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箱包裝機械之鄉”東光產業轉型升級探訪

“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东光产业转型升级探访

4月8日至11日,2019中國國際瓦楞展在上海舉辦。東光縣70多家紙箱包裝機械企業參展,涉及摺疊粘箱、開槽模切、自動釘箱等多個領域,均是科技含量較高的新產品,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青睞。展會期間,東光包裝企業合同交易額達到3億元。這是外商在展會上了解東光紙箱包裝機械產品有關情況。 柴慶章、周萬良攝

大運河在東光縣蜿蜒36.98千米,現在正是岸綠、水清、河美時節。在東光,與大運河這張文化名片相輝映的,還有一張亮麗的經濟名片——“中國紙箱包裝機械之鄉”。

包裝機械產業作為東光縣傳統產業,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東光縣有農民從上海的包裝機械廠里拉來了“業務”:加工刀片。誰也沒想到,就是這一粒“火種”,竟然在東光縣催生出一個支柱產業:這個只有37萬人口的平原小縣,包裝機械企業有1000多家,年銷售收入近90億元,從業人員3.5萬人,無論企業數量還是從業人數,均居全國同行業之首,成為全國最大的紙箱包裝機械生產基地。

為擦亮包裝機械名片,助力高質量發展,東光以創新為引領,大力實施“六個一”工程(集中一個園區、編制一個智能改造計劃、設立一隻產業提升基金、組建一個行業協會、建立一個研發中心、舉辦或參加一個國際性會展活動),加速產業聚集和轉型升級,走出了縣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

從“盲目跟風”到“彎道超車”——堅持創新驅動,搶佔新技術高地

勝利紙箱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出口烏茲別克斯坦的高速瓦楞紙板生產線,不僅融合了意、美、德等國先進工藝,還配備了勝利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機雙輥”技術,可在15秒內快速切換楞型,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市場價格較原來的單面瓦楞機高出4倍;

東光縣宏海紙箱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雙機頭下折式全自動釘箱機,成為當地紙箱設備行業的“明星產品”。“這種設備一分鐘能釘160個紙箱。”企業負責人介紹說,這一產品的效率比國內同類產品提高近一倍,並填補了國內空白;

……

連日來,走訪東光包裝機械企業,一個個創新成果讓人目不暇接。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有核心技術!”東光經濟開發區副主任禡高源說,東光縣充分利用科技、人才力量,通過創新驅動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傳統產業“新型化”。以創新思維引領特色發展,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從盲目跟風生產普通的半自動釘箱機,到自主研製智能化的全自動釘箱機,我們用了整整10年時間。”宏海紙箱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畢守海告訴筆者,以前都是看別人生產什麼,自己公司跟著模仿,一直跟跑。之所以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得益於公司將創新理念融入發展全局,每年拿出利潤的五分之一用作科研投入。

有研究顯示,未來10年,全球瓦楞紙箱市場需求量將以6%至7%的速度增長。紙箱產業發展是促進紙箱機械發展的原動力,勢必將帶動和促進紙箱機械製造市場的增長。禡高源說,東光縣正跳出就產業抓產業的思維定式,積極制定全新產業提升規劃。根據藍圖,開發區建設的包裝機械產業園區,將按照“產城融合”的理念,打造成享譽京津的“產業新城”,到2022年,產業集群實現年營業收入120億元。

“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东光产业转型升级探访

滄州銘洋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線。 通訊員 傅新春攝

從“走出去”到“請進來”——樹立開放思維,構建發展平臺

談到東光,很多外國客商投來青睞的目光:這裡的紙箱包裝機械性價比高,在他們的國家很暢銷。同時,很多企業負責人用誠信贏得了信任。一些客商與東光企業建立了多年合作關係。而東光的紙箱包裝機械,也藉助“一帶一路”的東風,走進了100多個國家。

禡高源介紹,當前,全縣三分之一的包裝機械整機生產企業有出口業務,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達到35家,另有6家外貿公司,產品已經輻射到126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增長,對包裝的需求也將日益增長。東光的設備具有較高性價比的特點,會很好契合這些國家的需求。

據悉,東光有5000多名銷售人員活躍在世界各地,利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東光華宇公司紙箱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信,40歲出頭,公司產品出口六七十個國家,涉及瓦楞紙板生產線、印刷機、粘箱機等。

河北平安紙箱機械公司董事長王慶龍,近70歲高齡,依然精力旺盛,企業產品出口近40個國家,從東南亞到美洲、非洲的許多國家都有平安機械的身影。

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請進來”。

在東光,自2008年至今,由中國包裝聯合會、河北省國際商會主辦,東光縣人民政府、滄州國際商會承辦的“中國·東光紙箱包裝機械國際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二屆。該展會規模大、人氣旺、展品全、專業性強、成交活躍,已成為全國同行業中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專業展會之一,是東光對外交流合作的一張亮麗名片。

前些天,印度客商拉傑什來到東光,參加在這裡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東光紙箱機械博覽會”。拉傑什認為東光的設備價格比較合適,而印度國內的製造成本比較高,他把自己在印度的紙箱機械配件廠也關了,一門心思做起了紙箱機械設備的進口買賣。

他表示,這裡的設備正是他想要的那種,價格不高,質量不錯,更重要的是,東光的設備可以根據客戶要求量身定做。如果客戶需要西門子或其他品牌電機,東光的企業都可以按照要求更換,這讓他徹底放下心來。

利用舉辦東光包裝機械國際博覽會契機,東光逐漸探索出一條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新路。2018年第十一屆“中國·東光紙箱機械國際博覽會”,成交金額9億元,其中國外銷售額6000萬美元以上。同時,投資7000餘萬元建起2.4萬平方米的包裝機械會展中心,組建起國內唯一的紙箱機械專業市場,常年展銷國內外企業生產的瓦楞紙板加工設備,紙箱、紙盒印刷、成型設備和配件耗材系列產品。

從解決難題到主動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轉型升級

生產線自動開箱折箱、自動封底,機器人裝箱、封蓋、碼垛一氣呵成……近日,筆者走進位於東光縣包裝機械產業園的滄州銘洋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偌大的廠房裡,生產線上卻鮮有操作工人,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粘箱機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行;一旁,可自由變化身高的六軸機器人正在靈活搬動重物。

“我們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不少難題,縣委縣政府總是在第一時間給予幫助,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重要推動力。”銘洋公司總經理方明告訴筆者。原來銘洋公司生產辦公場地只有300平方米,發展受到嚴重製約。產業園區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為其尋找場地,2018年3月底,公司入駐智能製造創新大廈,縣裡還將公司年產1000臺機器人項目列為重點創新轉型項目,在土地方面優先保障。

通過東光經濟開發區“搭臺”,銘洋公司還與天津大學合作,建起智能裝備研發中心,從事數字印刷技術的研發,這讓企業發展迎來“第二春”。通過幾年的科研攻關,今年他們正式推出數字印刷及成型智能裝備,打破了美國、日本等公司的壟斷。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服務,更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

為解決部分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東光縣成功引進民間資本5000多萬元,建設了佔地50畝、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智能製造創新大廈,加快研發新型包裝機械產品,目前已有銘洋自動化、宏濤智能裝備等12家企業入駐。

同時,東光縣將自主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有競爭力的包裝機械企業作為“龍頭”,從土地、資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引導企業到園區“抱團兒”發展。

為激活企業創新活力,東光縣還開展了“百校進百企”活動,幫助企業與高等院校精準對接,藉助“外腦”提升產業科技含量,目前幾十家企業分別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一系列合作成果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新動能。(記者戴紹志 通訊員張耀民、柴慶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