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看過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Tom2468


當年單位去騰衝旅遊的時候,專門跑到小醉幾場戲的取景點去了一趟,結果相機沒電了,沒能留下紀念。

電視劇一共只看了兩遍,小說看了四遍。說實話電視劇確實只能算半成品,大部分情節都被咔嚓了,據說導演根本沒有來得及親自指導剪輯,就被各大電視臺搶走,很多剪輯版本都是各家電視臺自己做的,所以播出效果很一般,甚至換臺看節奏都不一樣。

但並不影響這部劇在中國電視史上的地位,因為再也沒有一部劇敢這麼大膽去拍“真實”的戰爭,包括亮劍都不能,李雲龍滿嘴爆粗性格暴戾,就算是反偉光正形象最過度的了。而我的團長我的團,拍出了沒有主旋律干預的戰爭畫面,乞丐土匪一樣的潰兵、充滿熱血但毫無卵用的小書蟲、古沉偏執但一直以兒子為傲的老父親、戰鬥力負數但笑著赴死的游擊隊、還有就是乾淨的像白蓮花一樣的土娼小醉。

這部劇裡面的演員找的真是太完美了,感覺就是小說作者自己去選的一樣,沒有一個出戏的角色,包括迷龍的兒子都演得很好。精英團的外強中乾、炮灰團的吊兒郎當、唐基的狡詐、虞嘯卿的幻滅、獸醫的慈愛、以及煩啦那些永遠取之不盡的消極跟散漫。

這部劇的金句實在太多,而且都有講不完的道理,但如果要找一句記憶最深刻的臺詞,大概就是獸醫臨死前的那句話:

我是傷心死的。

他傷心並不是因為煩啦寫那首惡毒的詩嘲諷他,而是一個老人預感到自己即將離世,知道他再也不能給這些炮灰渣子們做無用的治療,也不能給他們挖坑埋屍體,他們將會徹底變成遊魂野鬼,因為無人誦經給他們聽了。

一個善良到無用的老人,一個炮灰團每個人都嘲笑他,但每個人都希望在臨死前握住他手,帶著最後溫暖離開的老人,最後被一顆流彈奪走生命。之後炮灰團的瘋狂跟迷茫,只是因為失去了那隻可以陪伴自己最後時刻的手,失去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真的只能冷冰冰的離開,是多麼的無助。


鹹魚茶館


我很喜歡看的一部劇,印象深刻的話有幾句:

1.我看著死人,我看著活人。我終於得到了我要的那個機會,靠卑鄙。不靠蠢貨們的熱血和真誠。

2.我爛的是腿,不能整個人都爛掉。

3.你可是沒有不信,你連不信都不信。

4.死了的安詳,活著的茫然。當沒得選擇時,中國人並不怕死。




家庭影院小善


記不清幾年前將《我的團長我的團》看了幾遍。如果說印象最深的一句,那當屬東北大兵迷龍的那句唱:你要讓我來呀,誰能不願意來呀?……

並不是這句最有意義,而是在那個白色恐怖時期,戰爭席捲整個世界的時代,也只有迷龍在劇中的出現,給壓抑的心情增添了幾分輕鬆。

既然提到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那就延伸一下對這部劇的感受。這部電視劇熱播後,除了像筆者一樣非常欣賞的觀眾外,也讓看慣了許多抗戰神劇的觀眾極為不滿,甚至可以說是罵聲一片,眾說紛紜。其實大可不必。那麼,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這部劇從另外一個角度詮釋戰爭的殘酷!或許有真實,也或許有虛構的成分。可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傷亡和家園被毀是肯定的。但隱形的傷害,不論對我們,還是無恥的侵略者的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和摧殘!

第二,有的觀眾不滿是因為覺得詆譭了軍人的形象,或者說詆譭了國軍的形象。其實,只是過於真實了一些。他們沒有裝備,沒有服裝,甚至是沒有食物,還能有什麼軍容?入緬作戰的遠征軍,補給能跟在國內比麼?還有淪陷區打游擊的戰士們,他們的形象都不會好到哪去!這樣的形象,也是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勿忘戰爭的殘酷,不要被神劇誤導,以為抗戰是件容易的事!

第三,那個戰爭的年代,潰退的官兵:北平人孟凡了、上海人阿譯、東北大兵迷龍;還有要麻、豆餅、蛇屁股、康丫、獸醫郝大叔和湖南人不辣……他們不論怎麼潰退,但他們不是俘虜,不是漢奸!事實證明,他們在假團長死啦死啦的帶領下,還是非常有血性的!戰場經驗豐富,有了裝備後,戰鬥力也是很強的!

向烈士們致敬!向所有為抗戰做出貢獻的先輩們致敬!

時至今日,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網絡與現實並用,各種黑化我國,經濟和軍事全面圍堵,遏止我們的發展!我們要堅定信心,拿出軍人的鬥志,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光榮傳統,將一切膽敢來犯之敵,消滅在國門之外!








超玉詡


有中國版“摩根.弗里曼”之稱的羅京民老師演的郝獸醫,一個老陝。

一發迫擊炮炮彈飛過來,人瞬間就炸沒了。屍體從懸崖下的峽谷被找到,大夥一根繩子綁著往上拉,平時沒一點正經的迷龍,在懸崖下仰頭注視著獸醫的屍體一點點向上升起,夕陽的逆光下,獸醫的屍體似乎帶著一層神秘的玄幻之光,“迷龍”雙眼噙滿淚水,嘴裡喊著“昇天了!昇天了”……令人潸然淚下。這是中國電視劇令人難忘、被人忽視而不多的經典場景之一。

《我的團長我的團》隨著時間的流逝,再回頭去看,依然是一部電視劇傑作。


wangxb345


孟煩了:“你騙我們有了不該有的希望。若為自由故萬事皆可拋。”

迷龍:“你要讓我來呀,誰他媽不願意來呀,那個犢子才不願意來呀啊啊,你們家的牆又高哇,四處打炮臺呀,就怕你爹用洋炮嗨呀啊啊。”

不辣:“劉大哥,我滴哥呦,你把我比做什麼人呀,我把你王八蓋子滴,我把你呀比牛郎。”

龍文章:“別開槍,我是你們川軍團團長龍文章”

阿譯:“蝴蝶兒飛去,情已不再。”

虞嘯卿:“無賞即無罰,所以我只能嬌縱他們”

太多了……


布吉爾


豈約無衣,與子同袍

在艱苦時刻,是這短短几個字讓類若乞丐的官兵凝聚在一起,沒有高大上的口號,只為了一個最簡單的願望,和平,有衣穿,有飯吃

記得一位上過戰場的朋友說,在戰場上,激發鬥志的不是什麼偉大的願望,就是看到戰友倒下的那一刻,激發了戰士的鬥志:為戰友報仇!

升官發財,對他們來說,也許想過,但相信他們在拼死一戰的那一刻,是沒有什麼比為戰友報仇,為活下去更重要

喜歡這部電視劇,很真實的一群草根官兵

向他們致敬:你們是真正的英雄!


729132g


我之前在關於《亮劍》的一個回答中說過,我認為最好的抗戰劇莫過於《我的團長我的團》《亮劍》和《永不磨滅的番號》。

《我的團長我的團》看完給我感觸很深,因為我在此之前看過《中國遠征軍》這部書,描述當時戰爭積極慘烈,中國軍隊在第一次緬甸戰役中,遠征軍傷亡總數達6.1萬人。以杜聿明指揮的第五軍為例,戰鬥動員人數為4.2萬人,傷亡總數達2.2萬人,超過總兵力半數以上。

言歸正傳,就說一說《我的團長我的團》電視劇裡令我難忘的情景吧:

故事越多,會越沉默。

在祭旗坡上,“你要讓我來呀啊,誰他媽不願意來呀~啊,哪個犢子才不願意來呀~啊……!

我們天生一副炮灰樣

是上峰覺得我們可以隨意的犧牲

幹過炮啊,沒幹過,張口就來

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下面這段情節令我難忘和淚奔

這句“我帶你們回家”包含了多少感情啊~


熊貓影娛


這槍啊 得先拉槍栓 然後對準了才能扣扳機

死瘸子 三米之內

哪個犢子不願意來啊呀啊

團長 打一炮哦 今天天氣好 打一炮哦 就一炮哦

過路君子 哪位行行好 葬了我公公

叫爸爸 哎呦 這個小癟犢子 咬我 呵呵呵

對不起 對不起 對不起 昨天晚上吵著你們了 別唱 別唱 大爺 大爺 別唱 還沒起呢

全體都有 晨練 唱軍歌


哈爾濱佰盛長安4S店


這個片子我認為是我目前為止看的抗戰片最真實的一部。

在幾年前粗看第一遍時,只是感覺不像其它片子那麼假。起碼衣服道具武器等等還有的符合當時情景,有很多種當地的方言特色。這也符合潰兵的特色,日本兵的能力也沒有刻意的迴避。

後來又重看時慢慢地吸引了我,從煩了.團長.機槍手.軍醫.裝彈手.汽車兵.炮兵.東北排長只到師長與美國講師。這些鮮明的人物就是當時中國抗戰的總環境,因為有這些拿不上桌面的小人物才影響了整個抗戰的走向。不得不說國軍將士在抗戰史上佔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最喜歡孟煩了的人生態度,不張揚.不顯擺.選擇功成名就後激流勇退。對待小醉時包容張立憲的感情直白,對待獸醫又是不顧一切拚死保護。這些表現才是真男兒!


夢醒不復


前幾天剛剛看完第三遍,可以說印象最深的就是迷龍那充滿魔性的歌聲:“你要讓我來啊,誰他媽不願意來?哪個犢子才不願意來啊~”

作為一部不同於傳統的抗日神劇,主角是來自國軍陣營中最底層最不被人看上眼的已經團滅的川軍團殘部,而這些人與其稱為軍人不如稱為兵痞,因為很多人並不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是簡單的為了能吃一口飽飯,甚至曾經的那些愛國思想也在一場場敗仗中被消磨殆盡……

正是在戰爭環境下處於底層的這一小撮人,他們的生活似乎灰暗的看不到一丁點亮光,就像是一具具行屍走肉,在生存的邊緣掙扎著。而米龍的這首歌則恰好總是能夠出現在他們最為艱難的時刻,比如在雲南吃飯都困難的時期,從緬甸一路逃回雲南的時候,以及最後經歷了十幾公里長的油桶圍成的隧道里的訓練後,這首東北的二人轉似乎成為了這部分螻蟻生存的唯一希望,也是他們苦中作樂的標誌之一。

作為一個80後,並未經歷過抗日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而從小又是在黨的教育下成長,對於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不作為、不抵抗真的是恨之入骨,但是這部電視劇讓我改變了之前的固有看法,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國軍是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來捍衛家園的,即使這些人中有的大字不識一個,有的只是殺豬匠,甚至有的只是為了混一口軍飯吃,但是他們仍然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即使我們的生命多麼的卑微,但是隻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在,還有一點點作為中國人的尊嚴,我們就要與敵人抗戰到底,哪怕我已經習慣了失敗,但只要有一點點星火,都會將我內心深處的激情點燃,來保護我的家園和親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