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工作如何加強和改進?來聽劉奇葆副主席的四點學習體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人民政協“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的時代課題,形成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深刻闡明瞭人民政協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職責使命、實踐要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幾個重要觀點,談幾點學習體會。

第一,深刻認識和把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人民政協必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體現著鮮明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堅持黨對人民政協工作領導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是政治組織,首要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既是根本政治原則,也是必須遵守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恪守這一根本政治原則,最重要的是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堅持黨的領導,不僅是中共黨組織和黨員的事情,也是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的事情,是整個政協組織的事情。在人民政協,中國共產黨同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是一個政治共同體,要共同落實中共中央對人民政協的領導和對政協工作的要求,通過政協制度的有效運行和民主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見共識。

第二,深刻認識和把握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這一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推動包括人民政協制度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需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這“兩個需要”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出的兩項基本要求,決定了人民政協在新時代的新方位新使命,就是一方面要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另一方面要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來實現新時代的目標任務。

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通過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和特點更加充分地發揮和彰顯出來,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是新時代人民政協必須完成好的重要任務,也是必須回答好的歷史課題。

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是新時代人民政協開拓新境界實現新作為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點,要按照協商於民、協商為民的要求,大力發展基層協商民主,重點在基層群眾中開展協商。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長期以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為主要工作對象,在推進大團結大聯合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時代,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的專門協商機構,還要肩負在基層群眾中開展民主協商的新任務,這就開拓了人民政協工作的新領域,賦予了人民政協新職能。在各類協商民主渠道中,只有人民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具有專門協商平臺和搭建專門協商平臺的優勢,這個職能職責和履職特點決定了人民政協在協商民主中的特殊位置和重要作用,在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中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具體來說,一方面,做好統戰工作,把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另一方面,延伸聯繫手臂,推動委員下沉,把民主協商工作向基層延伸,完善創新基層民主協商制度機制,搭建基層協商平臺並組織、主持協商,積極為黨委、政府或其他協商主體提供協商服務,進一步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在城鄉基層的作用,聽民聲、聚民意,協助黨組織做好群眾工作,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力量凝聚於基礎。

第三,深刻認識和把握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這一人民政協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一切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認識和把握這一中心環節,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看。

從歷史維度看,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是人民政協發展進步的重要經驗,是人民政協制度日益成熟的重要標誌。新中國成立前夕,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賢達積極響應《五一口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投身共商建國大業的偉大歷史進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思想感召力和政治影響力。可以說,人民政協的建立本身就是中國共產黨成功開展思想政治引領的生動例證。長期以來,思想政治引領在人民政協工作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如汪洋主席所說,“從總體來看,人民政協的歷史,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引領的歷史”。

從現實情況看,當前,社會階層結構複雜多樣前所未有,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前所未有。越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越需要人民政協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擺在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作為一切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來部署、安排和推進,把思想政治引領和凝聚共識的成效作為衡量履職成效的重要標準,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進一步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更加堅定信心、奮發有為、不辱使命。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只有堅持正確的原則和運用適當的方法才能收到凝聚共識的效果。要堅持方向性,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各項工作的總綱。要加強協同性,協調做好政協組織內部委員和外部群眾的思想引領工作,在政協內部通過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委員作用,加強對黨外委員的團結引領;同時又發揮政協委員作用,面向社會群眾開展工作,把更多的人團結在黨的周圍,廣泛凝聚正能量。要擴大包容性,善於通過“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將統一戰線內部的一致性和多樣性結合起來,做到求同存異、增進共識而不強求一律,和而不同、包容多樣而不喪失主導,努力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第四,深刻認識和把握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這一人民政協重要工作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明確要求人民政協加強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大團結大聯合,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組織,根本目的就是幫助黨解決好人心向背和力量對比的問題,解決好匯聚天下智慧和力量共襄偉業的問題,使黨和人民的事業建立在更加廣泛、更加強大、更加牢固的社會基礎之上。實現好這個目的,政協工作就需要做到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無論是建言資政還是凝聚共識,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緊扣改革發展獻計出力。當前,緊扣改革發展大局就是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可行可用之真言、聚攻堅克難之共識。一方面,要聚焦關鍵之年的關鍵問題、重大問題積極建言資政,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共建“一帶一路”等,加強調查研究、協商議政,著力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另一方面,要準確把握形勢,著力做好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工作。針對複雜多樣的社會階層結構,重點做凝聚人心的工作;針對日益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重點做凝聚力量的工作;針對多元多樣的思想文化意識,重點做凝聚共識的工作。總之,關鍵之年,人民政協要通過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特色和優勢,最大限度地把各族各界首先是廣大政協委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對重大形勢的科學判斷和重大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廣泛凝聚團結奮進正能量,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本文摘編自作者3月21日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小組2019年第一季度學習座談會上的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