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2017年2月4日,南陽市人民政府為該市宛城區瓦店鎮界中街一住戶,頒發了碑匾,上書“鄭東閣民宅”,從法律意義上講,該住戶全家正在居住的房屋,從此受到政府法律保護。

古時,能得到朝廷御賜宅匾,乃光宗耀祖、事業發達之幸事。據說,目前市場上流行的食療養生產品----“洗柳居”華蒜豆,其中,“洗柳居”就是明朝皇帝御賜給一宮廷御醫的宅匾。難怪“洗柳居”一直能延續到今天而長盛不衰。南陽市有千萬以上人口,民風淳樸,安居樂業,民宅鱗次櫛比,外觀樣式大同小異。市政府為何偏偏要給這戶人家所住房屋賜匾保護?能住上政府賜匾保護的住宅,當然是榮幸之至。這座在整個南陽市別無二家的住宅稱其為“南陽第一民宅”,自然當之無愧。

“南陽第一民宅”坐落在昔日繁華熱鬧的南陽市瓦店鎮界中街上,這是一座建於大清光緒甲午年間的四合院建築。自清光緒甲午年(1894年)至今,已經一個多世紀了,這座歷經風雨的清代民居建築,屹立在界中這條鄉村街道旁。成為歷史與現實交匯的豐碑。

界中,原名界冢 ,位於南陽市瓦店鎮最南端,與新野縣接壤。西臨白河古渡,乃大唐金華縣城舊地,是宛襄古道南陽縣境最後一座驛鋪和集市。傳說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3年,距今254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訪,途經界中,夜宿界中南門外西側華嚴寺裡。寺中主持古道熱腸,見客人精神欠佳,親手煎制薑絲香醋茶以祛風寒。次日,乾隆爺龍體康健,行前重金答謝,主持堅持不受。乾隆皇帝身感此地民風淳樸,遂手諭“免除界中三年賦稅”和“古范蠡鄉”四字匾額。一不小心卻將“界冢 ”誤寫為“界中”,皇上一言九鼎,從此“界冢 ”就易名“界中”至今。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據考證,這裡是一代商聖越大夫范蠡故里。同古道上很多的驛鋪一樣,這裡曾因官宦商賈雲集、車馬舟船絡繹不絕,而帶動了商業的發展,漸成熱鬧集市,便衍生出諸多與生活休慼相關的作坊店鋪。漫步界中街,老街古韻盎然,老寨隱約可見,一條老街綿延一里多地,前店後坊,店鋪林立,生意興隆。比如保元堂藥店、同心昌雜貨等各行各業的老字號作坊古色古香,見證著界中昔日商業的繁榮。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說起界中老字號,那自然首先想到的便是米醋;說起界中米醋“裕興長”時,老人們仍習慣順口稱“老油坊”。就是1950年後界中街上的供銷社舊址,也是現今整條界中街上保存最為完整的大清天井四合院--“南陽第一民宅”。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據有關專家介紹,現今界中街這座大清四合天井院,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5月,距今有123年曆史。南陽範圍內這樣的建築還有,但沒有一座像這座保存得如此完整,可以說是南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四合天井院。房屋主人告訴小編:“當時山西人建這座房時,全憑在這裡的掌櫃招呼著,建成後東家弟兄二人從山西一起來看,老大讚不絕口,讚歎曰:‘此房就是少了四個鼻兒’。意思是房屋如此漂亮,要是有四個鼻兒的話,恨不能把它提起來,搬回山西去。足見房東對此房的喜愛之情。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該古建築總建築面積534.2 m',屬士木結構。佈局合理美觀,冬暖夏涼,有山西馮家大院之風格。上房上下12間,配房分左右共24 間,中堂屋12 間,有立契字跡為證:“皇光緒歲峕(音同“時”)甲午年己已月乙丑日立棟大吉,房主人裕泰亨記,泥匠人馬忠萬事亨通為計耳。”此屋主人乃裕泰亨也,在此以釀醋為生,即界中醋廠發源地,其產品享譽全國各地,遠銷東南亞,有“酸中有香,香中有酸”之美稱。

1942年,那是一個災年,古道上,背井離鄉,餓殍遍野,裕興長的老闆讓夥計將店內的油餅送給飢餓的人果腹充飢,一時保住了很多人的生命。善舉難忘。及至解放後,政府要分扒老油坊房產的時候,鄉民們用他們樸素的善良使老油坊得以保存。三十里屯的閻家老宅在機械人工的轟鳴號子聲中瞬間倒塌,裕興長的老宅和作坊今天依舊矗立在老街上,伴著綿軟的醋香,成為一道厚重的回味悠長的景觀。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四合天井院度過了滄桑歲月,1950 年此院轉入原南陽縣供銷社,90年代後又轉交員工鄭東閣接收。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四合天井院歷經風雨,年久風化。2016年7 月9 日,一場暴雨使得上房幾間倒塌,造成了很大損失。為保證該房屋的歷史原貌和完整性,鄭東閣奔赴鎮平,採購古房脊獸,並請來工匠,進行復古還原。鄭東閣告訴小編:“這座天井四合院,從上世紀能保存到今天,實屬不易,雖說現在房屋所有權現在歸我,但房屋不僅是做為清代社會生活,歷史發展的縮影,更是清代建築風格,建築藝術的展現。古建築做為研究清代歷史生活必不可少這樣的教材,我就有責任保護好她。自從全家人住到這裡至今,每年都根據情況或多或少投錢維護,特別是去年暴雨造成的坍塌,一次性修復維護費用達3萬多元。保護好這座百年四合院,就是保護界中古鎮文化。”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2016年,南陽市人民政府公佈,該建築正式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2月4日,市政府立碑匾予以保護。“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南陽第一民宅”,從此聲名遠播。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座四合天井院依然屹立在界中街曾經古老的驛道旁邊,特別引人注目。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陽春三月,百花盛開,不少人都拖家帶口外出踏青、遊玩。忘卻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南陽第一民宅”古建築之美。倘若有幸到界中來,趕上逢集時,南來北往,摩肩接踵的人流,使你不得不回想起昔日界中古鎮的繁華與熱鬧。屹立在街道旁的“南陽第一民宅”---天井四合院向人們訴說著古鎮的滄桑歲月,她的高大、唯美、凝重展示給你的是界中古鎮厚重的歷史文化。


界中街上的“南陽第一民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