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爆普洱茶製假案,涉案金額1.3億, 2019普洱茶打假聚焦線上?

【興茶網 資訊】過去十多年來,普洱茶行業經歷了幾輪高速發展,名氣、身價也是一路水漲船高,2018年“普洱茶”公用品牌價值

達64.1億元,“普洱茶”品牌已連續兩年居“中國茶葉公用品牌價值”榜首。

又爆製售假普洱茶案,涉案金額1.3億元

普洱茶的持續升溫,面對其中的利益商機,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它的歪主意,一些製假售假普洱茶被查的新聞時不時見報。


又爆普洱茶製假案,涉案金額1.3億, 2019普洱茶打假聚焦線上?

前不久,上海長寧警方跨省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假冒普洱茶案的新聞,再次引發了大家對於普洱茶製假售假的熱議。

從警方披露的信息來看,這次打假案件中,查獲各類散裝普洱茶葉共計40餘噸,涉案金額高達1.3億元。在行動中,共搗毀製售假冒普洱茶窩點4處。其中茶葉倉庫2處,生產工廠1處,實體店鋪1處,同時,民警在現場查獲大量知名品牌假冒貼標、內飛等3萬餘張,還在其實體店內找到大量網絡代發訂單

應加大網絡製假售假行為的打擊力度

近年來,普洱茶行業的製假售假問題也成為了行業亂象之一,不少品牌、名山名寨均受到假冒偽劣的侵擾,但行業打假力度也在持續加大。


又爆普洱茶製假案,涉案金額1.3億, 2019普洱茶打假聚焦線上?

從2018年1月開始,廣州警方連續3次開展收網抓捕行動,共搗毀假冒茶葉銷售檔口5個、倉儲窩點9個,抓獲涉案人員13名,繳獲假冒品牌普洱茶餅共12.4萬多餅。

2018年7月30日,大益通過公眾平臺發佈官方聲明,稱未向拼多多購物平臺授權或自行銷售產品,矛頭直指拼多多平臺在售的大益產品。

2018年11月9日,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與雲南大益茶業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簽署了《維權打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家普洱茶行業內的知名企業達成共識,在全國範圍內就維權打假事宜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合作。

2018年12月17日,雲南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普洱茶放心消費專項行動動員會”。表示將通過“四個最嚴”的舉措全面推動普洱茶市場規範化。

2018年12月18號下午,勐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勐海縣某茶廠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茶廠倉庫、加工車間中堆放有外包裝上標註“班章”、“老班章”、“班章古樹”字樣的茶葉產品7種。該茶廠負責人當場未能提供茶葉原料供應產地的相關證明,且無生產加工記錄。執法人員共查扣茶葉產品7款,392.5件,合計4662.5公斤。


又爆普洱茶製假案,涉案金額1.3億, 2019普洱茶打假聚焦線上?

從這幾年茶行業打假的一些典型案例來看,興茶君梳理發現,涉事的區域不斷增加,波及全國多個省市,尤其在普洱茶集散交易市場、重要的銷區更加頻發。一個有意思的售假販假現象是:製假售假者正借勢電子商務向線上擴散,電商、微商等各種新興的營銷渠道,已成為造假者將假茶流向市場的重要手段。

這意味著,電子商務高歌猛進,假貨問題也如影相隨。

製假售假背後的思考

隨著這幾年茶行業的轉型升級,普洱茶的大眾消費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時品飲普洱茶的消費群體也愈來愈年輕化,一些品牌普洱茶已經成為主動需求型商品,由此也帶來了普洱茶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更加凸顯的問題:假冒品牌、虛假宣傳、擦邊球的產品也“活躍”在市場上


又爆普洱茶製假案,涉案金額1.3億, 2019普洱茶打假聚焦線上?

這些亂象直接導致消費者在購買一些知名品牌、名山名寨產品的過程中,首先想到的問題就是: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廣東作為較早起步的市場之一,這些年經歷了很多亂象,但如今的普洱茶早已不是一個賺快錢的行業,大多數茶企茶商還是依靠誠信運營、推廣去做市場,如果大家都想著依靠這種作假手段去竊取別人的果實,不僅品牌的建設之路更加難走,整個行業的市場規範無疑也會更加舉步維艱,打擊假冒偽劣,是一場全民運動。”


又爆普洱茶製假案,涉案金額1.3億, 2019普洱茶打假聚焦線上?

一邊是強大的市場需求,一邊是層出不窮的傍名牌、擦邊球產品,這種亂象到底應該如何遏制?

對於這一問題,某品牌茶企市場部負責人魏先生表示:“2019年工作重心之一就是打假維權。我們有一個專屬的知識產權團隊做品牌維護,希望能夠從源頭、渠道這些生產、流通環節進行打擊,盡全力阻止這種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

而在芳村經營品牌普洱茶的方先生則表示:製假售假手段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隱蔽,導致打假成本高昂是行業集中的痛點之一

在交流中,一些茶企負責人對此表示認同。在面對仿冒品就是假貨的時候,往往打假的成本太高,而製假販假的成本很低。假貨的問題其實由來已久,以前大家打假盯的主要是傳統渠道、茶葉批發市場,現在還要關注線上的的製假售假,電商、微商這些線上渠道的情況更加惡劣

有茶企負責人感慨道:正規企業在打假過程中,會遇到諸如舉證難,蒐證難度大,使得很多正規企業在面對假茶和假冒品牌侵權行為時,也是力不從心。“為了防止‘李鬼’侵害消費者利益,損害品牌信譽,

普洱茶打假未來一定是常態化。”


又爆普洱茶製假案,涉案金額1.3億, 2019普洱茶打假聚焦線上?

總的來說,目前維護品牌形象仍是一場“攻堅戰”

這種製假售假、虛假宣傳、打擦邊球的假冒行為,不僅侵害到了企業與消費者的權益,長期下去會傷害到普洱茶行業的信任。

事實上,不僅普洱茶,整個茶行業行業要在未來贏得大眾消費者,不僅需要從源頭加強監管機制,也需要咱們的行業從業者們自律,共同維護利好的市場大環境。2019年,從線下到線上,普洱茶行業的打假力度,只會越來越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