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教師每年收入5萬,私立學校每年收入10萬——20萬,你會辭職去私立學校嗎?

贏在高三


對於這種問題的回答只有一個字:會。而這種回答不限於教育行業,在哪個行業都應該只有一個字的回答:會。

我們下面再來說說原因,為什麼會這麼篤定的回答。嗯,其實這種回答都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還是在於一種社會保障的問題。

以前的時候,人們總期望著找一份固定的工作,這份固定的工作,要求旱澇保收。而且,對於這種旱澇保收的從業人員來說,有很多覺得在社會上闖蕩的人員,有可能當下的收入比較高,但是缺乏一種保障,而這種保障主要指的是什麼呢?就是醫療保障和退休之後的養老保障。這種旱澇保收的職業被人們稱為鐵飯碗。

其實我們可以看看鐵飯碗的優勢是什麼,就是每個月可以有固定的工資,有正常的年休假,有醫療保障,有養老保障。其實你細想一下,鐵飯碗所包含的內容也就是這些,但反過來說所謂的鐵飯碗,它在現在的社會中,對個人的發展制肘比較多,升職比較困難,工資拿的比較低。這些都是所謂的鐵飯碗的缺點。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的變化,同樣,鐵飯碗的觀念也越來越淡薄,鐵飯碗觀念淡薄的原因主要在於,鐵飯碗所能提供的一系列保障,在民營企業,在私營企業,在中外合資企業都能得到實現,比如說,如果你有進取心,你的工資是有保障的,你的醫療是有保障的,退休之後的保障,也是能夠實現的。在這點上同公辦單位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但是反過來說,民企私營企業合資企業最大的優勢在於,他每個月的工資比較高,在所有的保障都相同的情況下,每個月比你多拿2000,多拿3000,我的生活質量會比較高,同樣我可以從這2000塊錢3000塊錢裡邊拿出來,一部分資金我儲存下來,在退休之後,作為我的養老,這部分存儲下的錢,加上我的退休同你一樣的保證資金,個人在退休之後,生活的質量可能比在公立的單位還要更高。

如此一來的話,就會形成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就是說,在民營單位,在私立的公司企業,合資企業,每個月掙的工資,足以保證我高質量的生活比一般的在公立的企事業單位工廠,要拿的工資要多,同樣的退休之後,生活保障也不會低,從整體上而言,這種發展,應該比在公立單位還要好。

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人總覺得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在企事業單位上班,或者說幹一些公立的事業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穩定。即使少拿一點,但是後期有保障,至於後期有保障這一點,咱們前面已經說過了。相對應的來說,在這些公立單位幹事比在私立單位有一個好處,還是穩定。這種穩定,表現在就職期間的穩定。在一般的公立單位,比如說公辦教師或者說行政事業單位,一般情況下不會說,因為你一點點小的失誤,或者說你的能力問題,然後去開除你,辭退你。有很多人以一種較低的能力,然後幹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可以在這些單位混下去,但是在私立的民營的單位就不行,如果說能力不強,有可能就會存在被辭退的危險,這是最大的區別。

實際上在這幾年以來,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個單位也被納入了改革體制的範疇之內,所謂的鐵飯碗,這些年以已經逐漸淡化。很多單位已經步入了協議管理的步伐,如果真正的按協議管理來說,有些人在工作崗位上,沒有做出成績,既是公立單位,也存在著不被簽訂協協議的可能,所以說,針對這種情況來說,真的有能力的話,去私營單位,去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拿到較高的勞動報酬,絕對是可以的。當然反過來說,企事業單位,行政事業單位,也應該去參照這種做法,留住有用的人,讓這些人發揮特長,適當的提高薪酬,然後真正的做到同工同酬。真正能夠作出貢獻的,多拿薪資,促進這種社會的真正的公平


龍語堂


我在公立學校工作了四年,私立學校工作了三年半。我來發表一下自己的一點看法吧!

公立學校的工作是鐵飯碗,雖然工資比私立學校低,但比較結實。(當然,深圳公立學校老師的工資是比私立學校高的。)記得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得乙肝了,她就回家每月領工資了,也不用上班。有的老師還沒到退休年齡,但身體不好,學校就給他們安排一個非常清閒的活兒,有的乾脆直接回家修養了,當然,工資是照樣領的。像前段時間火起來的流浪大師,據說工資也是照領的。

而在這方面,私立學校的保障跟公立學校是沒法比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保障。大約在兩年前,我的一個女同事得了癌症,然後她只能辭職了,據說老闆給了她一點錢。私立學校就是這樣,它沒有參天大樹可以依靠,也不願養閒人。私立學校一般一年一簽,你沒有利用價值了,學校就不給續簽了。

就工作強度來說,我在公立學校幹了四年,非常認真,後來辭職,幾年後進了私立學校。剛進私立學校時,我三十歲,很多人都以為我是應屆畢業生。但在私立學校幹了半年以後,我一下子像老了十歲。連我同事都說,“你老得好快啊!”其他同事也是,半年就老很多。

而且,越是好的私立學校,工作壓力越大,雖然工資高了,但付出的也多得多。



當時進私立學校的,大多數是沒考上編制的,也有個別人是公立學校沒辭職,跟校長疏通好,照領工資,來私立學校再領一份工資的。

當然也有個別老師是從公立學校辭職出來的。有的看上了私立學校的高薪,有的看上了私立學校的發展機會多。人各有志,只要自己不後悔就可以了。


笑晨語文


我講一個真實的案例,這是2018年的事情了。

我們學校是2010年成立的公立學校。當時,學校的設施可以說是第一流的,各地很多優秀老師都來我們學校應聘。可以這樣講,三年內我們學校集中了本地區最多的優秀老師,師資力量一度是本區最強的一所完全中學。但是老師的收入待遇方面呢,完全是按公立學校由市財政統一的標準發放的,並沒有特殊。以2017年為例,我校老師的收入,加上早晚自習、週六補課、第13個月工資、年底文明單位獎金等等,高級教師大概有10萬元左右的年薪,中級可能是8萬左右的年薪。但是2018年,因績效標準受新的政策影響、又不準收補課費等等原因,教師收入減少了15%左右。物價在上漲,教師待遇短期又下降,少數老師有怨言但不敢說,於是去了深圳等沿海發達地區當老師。

相反,我們學校旁邊有一所私立學校,叫贛州厚德外國語學校。這個學校有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有普通高中。幼兒園,小學,初中的生源都非常好,所以學校發展得很快,小學初中的教學成績也很好,老闆投資獲利很大。按他們學校領導的說法是“我們學校有的是錢”!在這種情形下,2018年,“賺足錢”的領導們就開始有新的想法——成立厚德外國語學校高中精品班!他們的運作思路是高價買優質生源、高薪聘請省內外優秀教師。這所私立學校開出年薪35萬的待遇聘請老師,並且分兩次發放35萬安家費。一旦簽約就簽到退休60歲,小孩可以入私立學校最好的班級。合同還寫明,如果公立學校漲工資,那麼精品班的老師同年也跟著漲工資。而且就算以後不在精品班崗位幹了,也依然發放精品班的待遇!這合同這政策讓新聘用進來的高中精品班老師沒有了後顧之憂!

這傢俬立學校招優質生源的做法我也順便說說:本校中考前5名學生進入高中精品班每人獎勵10萬人民幣,前15名每人獎勵5萬,縣市中考排名前列的學生,基本上也類似獎勵。

結果,去那裡應聘的老師趨之若鶩;去那裡讀精品班的優秀學生也多如牛毛!按他們學校校長講法就是“沒想到這麼好招優秀老師,也沒想到這麼好招優質生源”!

今天,市場經濟體制之下,各經濟主體都會尋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教育行業之中,也有這種趨勢:老師自由流動性越來越大!如果私立學校開出適當的價格,很多老師應該會去私立學校。關鍵是,當前的政策是支持這種私人資本辦學的發展。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也說過,國家要發展教育,但國家又沒有多少錢,當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教育行業,只要能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貢獻,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所以公私辦學,將是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必然選擇!公辦教師去私立學校也就很自然了。

關注師範生活,有關教育的問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師範生活


我們學校有兩位老師辭職到了私立學校,現在跟大家談一談他們的狀況吧。這兩位老師,年齡都在三十歲左右,一位任教初中英語,一位任教初中物理。他們都到了市上一所較有名的私立學校,都是奔著實現人生價值,獲取高額報酬的目的,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下定決心辭職。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前兩週,在一次教研活動會上偶遇物理老師,還差點兒沒有認出來,面容憔悴,眼眶發青,頭髮也白了許多,在閒聊中得知,他是初中物理教研組長,任教五個班的物理,每個班有四節正課加一節晚自習,每週相當於25節課,教研活動的工作量還在外,難怪頭髮白得這麼快。談起工作時,他直搖頭,說了一個字,累。談到收入時,他說:"呵呵,這是在用命換錢!月薪近2萬",我聽了後,摸摸自己的口袋,月薪3000多的老師,怎麼能與兩萬來比呢?再對著儀容鏡看看自己,別人都說我近十多年都沒變過,還是原來那麼年輕,再對照那位物理老師的身體狀況,想想也就釋懷了。



如果我再年輕十歲,我會選擇到私立學校去上班,畢竟私立學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要高得多,我現在都快進入不惑之年了,擔心身體吃不消,我也是家裡的頂樑柱,還要照顧家裡老小,如果累壞了身體,怎麼辦?得不償失,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錢買不了健康。

大家覺得怎麼樣?歡迎評論區留言。


Lance課堂


我有一個朋友,恰巧在這兩種學校都待過。在我看來我不會辭職去私立學校。

首先,在私立學校壓力大,私立學校大部分是家境比較優越的學生,再加上現在的教育制度給的壓力,老師想管不能管,很多家長不思考自己給孩子的溺愛,一味地袒護,但是有事就會找教師,很難處理。

再有,在私立學校競爭很大,不管是同事之間的還是班級之間。在很多私立學校,只給一學期的表現機會,朋友就看到過,一個女老師,因為帶的班考試成績不好,被各種找麻煩逼的辭職。

最後,回到所說的工資上,雖然現在看起來私立學校工資高,但是很難保證,可以一直在那幹下去,如果到了中年再換崗位真的很麻煩了,而且。在評職稱和退休後的待遇上,綜合考慮還是公立學校更有保障。


往事的灰


如果是我,不會去。只有經歷過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10年前我在一個公辦高中教書,雖然有教學壓力,有管理學生的各種瑣碎,但是整體正常的休息與假期都是可以保障的,從來不存在丟掉工作的茫然無措。

但是作為剛剛畢業的小毛頭,還是很有一番奮進的勁頭的,期望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希望能夠走出鎮高中,進市區至少進縣區教書。能夠圓夢的好辦法那就是考研,考研既可以提升自我,也可以提升自己就業的門檻,於是,滿腔熱血上了研究生,對未來的憧憬自不必說。

三年研究生畢業,心中依然藏著教師夢,所以考編成了必行之路,而三年前的考編和三年後卻差了太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考編,最終卻沒能如願。之後因為多種原因沒再堅持,進入一家培訓機構繼續自己的教師夢。

作為培訓師,既喜歡這份職業,又可以天南地北的跑,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別樣的生活,真心不錯。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問題隨之而來,找對象,成家成了擺在面前的首要任務,而頻繁出差卻成了大障礙,無奈為了未來的小家,忍痛舍愛,離開了奮鬥幾年的工作。

再次選擇進入了一家還算大型的私聊學校做教師,如果說之前的工作還可以做到5+2的話,那麼私聊學校的工作能夠半年保證5+2都是不錯的了,基本上過完年之後就沒有了休息時間,因為需要出去招生,還要晚上監考,只要沒有晚自習的晚上基本都是要監考的。此外,無論是招生高峰期還是日常工作中,還需要輪流值早班。

所以在私立學校工作,不誇張的說,5+2無休,6點——晚上22點甚至23點超負荷工作是常有的事。工資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卻連一點個人與家庭的時間都沒有,如果有孩子的更是很難兼顧。

所以,在此建議小夥伴們,如果有機會考教師編,千萬不要錯過,雖然剛開始工資不甚理想,但是未來可期;雖然教學及管理任務繁重,但相比私立已經好了太多;最主要的,可以有些自我和家庭的空間;未來,公辦教師退休和私立學校退休也是差別大了。趁年輕,有機會,不負自己!


洛陽中公教育


這個問題就恰巧出現在我自己的身上了。不過不同的是我的問題是要留在私立的學校,還是要考編制的學校。

我們家有三個孩子,姐姐是醫生,現在弟弟在準備考公務員,而我我媽希望我能當老師。說實話我的教師資格證就是在我媽的提醒下考取的,這一點要謝謝媽媽。

我之前一直在私立學校教學,一開始是教初一的語文。說實話真的很辛苦,每天早晨五點半簽到,而且上午要簽到一次,下午簽到一次,晚上籤到一次,如果遲到或者是忘記了那就要扣除工資50元。晚上上完晚自習都9點半了,還要檢查宿舍,回到宿舍還要回復家長的一些問題,洗刷完查不到都11點了,真是困得玩手機的力氣都沒有了。

每個月基本工資是2500,加上課時和獎金,雜七雜八5500到5800左右,不過沒有五險一金。在一個縣城裡這個工資還算可以,而且聽上去名聲也挺好。不過真的是壓力大,每個月都要月考,15個班級排名,如果是前三名那就獎勵,後三名就要罰款,工資直接和成績掛鉤。

初一的孩子正是叛逆的時候,不好管,經常打架談戀愛,抽菸,每天都提心吊膽的。

可是如果考體制內的,教學壓力可能會小一點但是工資確實太低了,有放貸的話根本不剩錢,過得就太壓抑了。其實我打算暫時換個工作試試,換換環境以後再選擇可能更好一點。

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如有回答不妥請諒解謝謝,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和看法,期待和您能夠成為朋友!



小茹點點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巧合的是,曾擺在了我的一位朋友面前。我建議他還是堅守在了公立學校的崗位上。

我有另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在一家筆者所在地的很好的私立高中教書。據他說,因為擔任高三數學教學,從月薪上來講,全部加在一起,可以實現1.5w的收入。收入高,壓力自然就大,每天基本上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天天繃緊著神經,生怕班上有學生的成績出現了下滑。看到班級上有學生成績下滑,尤其是優等生,兩週內基本上就會收到科目組長、教導主任、主管教育的副校長等上級談話。不僅如此,每月還需要參加學校的組織的各項技能考核和教學比武。

與這位朋友相比,在公立學校教書的這位朋友,雖然也是帶高三學生,同樣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給學生,據他說還是比較輕鬆,除了應付有關檢查,基本上沒有什麼教學壓力。待遇上,雖然,拿到手上只有四五萬,但加上其他福利,還是不錯的。

其實,筆者認為,綜合收入如果不能比公立學校多出三至四倍,還是建議紮根公立學校好好工作。


城牆蝸牛


先表示自己的觀點,如果是我,我會去私立學校!

人活著,都是為了家庭生活更好,若要生活好,那得有更高收入!現在的社會一年收入5萬元,能做些什麼?這個最大的現實問題我們不得不考慮啊!

談一個同事的案例:

我們學校是公立學校,這位同事是教數學的,有8年的教學年齡了,非常年輕有為,是我們學校的數學組主任,自己帶兩個班,教課方式非常幽默,學生都非常喜歡,這兩個班級數學成績也一直在年級(8個班)前三名!

這位同事,在我們學校是屬於高薪層次的,一年收入在6萬元左右!

他在老師圈裡是有名的數學老師,大家都認可他的能力與知識,後來我們這新開一傢俬立學校,一方面從高校招聘新的老師,一方面就是從各個學校挖精英老師,我們學校第一個被挖對象就是他,這位學校也是下血本了,請了好多地方領導勸說,聽說最後年薪15萬被挖走了,這所學校對他非常不錯,專門為他開設一個奧數班,五年過去了,現在這位老師已經是該校的副校長了,並且這個學校發現很快,短短五年,教學質量非常高,在地方性學校排名第三名!



從案例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在公立學校,5年是30萬元,但到私立學校5年是75萬元,並且發展前景非常不錯,如果是你:一個是30萬元,一個是75萬元,你會選擇哪個?

結論非常明確,從生活方面來說,每個人都希望有更高的收入,從能力來說,能力越高也代表著高收入,從公立學校辭職去私立學校,有人說這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其實,我想說,這更是對教育的負責,對自己家庭的負責!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歡迎留言討論!


流子佳


先說說我自己的經歷。研究生剛畢業的時候,找工作先去一家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工作了三個月,期間先是三輪面試,然後經過一週強化培訓,又經過兩輪篩選,又培訓試講了一個月才正式轉正。一路走來特別艱辛,不過轉正後,前幾年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給的待遇非常不錯(現在不知道情況),實現個人經濟自由問題不是太大。

但是工作強度非常大,經常一個月有25天以上在外上課,因為公考基本是封閉式短期訓練,所以不是封閉在酒店,就是在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火車上,而且經常晚上還要給學員輔導,到十點後也是常有的事。當然,也可以申請調休,但是忙的時候確實很難有休息時間。我原本也是把這個工作作為過渡,所以三個月後,目標高校招聘,就辭職跳槽了。待遇相對確實低了不少,但是相對穩定,工作時間相對規律。與我同期的一位女老師後來也跳槽了,考了一家事業單位,工資縮減2/3,但她說再也不用看到火車就想吐了。

雖然和題目中說的公立和私立學校有所差別,但性質差不多。都是待遇和工作穩定性及壓力的問題。對於我和另一位跳槽的同事而言,因為希望更穩定,不希望太忙太累,所以放棄了高工資。

公立學校的老師按月打卡領工資,幾乎沒有額外收入,雖然說參照公務員待遇,但各方面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保證溫飽問題不大,要達到小康水平確實不太容易。好處是工作穩定,每月有固定收入,雖然也有教學壓力,但相對不是那麼強。但這也有一個缺點,在相對寬鬆的環境裡待久了,再到外面會感到非常不適應。我想這也是很多老師不願選擇辭職去私立學校的原因。

私立學校的老師工資高,現在很多學校給出的其他待遇也不算差,某種程度上也解決了老師的後顧之憂。但同時要求也高,為了快速打出聲譽,他們招聘的對象往往是有聲望的名師,還有就是有活力的年輕老師,名師能凝聚人氣,也更容易出成績;年輕老師更急需解決經濟問題,也更能承受更多工作壓力和競爭壓力。普通的公立學校老師到私立學校並不一定受歡迎。

在公立學校遇到學生的問題,老師是第一責任人,但畢竟還是有學校幫忙兜底;私立學校老師要負擔的責任和義務更多,出現問題保障相對較少,所以這方面壓力也會相對較大。

個人拙見,有不妥之處還請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