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的農村酒席是什麼樣的,都有什麼菜?

江湖電臺


河南農村婚宴酒席

從小生長在農村,記得每次有親戚家的哥哥姐姐結婚,就特別開心,因為又可以吃到酥酥脆脆的粉條丸子了😂

在我們那個小鎮裡,一般結婚酒席都是先上九盤涼菜,所謂一些:涼拌牛肉,豬耳朵(嘻嘻,我的最愛)老醋花生米,涼拌銀耳,拍黃瓜,豬頭肉,白糖西紅柿,炸雞柳,和炸雞塊,有時還會夾帶一些河南的特色“果子

涼菜一般都是孩子們的最愛,上完菜,發了筷子🥢,孩子們就開始狼吞虎嚥的開造啦(畢竟從坐桌開始到可以動筷要差不多一個小時)最後是風捲殘雲般的吃完了一桌的涼菜,這個時候熱菜也開始陸陸續續的上桌了,孩子們看著大碗的扣肉,小酥肉,粉絲大肥肉,也都沒有了興趣,唯一能使我再一次感到高興的就是酥脆丸子湯端上來的那一瞬間,這個時候如果同一桌的小孩比較多的話,那最怕的就是剛吃完一個再去舀的時候碗裡已經沒有了,所以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是先積極的往自己面前的盤子裡使勁的挖,大概每個人挖了三四個吧,看看碗裡就剩湯了,也就心滿意足的開始滿滿品嚐“自己勝利的果實”了這個時候的大人往往是不動筷的,再往後上的菜還是一些以大魚大肉為主的蒸菜,孩子們這個時候也已經吃飽了,下午上課的預備鈴也開始想起了,孩子們都該一窩哄的抓起書包就往學校的方向跑了,大人們就以一道“滾蛋湯”結束了此次的宴席😂

所謂最後一道菜“滾蛋湯”就是用幾個雞蛋攪散倒入放有調味料的開水裡,等雞蛋稍微凝固一些,就盛到碗裡供來赴宴的親友們喝一杯


瓶蓋兒日常


陝西有“九大碗”(書方菜餚),“九碗素菜”(民間菜餚),“十三花”…

九大碗:燉白菜、燉豆腐、燉蘿蔔片、方塊肉、甜飯、條子肉、涼拌蘿蔔絲、紅燒肉匯豆腐、丸子燉海帶。

九碗素菜有:兩碗嗆蘿蔔絲,兩碗白菜燉粉條,兩碗蘿蔔片,兩碗老豆腐,一碗紅燒肉…(跟九大碗相似)

十三花在我們哪兒比較隨意,菜餚一般有:匯三鮮,條子肉,甜飯,肘子肉,燒雞,酸菜魚,青椒炒蛋,蒜薹炒肉,蘑菇青菜,涼拌四季豆,涼拌藕片,豆乾伴西芹,豆芽伴菠菜!…一般主張是四個主肉菜,五個熱菜,四個涼菜…搭配比較多樣化!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還有“重八席”等,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為您分享我們身邊的生活瑣事。


老陝看生活


在我們農村辦喜事、喪事、蓋房子上樑、搬家等都會有酒席。

下面來看下現在我們安徽農村的一般酒席!

前菜:

1:六小碟(涼菜)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六小碟分為:

三葷:糖醋排骨,豬耳朵,鹹水雞。

三素:花生米,麻葉,西瓜。

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必須是三葷三素。

主菜:

1:豬蹄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豬蹄加上花生米燉至豬蹄軟爛,真是美味!

2:雜燴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木耳,滑雞,魚圓,鵪鶉蛋,山藥等在一起煮

3:紅燒雞肉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哇嗚,雞切塊紅燒!

4:蝦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水煮,油炸美味鮮香。

5:整雞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肉鮮味美、肥而不膩和爛而不散,必不可少!

6:糖醋魚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酸酸甜甜老人小孩都愛吃,而且還有特殊的意義。

7:涼拌牛肉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酸甜味香,清爽利口,夏令冷菜,配醬料蘸食。

8:梅菜扣肉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下飯必備!

9:趴蹄{肘子)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軟爛鮮香。肘香飄蕩,味美爽口

10:茶葉蛋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茶香濃郁,鮮香可口,具有“圓席”之稱

湯:

1:甜湯

安徽農村酒席菜單

具有護脾胃、生津益血、補中益氣等功效

2:紫菜蛋湯

安徽農村酒席

口感鮮鹹,營養極佳!

以上就是我們安徽農村的酒席菜單:

六小碟;

十個菜;

兩個湯;

在你們哪裡算怎樣的層次,歡迎大家評論


小楊生活記實


給朋友們說說,俺們魯西南山東濟寧的農村服大席。就喜酒來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尤其是廚房,絕對接地氣,都是大鍋菜,大鍋肉,一鍋鍋的燉好,到開席的時候直接盛盤入席。【大家可以看圖片】。

喜酒我們這邊一般都是十六個菜,或者十八個,四涼,四熱,,四個湯菜,雙雞雙魚雙肘子。

​ 雖然現在生活水平好了,但是主家還是喜歡大席上,多肉菜類的,量大,咱們農村人喜歡吃,都誇你家的席裡好,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在提著回家。你可以體驗一下我們魯西南的大席,不過要拿紅包滴!!!

我們這邊喝酒就喝嘉祥紅太陽酒廠的一帆風順《嘉祥就是曾子的故里》,酒好,寓意更好,“凡事一帆風順”。煙大多數用玉溪煙,有錢的主家直接用大中華了。






順其AA自然


我們湖北農村老家的酒席,一般紅白喜事,都是坐著流水席吃飯,因為在農村,人情觀念看得比較重,一般都會在辦酒席,提前兩天去幫忙,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場面十分壯觀和熱鬧,一般以川菜系列為主,坐席十人一桌,啤酒一箱十二瓶,自己家釀造的白酒二斤,飲料一瓶,一般以二十個菜為標準,蒸菜八個,農村叫日子蒸蒸日上,八面來財,麻辣涼拌六個,其中葷素各半,叫六六大順,三羊開泰,燒雞兩隻,好事成雙,炒菜四個,四季平安,一般都保留著原始淳樸的風俗,自己在家辦酒席,沒有吃完的菜可以回收利用,近幾年來為了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反腐倡廉,鋪張浪費,杜絕假借辦酒席斂財的思想指導方針,農村的酒席也在正規合情合理的方向發展,一般倡導少辦酒席。




農科長


我這邊是山東濰坊的一個區,我們這邊鄉鎮上的標準一般從480到880左右的標準,最少的也是16個菜,再加就是18個,22個,26個,再有就是菜品的品質差別不同。

所有標準裡都必須有的就是寓意比較好的,全雞,魚,肘子,烤鴨,紅燒肉,大蝦,這些是最基本的,然後加各種配菜,然後是豆腐,意思是都有福氣,糯米棗飯,裡邊有紅棗,桂圓,核桃,花生,寓意早生貴子,都是圖比較好的寓意。

現在反而是肉類的菜吃的很少了,跟生活水平有關係吧也是,也都注重健康飲食了,婚宴上青菜跟海鮮是比較受歡迎的。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好幾家人的大事,都是盡心盡力圖個好寓意,祝天下所有有情人永遠幸福~~





韓小樂的日常


我的座標:青海省西寧市

我們這邊一般農村酒席基本的配置大概是1桌800-1000左右,喪事和喜事的酒席略有區別,不過一般都是八個涼菜八個葷菜,外加菜包和糖包,大同小異,一般菜品有全盤(涼菜)、青海三燒、魚、手抓羊肉、肘子、酸辣裡脊等等的,相對來說比較豐盛。我個人吃過甘肅的酒席和南方的流水席,個人感覺我們青海的酒席水準還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分量還是品質都非常號。

(青海三燒 主要食材:丸子、炸土豆、羊筋)

酸辣裡脊

手抓羊肉

肘子

涼菜(全盤)

我是老黑,我來自青藏高原。我將用鏡頭記錄我家鄉獨特的自然風貌。


雪域高原我的家


新泰(大八八)大席

新泰市位於山東中部,屬於泰安,是山東煤炭輸出大縣,全國百強縣,這裡風景優美,文化燦爛,人傑地靈,好客新泰歡迎您。

流傳在新泰谷裡的“八頂八”(俗稱大八八)宴席,始於宋代,盛行於明清。因程序嚴謹,用料講究等特點而名揚四海。

“八頂八”宴席是因為八仙桌放不開眾多菜餚,用八個大碗撤換八個中碗,而由來。

宴席有八個中碟,八個中碗,八個大碗,四個大件碗,共計二十八道菜。菜餚製作使用了炒,爆,蒸,煮,煎,燉,炸,拌,燒,拔絲等方法。注重菜餚的色,香,味,行和豐盛,完美體現了魯菜的精華。

“八頂八”多在招待最尊貴的客人時,如兒子定親,結婚,新女婿認門,會親家等隆重場合才舉辦。“八頂八”宴席大致分為點心,上菜,吃腰飯,敬酒四個階段。

宴席開始先上八盤點心,邊吃點心邊喝茶,吃一會兒,全部撤下。然後正式上菜,分四次上八個中碟,都是冷菜,有涼拌豬肚,熘肝尖,松花蛋,蜜棗,卷煎,八寶菜,琉璃球,白灼大蝦。接著上中碗,也是八個,一般菜都需要勾芡,用水澱粉加少量的醋,農村一般不用料酒,醋代替了料酒,這也符合了農村的飲食習慣。先兩個中碗,分別是溜肥腸(勾芡)和爆炒腰花(勾芡),然後上整隻燒雞,一般是農村土養的七八斤的公雞,這是第一大件,這時候坐在一把手位置的要掏兩盒香菸,這是對廚師技藝的肯定,也是對廚房一天辛勞的獎賞。再上兩個中碗,分別是爆香裡脊肉(勾芡)和海米燴木耳(勾芡)。再上一個大件糖醋鯉魚,魚頭一定要朝東,寓意魚入東海。,再上兩個中碗,分別是爆炒魷魚(勾芡)和蔥燒海參(勾芡),然後上個大件肘子,一般是七八斤的大肘子,真是一飽眼福,文火燉四五個小時才行,非常軟糯好吃。那個香啊。再上兩個中碗,分別是蓮子桂圓八寶罐頭和冰糖銀耳羹,上最後一個大件八寶飯,在古代北方一般是麵食,能吃上大米是一種奢侈,所以八寶飯一直沿用至今。四個大件上齊,八個中碗撤掉,再上八碗水餃或混沌,俗稱“吃腰飯”,吃完腰飯,全體起座離席,外出休息半小時。特別是新女婿回門不知道怎麼回事,以為席吃完了,要回家,主人家趕緊拉住,鬧出不少笑話。

客人休息返回後,開始吃下半場。桌上其他菜全部撤下,只剩八個坐碟,開始上八個大碗,菜品依次為炒雞,炸魚,四喜丸子,燉豬蹄,紅燒肉,豬耳拌黃瓜,炒蒜薹,炒芸豆。宴席上第一個大碗炒雞時,主人及家族開始依次敬酒,年齡先小後大,從小輩到晚輩,敬酒的人越多,說明家族旺。敬酒完後,主客必須自己催促上飯,然後才能上飯,這是對客人的尊重。上夠最後一個大碗炒芸豆後,大家共同喝乾最後一盅酒,叫“門前盅”,然後上飯,一般是饅頭。這是第二次飯,吃飽後起席。正式吃完。

一般這宴席吃下來最少四五個小時,從中午吃到天黑。現在已經不在乎吃的多少,已經變成了一種飲食文化。後來經廚師在八頂八基礎上,改進為十頂十,非常好吃。在新泰市果都,羊流,谷裡,西張莊最為流行。

來新泰一回一定要吃一次八頂八大席,才不往此行。大美新泰歡迎你的到來。





八零後小王


我老家鎮平縣張林鎮的,也不知道貧困縣的帽子摘沒?我知道我老家真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為什麼這麼說:一,鎮平縣是貧困縣,兩大塊收入一個是勞動力輸出,二個是玉飾品加工,二,鎮平幾乎無工業,計劃經濟背景下的工業體系已不覆存在,在新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幾乎沒有大的工業項目來支撐GDP,因此人均收入還主要靠傳統產業。每年要回老家過年,免不了走親串友,見證著農村老家的變化:村村通道路,不再泥濘。農田耕作不再是人挖肩挑,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吃飯不再是一碗端,兩三個菜隨手拈來。家裡各種電器齊全,吃水不再是全村一口井,家家都用上自來水。最明顯是佔相當比例的家庭小轎車已經是常用通勤工具。

要說到有什麼菜,有待一拼,傳統四大件:雞豬魚牛自不必說,老家紅白喜事最能體現直觀變化:紅白扣肉,燒羊排,紅燒魚,燒大蝦,涼拼牛腱……不一而足,這在過去想都想不來,現在是家常菜。

如果朋友你來南陽作客,我定好酒佳餚相待!


愛之翼ex


我是山東魯西農村農民。我說一下我們這裡的酒席,在我們這裡有兩種酒席。一個是結婚酒席,另一個是貴客到家裡來的那種。

樓主指的應該是結婚酒席,在我們農村結婚,以前的時候,大約在2010年以前把,也就10年前,那時候農村配套都不是很好,沒有像樣的酒店,一大部分都會在家裡舉行婚禮,到時候村裡的鄰居都會來幫忙,村裡有幾個會炒菜的大廚,也是幫忙那種,我們年輕人也基本都會去,因為結婚的基本都是發小,不管玩的好不好,總得要捧場。

農村酒席和飯店的做法還真是不一樣,口味上農村酒席偏淡不膩,以香,鮮為主,輔料調味基本就是大蔥,姜,大蒜,辣椒,花椒,八角,香菜,豆油,醬油,醋,鹽,味精,香油。

酒店的放油和其他佐料比較多,就是將就色香味俱全那種。因為酒店畢竟專業,為了增加菜的口感,也分什麼菜就什麼炒法。比農村佐料還多了,味達美,蔥醬,老抽,濃湯寶,雞精,料酒之類的。所以農村的酒席更偏向於家庭口味。

山東的酒席肯定是以魯菜為主,農村也不為過,但也有些將就,就是很多菜不能上席,比如狗肉,韭菜,蘿蔔,鴨肉等等。

說一下農村菜:清湯燉雞,糖醋鯉魚,清炒魷魚花,清蒸蝦,手切醬牛肉,清燉排骨,清湯丸子,黃瓜炒蝦仁,這幾個基本算是硬菜。配兩個青菜,芹菜炒肉,清炒油菜,辣椒芸豆。再配幾個涼菜如薑汁藕,薑汁松花蛋,香腸。大約就是這些菜,湊12個菜,圖數字吉利。

你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確實都偏清淡。而且山東魯西這邊辣椒菜比較少,和膠東區別還是很大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是頭條三農創作者,長清小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