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質量發展合作圈 “一帶一路”建設將拓新局

(“一帶一路”論壇)打造高質量發展合作圈 “一帶一路”建設將拓新局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李曉喻)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在即。步入第二個五年的“一帶一路”建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將帶給世界哪些利好,料將成為本屆論壇的重要看點。

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下,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走向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於中國而言,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無論是短期內穩定經濟增長,還是實現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打造優質國際經貿合作圈都不可或缺。

對世界來說,在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全球化升溫背景下,要維護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需要有更高水平的國際公共產品與合作平臺。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都有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共同訴求。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向高質量發展,使之更充分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契合了沿線國家關切,有利於進一步深化合作。這不僅利好中國經濟,也將充分激發亞太地區發展潛力,對全球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

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已成為推動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據官方數據,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4%;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和地區直接投資額超過9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建成了一批境外經貿合作區,截至目前累計投資超過300億美元,帶動東道國就業近30萬人。

張建平稱,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一帶一路”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和沿線國家建立更穩固的信任與合作關係,有助於形成多方合力,推動各個領域合作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進展。

北京學者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高質量,至少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證合作項目高質量落實。

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所言,考慮到“一帶一路”建設部分項目遇到制度掣肘,加強制度建設,促進各參與國政策和制度協調,降低合作成本需要提上議事日程。

其二,能妥善協調各方訴求,使沿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普遍獲益,更好實現互利共贏,保證合作成果高質量共享。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此前發佈報告指出,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是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必須直面的挑戰。只有推動普惠、包容、可持續的發展,使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有更多公平機會和收益,才能遏制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蔓延。

其三,能及時因應形勢,不斷充實新合作內容,保證合作進程高質量延續。

因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契合,“一帶一路”倡議2017年已被寫入聯合國決議。張建平稱,從這個角度上說,促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共通的。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官方已表示,今後要遵循市場導向和國際慣例,發揮企業主體和政府引導作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做好進一步凝聚共識、紮實推進互聯互通建設、持續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大力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不斷充實合作內容等方面工作。

在即將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圍繞創新“一帶一路”建設相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將作出哪些具體部署,與會人士將提出哪些真知灼見,值得期待。(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