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從中央黨校趕回閔行,週末特地去了這片工地,有何深意?

閔行報社

閔行報記者 樊姝倩丨文並圖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閔行人對於革新村這三個字早就不再陌生,自從被選定為全市首批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這座位於閔行東南、召稼樓古鎮不遠處的村子就成了閔行的“熱詞”。

4月20日下午,小編跟著區委書記朱芝松一行來到了這裡,發現這塊土地上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大變化。

僅僅2個月前,小編還在這裡目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心農場”活動,而今,這裡腳手架林立,施工隊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踏上滿是碎石、黃沙、水泥、鋼筋的工地現場,朱芝松蹲下身子,仔細打量著地基,還不時詢問工人師傅們建造過程中的施工細節。當了解到,為了趕進度,大家正日夜趕工時,朱芝松站起身,拍了拍工人師傅的肩膀:進度是重要,但房屋質量和大家的身體更重要!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火熱的大工地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這片土地2個月前還是“開心農場”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朱芝松蹲在工地上與工人交流,深入瞭解施工細節

新生活、老情懷

一個都不能少

戴在革新村頭上的“帽子”可不少。全國傳統村落、全國第六批歷史文化名村,去年夏天,革新村又被確認為全市首批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革新村主入口效果圖

擁有傳統文化底蘊的老村子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住在老村子裡的百姓們如何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擺在整個村子,乃至全區面前的大問題。

整個革新村232戶村民,分散在17個自然農居點板塊中,平均每個農居點板塊僅13戶。歸併、整合現有資源,才能更好地發揮土地的潛力,為百姓營造更好的居住空間。

去年底開始,一場聲勢浩大的平移搬遷工作拉開了帷幕。

我們住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我們搬遷?

這是我爺爺輩兒出生、成長的地方,不能說拆就拆了!

村民們的反應並沒有出乎村幹部的意料。對於老宅、老家的依戀之情,人人都有,好心辦好事,也要徵得彼此的理解。

在群眾工作組的耐心解釋、勸導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們加入了簽約搬遷隊伍。從第一批15戶,一直到如今的109戶。3月29日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帶隊前來視察時就指出,“革新村的宅基地歸併平移力度在全市首批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中居於首位。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農耕文化館效果圖

在做村民思想工作的同時,整個村子的新規劃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這邊要建一個託老所,那邊要造一個文創基地,還有,展示傳統技藝的農耕文化館也不能少。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朱芝松說:房屋質量和大家身體更重要

4月20日,朱芝松在2號歸併點建設現場,不僅看到了雛形初具的農家小院,更看到了大塊預留的公共活動場地。

盤活土地資源

助力鎮產業佈局建設

小編了解到,革新村共有2處歸併點。除了2處歸併點原有的84戶農宅外,其餘的148戶全是其他地方通過土地置換等方式拆遷平移過來的。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最早簽約的15戶村民新房子已進入內部施工階段

在這148戶中,已開工102戶,其中包括最先簽約的15戶。這批最早“吃螃蟹”的村民們,預計再過幾個星期就能看到自己的新家了。其餘46戶中,有24戶集中上樓,7戶因河道整治、汙水處理等工程項目暫緩施工,另外15戶也將在近期完成簽約正式開工建設新房。

村民們的新家“長”什麼樣呢?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新建村民住宅效果圖

根據之前公佈的效果圖,白牆黛瓦、江南特色是它們的標配。相比現在破舊的老房子,新家可就“大氣”多啦。

原址保留的84戶農宅,雖然沒有辦法喬遷新居,但這次也統一進行了大範圍的翻新和環境改造。

朱芝松在視察時,特意走進翻新後的保留老宅區域,發現這裡安裝上了新的中式木門,古色古香的原木色與生機盎然的滿園春色相映成趣。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地食花園

效果圖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生態湖區

效果圖

区委书记从中央党校赶回闵行,周末特地去了这片工地,有何深意?

文化客堂間

效果圖

通過歸併、整合,土地資源被進一步盤活,並配合浦江鎮形成“一廊三產一空間”的產業佈局。

一廊:即文旅走廊,交通上打通革新村-農業合作社-古鎮-上戲-郊野公園-長壽禪寺旅遊支線,沿沈杜公路形成鄉村文旅走廊,計劃5月18日開始試運行

三產:即古鎮+上戲+綠地文創。以上海戲劇學院為智力策源地(9月電影學院、創意學院就將入駐),以召稼樓古鎮旅遊為基礎(召稼樓古鎮二期開發已初步達成協議),引入第三方優質資源,力爭打造上戲·綠地文創智谷。

一空間:即藝術BLOG空間,利用革新村歸併盤活的閒置民房資源,擬通過村集體土地作介入股、古鎮公司提供空間資源,市場化公司負責資源導入,組建合作運營團隊,開展藝術BLOG項目,打造新農村文化和上戲影視技術研創等一體化藝術基地。

根據計劃,革新村將在6月底迎來鄉村振興示範村市級驗收。到那時候,無論是新房、老宅,還是新建的農耕文化館、文化客堂間,外加整治一新的河道、公共配套設施都將以全新的面貌為村民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務。

到那時候,讓我們相約再遊革新村!

猜你喜歡

△巡察公告

△錦江樂園夜市“一線情報”:臺灣、上海、四川、陝西四地美食都來了

△哇!共享讓教育這麼精彩

△最新!閔行區幼兒園招生政策今日發佈,招生地段劃分請看這裡

△哈羅急了,閔行來了!這場特殊“相親會”,將讓全國人民出行更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