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規定存在於哪些朝代?真相是怎樣?

宋啟珠


曾經有很多關於“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傳說,但是這些都是坊間的傳說,在正史裡面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有零碎的痕跡。小編認為中國在某個時期或者是某些地區,是出現過這樣的事情的,但是這件事情的發生年代應該是很久遠的。

現在人的平均年齡將近80歲,這是很高的一個年齡了,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想要平均年齡超過60歲就是一個罕見的現象,在三國時期,人的平均年齡只有三四十歲。就連曹操之後的幾個君主都是早亡的主,就更別說一般的人家了。所以在古代的時候人的壽命本來就是不高的,曾經聽說過關於人到六十不死就要埋掉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解釋是因為那個年代很是貧窮,一般的人是很少能活到60歲的,年紀大了之後光吃飯不說還要佔用很多的資源,面對這樣的處境,所以國君就下令只要誰家有老人到了60歲還沒有去世的,就要強制給活埋了。因為活在世上只會浪費更多的糧食,還不會給國家帶來進步,當時的平均年齡估計只有40歲左右。況且那個時候又是處於亂世,上了年紀的人是不能夠上戰場的,所以老人對於這個國家來說就是累贅。

有一個老人是朝廷裡面的官員,雖然是朝廷裡面的官員可也沒有特權,除非是國君,可一般國君由於日理萬機都活不到60歲。這個官員到了60歲無奈之下只好回家休息幾天了,休息幾天之後就要被自己的兒子給活埋了,老官員還在感慨還不如早早生病去世得了。可是這個官員的兒子是一個大孝子,並不想活埋自己的父親,這個養育自己幾十年的人不能夠就這樣給活埋了。他就想出了一個保護自己父親的方法,就是在自家墓地造一個假的墳墓聲稱自己已經將老父親給埋了,之後再在家裡面挖一個地窖,上面蓋上木版把老父親給放在裡面。他每天都會給自己的父親送吃的,直到自己父親自然死亡。這件事情只有他和妻子兩個人知道,在把這件事情處理之後他就繼承父親的官職去朝廷做官。

一年過後,一件事情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沒有解決的辦法。原來在國家的大糧倉裡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生物,沒有一個人能知道這是什麼怪物,這個怪物比兩個人都要高,同時也是刀槍不入跑的還很快,根本就捉不到它。這件事情弄得國君不知如何是好,這個生物一天不知道要吃多少糧倉裡面的糧食,本來糧食就不足的情況之下,居然還被一個奇怪的生物給糟蹋。

但是國君問遍所有的官員都沒有解決的辦法,這件事就一直在拖下去。這個孝順的官員回家給自己父親送飯的時候一臉愁容,他父親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他這麼愁容滿面。還說是不是自己的事情暴露了,兒子無奈之下就說出了這幾天朝廷發生的事情,老父親詢問這個怪物長什麼樣子之後就確定瞭解決的辦法。原來這個巨大的怪物就是普通的老鼠,因為長期生活在糧倉裡面豐衣足食所以才長得如此巨大,自己小的時候見過這麼大的老鼠。

最後這個父親給他兒子出了一個主意一定可以將怪物制服,第二天官員說他有解決的辦法,於是他就領著國君和百官來到了糧倉。找到這個巨大的老鼠子後他就抖了抖自己寬大的袖子,只見從袖子裡面跑出來了一個大的花狸貓,狸貓直接往巨老鼠的身上撲去,看見狸貓的老鼠害怕極了,四處竄逃後在牆角下不得動彈,身子也是一縮再縮比先前小了很多。此時士兵們把先前準備好的大網蓋在了老鼠的身上,老鼠的問題就被輕鬆的解決了。

國君為了表彰官員就詢問這是哪裡來的辦法,為什麼到現在才說出來,這個官員也是很聰明趁機就說出了是自己的老父親出的主意。自己的老父親並沒有給埋掉而是一直在地窖中生活,主意就是自己老父親出的,所以老人並不是沒有用處的,老人的見識和知識都是年輕人比不了的,還請國君取消老人六十活埋的規定。

講到這裡開明的國君也意識到老人並不是拖後腿的,於是當即下令取消人六十不死活埋的規定。最後這個老父親終於從地窖中走了出來,從此以後老人再也不用害怕到了60就被活埋了。


小顒小站


小時候,在老家聽說過這個傳說。據說,古時候有把60歲的人活埋的規定,誰也不能例外。有位國王,不忍心將60歲的母親活埋,就修了一條地道,把母親藏在裡面,每天往裡面送食物。後來,地道里總是鬧老鼠,國王也沒有辦法,他母親聽說了,就讓他們把貓帶進地道。果然,地道里不再鬧老鼠了。國王知道這事後,便昭告天下:人老了更有經驗,還是非常有用的。並做出新規定:從此以後,人到60歲不再活埋。

這事只是傳說,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也不知道真假。


清閒老農劉振營


我最早聽過這種故事,是我爸跟我講的。他說是在宋朝,仁宗皇帝時期。那個時候,人如果過了60歲,就認為沒什麼用了,要活埋。

可是包拯,那個時候他的父親,超過60歲了。為了孝順自己的父親,所以把他的父親藏在了後院。後來5只老鼠來東京大鬧,朝廷上下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包拯回家和他的父親說了。他父親和對包拯說:8斤大狸貓可避千斤鼠。這個時候,包拯在他家院裡看見一隻大狸貓,上秤一量不到8斤。又給了餵了一些肉,養了幾天,才夠8斤。這個時候,5只老鼠在金鑾殿上大鬧,把大狸貓放出來之後,一下就把5只老鼠制服了,一隻腳踩一個,嘴裡還叼著一個。沒想到左後腿鬆動了,跑了一隻。所以說那個時候開始貓鼠之仇不共戴天。

後來皇帝為了嘉獎包拯,就問他這個主意是誰想出來的。他回答的是自己的老父親。那個時候皇帝才知道,人老了還是有才能有用的。從此廢除了這條法律。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純屬是傳說,根本沒影的事兒,不過我小時候聽的時候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左右2046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說實話,小時候聽這個故事的時候著實嚇的不輕,總以為我爺爺奶奶六十之後會被活埋,後來見識多了,才知道這只不過是個傳了好幾代的謠言用來嚇唬小孩子的。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相反,歷朝歷代對老人都是特別尊重。


漢朝時,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人品又沒有什麼問題的就可以擔任當地“三老”。所謂“三老”就是負責教化本地百姓,在當地非常受尊崇。

七十歲以上老人當地的縣令見了都得作揖,待遇非常之高,國家每到節假日還給發放酒肉補貼。甚至見皇帝的時候都可以大搖大擺的行“馳道旁道”。

如果有人敢欺負老人,情節嚴重的直接棄市。


唐時家有八十以上老者,家裡壯丁可以選一人免徭役,專門用來照顧老人,而且對於那些品德高尚,美名遠波的老人們朝廷還會授予其太守,縣令的虛職。

宋朝則更是完善,對於那些孤寡老人從住宿到醫療再到飲食都是有硬性規定要無微不至的照顧。

中國數千年來都嚴格奉行“百善孝為先”的理念,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雖然不能肩扛手提,但是他六七十年的人生經驗會讓你少走太多彎路。

當然,這種情況或許存在,守仁君認為古代的遊牧民族就極有可能採用的這種辦法,或者上古母系氏族時期也可能是這種辦法,參考狼群就行。


守仁讀仁


六十花甲的棄老風俗,在歷史上存在過的可能性很高。有很多說法,什麼秦朝、宋朝、元朝,這些個朝代都不可能。

人們一直喊暴秦,秦始皇這樣乾的話,司馬遷早就把他的罪狀列進《史記》了。宋朝更不可能,宋朝一直襬著“仁義治天下”的幌子,況且幽雲十六州不在轄區(後面會詳細解釋)。元朝就也不可能,理由同秦朝,有這事的話早在史書裡鬧翻天了。

也有很多人多認為把六十歲活埋老人的傳說認為虛構的故事,甚至演繹出靈異事件。經過本人考證,雖然正史沒有記載,但是這個說法傳播極廣,結合一些老舊風俗、證據和推理,這事真就存在過。且聽【爾朱少帥】說給你聽:

所謂的“花甲葬”也叫“瓦罐墳”,說是墳,但是跟正常的墳墓不一樣。

瓦罐墳是先在地上挖坑,平整壓實,在坑壁四周要青磚青瓦壘牆,在地上也有青磚青瓦鋪地,還有壘個頂棚,頂棚側上方留一個孔。這個孔做什麼呢?一來通風透氣,二來送飯送水。

老人年過六十後,就會被送進這瓦罐墳,然後封頂留空。繩子吊著瓦罐,每天送點吃喝。哪一天送飯的時候,裡面的老人沒回應了,就說明人已經過世了。接著就把孔堵上,封土堆墳。

本人第一次聽到“六十活埋”的故事,是在初中時。一位鄰家老婆婆講述她姥爺給她講過的老故事。

晉西北的一個村子裡,一直流傳著花甲葬的風俗。這一年,老父親59歲了,家窮,兒子年過三十都沒娶媳婦。老父親不想拖累兒子,農閒時就和兒子提前把墳挖好住了進去。兒子孝順,含淚送別老父親,別人每日送一頓飯,他是一日送三餐,隔三差五還送點好吃的。

轉眼間到了冬天,這荒郊野外、天寒地凍的,兒子實在不忍心老父親受苦,就要刨開墳,把老父親接回家。

老父親連忙阻止:“使不得!使不得!”

“娘早亡,老爹一個人把兒帶大,捨不得你死!”兒子不依。

“祖上的風俗就該這樣,不然會被鄉親們說閒話的。”老父親老淚縱橫:“老爹沒本事,沒給你娶到媳婦,留著我著白吃白喝的,更沒姑娘跟你了。”

“什麼殺千刀的狗屁風俗!”兒子拿鋤頭死命地刨:“我只要老爹多活幾年就夠了!”

“轟隆”一聲,或許是之前挖墳是沒弄結實,或許是黃土地的土質太酥軟,兒子幾鋤頭下去,居然塌方了一塊。有驚無險,老父親只是被黃土砸的灰頭土臉而已。爺倆收拾妥當,回過神來端詳塌方時,有一個腦袋大的陶瓷罐子漏出黃土半截。

兒子隨手一鋤頭搗碎陶瓷罐子,赫然是銅錢和碎銀子。這一發現讓爺兩驚喜不已,繼續刨周圍黃土,居然收穫了六個陶瓷罐子——都是銅錢和碎銀子。後來的故事就是,爺倆買地蓋房,給兒子娶媳婦,成了村裡的首富。

兒子因為孝心得到好報的事也廣為傳揚,村裡逐漸沒有了花甲葬的風俗。

講故事的老婆婆,她姥爺就是故事中的兒子的下一輩。解放前老婆婆家就是小地主,她們村子裡面三分之一的房屋都是她家的。老婆婆家是地主的事情是可信的,那個年代她家曾經是村裡面批鬥會的長客,他兒子因為成分不好被軍隊開除。

老婆婆的故事給我心裡面留下了好奇的種子,我大學畢業後,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基本走遍了大江南北。後來也進行了多方查證資料和尋訪。得出以下結論:

一、“棄老風俗”並不是沒有史料佐證,所謂正史記載的多是漢民族的帝王家譜。而“棄老風俗”在河北、山西、陝西的一些縣誌裡面有零星出現,沒有引起人們關注。

二、“棄老風俗”的說法,多出現在北方部分區域,在東北地區和黃河以南幾乎沒有這種說法。

三、在北方黃土高原出土的很多古代平民墓葬,沒什麼陪葬品,卻用青磚鋪牆鋪地,很符合故事裡描述的“瓦罐墳”的樣式。

四、古代很多遊牧民族,在大遷移的時候,習慣拋棄老弱病殘,雖然不一定是活埋。

真相在一步步接近。

“棄老風俗”很可能就是某些遊牧民族統治北方時期的行為。遊牧民族習慣直接拋棄,因此推斷“瓦罐墳”應該是在農耕區出現。——這個遊牧民族曾經統治了遊牧—農耕混合帶的區域。

沒有在正史出現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的正史記載的古代外族本來就很少。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個遊牧民族統治的時間不長,沒來得及造成足夠大的關注。再有一個可能就是大的戰亂時期,主流社會沒精力關注。

綜合起來,統治北方農牧混合帶、時間很短的大戰亂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符合這些特徵的族群和時期——罪魁禍首就是:五胡亂華時期的前趙(匈奴人)或後趙(羯族)。


爾朱少帥


一、六十還倉花甲葬

在古代有一種墳,被稱為瓦罐墳,也就是孝子要把年滿60歲的父親安置在村外的預先建好的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360天后磚把墳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親。這種墳文化反應了古代人民生活水平極端低下,無法養活失去勞動力的老人,因此形成了一種習俗,就是將年過六十的老人慢慢活埋。這種習俗雖然殘忍,卻反應一個事實,那就是種族的延續大於文明的要求。小螳螂永遠看不到它的父親,因此它還沒有生下來時,父親就被母親吃掉了。


二、秦始皇嬴政

相傳老人過了六十歲就必須死,要麼活埋,要麼處死,子女不活埋超過六十歲的父母則罪死不赦。這道命令是誰下的呢?大家口耳相傳,這道皇命是千古第一暴君秦始皇嬴政下的,這黑鍋秦始皇想不背都不行。

秦國以法治國,對內的重點在於治理疲民,所謂疲民就是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坑蒙拐騙的不良百姓,或者紈絝子弟。秦國治理疲民的手段就是強制勞動,強制勞動的內容就是服徭役,服徭役就可以吃牢飯;不願意接受強制勞動則貶為奴隸,或者處死。

秦國不開倉,不濟災,有功者賞,有過者罰,無功無過者不賞不罰,因此被視為暴政的典型。秦國重拳處理疲民,被儒家擴大化為六十歲以後的老人必死,因為六十歲的老人失去了勞動力,屬於“疲民”。但是秦始皇並沒有下達這麼荒唐而弱智的命令,都是後世為黑而黑編造出來的。


三、淮陰侯韓信

韓信少時以打柴為生,他經常接濟鄰居老地仙,使得老地仙得以延命。老地仙告訴韓信:我們後山上有一處龍脈風水寶地。如果我死在你老母前面,你將我葬在那龍口裡的話,你今生將大富大發,一生榮華富貴;如果你老母死在前面,你將她葬在那龍口裡的話,你今生會出將入相,位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老地仙死前,韓信的母親還很健康,為了出將入相,韓信提前將母親葬在龍口。老地仙知道後說韓信天理難容,必然不得善終,不得好死。韓信助劉邦取得天下後,給劉邦說了這件事,劉邦為了保全功臣,允下了五不殺之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光不殺,見君不殺,見鐵不殺!

最終韓信被呂后設計殺死,趁劉邦外出征戰,裝在布袋中不見天地,被宮女以木棒擊殺!這正應了老地仙說的不得好死。仔細一想,這是呂后為了殺韓信命文人騷客編輯出來的故事,呂后還編輯了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的事,好為她呂氏代劉作輿論準備呢。


四、花甲葬真相

花甲葬反應了人們在物資匱乏年代為了種族生存不得不做的事,反應了生存大於文明的天道,反應了強者生存的人道。遊牧民族物資比農耕民族少,他們的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為了種族的延續,遊牧民族在遷移時會拋棄老人,讓他們自生自滅。除了拋棄老人外,他們還可以娶庶母,娶寡嫂和弟媳;人類的葬禮除了土葬、水葬、天葬、火葬外,還有食葬,也就是親人死後,他的屍體會被活著的親人吃掉;這一切只是為了種族生存下去,這些事做得自然而然,雖有違現代文明。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文明與禮儀才會產生,才會有尊老愛幼,長幼有序的人倫秩序。天道早於人道產生,有些天道跟人道完全是兩碼事,比如天道無私弱肉強食,但是人道卻要求照顧弱小,體恤孤寡。


大秦鐵鷹劍士


棄老殺老、棄嬰殺嬰這種暴露人性陰暗面的事情,時至今日也不敢說完全絕跡了,“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歷史上大致是真實存在的,“寄死窯”、“模子墳”就是古代專供60歲老人自我死亡使用的生人墓穴。

“寄死窯”的棄老模式

“寄死窯”又被稱為“自死窯”、“待死窯”,在川陝鄂豫交界的漢水流域地區,已經發現了大批古代“寄死窯”的遺蹟。據說春秋時期的麇國有一個規定,老人年滿60歲後必須送至偏遠的“寄死窯”中,並且只准家人給他送三天的飯,三天之後任其凍餓而死。

還有一些說法是,古代當地對於一些鰥寡孤獨、喪失生活能力的老人,也會將他們送到這樣的窯洞中,任其自我死亡。

“模子墳”的棄老模式

“模子墳”又被成為“鍪子墳”或“丘子墳”,是用石塊壘成的石墳,其遺蹟主要分佈在膠東地區。《牟平文史資料選編》(1988年版)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傳說古時人過花甲不死,後代就按律令將其囚於石墳,由子孫送飯充飢,送至60天即可斷飯,最孝者送飯也不超過100天。”

與“模子墳”相類似的,還有一種俗稱六十還倉的“瓦罐墳”,也是民間傳說中記載的一種古代拋棄、活埋老人的習俗。子孫預先建一座瓦罐墳,待老人年滿60歲時將他們送進去,然後每天去送飯,但每送一次飯就加一塊磚,直到把墳的縫隙徹底堵死。

現在的研究基本確認,在遠古時期我國確實存在過棄老、殺老的習俗,並在古代的一些時期有過不同形式的延續,而且這一現象在世界多地都出現過。例如,日本、韓國、越南、印度、泰國等地出現過“棄老山”或“棄老國”,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就講述了在古代日本信州,會將年滿70歲的男人和60歲的女人送至楢山上任其等死。

但遺憾的是,棄老問題至今也不敢說完全解決了,空巢老人就是新時期的一種獨特“棄老”現象。以至於《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時,將“常回家看看”寫入進去,特別強調“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要經常看望或問候老人”。

由此引起不少人四處詢問:多久回家看一次老人才能不違法?可見,棄老問題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要靠立法來解決的地步。


讀歷見聞


有關“六十活埋”的說法,一說是出自秦始皇時代。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認為人老則失去勞動能力,這樣的人只能吃白飯而不幹活,跟廢物沒什麼區別,只能浪費糧食。於是便將一條詔諭頒佈天下“凡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從者,滅九族!”

得,秦始皇一句話,天下百姓倒黴了,過了六十自動Game over,要不然禍累子孫。於是乎老人一到六十就讓孩子將自己埋了,免得連累九族。

其實這個故事不過是黑化秦始皇罷了,秦始皇在位之時並沒有這種荒唐的詔書。

古人認為“六十為一甲子,也就是一個輪迴”,一個輪迴都過去了,也就沒什麼用了。因此有地方就出現了“花甲墳”,或稱丘子墳、鍪子墳或棄老洞等名字。有些老人到了六十,便不再家中居住,而是住在這種“活死人墓中”。

在宋元時期太行山一代就有這種陋習,老人過了60大壽之後,必須有家人送到提前修建好的墓中生活。在這裡也不用勞作,一日三餐,由家人供應,吃喝拉撒就在墓中。墓既家,家既墓。

這種墓只能蹲、坐、躺,而不能站直身子,洞口非常小,只能容一個人勉強進入,可想而知老人住在這裡面是什麼滋味。

有傳聞說每次家屬送飯的時候,會帶一塊磚。送完飯,則將磚堵在洞口處。直到洞口被徹底堵死,也就表示家屬不來送飯了,老人可以在裡面“安息”了。

至於這種傳聞是真是假,無人可知。總之古人太過於封建迷信,致使一些陋習滋生。還好現在這種糟粕以除,老人可以自由自在的擠公交車跳廣場舞了。


大獅


人會老,這是沒法改變的事。不過在過去,這很可能就會要了你的命。

世界各地普遍存有“棄老”風俗,即把老去的親人拋棄。這種風俗在歐亞流佈廣泛,遠及非洲,在古代甚至某些國家的近代都一直存在著。當文化逐漸發展,生活水平逐漸好轉,這種現象才漸漸消失。

中國學者曾經研究過中國的棄老習俗,實際上,古代中國並非一開始就遵循孝道,棄老曾在某些地區普遍存在。棄老場所的名字各地不一,依記載有自死窯、棄死窯、棄老洞、模子墳、油簍墳、六十花甲子、生藏等等。但由於孝文化的存在,這些違反禮數的行為被湮沒於史,正史往往不加記載,只流傳在各種野史和地方誌裡。

本文中關於中國棄老洞研究部分圖文引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9年第9期黃紹堅先生文,《難以相信 中國發現大量棄老遺蹟》。

在堵河口附近,1955年出生的鄖縣柳陂鎮韓家洲村武家河自然村村民龔萬朝,正在“村村通”小路上曬打麥子。他說,他知道“自死窯”傳說,也見過村中“自死窯”實物。“自死,自死,就是老人在那裡面自己死”,這是龔萬朝的原話。他告訴我,二十年前,堵河口附近漢江南岸的“自死窯”尚存4座,小時候他逃學時還曾藏匿其中避雨。他用手比劃給我看:“‘自死窯’洞口是正方形的,長、寬都是1.5米,深約2米,裡面啥也沒有”。不過,他說,這4座“自死窯”已被埋在“村村通”小路的路基下,只剩半座了。

另一位1967年出生的鄖縣柳陂鎮西流村陳家坡自然村村民陳緒勝告訴我,他也知道“自死窯”傳說。“自死,等於(老人)自己在那裡面不吃不喝,死了”,這是陳緒勝的理解。他說,他家在漢江臺地上,房基底下幾十米的漢江邊,就有1座“自死窯”,建在離漢江水面不遠的石壁上,“現在還在,洞口下面是正方形,上面是弧形,洞口寬、高各1米左右,深度不知道。”對於這座“自死窯”,他有一種獨特的解釋。在他看來,實行“棄老俗”的當年,將老人放進水邊的“自死窯”中,漢江年年漲水,老人必死無疑。隨後,漢江水將老人的遺骸和遺物全都沖走,不留痕跡。“免得子孫們傷心”,陳緒勝專門強調了這一句。

為了實地觀察、測量北崖山上的“自死窯”(“棄老洞”),我們租用大樹椏村漁民錢慶照的小漁船,前往漢江北岸。1949年出生的錢慶照是個本份人,上半身僅套了件西裝外套,胸懷敞亮;雖然60歲了,依然身體健壯,樂呵呵的,有著漁家人的豪爽開朗。我問起“棄老俗”的傳說,他回答:“也記不清哪個朝代,反正是搞‘計劃生育’的,人到了60歲以後,就像我這把年紀,就把老輩人餓死。”在他看來,沒什麼可奇怪的。倒是他的堂弟、今年43歲的錢慶勇,在為我們當登崖嚮導的過程中,給了我深深的震撼。

在小漁船上,錢慶照告訴我,北崖山上“自死窯”總數應該是13座,其中4座位於北崖山東坡上,在正面看不到。為了證實他的說法,錢慶照載著我們,在花櫟灣附近的漢江上轉了小半圈。他沒說錯。從漢江上看,另有兩兩成對的二組4座“自死窯”,隱匿在北崖山東坡。

時間和環境條件所限,我無法一一考察北崖山上所有“自死窯”,只能選擇距漢江水面最近的一座洞口為長方形的“自死窯”,做為這次尋訪的重點。

船靠漢江北岸後,我從絕壁西側開始攀登。坦率地說,爬上漢江邊上七、八十度的絕壁,需要很大的勇氣。絕壁上根本沒路,只有一些凸出的石頭可以蹬腳,還有一些長在石縫間的小樹小草勉強可供抓握。手腳並用之下,我終於戰戰兢兢地爬上洞口。下崖後我才發現,我的兩個膝蓋全被石角磕出了血,右小腿上還有不知何時劃出的一道五釐米長的血口子。倒是《國家地理》的簽約攝影師謝罡,不愧當了二十幾年兵,看他如履平地,揹著幾十斤重的攝影器材爬上絕壁,然後又腰板筆挺地下來,真讓我佩服。

在這座長方形橫穴“自死窯”裡,我做了簡單測量。它長1.8米,高0.9米,深1.3米,窯壁凹凸不平,窯內無屍骨,也無任何隨葬品;洞口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朝向南偏東20°,下距漢江水面約15米。我注意到,洞口東側外,崖壁上有一條寬約8釐米的小道若隱若現,寬度剛好容下成人的一隻腳,人工開鑿的痕跡顯而易見,這,或許就是當年開鑿“自死窯”時的工作通道。但嚮導錢慶勇說,當地人叫它“山羊道”,是羊走出來的路,“自古以來就有”。“山羊道”的真相如何,恐怕得等考古部門發掘後才能得出結論。

為了親身體驗老人當年在“自死窯”中的感覺,我也鑽進窯裡。進窯後才發現,人在窯中,腰根本坐不直,只能蝦米一樣躬著身,但後腦勺還是卡在窯頂石頭上,生疼。轉身看看窯外,眼前是一望到底的絕壁,絕壁下是漩渦疊湧的漢江水,而遠處對岸的小村中,溫暖的炊煙正飄飄嫋嫋升起,只是,它再也與窯中的老人無關。此地,彼時,一種絕望的寒意由心底升發,彌散在小小的“自死窯”裡。

再轉身,面朝窯裡,這才注意到,在這座“自死窯”底部內側,有一個奇怪的等邊三角形小石孔。石孔每邊寬約37釐米,孔深約20釐米,邊緣鋒利,剛好容得下一個成人的頭顱。嚮導錢慶勇說,這個石孔是供窯中的老人自殺用的。他說,在遙遠的古時,飢寒交迫的老人受不了時,便仰身躺下,將頭伸進這個石孔中,再朝上一頂,鋒利的石稜便能幫老人結束生命的痛苦。

見我將信將疑,錢慶勇毫不猶豫地在潮溼的窯底躺下,雙腿蹬地,將自己的頭送進那個石孔中。脖子上方,石稜懸如刀劍。“就這樣。”那一瞬間,在憨厚寡言的錢慶勇眼中,隱隱有一絲絕望。或許,他已觸摸到了歷史?

眼前的一幕讓我不寒而慄。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連自殺裝置都幫老人設計好了的“自死窯”設計者,要麼是一位徹底無情的嗜血殺手,要麼是一位完全絕望的溫情孝子。“自殺孔”的設計,究竟是對生命無邊的冷漠,還是對親情最後的照顧?是對無奈命運的屈服,還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衛?歷史那雙詭異的眼,在這個小石孔邊緣鋒利的石稜上冷冷閃光。

湖北丹江口市官山鎮:這裡的“棄老洞”,就是“棄老俗”傳說的實物遺址

在探詢“棄老俗”、尋訪“棄老洞”的旅途中,有驚喜,有感動,有遺憾,有失望,我真切感受到人生百態。在隕縣的公路邊問路時,一位正在等車的大嫂,告訴我花櫟灣的事兒,我才有機會發現花櫟灣對岸“北崖山‘棄老洞’群”。可是,還來不及問她的姓名,她等的車到了,大嫂匆匆上車,埋頭記錄的我甚至來不及對她說聲“謝謝”,這讓我抱憾至今。而在十堰市區,另一位學者不知出於什麼目的,竟然誤導我白跑了一百多公里。結果,到了他活靈活現所說的那個“‘自死窯’很多,很壯觀”的地方,啥也沒有,只剩下一臉的苦笑。

意外的發現,意外的失望,耽擱了我的行程。我早該前往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鎮,那裡,有劉守華教授提到的那座著名的“棄老洞”——“寄死窯”。

結果,還沒到官山鎮,又有新發現。在從十堰市區前往官山鎮的209國道旁,很容易就能發現2座“棄老洞”,不知為什麼,學術界從來沒人報道過。這2座“棄老洞”,位於丹江口市官山鎮官亭村大官亭自然村的官山河西岸,距當時的官山河水面不足1米。由於官山河漲水,我過不了河,只能隔河觀察一下,這2座“棄老洞”差不多大,洞口都呈正方形,長、寬各約1米,深度及洞內情形不詳。1933年出生的官亭村村民江學林老人告訴我,這裡的人們管它叫“寄死窯”,“人到了60歲以後,就把老人送到那個裡頭,就送3天飯,就把那個老人餓死了。”不過,江學林老人強調:“這是往年的事情,解放以後就沒得這回事,我們這兒也沒得這回事。”

繼續前行。

在著名的“民歌村”官山鎮呂家河村中,我見到官山鎮裡主管文化、旅遊的馮萬眾主任,他對官山鎮的情況非常熟悉,連“武當山後花園”這個提法都是他想出來的。我在來這裡的209國道邊見過那塊“武當山後花園”的大石碑,沒想到他是發明者。

談起“棄老洞”,馮萬眾主任說,當地有兩種叫法,“一種叫‘寄死窯’,就是子女把老人寄放在那個地方;另一種叫‘自死窯’,是指老人自己在那兒等死。”他告訴我,官山鎮現存9座“棄老洞”,其中官亭村2座(就是上文提到的)、趙家坪村店子河2座、西河村2座、鐵爐村觀音堂1座、鎮政府所在地五龍莊2座。他還幫我找來官山鎮西河村支書胡世勇,帶我前往距離官山鎮13公里的西河村。

前往西河村的山道就在武當山南麓,高低起伏,蜿蜒逼仄,驚險萬狀:腳下是懸崖,身旁是峭壁,頭頂上不時還有巨石懸空,看著都令人捏一把汗;路上有兩段公路漫水,車子只能像船一樣,在激流中划水而過;還有一段公路塌方,我們等了半個小時,推土機才推走那塊垮下的巨石和大堆爛泥。對於這一切,高大魁梧的胡世勇書記早習慣了,並不在意,始終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倒是我和司機都緊張得不行。

終於到了西河村,終於見到劉守華教授論文中提到的那座“棄老洞”(“寄死窯”)。它位於武當山南麓丘陵的南面陡坡上,下距“村村通”小路約30米,為長方形豎穴洞窟,底部略窄。我測量了一下,洞口呈長方形,高0.8米,寬0.6米,深2.3米,洞口朝向南偏東20°,洞內未見屍骨,也沒有任何隨葬品。值得注意的是,距洞口約30釐米的洞壁左右兩側處上半部,各有一段長25釐米、寬5釐米、深3釐米的凹槽,很像插門槽。凹槽外靠洞口處,還各有一個高9釐米、寬7釐米、深3釐米的長方形小洞,很像門栓洞。不過,哪有門栓洞在外、而插門槽在裡的呢?

我忽然想起那個將老人送進洞中後封閉洞口、僅留一個小洞、送3天或7天飯後徹底封死小洞的“棄老俗”傳說。如果傳說是真的,那麼,插門槽在裡、門栓洞在外倒對了。

位置顛倒的“插門槽”和“門栓洞”不是孤例,在官山鎮五龍莊1座“棄老洞”裡也是如此。馮萬眾主任把我帶到了這座“棄老洞”,它離官山鎮也就1公里左右,位於官山鎮前往西河村的山道旁崖壁上,下距地面約4米高。崖壁上有條窄窄的小道,勉強可供一人通過,該是當年開鑿時的工作通道,我便是通過它來到洞口。

這是一座形制獨特的“棄老洞”,為長方形橫穴洞窟,但洞口卻類似於長方形豎穴洞窟的洞口,高0.9米,寬0.7米,洞口朝向西偏南10°,下距崖壁上的小道約80釐米。洞口以內橫向開鑿,深2.5米,寬約3米。洞內同樣無屍骨,無隨葬品,但洞壁靠底部一側上半部有一處小石龕,該是當年放置油燈之類東西的。洞口右側石壁往裡約40釐米處,有一道從頂至底的凹槽,但洞口左側石壁卻只剩一道淺槽,不知是不是歲月消磨的結果?兩側凹槽外靠洞口處,上中下各有三個類似於“門栓洞”的小石洞。又一座插門槽在裡、門栓洞在外在洞窟。

模子墳與油簍墳類似,不同於用天然石洞加工成的棄老洞,模子墳和油簍墳是完全的人工製品。用土磚壘成類似磚窯的建築,沒有門,頂端有口,建物上窄下寬,高度高於人身高一倍左右。從頂端用繩子放入老人,之後收回繩子,老人便呆在裡面,有孝順的便每天送些飯,不然就任由老人餓死。

此圖片為煙臺地區牟平區北頭村“北頭宋元明(‘模子墳’)墓群”,原被埋在黃土坡下,現已不存,出土後被當地村民以不吉利為理由損毀。

我的煙臺、蓬萊之行,想見的幾處“模子墳”,全都不存在了,讓我痛心不已。為了尋訪“模子墳”,連蓬萊閣我都沒時間去看看,唉,怎麼說呢。後來,從煙臺博物館林仙庭、申國靖先生合寫的一篇論文中我才知道,連被列為“煙臺地區考古十大發現”第八位的牟平區北頭村“北頭宋元明(‘模子墳’)墓群”,居然也被當地村民“以不吉為由,將這些石塔墓連根掘毀!”

六十花甲子,生藏(音:cang),與模子墳類似,也是人造建築,箱形,位於地面以下,老人餓死後直接覆土掩埋,當做墓穴。

民國學者馬長壽《中國古代花甲生藏的起源與再現》一文中說,在河西村的一畝溝,有一座被視為“生藏”的古墓。“生藏”也叫“六十花甲子葬”。這座古墓“墓高6尺。門高2.5尺,寬1.6尺。內有土床,外緣砌以磚,與今民間所通行之土炕相似。墓頂旋轉而上如寶塔然,共21層,佔墓內面積之大部。周圍以八塊正方形磚砌成……壙長寬皆為4.4尺。無碑銘。”

生藏起源見《太平御覽》卷780《東夷》:“《史系》曰:天監五年(公元506年),丹陽南山得瓦物,高五尺,圍四尺,上銳下平,蓋如合焉。中得劍一、瓷具十數,時人莫識。沈約雲:此東夷‘罨盂’也,葬則用之代棺。此制度卑小,則隨當時矣。東夷死則坐葬之。武帝服其博識。”

在山西地區,民間傳說中是這樣講述生藏的,收錄於馬長壽文章:

“在遠古時候,年老的人是不準永久活在人間的。無論男女,按天干地支配列的說法,已足一個整的輪迴了……一個人在輪迴中死去最妙。但不幸還有人在六十開外還活著,皇帝便不准他活在人間,請他到生藏中去過活。事前,子孫們為他修築生藏,在地下給他砌好和死墓相彷彿的洞穴,以夠老人生息為度。老人死後便成了他的永久的家室。修妥之後,回家宰殺牛羊,宴請賓客,然後各親友家屬對於這位活祖宗舉行活祭。祭畢便把他活送到陰黑的藏裡,由此便不能重見天日。藏裡安置著糧食和器皿。糧食是為六十老人死不掉時自己起來作食的,器皿在生時可以盛飲食,死後還可以作冥器。子孫們孝順一點的,在藏的頂上預先築好一個方磚大的窟窿,每天去給活祖宗奉送飲食。在窟窿裡還可以談談天。但一走後,便把方磚蓋上,黃土覆好,老人還是不見天日。”

煙臺市博物館閻勇副研究員與王桂芳2005年聯合發表的論文《湖北的“寄死窯”與膠東半島的“模子墳”》講述了中國湖北與山東地區棄老建築的形制相似問題,認為是流民與移民將棄老建築由中原帶到膠東。

明初,為了解決膠東半島人少地多的問題,從今山西等地大量移民的事實是不可否認的...明政府是從今山西省等地向膠東半島移民,為了有別於雲南省,故稱‘小云南’。民國《牟平縣誌》解釋說,這個“雲南”是指“雲中郡、雲州之南”。

實際上,中國部分地區存在的棄老民俗直到近代才漸漸消亡。甚至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仍有棄老案例出現。

外國的棄老習俗也很多,各國各地都有。先從近鄰日本開始說。

日本有大量的棄老傳說,惡靈“山姥”的來源即是被棄老的老人生活無著,在山中襲擊路人的故事演變而來的。

不過現代文化並不會可憐這些被拋棄的老人...遊戲《刀劍亂舞》中出現了這樣一把刀:

呃...不就是砍了個山中流浪的老太太嗎...

日本的棄老多是棄于山上,棄老時間多是冬天。所以日本各地都有被稱之為棄姥山的地方。電影《楢山節考》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

日本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裡一個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後的楢山連綿不斷,峰頂終年積雪,將村莊與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由於生活的極端貧困,村子裡沒有多餘的糧食讓沒有生產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這裡有個習俗:每戶人家,只有大兒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幹活,不許結婚,他們被稱作"奴崽"。至於老年人,男人一到了70歲,女人一到了60歲,就要由兒子背到村後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滅。

阿玲婆(坂本澄子飾)對於自己要去參拜楢山似乎並不很在意,只是忙於操辦大兒子辰平(緒形拳飾)續絃的事。阿玲婆的第二樁心事是二兒子利助(肥田木通弘飾),她決心在去參拜楢山之前給他找個女人,讓他嚐嚐男女之歡的滋味。阿玲婆終於把上山前該料理的事情都辦清了,於是便放心地決定了上楢山的日期。辰平懷著悲壯的心情揹著母親上楢山。他覺得自己彷彿成了楢山神的僕人,並且按照山神的命令向前走。終於,辰平找到了一塊上面沒有屍骸的岩石,將母親放下。辰平遵守著不可回頭的規矩,快步下山。忽然,他感到天要下雪了,而這正是阿玲婆所期待的吉兆。他的心靈得到了某種解脫。雪越下越大,山頂上雪花紛飛,身著銀裝的楢山彷彿一座神山,默默無語。

電影來自於深澤七郎的小說《楢山小調考》,而小說來自於真實流傳的民謠。電影中阿玲婆因為年紀大了卻有一口好牙而被別人嘲笑,只好在石頭上撞掉了牙的場景讓人寒心。

這部電影的反思情結十分深長,是對殘酷傳統的一種懺悔,相當震撼。最後阿玲婆被拋棄於屍骨間,她的家人並不想拋棄她,但在村中的習俗面前無力抗爭,只能如此。

楢山地區曾流傳的童謠實錄如下:

 三度祭楢山,栗子把花開。

阿爸行為不檢點,臥病三天吃米飯。鹽鋪阿酉運氣好,進山那天下大雪。

一年一度祭山日,手巾纏頭吃好飯。

再來是俄羅斯。俄羅斯地區的棄老建物為2500年前的多爾曼民族所建,為石制,這一座和中國的模子墳類似,人也是從頂部進入。有可遞飯的小洞口,不過多半隻有安慰作用。

這一座多爾曼棄老屋的洞口開在下面,呈圓形,人進入後用石球塞住。

西班牙穆爾西亞地區的棄老罐,約公元前2200~1550年。人被放入罐中埋於地下,此罐中的其中一人頭部被砸爛,顯然不是自願進罐的。

同一時間地區的大型棄老遺蹟,人工豎井下被拋棄於內的老人遺骨,其中還有一隻狗,抱著老人的手臂死去。

十三世紀中東地區的棄老洞十分直接,一個大石餅直接關在裡面,老人們應該會盼望被石餅碾死而不是被關進去餓死...

同樣是十三世紀,馬拉莫爾達的石頭墓葬被懷疑用來活埋老人。

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年邁的老人會被扔在石井中或特製石屋下。

奧克蘭群島霍伊島上的老人石柱,現代人都認為石柱得名是因為柱子酷似老人,實際上,這個石柱很可能也是當地土著拋棄老人的去處。

在古代蘇格蘭地區,這樣的巖柱在退潮時經常會用來拋棄老人,和中國湖北地區用江水沖走老人類似,這裡是用漲潮的海水。

法國人也是在山上挖洞,之後用岩石蓋住洞口。這輛古老的馬車不知是不是送老人來此的交通工具。

在墨西哥,有些老教徒被封入雕像,當然這個同時也有宗教含義。

而一般人則會在沒死時就被拋棄到公墓,用繩子綁在位置上待死。19世紀,墨西哥城瓜納華託的古屍。

也有些教徒會自願選擇死亡,在臨死前去死所擺好位置。圖為意大利巴勒莫修士木乃伊。

實際上,用固定物將沒死老人綁在公墓中這一招意大利也有。巴勒莫地下墓地中的屍體仍保存著死前的表情,幾個老人大概在聊天?屍體年代為1599年。

1926年實地照片,巴勒莫地下墓地。棺材裡的是死後進墓地,牆上的有不少都是死前就下去了。

在澳大利亞霍克山的國家公園,有一個“老人洞穴”據傳是當地人拋棄老人使用。

最好的棄老場所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國家公園中,這裡有一座棄老石屋的遺蹟。儘管位於森林深處,但總算老人們還可能有條活路。這也許就是森林深處女巫故事的來源吧。

此文實在不知如何收尾,潘世東先生於2004年發表的論文《漢水流域“寄死窯”大文化觀系統闡釋》。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世界各地的棄老風俗應該也都是如此原因,就以此結尾吧:

‘寄死窯’昭示的是一種最世俗、也最崇高的死亡觀……從世俗價值觀念角度看,60歲進入‘寄死窯’的古代漢水人,是為了要給後人騰出發展空間、節省生活資源、減輕後輩負擔,這些是具體的、實際的、世俗的;而從終極價值角度看,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保持後輩和民族國家的綿延久遠和興旺發達,其中所折射出的是頑強的生命意識、族群集體意識、個人犧牲意識和文明發展意識,而這些則是著眼於久遠、宏大的、崇高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寄死窯’昭示的是一種最世俗、也最崇高的死亡觀

——轉自知乎用戶陳滌











星隕湖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也就是花甲墓,是真實存在的,傳說這種風俗叫“瓦罐墳”,也有叫“窯罐墳”“蠻子墳”!初始時間和地方已不可考,有說是遠古遊牧時期為了提高部落移動速度和提高戰鬥能力,從而遺棄老人的風俗。也有考古資料顯示這種墓穴多見於宋元時期!


有傳說認為花甲墓發生在秦代,因為這種殘酷的做法與秦始皇的暴政能夠相聯繫,故事大概是秦始皇頒佈律令,老人到了“六十歲要活埋”,如果家人不遵從就要殺頭,有一個孝子,因不忍心將父親活埋,冒死藏父,後來西藩特使來到中國,給秦始皇出了幾個難題,朝廷沒人答的出來,秦始皇就發佈獎賞令,孝子在父親的幫忙下,智鬥西藩特使,從而使秦始皇撤銷了“六十歲活埋”律令!然而這個傳說應該是不切實際,孔孟之道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沒有獨尊,但孝道文化的發展頗有影響,老人在那時候應該不存在被棄養的說法,再說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不至於讓秦始皇頒佈這條律令!


關於瓦罐墳的說法,是指將年滿60歲的老人安置在墳中,起初是敞開著口子,每天送一次飯給老人,並在墳口加上一塊磚,直到墓頂合攏,瓦罐墳的本義是生基墳、活人墳,並不是因為出土的殉葬品常見瓦罐,瓦罐墳的起源,無從考證是在西南還是中原。據《遵義府志》記載,這種風俗傳自古時候,屢禁不止,在山上隨處可見,每逢遇到大雨,這種墳就會露出地面!

花甲墓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是真實性的,在中國發現的傳說文本有70餘例,涉及的民族有漢族、苗族、土家族,涉及的區域有湖北、陝西、河北、山西、山東!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如在山西晉中昔陽縣叫“生藏墓”,山西部分農村叫“磚打墓”,鄂西北叫“自死窯”,山東膠東半島叫“丘子墳”或“模子墳”!最廣泛的叫法是“活人墓”。




從花甲墓的各種傳說來看,棄老、棄病,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原始社會,曾經是一種制度化的習俗,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拋棄老弱是為了種族的存活、延續的一種需要,然而這種陋習在後世出現真的讓人有點不寒而慄!從已發掘的古墓文物來看,花甲墓的事情應該是發生在蒙古人統治的元代!

1974年,萊州市東宋村的一座“模子墳”中出土了兩件元代的青花玉壺春瓶。在山西嵐縣出土的花甲墓,墓誌銘上記載:此葬始造於大元大德三年,後重葬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在中國歷史上,蒙古人所建的元朝統治了中國近百年時間,漢人作為四等公民長期忍受著蒙古人的欺壓統治,漢族的文化也受到了摧殘!在蒙古人建立政權的初期,頻繁的戰爭使社會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破壞,不少繁華之地成為了一片荒蕪,建立在血腥屠殺基礎上的元朝,使得人口巨減,好多地方都成了人煙斷絕的無人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元朝的統治者急需穩定的社會生產力,以此為他們創造價值,積聚財富,作為驅口的漢人,就成了他們隨意役使的工具。

很顯然,到了60歲的花甲老人,對元朝的統治者來說已經喪失了創造財富的的能力,這很可能就成為元初統治者為減少開支的一條強制性政策出臺的初始原因!可以想象的是,絕大部分被蒙古人統治的中原地帶的百姓都開始執行了這一政策!於是,漢民族有了這種不得不執行,在無法違背和改變的情況下,只好盡力變通去做好孝道文化的墓葬制式!在歷經多代沿襲後,花甲墓成了老人晚年最終的淒涼居所,再後來這種做法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的習俗,在少部分地區流行。

由於元代有了記述國史的蒙古文字,加上忽必烈對八思巴蒙古文的不斷改良,漢文失去了其應有的地位,作為蒙古國史的唯一記載《託卜赤顏》,在明代原文竟然亡佚,殘餘的部分內容因為硬譯文體也顯的文理不通,於是,在正史中就找不到對花甲墓的任何記載!

遺棄或殺死老人的風俗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過的現象,事實的真相往往很殘酷,在生產力和物資生活條件落後的地方,“花甲墓”是人類無奈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