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或許你已經察覺到身邊結婚和生孩子的人正逐年變少,而這些都會影響未來房價的走勢。

2018年是個出生率和結婚率雙創新低的年份。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為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同比2017年降低了1.49‰,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為3.81‰。這一路低迷的出生率,連二胎政策都拯救不了。

另一邊,結婚率在2016年就降到了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時只有7.2‰,創下2013年以來新低。

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這兩項數據的共同下滑意味著國內的勞動人口將後力不足。數據顯示,2018年末16至59週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相比2017年下降470萬人。

究其原因,生活成本高,男女比例失衡,房子、醫療、教育化身新三座大山,共同導致了近年來生育率和結婚率的持續下降,最終成為老齡少子化社會。

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老齡少子化後的日本,經濟疲軟和低慾望社會

同為亞洲國家,中日兩國在多個地方都互為參展。如果你想知道老齡少子化有多可怕?那日本的今天便是中國的未來。

自1991年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勞動人口就進入下降區間,經濟增長率也隨之下降。嬰兒潮時期的老人們陸續退休,日本也揹負上了越來越重的養老金和醫療服務負擔。與此同時,日本的年輕人卻因為經濟環境惡化,收入下降、工作不穩定,生育慾望也越來越低。儘管日本政府多方干預,依然無可避免地進入了"低慾望社會"。

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當奮鬥不再能改變命時,作為奮鬥主力的年輕人群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喪失興趣,包括結婚和生育。經濟被人口不足和勞動力老化拖累到生命力全無,整個國家被"喪"循環所包圍,這便是低慾望的可怕之處。

在低慾望的過程中,2005年被反覆提起,這一年日本人口出現了負增長,同時小城市缺乏就業機會,大量年輕人湧入大城市,小城市成為鬼屋空城,大城市則一房難求。

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在3月28日發佈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中,就出現了"二線城市房價或將以小漲或微漲為主,短期難以出現大漲;三四線城市局部"小陽春"或將消退,房價仍將趨於穩中有降。"的行業聲音。

隨著需求被透支,以及貨幣化棚改的退潮,市場人士對三四線城市的前景普遍悲觀,多數房地產企業也聲稱,將區域佈局的重心向一二線城市迴歸。

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專家預測,當下人口加速向一二線大都市聚集的趨勢明顯,未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根據市場供求關係,慢慢下跌到合適的水平,如果當地經濟消費水平跟不上樓市價格,大部分人買不起房子,房子不降不可能。

專家建議: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老齡少子化讓日本逐步陷入了小城市房屋大量空置,大城市一房難求的困境,那中國應該如何做呢?專家建議勇敢結婚多生娃。

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中國房地產經紀同業聯盟主席近日就曾倡導:年輕人要勇敢結婚、大膽生娃,給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政府也應該出臺相應的福利政策和鼓勵措施,建議有關部門給予生育補貼、購房優惠、假期補助、人口落戶等方面的政策實惠,倡導結婚生育。58總裁姚勁波也提出"多措並舉提振生育率"。

兔兔建議:要結婚生娃,更要改變置業觀念

比起買房,租房的門檻更低,也容易滿足更多年輕人的剛需住房問題。

2018年下半年以來,各城市紛紛出臺的對長租公寓的監管政策,對租金的上漲和房源的品質起到了抑制和把控作用,租售比更加趨於穩定合理。而國內大量租賃用地的出讓時間集中在2017、2018兩年,以此推算,形成有效供應市場的時間大致在2020年以後。

房價三四線下跌一二線微漲,不做第二個日本還得勇敢結婚大膽生娃

在過去十年裡,受"買房結婚"的傳統置業觀念影響,房價成為了許多年輕人愛情的攔路虎。

如今,隨著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逐步深入人心,房價難有大起大落,以及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逐步落實下去,年輕人的置業觀念正朝著好的方向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