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小甜嘟爸爸


撕心裂肺

這位媽媽在兒子跳下橋那一瞬間,完全傻住了,撕心裂肺的痛苦與呼喊,卻已於事無補。她萬萬沒有想到她會在此刻失去了最親的兒子,她也萬萬沒想到是自己的無知造就了這一切。


男孩子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他比女孩內心更加脆弱,打罵孩子不能使孩子正確面對問題,只會讓他們更加脆弱,打罵不會讓他們更加聰明,反倒更加沒有自信。孩子們需要大人去引導,而不是無休止的批評。


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不要再輕視孩子的內心,他們從受精卵形成起,他們就擁有了獨立的個體,我們作為他的監護人,負責監督,但沒有權利主宰。很多父母都覺得男孩子就得打,就得罵,要不根本管不了。難道今天的事件還不能反駁你的觀點嗎?


我家有倆兒555


從圖片上看,盧浦大橋,我記得大概是2015年的11月,我在上海的時候為遊覽大都市坐公交車路過,很漂亮的造型。當時當我坐在公交車裡,遠遠的看到美麗而壯觀的大橋,我心裡是十分激動的,覺得我這一趟公交車遊覽大上海太值得了。但是現在我看到這個真實的新聞,一個17歲的青年居然從這上面跳橋自殺,說真話,說實話,我感到非常的震驚,我當年存留在腦海裡的那些美好的回憶,瞬間已經徹底被破壞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對17歲的青年來說,已經是接近成年了,他們已經是身體與心理都達到了相對成熟的程度了,那麼僅僅因為母親在車裡批評他幾句,居然就選擇跳橋自殺,這種極端不負責任的,對自己不負責任,對父母,對老師同學都不負責任的做法,反映出的不單單是這個孩子的幼稚,或者是教育的失敗,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需要我們進行多方面的探討,這裡不是究竟是誰對誰對問題,我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他自己的,熱愛生命是他對自己負責的首要的責任,無論你是年長還是年輕,你對自己的生命愛護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年長的人有自殺的,年輕的人有自殺的,甚至在動物界,如河馬海豚等動物,自殺的現象也頻頻出現。所以說,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生命是屬於自己的,自殺可以說也是他個人行為,個人的自由選擇。也可以說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不是說自殺就是罪惡萬端。

第二,這個問題裡的17歲孩子,他僅僅因為母親批評,這樣的表面看是小事兒就能跳橋自殺,可以說他的心理承受力是非常脆弱的。在這之前,在他成長的這17年中,尤其是他懂事以來,可以說他的心理不單單是這一次跳橋事件的影響,在這之前就已經積累了許多負面情緒。如人格上的弱點,心理的扭曲,這些都沒有及時的治療,所以這不是偶然的,是他這之前心理素質教育欠缺,所導致的一種自然的必然的一個結果,所以我認為這個17歲孩子無論怎麼說,他的心理是很不健康的。

第三,為什麼他的心理這麼脆弱?這肯定跟教育有關。教育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那麼這個17歲孩子在學校裡和同學鬧矛盾,顯然他沒有處理好和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正確的對待和處理這個問題,當他母親把他接回在車上對他進行責怪,他的心理可以說是崩潰的,不然他不會打開車門,從這高橋上一躍而跳。他當然知道他這一跳意味著什麼,因為他畢竟不是小孩子。所以說出現這個局面的結果,應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重失敗的一個縮影,一個表現。

第四,我們的學校教育現在幾乎是分數教育,幾乎是考學,老師們並不敢多管學生。老師們忽略了學生們心理反應的許多不良現象。學生們因為有網絡有手機,他們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可以說,他們與學校與社會幾乎是脫節的,那麼當在學校裡發生人際關係問題,沒有挫折過的學生,他是不可能有正確的認識的。在學校這個小舞臺,他就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當這個小舞臺上發生事情他的處理方式就是過度的膨脹自己。過多的去埋怨別人,而不反省自己反思自己。

第五,在這個問題裡,其實最大的過錯呢應該說是母親的不良做法。因為當孩子在學校裡受到了委屈,你可以批評他,但是不要選擇在車內,更不要選擇在路過高橋,河流,山川之類的地方進行批評。如果是母親選擇批評也可以,但是你要看這個孩子平時的心理健康如何?自己的孩子,作為監護人的母親是最瞭解的。如果他做錯批評孩子是一定的,但是要選擇時間地點場合。不是抓過來就批評。批評孩子一定要講究心理學的策略。不然,就像本問題的孩子,一旦突破了他心理所能承受的底線,後果不堪設想。這位母親將用餘生痛哭。

第六,在心理學上講,一切責難責怪,都是容易樹立對立面,嚴重的會導致對方心理崩潰的。如果這個人或者是那個人,比如孩子吧,他沒有犯過大的錯,很大的過錯,那麼你要給他一個沉默的反思的空間,不是那種什麼立刻扭送公安局,或者立刻就毫不留情的批評。如果不是什麼違法犯罪行為,你就不要去幹涉他,給他一定的空間,讓他自己沉默反思。如果母親在一旁喋喋不休的指責,埋怨,在孩子的脆弱的心裡,猶如火上澆油,雪上加霜一樣,導致的災難性後果是無法預測的。

總之,如果談到過錯問題,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是單個方面滴錯誤所能概括的。而應該是誰都有錯,首先是這個孩子的錯誤,如果我們從宿命的角度講,也許他無法擺脫這樣的自殺情景,那麼隨他去好了。從學校來講,學校沒有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心理素質教育,而是注重分數教育,這也是一個錯誤所在。家長的錯誤可以說是在學校和孩子中間的這個地段,家長的錯誤應該是最大的。那家長,你這個紐帶做不好的話,看著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跳橋,實際上背後推動他跳橋的應該是這位母親不恰當的時間地點場合。






跑步的木瓜


這個孩子性格有缺陷,心理有障礙。應該是早期教育方法有偏差吧。孩子自殺的主要原因應該出不了這個範圍。在學校鬧點矛盾,自我有些問題,回家家長罵幾句,埋怨幾句,應該很正常。就因為這區區小事,孩子竟然能跳橋自盡。太可惜,太遺憾。我一直都想不明白。說實話,我們小的時候,不要說被父母罵了,捱打是家常便飯。(當然我小時候很調皮,常常犯錯,)那時候的家長那裡懂得教育孩子?所以家長罵的語言非常野蠻而且還很傷人,就這,只要不捱打,這都算好的。在學校也同樣,我幾乎天天挨老師的體罰,挨老師打也是經常的事。哪有家長跟學校老師鬧事的。這種情況不止我家,我周圍那麼多孩子,幾乎家家都是打孩子上癮的家庭,極少數不打孩子的家庭,我們都非常羨慕,被傳為佳話。現在都快老了,我們咋還好好的,心理素質一個比一個強大,性格異常堅強,沒有任何心理病。不少人都大有出息。而且,我們現在非常看不慣那些無原則嬌慣縱容孩子的家長。更看不慣現在的學校不敢大膽管教學生的情況,以及不敢適當體罰犯錯誤的學生的行為,教師一天到晚活的小心翼翼,顫顫巍巍。還有哪些家長,老師稍微對他娃管教嚴厲一點,就動不動到學校找老師的麻煩。真是太矯情了!老師還能害你的孩子咋滴?這是為啥?歡迎大家說說。之間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恭請指正,不要罵人。


麻辣教師649


在雙方沒有精神疾病的情況下!不是什麼誰的錯,孩子本身性格如此,命格如此。有些孩子任打任說,照樣皮實。有些孩子敏感脆弱,不能受打擊。母親也如此,每個母親的性格也不一樣,我的脾氣暴躁,但是不打孩子,只是厲聲教育。不同性格的母親,教育方式不一樣。急躁的父母不適合教導孩子,但是有些時候沒辦法。比如我,老公沒時間,我的性格非常急躁,很難控制,只能大聲斥責,沒有辦法我也是人,沒法控制,所以孩子學習的時候,我都在旁邊放一大堆黃瓜條,一旦控制不住就猛吃,或者暫時讓孩子休息,跑到裡屋打毛絨玩具。反正性格不在好的媽媽們,可以想一些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躲避孩子一會兒。


fang11585


唉,發生這種事情再來討論對錯已經沒有意義了。再說也沒人知道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好難教育,動不動就想不開,要跳樓,要輕生;現在的孩子是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你敢打我罵我,我就敢死;現在的孩子太脆弱,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父母的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從而自暴自棄,甚至還會出現自殘、輕生等等情況。

其實我個人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次的爭吵很可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在跳橋之前,心裡肯定已經跳過無數次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以前跟爸媽吵架的時候,都有心中想過“你再說我就離家出走,你在說我就自殺”之類的想法,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父母后悔,用自己的生命來懲罰父母。這種想法無疑是大錯特錯的。

我在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一條評論是這樣的

兒:你能不能別說了,再說我就從這橋下跳下去

母:你敢跳嗎?天天不好好學習,只知道在學校惹是生非,我今天把車就停在這了,你去跳啊?

兒:你以為我不敢是吧???

事件背後的真相除了當事人沒有人知道,任何猜想都有可能。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了重來一次的可能。

說到這,又有很多人會說,我過去怎麼怎麼被父母打,被父母罵,也還不是好好過來了。說到底還是現在孩子承受能力不行,這其中有個人承受能力大小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會以及家庭方面的原因。過去和現在已經大大不同了。

過去讀書並不是所有人的追求,過去大多數人普遍學歷比較低,你書讀得好不好父母可能沒有多在意,因為大多數人都這樣,讀書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讀書還可以為家裡節省一筆錢。現在呢?父母與子女之間交談的第一句話基本都是關於學習方面的。總而言之,現在學生的壓力不是過去學生能體會的。做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輔導班,以及聽不完的老師家長斥罵。


總結了幾點我個人想法

1、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論是事件中的母親在公路上與兒子爭吵,把車停在路中央。還是兒子衝動之際跳橋自殺。切記衝動是魔鬼,凡事三思而後行。別隨意拿自己生命當作籌碼,生命有且僅有一次。

2、學會正確用好語言,什麼時候該批評,什麼時候該鼓勵。這都需要父母用心琢磨,不能一味的溺愛,也不能一味地批評。“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種冷暴力,它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你心上投下散不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3、多交流,多溝通,不要對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有時間多陪下孩子,跟他們出去散散步,旅旅遊,聊聊天,多聽下他們自己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謝謝。



我超兇的QAQ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就跳橋輕生,論過錯:父母,社會,老師,同學,男孩都有吧。

首先父母的責任最大,從小孩出生到長大成人,父母的教育尤為重要,父母在注重孩子的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就為了和同學吵架,被父母批評就想不開了?這心靈也太脆弱了吧。父母和孩子缺乏溝通交流,缺少對孩子的關愛,孩子有什麼心事,不願和父母說,導致父母和孩子的隔閡越來越大,最後孩子有輕生的想法。


其次社會,現在網絡科技很發達,但是像小視頻,一些遊戲毒害了很多青少年,他們沉迷在這之中,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這裡面,不願學習。


最後老師,同學和他自己。作為老師,應該關心同學,偶爾找他們談談心,瞭解一些情況,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幫助之類的,適當的做一些心理輔導。而作為同學,應該和平相處,有什麼矛盾,解決不了的,可以找老師,找領導溝通,沒必要為了一點事鬧矛盾。最後他自己,父母養育了17年,自己和同學鬧矛盾,被父母批評一頓,就想自尋短見,就這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17年父母為了你吃了多少苦,就這樣的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願他下輩子有緣再報答他父母這17年的養育之恩吧!


生活手跡


看到這則新聞,在吃驚的同時,身為人父的我,心如刀絞般難受,眼淚不自覺沾滿雙眼。


17歲,花一樣的年華,從呱呱墜地開始,一把屎一把尿把兒子拉把長大。過程雖然漫長艱辛,但生活充滿陽光快樂。忽然間,因為一句不經意的批評,兒子就拉開車門,縱身跳入橋底,一個年輕的生命瞬間即逝,實在讓父母始料未及,情何以堪,腸子悔青,世界上最難過傷心的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至於誰對誰錯,兒子生命已逝,再遣責己無多大意義。但是,防止類似悲劇重演,則是重中之重,是每位家長必須思考的問題。十七、八歲的孩子,處在生理的青春期、叛逆期,性格的波動期、可塑期,有時可能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輕者給父母記仇,嚴重者自殺輕生,難道孩子心理如此脆弱,經不住一丁點兒打擊?但皮糙肉厚的孩子可以,臉皮薄性子靦的孩子還真不行。

再說這個跳橋身亡的這個17歲男孩子,父母把其撫養拉扯長大,包含著無私真摯的愛,連一句批評都接受不了,心理如此脆弱,長大何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太不理智,太不成熟,太不負責。

再談這位母親,自己把孩子從小拉扯長大,非常不容易,應該瞭解孩子的性格特徵和心智程度。或許認為孩子己經長大,或許認為只是簡單的批評,但確實有些粗心大意。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在這17年裡,“老師”的角色沒當好,孩子的性格沒有疏導好,才釀此惡果!此類悲劇,應該引起每位父母的深思,但願類似悲劇不再重演!


小甜嘟爸爸


母親的錯。我的答案几乎沒有絲毫猶豫。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如果母親沒有言語過激地批評他,如果母親能夠無條件站在孩子這一邊,如果母親在聽他說明原委之後,耐心疏導安慰孩子,如果母親當時不在高架橋上貿然違章停車,如果母親鎖好了中控鎖……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最後兩點尤為重要。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生氣到極致,每個家長都有可能情緒失控到恨不得掐死孩子,可這並不是我們的本意,只是當時情緒。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最終最痛的是家長,家長犯錯的成本只能自己承擔,只是孩子無辜。

所以給自己可能的後悔留一些空間,不要人為地創造讓孩子傷害自己的客觀條件。一定要消消火,學會情緒控制,多學習,多儲備親子談判的技巧。

無條件地愛孩子,更要懂孩子,走到孩子的心裡去。這個為人父母的要求,也是責任。


天天陪伴


不請自來,題主和小編是互粉,應該不會討厭我這個不速之客的。

初看這個新聞,是發生在上海,母子吵架後,兒子打開了私家車的門,就逃了出來,母親後面拼命追趕,中年大媽如何趕上小夥子,一把沒有抱住,兒子跳了下去,從此母子相隔陰陽。

事兒起因我們不得而知,但看著母親雙膝跪地悲慟欲絕的身影,為人父母的我們也是感同身受。

我們家庭教育是不是迷失了方向,死的是一個孩子,但於我國龐大的人口來說簡直就是忽略不計,但對於一個家庭來是不可承受之痛。

小編認為,以前我們說男孩要窮養,女兒要寵養。可是後來我們對孩子都是寵養了,“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上海這起人倫慘劇不是第一起,也不會是最後一起。我們以前太慣孩子了,慣子如殺子啊!

小編也有女兒,曾經對老師說,該罵還是要罵,孩子受委屈了,我不會怪你們,只會電話溝通。在家庭教育裡也是,批評經常的,也打過孩子,自己教育孩子,天經地義。

孩子的心理是弦兒,是彈簧,如果一直松著不管,一旦走上社會,遇到人生中的挫折,打擊怎麼會有彈性,如何會堅強?

所以孩子的教育,還是應該該誇就誇,該責打還是要責打。不要平時寵上天,考試失敗或做了錯事,再來雷霆之怒,這能讓孩子受得了?這不是讓孩子走上絕路嗎?雖然這不是我們做父母的所想要的!



南雷霆峰


關於上海跳橋學生的事件,做為旁觀者也做為母親的看法?很理解這位媽媽!有時孩子的恨鐵不成鋼的確讓脾氣不好的父母越加失去情緒控制。根源在於學校,學校才是罪魁禍首!教書育人的地方,因為孩子的一點犯錯,把責任都給父母,學校發生的事情為何作為教育育人的地方,不把孩子教育引導好,而是推給父母,孩子受了老師的批評還要去接受家長的批評,那種青春期叛逆的情緒,孩子能控制的了嗎?學校老師無能的表現推卸責任的態度都是這個悲劇的推手!孩子犯錯就把家長叫去,除了批評,各種變相懲罰,還讓家長承受壓力,讓孩子停課反省,你們做為教育工作者,做了什麼?都推給家長,要你們老師何用?所謂教育就是無能變相懲罰勸退或者記過處分。這是有多嚴重的事嗎?孩子的犯錯至於被逼走上絕路嗎?所以,現在的為人師表教育育人就是狗屎!就是諷刺!個人觀點和看法,只是也對教育界的失望!希望教育部門多培養教師的素質教育培訓[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