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又要走回頭路?這四點姚明主席考慮清楚了嗎

籃球是競技對抗極為激烈的項目、是觀賞性極高、是廣告商極為青睞的項目。同時,籃球項目極其依賴經濟供給,必須要以市場為主導。但是我們的聯賽和籃球項目一直以計劃和體制為主導,在過去十幾年全世界高速職業化的過程,我們一直在搞假的職業化籃球,導致我們籃球職業化已經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在賽場的表現就是怎麼誰都打不過了!還好,在輸給中國臺北和日本後這兩個不能輸的對手後,桌子被掀翻了,籃球改革開始了。

中國籃球又要走回頭路?這四點姚明主席考慮清楚了嗎

職業化必須要遵守經濟規律,需要獨立的投資人,需要廣告商。這樣,才會有先進的培訓、鍛鍊的設備和方法,才會有先進的場館,才會有保障的醫療。一切的基礎,就是市場化的CBA公司。

中國籃球又要走回頭路?這四點姚明主席考慮清楚了嗎

姚明接手時,他面對的困難很多,但第一件事情,也就是職業化的基礎(注意,我們的聯賽剛改革,剛剛職業化,肯定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當然是建立獨立的籃球市場機制。將籃球項目的經濟價值不斷拉大,引入更多的投資人,引入更多的廣告商,增強聯賽的影響力,增強每一支聯賽隊伍的市場價值。讓更多的人可以靠打籃球賺到錢,就會有更多的人才進入籃球領域,資方通過籃球賺到更多的價值,形成良性循環,這樣的籃球才符合經濟規律,具備競爭性。

中國籃球又要走回頭路?這四點姚明主席考慮清楚了嗎

像升降級這種無視投資人利益和聯賽穩定的方式,是開歷史倒車候走回頭路,是蔑視經濟規律的手段,絕對不可行。

我們現階段要考慮的四項重點。

中國籃球又要走回頭路?這四點姚明主席考慮清楚了嗎

一是進一步引入的高科技設備和方法進行訓練,有些墊底球隊其實可以考慮一到兩個賽季不找外援,將省下的幾千萬投入到先進鍛鍊器材的引進中(北控就有不錯的苗子,不知道敢不敢賭一把),讓年輕球員得到類似美國式的訓練,器材、設備、陪練、訓練師、投籃教練等等,你值得擁有。其實引入設備和方法也是重建的重要部分。題外話,我很佩服秦女士,CBA每年那些經理們為了自己的地位總高喊保幾爭幾的,真正敢為了球隊利益說出重建的,又有幾個呢?

中國籃球又要走回頭路?這四點姚明主席考慮清楚了嗎

二是與保險公司合作的球員醫療保障體系和球員退役後收入保障體系。隨著CBA轉播價值和市場價值的增加,球員保障體系需要抬上桌面,醫療就不用說了,退役收入根據球員效力時間掛鉤,一種類似養老保險的險種(不用多高的收入,類似公務員退休金即可)。CBA可以同保險公司談一個一攬子合同,採用部分付款和行業獨家廣告的模式,一方面球員的醫療和未來得到了保障,很多大學球員真正敢於在大二大三就選秀,人才庫得到了充實。同時保險公司獲得了大額保單,另外獨家的廣告利用CBA的影響力得以宣傳該保險公司的企業形象及兌付能力,極大地提升了該保險公司的社會影響力和說服力,雙贏!

中國籃球又要走回頭路?這四點姚明主席考慮清楚了嗎

三是青訓與大學選秀的平衡,這個有位老鐵說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體制內的體校和大學共同組成一個新的CUBA聯賽代替目前的CUBA,擴大這個聯賽的影響力,產生一定的收入,這樣相當於把體制內的資源由暗轉明,也造成了體制內球員價值的提前兌現。同時,制定體制內球員的買斷費用和轉會制度,買斷費用不能太高,高於青訓培養總費用25%即可,這年頭25%的利潤不低了(畢竟該球員在青年聯賽也給球隊帶來收入),而且這制度針對那種佔著名額不給機會也不放人的球隊,保障了球隊的收入,同時也保護了球員的自由。

第四,加強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將場館建設成一個綜合娛樂場所,進一步提升轉播質量。不但賺你球票錢,還要賺你的飯錢,飲料錢,周邊購買費用,娛樂投入費用等等,不要小看這些錢,每次上萬人的集會消費,每年五六十次,絕對很有賣點,網絡時代這樣的帶有同質性的消費線下集會不多了。同時對場館的地板採取統一的專業化改造,加強維護和保養,這樣更有利與轉播畫面的提升,類似於NBA的那種高大上的感覺。

真心愛中國籃球,希望中國籃球雄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