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1》

這些天,帶著朝霞上山,披著晚霞下山。

整日裡跟春茶待在一處,看著翠幕重簾不染塵的茶葉,聞著懶與凡葩爭豔冶的茶香,整個人都是神清氣爽的。

雖說,春白茶這般清新的感覺讓人甘之如飴,但時間久了,未免會想念老白茶那一絲溫潤稠滑的感覺。

便在下山之後,找出2015年的白露茶,來一解對老茶相思。

拿出110毫升的白瓷蓋碗,燒好一壺武夷山泉水,稱出5克幹茶,準備泡茶。

由於幹度達標,這泡白露茶餅薄片,呈現出極為酥脆乾爽的狀態,快速環壁注水,出湯,和這餅壽眉老友相會。

淳和清潤的茶湯,淡極始知花更豔的淡雅感,別有一番風味。

然,同樣的一餅老壽眉茶,前些天卻又茶友反饋說,這怎麼泡出來茶味有點淡呢?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排除掉了儲存情況,也並非個人喝茶口味影響,在沖泡細節上,茶具,水溫,水質,投茶量,以及快出水等這些細節都注意了。

為何泡出來的湯水還是滋味淡呢?

看過茶友發來的沖泡視頻後,發現原來問題竟出現在注水方式上。

沖泡白茶,幹茶狀態下剛開始沖泡,這位茶友直接用的就是定點注水方式,蓋碗內的茶,根本沒有被均勻打溼。

注水方式沒選對,茶味難以充分釋放,喝茶時自然會覺得茶味有不足了。

平日裡沖泡白茶時,最常見的兩種注水方式,一是定點注水;二是環壁注水。

小小的注水方式選擇,對茶湯的香味和口感呈現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蓋碗沖泡白茶時,該如何選用注水方式呢?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2》

定點注水

定點注水,顧名思義,是在注水時,對著蓋碗中固定的一個點,將沸水注入。

然,這樣的定點注水,不適合白茶的前期沖泡。

白茶乾燥的芽與葉,在沒能被沸水均勻打溼浸潤的情況下,容易浮在茶湯表面,不能有效參與茶味釋放。

由於茶與水未能充分接觸,自然釋放出來的茶味物質是不均衡的。

最先接觸到水的那一部分茶葉釋放的物質多,而其它的茶葉由於跟沸水相處時間短,釋放的物質少。

中國人常講究的“中庸之道”最在意的便是兩者處於一個平衡狀態。

然而,從第一衝開始便定點注水,從源頭上打破了茶葉物質釋放的均衡狀態,茶湯口味必然會受到影響。

像是開篇提到的那位茶友,直接將白茶餅撬出來後,用定點注水泡。

梗葉虯髯的白露壽眉,壓成圓潤的白茶餅後,經過多年的儲存,葉片表面的蠟質層依舊清晰可見。

這層蠟質層很難被沸水泡透,而且當沸水快速往中央注入時,乾爽輕盈的茶葉也會隨著水位線往上升,從而漂浮在水面上,未能被打溼,讓茶味釋放。

這時如果直接出湯,那些沒有被沸水浸潤過的葉片,會由於太過身輕如燕,容易隨著出湯時快速的水流,流進公道杯中。

這樣一來,就無故給泡茶喝茶添了很多麻煩事,比如,要將倒出去的茶葉夾回蓋碗,否則茶葉在公道杯中待的時間久了,會影響茶湯的口感。

而且,葉片還沒徹底打溼的情況下,物質釋放過少,茶湯滋味容易單薄,喝起來韻味不佳。

因此,大家在沖泡白茶時,在茶葉還未被沸水浸潤的時候,還是不要使用定點注水為好。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3》

環壁注水

蓋碗沖泡白茶,最為提倡的注水方式,是環壁注水法。

注水時,用手執壺在空中畫上一個“の”形,在畫的時候,要由外及內,像是彩虹糖上的螺紋,逐漸縮小注水的範圍。

這樣可以把所有的茶葉都浸潤在沸水中,做到真真正正的雨露均霑,每一片被浸潤的茶葉也都會將物資盡數釋放在水中,報之以飽滿的口感。

環壁注水的方式,用來沖泡白茶,優勢最為明顯,無論是白茶的新茶、老茶、餅茶、散茶,用這種方式沖泡再合適不過了。

就拿白牡丹餅來說。

撬下薄薄的一層餅茶之後,將它放在蓋碗中,再用環壁注水的方式將沸水澆到葉片上,這樣便可保證這泡餅茶的每一個部分都被沸水潤澤過。

蓋碗中注完水之後,每一片葉子都在盡力的釋放自己身上的物質,使茶湯風味變得更加飽滿。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而且在環壁注水的方式下,餅茶的葉片也能更快的分解開了,否則它們會一直粘合在一起,餅茶最中心的那一塊,不那麼容易被沸水浸潤,同樣無法釋放更多的物質。

用環壁注水,沖泡的白牡丹餅,香氣馥郁如蘅芷階通蘿薜門,很是芬芳,湯水清甜,含一口在嘴中,鮮爽甘和。

用舌尖輕輕攪動,湯水,像是無意間打開了花界的結界,鬱郁霏霏的花香如精靈般在口腔裡遊蕩,唇齒之間的香味,綿延不絕。

可見,用環壁注水法來沖泡優質的白茶,是十分合適的。

大家都知道,優質的白茶中含有十分多的營養物質,比如: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芳香烴、芳香醇……

也是由於這些物質的組合,再佐以沸水的激發,一杯香氣芬芳,口感鮮爽的白茶也就誕生了。

不過沸水注入的方法,跟物質的釋放有直接的關係,從而也影響茶湯的口感。

這時,在沖泡白茶時,選用環壁注水的方式,更能讓茶味充分展現,得出飽滿瑩潤的茶湯。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4》

沖泡白茶時,定點注水和環壁注水該如何選擇?

沖泡白茶時,定點注水和環壁注水的選擇,需要視情況而定。

在前面幾衝時,處在乾燥狀態下的白茶,內質釋放通道尚未被真正打通。

故而,需要用環壁注水的方式,讓茶味得以均勻的,循序漸進的釋放。

第一衝,環壁注入沸水,撬開來的壽眉茶餅薄片中,最淺層的茶味物質解鎖,析出,溶入茶湯中。

第一泡茶湯,茶味是淡雅的,湯色像是深秋時節,空明的月光,泛著瑩亮的白色。

第二衝,依舊是環壁注水的方式,因為第一衝時,每一片茶葉都被沸水潤澤過了,所以這一衝,沸水注入後,基本上所有的葉片全部被潤透了。

只有幾隻倔強的,粗大的茶梗,還在蓋碗中堅持自己最後的驕傲。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這一衝的湯水,色澤要深了一些,茶湯帶上了稠度和潤度,雖然不深,但亦不淺,像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

畢竟只是第二衝,茶葉的毛孔還未完全打開,物質也在慢慢的甦醒的過程中。

待到第三衝,依舊用的是環壁注水的方式,茶葉的細胞經過前兩衝的浸潤,微微張開,茶味物質釋放速度,更為加快。

這時,環壁注水完成後,快速倒出茶湯,能領略到其中最佳的茶味狀態。

湯水飽滿,醇厚,淳滑。

並且,茶與水充分接觸,環壁注水能讓老壽眉茶餅,更為完整的釋放藥香、棗香、陳香等這些成熟、內斂的香氣。

沖泡白茶,乾燥的茶與水相遇後,漸漸舒展,身姿在盈盈湯水中重新展現光華。

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話,一瓣瓣的釋放著精彩。

一款白茶,內質豐富的情況下,根據的沖泡習慣,前面五六沖的時候,都適宜用環壁注水的方式。

隨著一沖沖的泡茶,環壁畫圈注水的過程中,環壁的圈數可以由多到少,慢慢過渡。

泡到最後,乾燥的茶與水全方面接觸,徹底浸潤後,可以根據個人注水手法的偏好,選用環壁注水或是定點注水。

定點注水,固定往一個點注水,注水需要的時間短。

茶友們在沖泡白茶時,最好在前五六沖,選用環壁注水的方式,待到後期再視情況,使用定點注水。

這樣搭配使用,沖泡出來的茶湯,方是溫潤的,飽滿的,香氣,也是芬芳的馥郁的。

環壁注水和定點注水要怎麼選?不懂細節,泡的白茶總是差強人意!

《5》

想要泡出一泡好茶湯不難。

只要在沖泡時,注意細節上的問題便好,比如,注水方式。

注水方式雖然看著不起眼,經常被茶友忽略,但是它的存在於茶湯的口感有這莫大的聯繫。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一泡好的茶湯,自然也有可能毀在注水方式上。

因此,大家在沖泡白茶時,一定要注意注水方法的選擇。

不論沖泡白茶散茶、餅茶、新茶、老茶,在前幾衝時,選用環壁注水的方式將茶葉浸潤了之後,再用定點注水的方式即可。

這樣一來,泡出的茶湯,方可滿足大家心中所念,如玉碗盛來琥珀光的稠潤,和隔座香分三徑露的芳香。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講堂(baichaketang)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