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一個腐敗的社會一般有這四個特徵

人們注意到,社會上必然出現的腐敗現象有如下徵兆:


尼采:一個腐敗的社會一般有這四個特徵



第一,當某地出現腐敗,形形色色的異端成見便大行其道,而民族的整體信仰反而變得蒼白無力了。成見就是二等自由思想,誰為成見所左右,誰就選擇某種被他認可的形式和公式。他讓自己有選擇權。

成見:指對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變的看法,一般指不好得看法。建立在一定的認識和價值觀的基礎上,而且因為認識僵化所以才導致了成見的形成。)

與信教的人相比,持有成見的人在“人格”上要高得多,存在成見的社會就是一個擁有眾多特殊個體、對特殊事物感興趣的社會。以此視之,成見相對信仰而言總還是一個進步;也是一種跡象,表明人們的思考能力進一步解放,並且有要求思想自由的權利。崇尚古老宗教的人也在指責腐敗現象了,但又發表許多言論,對那些最自由的思想家的成見進行惡意中傷。讓我們記住,成見是“啟蒙”的徵兆。


尼采:一個腐敗的社會一般有這四個特徵



第二,人們因為社會衰退而指責發生腐敗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對戰爭的讚譽以及對戰爭的興趣明顯低迷,人們追求生活的舒適,就像當年追求武士的功名和體育競賽的榮譽一樣。然而,人們所忽視的一個事實是,那些古老民族在戰爭和體育競技中得以輝煌展現的精力和激情時下幾乎蕩然無存,已轉化為私人的激情了。

誠然,在腐敗社會里,一個民族耗費的精力比任何時代都多,個人精力也濫加拋擲。這在當初不大可能,因為那時人們還不夠富裕啊!“衰敗”的時代就是這樣:悲劇無處不在上演,偉大的愛與恨層出不窮,知識的烈焰只面對上帝。


尼采:一個腐敗的社會一般有這四個特徵



第三,人們好像是在對責備成見和衰落作補償似的,慣於對腐敗時代一再說什麼:這時代比較溫和寬鬆;相對古時自信而強盛的時代而言,其殘酷性己經銳減。

我無法同意這種讚揚,也不同意那種責備,我只承認,社會的殘酷性時下已文雅化了,它的古老模式顯然違背當今時尚,然而,用語言和眼神造成的傷害、折磨卻達到極致,惡意,以惡意為樂,這是現在才創造出來的。腐敗的人們很風趣,也愛誹謗。他們知道,除了匕首和突襲外,還有別的殺人手段;他們知道,人們相信一切好話。

第四,當“道德衰落”時,首先會湧現被人們稱為暴君的人物。他們是先驅,是個體中早熟的佼佼者,只消稍等片刻,這些果實中的果實就在民族之林中成熟,變得黃橙橙的。本來,只為這些果實之故才有這樹林呀!

當腐敗登峰造極並且爆發五花八門的暴君爭鬥時,必然會有凱撒式的暴君出來收抬殘局,結束一場為爭奪專制統治權而鬥得精疲力竭的角逐,他充分利用了這“精疲力竭”,為自己。

在凱撒時代,個人普遍十分成熟,因而“文化”極盛,碩果累累,這倒不是因為凱撒的緣故,儘管文化人中的翹楚向凱撒餡媚說,他們的一切均系凱撒所賜。事實是,這些人需要外部的安寧,因為他們內心混亂不堪。在這樣的時代,賄賂及背叛無以復加,因為對不久才發現的“自我”之愛遠比對古老而衰弱的“祖國”之愛強烈;面對動盪不安的命運要穩定自己,這種需要使得高貴者伸出雙手,表示願意接受有錢有勢者向他們手裡傾倒黃金。


尼采:一個腐敗的社會一般有這四個特徵



而如今,很少能展望一個確定的未來,人們都為今天而活,這種心態使得騙子有空子可鑽,玩弄一些容易得手的伎倆。人們極易“為今天”而受騙或受賄,而把未來留給道德!

眾所周知,這些只為一己私利的個人比統治者更關心眼前,對自己和對未來都同樣無法預計。他們也喜歡同擁有強權的人物結合,相信自己有辦事和打聽情況的能力,而這能力在普通人那裡既得不到理解,又得不到好處;專制者或凱撒也很能理解個人的權利,哪怕個人有不法行為。他們也有興趣為一種勇敢的私人道德說活並伸出援助之手。

專制者也是用拿破崙一次堪稱經典的講話來看待自己的:

“人們對我的一切指控,我有權用‘這就是我’這句話來回答。我是置身世外的,不受任何人的制約。我要求人們服從我,哪怕是我的幻想也得服從。人們應該毫不費力就能找到我的幻想,我專注於這種或那種娛樂之時的幻想。”

拿破崙一次對妻子說,她有理由懷疑丈夫對婚姻的忠誠。

腐敗的時代是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時代。蘋果,我指的是個人、未來的播種者、精神拓殖的始作俑者、重建國家與社會聯合構架的首創者。腐敗只是一個民族在秋收時節的罵名。


尼采:一個腐敗的社會一般有這四個特徵


選自尼采《快樂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