。投資者還要分析利潤總額中是否摻入了水分。為此,投資者尤其應該注意分析待攤及預提費用科目的金額和構成內容,看有無應攤未攤和應提未提的費用。分析財務費用支出與長短期借款是否匹配。分析公司各類資產的變化史,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是否正常。同時,也要看存貨中是否隱含著利潤或損失。

(2)利潤增長點分析。上市公司利潤增長點可能來自很多方面,但比較可靠的主要是主營業務的擴張能力及其他投資交易活動。所以,一般還要注意上市公司的投資項目及發展計劃。注意觀察哪些項目能成為公司的利潤增長點。

(3)在建工程分析。在建工程大致分成經營性在建工程和非經營性在建工程兩大類,生產經營性在建工程可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促使公司進一步發展。因此,應重視對生產經營性在建工程的分析。首先,分析在建工程竣工後,能否擴大已有的品牌優勢和市場佔有率;其次,分析在建工程規模的大小,這將決定公司未來利潤增幅大小;再次,分析在建工程建造過程,在建工程建成投入營運的時間也決定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的進程。

(4)公司的重組、收購、兼併活動分析。這些活動具有快速增加生產經營規模的特點,因而往往會使公司快速發展,但這些活動往往不易從公開信息中得到。

市值成長性也是股票的重要分析指標

董教授還表示,國外發達市場大多十分重視個股“市值”的成長性。他舉例說,在美國,凡是一流的藍籌股,必然會有相當規模的市值份額。截止到去年9月,微軟一隻股票的市值竟然比我國滬深股市全部股票流通市值的總和還要大。毫無疑問,對於個股而言,我國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就更是偏小的了。

從世界各國股市來看,“市值”的長大,決不是一日之功。市值的成長必然有賴於上市公司強大的競爭力、穩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的發展。在我國股市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上市公司,為了討好股民或是為了配合某些莊家炒作的需要,在無力派現的情況下,大搞“股本擴張”——10送10或是10送5,結果一年兩年下來就淪為了垃圾股。這樣的股本擴張,不是“成長”,而是“自殺”。

從投資者來看,投資一隻股票,是選擇“短炒”,還是選擇“長期投資”,則主要看公司市值的成長性。公司市值增長了,投資者個人賬戶市值自然會隨之增長。因此,一般地講,只有市值穩定而長期增長的股票,才適合做長期投資;相反,市值漲跌不定,甚至市值多年不見增長的股票,則沒有長期投資價值,只能做短期投機。

對企業家而言,上市公司的市值,便是企業家的身價。只有當他的公司在股市上的市值不斷增長時,才能證明他的經營管理能力是強大而有效的。因此,在國外,企業家的身價和管理績效是靠其公司的股票市值成長性來說話的。

由此可見,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成長性,不僅是投資者投資決策的依據所在,而且更是企業家身價的象徵。在中國股市進入了全流通時代後,個股市值的成長性也應該是投資者關注的市場指標。

對上市公司成長性基本分析與綜合分析的切入點

其一,成長性基本分析的主要方面是:1、國內外政治、經濟、金融形勢;2、股票上市公司行業的整體分析;3、上市公司營運績效及其展望;4、政府對股市所採取的政策,以及股市的資金及人氣等。技術分析是指運用各種統計科學的方法,依據股份變動的軌跡,去尋找未來股價變動方向。

其二,要具備足夠的對上市公司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不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投資者,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一般可以通過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確定對上市公司的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方面,首先根據公開信息分析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負有向社會公眾公佈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以及定期公佈年中、年度報告的法定義務。作為普通投資者,應該學會從這些公開信息中攝取有用的資訊,提高投資收益。

分析上市公司公開信息的目的,就是通過了解上市公司的過去從而分析上市公司的未來,儘可能選擇具有成長性、風險較低的公司,以規避風險,獲取較好的投資收益。一般說來,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其業務情況、財務情況及其他事項。

其次,根據幾個財務數據指標來分析上市公司成長性。

鑑於年報披露的財務數據不是確定不變的經營成果,而是基於權責發生制對各種財務項目的時點或時期數做出的判斷,即不反映公司停止營業或清算的實際狀況,而是反映持續經營過程中的變動狀況。

因此,對公開的有關財務狀況應偏重於動態評估。投資者僅僅重視和追求報告期內是否盈利、盈利的多少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根據上市公司的歷史、現狀來分析它的未來發展情況。

快看看這些具有翻數倍潛力股票共有的特徵,下次就不會錯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