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鄉鎮的初中幾乎沒人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棒奔霸


可以說,這個問題在農村地區是很多農村鄉鎮的初中學校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拿我所在鄉鎮的3所初中學校來說,七年級(初一)的學生在20年前一個班級有六七十名學生,挨挨擠擠的幾乎全部都是學生,有些班級甚至連講臺和垃圾桶都擺放不下去。但是現在呢?我前些天在和初中同學聚會的時候,當年母校的老師與我們坐在一起。初中的老師表示,現在一個班級有30人,算是學生數比較多的班級。

為何鄉鎮初中學校現在“人丁稀少”,我覺得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二十年前的鄉鎮初中學校,和現在的初中學校相比,人數變得相當少,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計劃生育措施貫徹落實到了實處。

二三十年前,在鄉下人家,一對父母生三五個孩子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計劃生育的推進,“只育一胎”成了很多人的共識,人口數量銳減,學生人數“嚴重縮水”自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次,優質生源質量“往上流”。

現階段,農村家庭的賺錢門路不再像二三十年前那麼單一,很多家長都通過各種渠道賺到了不少的錢,而且這些家長對孩子的學業非常重視。在這些家長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鄉村教育不太信任,於是他們就學“孟母三遷”,就讓孩子轉學到城鎮或者市區的那些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更為強悍的學校去“深造”,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未雨綢繆”,將孩子轉學到城裡,鄉鎮初中校的生源數量和質量自然就每況愈下。

第三,鄉鎮初中學校的師資力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鄉鎮初中學校,往往存在“孔雀東南飛”的現象——鄉鎮初中學校師資力量嚴重流失:鄉鎮初中學校教學能力比較強悍的老師,其中相當一部分人被市區、城鎮的公立或者私立學校“挖走”,而還有另外一部分則動用他們自身的“人脈資源”把自己調到經濟更發達、交通更便利、福利更理想的初中學校去。久而久之,鄉鎮初中學校的教育生態就被嚴重破壞,生源質量自然隨著師資力量的流失而蕭條。

要想改變鄉鎮初中學校的現狀,我覺得既要提高鄉鎮初中學校老師的待遇,還要在鄉鎮初中學校的軟硬件設備的補充上“做足功課”。防止師資和生源嚴重流失,既要有就近入學和教師調動凍結制度的倒逼,也要有獎教獎學措施的浸潤,才能讓鄉鎮初中學校的寒冬逐漸遠離。

對於改變鄉鎮初中學校的現狀,你有何良策?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表示本人不是在鄉鎮上的初中,而是去到了市區裡面,具體為什麼呢?

我在小學六年級上半年的時候就參加了選拔考試,結果考中了,需要掏3000塊錢就可以去市裡上初中,當時我爸爸很狠心地給我交了3000塊錢,(當時感覺這筆錢不少啊)於是我的命運就開始改變了,我不用去我們當地的初中上學,而是去市區裡面上中學,當時叫邯鄲市第十三中學。

這個學校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老師管理的非常嚴格,並且對學生要求十分苛刻(印象最深的就是頭髮剪短,感覺和衡水模式中要求的頭型是一樣的),



我在這裡度過了我愉快的兩年半時間,為什麼時候是兩年半時間呢?因為我又是提前半年考上了高中(峰峰第一中學),於是在別人還在上初中時,我就已經上高中了,等於說我初中上了兩年半,高中上了三年半。

這可能就是市區裡初中的優勢吧,在鄉鎮根本沒有這樣的待遇,而且老師不一定有市區老師教得好,並且去那裡的學生大多都是通過選拔出來的,不會像鄉鎮裡的學生是直接就可以上的,當時我們班級學習成績,還是比較不錯的,我的同桌有一次考了全年級第一名,當時全年級一共有1300多人,她現在在海南大學。以上就是我的經歷,那麼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1. 教師力量強大,鄉鎮裡的大多數的教師沒有市區裡面老師,教的好。
  2. 教室可能會有電扇,空調之類的,辦學條件比較出色,這也是略勝一籌。
  3. 有規定的作息時間,能夠保證學生每天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4. 因為是全日制,會有許多學生是住宿生,好多地方的人都聚集在一起,這樣還可以多認識幾個外地的朋友。
    歡迎關注,值得點贊!

喜馬小弟


別說鄉鎮的的初中幾乎沒人了,連農村的小學都幾乎要倒閉了,為什麼呢?因為人少啊。筆者之前讀的小學,還是有幾百人,一個年級兩個班,一個班三十多人,現在一個年級是隻有一個班,才十幾人。

這些小學的老師通常都是一個人教幾科,或者是一個人叫幾個年級,這種情況在我國農村來說真的是太普遍了。家裡稍微條件好的,都會把孩子送到城裡讀書。

所以剩下的,也只能去鎮上讀初中,一般好好學習還是可以考上一所不錯的高中,其實現在的初中教學也都辦的不錯。上了初中之後,你會發現很多同學會陸陸續續輟學,覺得讀書沒啥用,被外面的世界吸引著,所以去毅然出去打工了。

有些鄉鎮的初中幾乎沒人了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輟學率高!

有很多人不明白,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政策那麼好,學生為什麼就不願到校讀書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受當前農村打工思潮的影響。

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有著高學歷的他們依舊找不到工作,還得給那些小學還沒畢業的人打工。“沒有知識也一樣可以賺大錢”的觀點已經給農村家長和孩子留下了深刻影響,何況上大學也是要不少錢,所以才寧願輟學打工。

2、學校辦學的畸形發展。

很多鄉鎮的初中都喜歡搞“題海戰術”,犧牲掉學生的休息時間以達到提升成績的效果。但是基礎差的同學卻很難跟上,所以會有厭學心理。

3、教師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學性。

有時候老師的教育方法不當也會直接導致學生輟學。

4、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對學習失去興趣。

5、學生偏科想象嚴重、對部分學科缺乏興趣。

6、因成績較差所以厭學,造成輟學。

除此之外,還有著各種因素,比如說家庭經濟、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等。所以教育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去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加強與家長和孩子的溝通,讓他們明白上學的重要意義。九年義務教育是法律規定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以上就是我們師錦教育的回答,看完了別忘記動動手指頭點點贊,敬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師錦教育,為您提供更多關於學歷提升和入戶廣州的最新資訊。

師錦教育


鄉鎮初中學生的人數越來越少,學校的數量也在慢慢的下降。這種現象在全國來說也慢慢變得普遍,是鄉鎮裡的孩子都不讀書了嗎,絕對不是這個原因。

在我還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們那裡的各個鄉鎮都差不多有兩所中學,到我高中畢業以後,我所在的那個鎮上已經沒有了初中。很多學生都去到了縣裡面讀書,幾乎所有的初中生都在縣裡面讀書了。

一方面是對於教育資源的整合,把所有的學生都集中到一個學校裡上學,取消分散的教學點,所有的教育經費投入一個學校裡進行建設,更有利於教育的發展。以前有些初中裡面只有兩三百個學生,教學設施跟不上,學校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十分不利於教學的開展。所以就把鄉鎮裡的初中部都合併起來了,重點建設一個學校,讓教育經費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另一方面學生家長認為鄉鎮裡的初中太落後了,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去讀書,認為在那裡讀書沒有出息,所以把孩子送去了更好的縣中學或者私立學校裡去。鄉鎮裡的初中招不到學生,生源越來越少。

鄉鎮里老師的流失率嚴重也是一個主要的因素,鄉鎮中學的待遇低,而且生源質量差,上課很累,所以有能力的好老師都往縣裡,往市裡的學校去了。年輕的老師也不願意去,好的老師又都走了,就剩下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師。家長們就更不願意把孩子送去讀書了,就如此惡性循環,學生人數就越來越少了。



不僅僅是鄉鎮的初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小學也不可避免。現在幾乎沒有村小學了,以前都是一個村子一個小學的。現在多是一個鎮子一個小學,所有的適齡兒童都送去了鎮裡面上學。

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只有把資源都整合利用起來,才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出效果。也能夠讓孩子們得到最系統,最完善的教育。


大三老學長


現在的鄉鎮中小學的確是越來越少人了,回想起以前我們讀中小學時的情景,那叫去一個壯觀啊,那時我們一個班就就有五十多六十人了,課室的書桌差點要擺到最後面,下課後連走出去玩的地方都是很少的,因為那時的學生實在太多了。

相反現在這種情況完全顛倒過來了,現在鄉鎮中小學的學生真的是越來越少了,就拿我家鄉的中小學為例。以前我讀小學的那時從班的人數再到級的班數都是非常多的,以前我讀小學時一個班有五六十人,而同一個年級的最起碼有四五個班。那時因為人多所以童年也是很快樂。

現在我回家都會經常去小學那裡玩的,但是生源已經很少了,好像只有七八個班了。其實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現在每個家庭生的孩子都很少了,他們最多是生一到兩個就行了,不像我們八零後、九零後的那一代父母一般都是生三到四個孩子的,家庭姐妹多所以生源就多,反之家庭孩子少學校生源就少。




市泯


的確,現在很多農村初中的人數降低了很多,以前一個年級就有7、8個班級,現在僅剩下1—3個班級,而且每個班的學生人數也是少了很多,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學生人數減少除了因為農村小孩人數減低以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農村適齡學生的減少.

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施行以及農村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導致現在農村初中適齡學生人數降低了很多,無法和前十幾年時候相對比。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是2002年—2005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學校一個年級就有8個班級,每個班級是60多人,整個學校人數的達到了驚人的1300多人;而現在那個學校每個年級僅有兩個班級了,學生人數下降的太多了。

二、學生轉校.

導致學生人數降低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轉校,導致學生轉學的原因也是複雜的。

1、師資.農村初中的師資方面肯定是不如城裡面的初中的,而師資往往代表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在城裡面的教學質量較好的學校學習的話學生成績好的概率也就高。

2、硬件.農村初中的硬件設施方面不行,有些地方學生宿舍還是土坯房,宿舍裡面僅有架子床,廁所、洗手檯、陽臺、廚房櫃什麼的基本上是沒有的;教室裡面僅有桌子、凳子、黑板,飲水機、投影儀、電腦什麼的根本是沒有的,冬天取暖基本靠穿暖,夏天甚至沒有風扇降溫,這些根本是無法和城裡面初中相比較的。

3、招生名額.農村初中的招生名額方面要比城裡面的少一些,在這樣的學校考上城裡面的重點中學的概率較低。

4、學習氛圍.學習氛圍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學習氛圍不好的話是很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成績的;初中學校因為人數較少,所以導致整個學校的競爭氛圍不是很強。


饕餮視聽


座標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作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特色就是人多,走到哪都是人滿為患,唯獨鄉鎮的學校,少的可憐!

原因:1、外出打工的家長掙錢了,有了經濟條件,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鄉鎮上學,基本都是去縣城或者市裡,本人就是初高中去的縣城!

2、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優質教師基本都在大城市,資金和政策都是相對傾向城市,所以很多人奔向城市!

3、城市化的發展,城市人口變多,越來越多的人逃離農村!城市的基礎建設齊全,比如醫療、教育、娛樂、基礎百貨,這是農村遠遠比不上的!

我如今成為一名老師,也是一名北漂,越是往高處走,越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而城鄉差距確確實實的存在,教育部正在合理分配資源,但這種鴻溝很難被填平!


教育這回事兒


有些鄉鎮的初中幾乎沒人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是醉清風,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工作在農村,所以對農村教育相對比較瞭解。

以我所讀鄉中學為例:

『93~96年,我就讀於鄉中學,其實就是現在的一貫制,當時叫帽子班。全校6個班,學生共350左右。(當時教我們的老師非常年青,有幹勁,現早己經全部調走)我畢業時以第114名考上縣中等師範學校(領近三個縣唯一的一所),全縣共招收120人。單我們這一屆兩個班就考上了6人。同比我們區唯一的正規中學,建校於建國前,才考上2人。

99年後,該中學不溫不火,勉強維持。

到今天為止,己經舉步為堅很難招到新生100人以上了。』

現在,很多鄉鎮中學幾乎沒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一:鄉鎮中學設施落後。跟不上需要,滿足不了家長學生的教育需求。

二:師資力量的流失和缺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很多老師選擇調離,到更好的學校更好的地方上班。導致師資力量的流失和缺乏。

三: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人類逐級遷移。鄉下往鄉鎮遷,鄉鎮往縣城遷,縣城往省市遷,導致了生源的減少。

四:國民對教育的重視,鄉下教育比縣市差了不少,很多人選擇把子女送到縣市甚至更遠更好的學校讀小學中學,進一步減少了生源。

五:人口出生的減少。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下壓的提高,國民意識的增漲,很多人選擇了少生優生。導致適齡兒童的減少。

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有了前幾十年的教育發展。隨著出生人口的穩定和減少,加上生源的流失,特別是逐漸富裕起來的家庭更多,他們大多選擇更好的縣市學校,這幾年農村中學在校學生明顯減少。正反應了中國教育在發展在提高。更反應了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重視和更高需求。


對此,您有什麼高見?歡迎交流補充。

想知道更多教育諮訊,請關注【醉z清q風f】


醉z清q風f


有些鄉鎮的初中幾乎沒人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新世紀之初,全縣撤鄉並鎮,24個鄉合併成5個大鎮,我們這邊5個鄉合而為一。原先5所鄉中學有3所合併到鎮中心地帶,新組建了一所鎮中學,其他兩所因地處本鎮區劃邊緣地帶,與市區和別的鎮接壤,得以保留。



鎮中學為全鎮最大初中,教師也不過百人,學生不到千人。另兩所學校的師資都不到50,學生三四百人,且呈逐年遞減趨勢。


綜合起來看,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

第一,農村適齡學生數下降。雖然有二胎政策,但新一代農民不願生二胎,農村獨生子女數量增多,總體生源不足;

第二,城市化進程的威力顯現。農民進城落戶的人數增多,許多鄉村已經人去樓空或是隻有老人守巢,適齡孩子去了縣城或市裡讀書;

第三,社會流動性加強。現在的人已經不是過去那樣固守在一地,一生不肯挪窩了。南下北上,西進東突,哪裡有發展空間,哪裡錢好掙,就湧向哪裡。農村孩子隨同父母到城裡或者乾脆出生在城市裡,在城裡就讀;

第四,農村家庭對於教育的投入加大。不少農民覺得孩子應該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所以他們把孩子送到縣城或市裡的學校讀書,有的租房陪讀,有的買車接送,有的乘坐公交,反正現在交通很便利,村村通公路,有很多公交班次。

你有何高見?歡迎評論!


劍客談教育


教育資源嚴重不平衡導致!教師水平低,教學質量不高,導致生源流失嚴重;生源流失又導致優秀教師流失,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有些鄉鎮初中幾乎沒有了學生,只剩下漂亮的樓房。


一、鄉鎮中學生源流失嚴重!

我家周圍有個菜市場,裡面的小商小販們的生意並不是很好,除去房租,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但是他們依然堅守,原因就是為孩子上學。因為作為城市務工人員,他們的孩子是有機會就近入學的。這種情況在落後的鄉鎮並不少見。

二、鄉鎮中學老師流失嚴重!

我們這邊的一些鄉鎮,很難招到大學生,即便招到,這些老師工作滿五年後就可以考到城裡,而由於二胎政策和小班額政策,導致城裡的學校普遍缺老師,這些鄉鎮中學的老師考到城裡的難度並不大。我問一位鄉鎮中學的老師,他告訴我他們學校的新老師,沒有工作超過10年的,都走了,剩下了些老弱的老師,教學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現在國家很重視鄉鎮和農村教育,蓋了高樓,買了各種先進的硬件設施,唯獨老師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