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信中“獵密者”出沒

如今,越來越多的涉密人員成為微信用戶。同時,微信中獵取國家秘密、情報的勾當也在頻繁發生。市委保密辦為此提醒:在使用微信時高度提高警惕。

據瞭解,微信作為一款用戶規模龐大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潛伏著大量“獵密者”,主要包括三種:一是豬籠草型。此種“獵密者”專門捕食貪吃的獵物,方法是金錢誘惑,雙方各取所需。二是毒蜘蛛型。此種“獵密者”善於對付有一定警惕性的獵物,他們通常先面帶笑容,對獵物恭維之、撫摸之、餵食之,持續注入情感、金錢等“麻痺劑”,一步步將其拖入深淵。三是狐狸型。此種“獵密者”極善偽裝和操控人心,能夠準確把握獵物情緒,瞅準時機進行恭維、激將等操作,騙取國家秘密、情報。有的涉密人員不加分辨或不善分辨,錯把他們當作普通網友,在聊天中談及國家秘密,結果“密從口出”還不自知。

不同“獵密者”的風格不同,套路卻相近。他們利用微信獵密,基本靠耍“三板斧”:一是架橋過河。對“獵密者”來說,微信“附近的人”等功能是連接其與獵物的“橋”。二是佈網拉攏。一旦獵物有所回應,“獵密者”就會步步緊跟、主動聊天,套取獵物的個人信息和工作經歷,判斷其是否“有料”、能否榨出“油水”。三是垂餌獵密。待到收網時刻,“獵密者”會以工作、研究為藉口,拋出金錢、情感等誘餌,向獵物打探、索要國家秘密、情報。

市委保密辦在此提示,事前1%的警覺,勝過事後99%的悔恨。機關單位及涉密人員應當從微信獵密案件中汲取深刻警示與教訓,防止悲劇再次發生。首先,愛國主義教育不容忽視,任何情況下都不背叛自己的祖國,始終築牢保護國家秘密安全的金湯防線。其次,微信使用安全至關重要,不宜隨意添加微信好友,不宜隨意開啟“附近的人”功能,不宜隨意在微信中曬工作、曬崗位。再次,保密日常管理不可小覷,對涉密人員而言,時刻繃緊保密這根弦,在舌頭上加一道崗,在指尖上加一把鎖,不該說的不說、不該發的不發,決不因“1%的疏忽”導致“100%的失敗”。

本報記者 孫啟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