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機構活下來的六大生存原則


2019:教育機構活下來的六大生存原則


遇上整頓的日子,總是格外艱難,大環境風起雲湧,小機構旦夕禍福。新政落地後,為辦證奔波勞累,為師資變通整改,為招生加碼投入,成了培訓機構校長的日常縮影。

2019年,我們會很難,教培業新政時代,強監管下被驟然關停的生存焦慮,高競爭中自我成長的步履維艱,課程產品滿足不了家長需求,成了壓在校長心上的三座大山。內不整改要退場,外不成長要落後,內外憂患中,機構怎樣才能很好得活下去?

作為一名校長,我經歷了這兩年的嚴峻考驗,個人認為要想活下來並發展起來,需要以下六大生存規則:


2019:教育機構活下來的六大生存原則


輿論公關

這一年,教培業步入了“黑白名單”時代,輿論關係著生存。

日前芥末堆記者發表了一篇文章《教育機構為什麼都像是騙子》。文中指出近期“知乎”平臺上一則2016年9月份的提問“教育機構為什麼都像是騙子”突然引起廣泛關注,總閱讀量達88.7萬。近300名回答者用親身經歷講述為何教育機構在他們心中像是騙子,他們的身份包括老師、銷售、學生等。教育機構居然被貼上“騙子”的標籤。

為加強整頓效果,教培業採用了“負面清單“制度,對於整改不合格的機構採用黑名單制度。從各地陸續公佈的黑名單來看,除了魚龍混雜、沒有資質的小機構上榜外,也不乏知名教育機構因為不合規的辦學問題而上了“黑名單”。

這說明,辦學資質只是政府對培訓機構的准入要求,在監管的過程中,政府更看重的是辦學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培訓機構要看清政策形勢,

合規辦學,遠離政府“黑名單”,做好輿情預防工作,維護好自己的品牌,這也是新政時代我們生存的第一步。

財務合規

這一年,財稅制度變革加速,迎來教育機構財務合規窗口期。

財務曾是培訓機構的難言之隱,也關係著培訓機構的生死問題。2019年稅收政策頻出新政,對於培訓機構來講,稅賦下降,給予了我們財務規範最佳的窗口期。

(1)小微企業起徵點由3萬調整10萬,企業稅負的變化(原來年收入36萬,調整120萬,學校稅負下降3.6萬)

(2)小微企業下的所得稅(利潤低於300萬)減免調整,最高可減免50萬(年利潤額小於100萬按照5%進行徵收,100-300萬按照10%徵收)

(3)新個稅政策的變化,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變成5000元,同時員工可以進行專項抵扣,例如房貸,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繼續教育等,這樣員工個稅成本下降。

(4)社保歸稅局徵收後企業如何應對,雖然社保有稅局代扣,但是其實稅局系統下也慢慢完善,甚至不久對企業進行全部監控,對於未繳納社保的企業之前不在安排補交,但以後企業要給員工進行社保繳納,目前社保局和稅局還在對政策進行研究。

(5)目前一般納稅人企業增值稅由原來的16%調整為13%;原來的10%調整9%。

這些都是對於教育機構自我規範利好的信息,是我們開始做好自我規範的好機會,而稅務監控隨著收費方式電子化與強大的金穗系統,未來監管力度會更大。

從治理整頓的角度來計,如果稅務出問題,就會受到查處,機構直接被關門;從長遠來說,隨著資本市場的成熟,投資者會對教育機構的財務情況有更高的要求,一旦發現有財務漏洞,直接影響與資本的對接。

所以,2019年,是中小教育機構從規範走向模範的開始,窗口期也就一兩年,甚至更短,再接下去,不再是分清你是否辦證,而是看你是否合規納稅,那不僅僅是公佈黑白名單了。

異業聯盟

這一年,不是你一個人難,整個民辦教育都很難。

在此之前,民辦教育的各類主體之間合作很少,往來也少,冬天來了,大家才發現可以相互溫暖。一紙新政,幼兒園禁止上市,幼教產業證券化的路子走不通,開始尋求向上向下發展,向中小學和早教拋出橄欖枝;全日制學校曾是多少培訓機構可望而不可及的渠道,隨著減負的改革,他們似乎發現校外培訓機構在提效和個性化培養方面更具有活力,能更好的輔助自己的教學。

與此同時,幼教、全日制也在散發著自己的魅力,給了新政中諸多限制的培訓機構不用考慮超綱提前、不用考慮延時增負等更多的辦學生機。異業聯盟不僅成為整個民辦教育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的最佳方式,更是培訓機構通過合作創造1+1>2的堅實力量。

4、降維學習

之前我們看到不少機構老闆支付花巨資徒步戈壁、翻越雪山去提升自我,但這些能解決你個人的意志問題,但解決不了你的管理問題,更解決不了你機構的教學品質與團隊執行力問題。

經過再多的長途跋涉、結識再多的異域風情,回到機構我們依然要面對的是那些“一地雞毛”的基礎問題,比如師資培養難題、運營管理難題。遇上了用教學質量說話的時代,唯有不斷得培養自己的優秀師資提高教學效果,才能解決新政後機構的教學與運營難題,這恰恰是我們個人轉向團隊作戰的開始。

5、招生能力

這一年,招生能力依然是基本功。

我們不斷強調教育初心,但情懷散盡,說到底,只要你辦學,就要面對招生,這是亙古不變的主題。招生能力決定機構發展的快慢,所以我們培養低成本招生、系統化招生,強化招生轉化能力,這樣才保證機構有持續的生源與穩步的發展。

何以提高招生的到場率與轉化率?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從銷售團隊的打造、教學產品的設計、教學服務的規劃、教學流程的標準化以及團隊成員的薪酬激勵機制的設定,都需要我們做足功課,在越來越難的招生市場,找到破局之路。

6、理念更新

這一年,引領未來教育變革正在襲來,從理念到模式。

“新政”核心是解決“校外減負”,原來傳統的“老師教”模式顯然無法有效達成這一點,與體制內內容的重複性教學在所難免,這正是內容整頓的關鍵點。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2014年的韓國,在內容超綱治理的過程中,最終將學習主權交還給了學生。

今天,韓國70%的機構已經完成了從“老師教”到“學生學”的巨大轉變,未雨綢繆,未來的機構要想順利過關,如韓國一樣構建“學生學”為核心的教學及課堂模式是當務之急,學習力會逐漸取代教學力,而國內已經有不少機構已經完成了從學科教學到學法指導的轉變。

學習新時代到來,我們不僅要做好基於理念更新的課程升級,還需要注意課堂模式的升級,雙師課堂由於同時具備了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優點,成為2019年課堂革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沒有理由不引起我們的注意,這一點上,先知者先得,未來雙師課堂的配置就會像今年的投影機配置一樣平常。

這一年,面對政策變局、技術迭代、資本攪局的槍林彈雨,維護品牌比快速發展重要,重視基礎能力提升比規劃頂層戰略重要,聯盟合作比單打獨鬥重要。

這一年,培訓機構的進化之路,從釐清行業政策變化的脈絡開始,從學習每一個模範企業的先進成果開始,從更新觀念帶領機構完成整體的變革迭代升級開始。

這一年,我們會在困難中逆勢成長,掌握六大生存法則,抱團取暖、共同成長,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