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鈞上將: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岡山(4)

毛委員挽救了革命的危機

陳伯鈞上將: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岡山(4)

秋收起義前後,毛委員由於長途跋涉,腳被草鞋打壞,腳背上爛了一個洞,一直沒有痊癒,不能夠隨軍去茶陵,留在井岡山上,一面養傷,一面研究創建革命根據地和領導革命戰爭問題。他對山上的袁文才,王佐,劉輝霄做了許多工作,並向中共民崗縣委書記龍朝清,以及被敵人趕到井岡山上來避難的中共永新縣委劉真,王懷等同志瞭解情況,交換意見,把土、客籍的共產黨員團結在一起;經過調查研究,他還指示了在一定條件許可下開展地方工作。毛委員利用一些空閒時間閱讀了很多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書籍。我們連回到井岡山以後,毛委員經常深入到我們連隊裡,和戰士們一起交談,在我們操練空隙時間,毛委員還開玩笑地對我們說,《封神榜》上有個土行孫,還有個哪吒,他們都會騰雲駕霧,上天入地,為什麼你們沒有那樣的本事呀!我們領會毛委員的意思是鼓勵我們學習本事,練好兵,積極壯大革命力量,更有力地打擊敵人。總之,以井岡山為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造和擴大,已應在英明領袖的頭腦中形成了。

待腳背上的瘡口略有好轉,後方的工作又有了一定的安置,毛委員當即決定下山趕上紅軍大隊,抓住時機堅決地和敵人作鬥爭,鞏固和發展紅色區域。

陳伯鈞上將: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岡山(4)

記得是12月的一天,毛委員親自找我談話,說是他要下山到茶陵城去趕大隊,要我負責護送。能夠和毛委員在一起,而且是到前方去,我的心情非常興奮,當即帶來一個班的戰士,隨毛委員出發了。同行的還有毛澤覃、黎猷教兩同志以及隨從人員。第一天走了六七十里路,夜宿茶陵縣境坑口籲。這裡的農會已經成立,我們進村去,農民們正在開會,分土豪的東西,我們為了保密,加己經過一天的徒步行軍,卻是一些累了,沒有過多地打聽消息,邊找地方住下來。

次日,估計當天可以趕到茶陵城,就決定讓袁營長派來護送毛委員的一個班戰士回井岡山歸隊。

陳伯鈞上將: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岡山(4)

(1965年5月22日,毛主席與茶陵縣委縣政府領導在茶陵縣委大院合影)

當時我還有個打算,不願意老待在井岡山後方,想跟隨毛委員回大部隊工作,故將帶來的一個班戰士打發回井岡山,自己設法留下來了。八、九人緊趕慢趕離茶陵城還有二三十里路,就聽的茶陵方向傳了幾聲的重機槍和步槍聲,我們摸不清情況,好在茶陵周圍的群眾都組織起來了,沿途有農民赤衛隊放哨,我們一邊詢問情況,一邊繼續前進。不久,夜幕也降臨了,我們既沒有夜間通信聯絡的信號,又不知道部隊的口令,更不知道茶陵打了一天仗,情況究竟有何變化,不好輕易亂闖。毛委員決定在茶陵東南五六里路的地方小村子裡暫時住下,由赤衛隊派人到城邊去打聽消息,探明情況。

陳伯鈞上將: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岡山(4)

吃過晚飯,我們準備休息了,毛委員對大家說,赤衛隊派人去打聽消息,還沒有回來,他們雖然在村子周圍放哨,我們還是不能疏忽大意。我們幾個人最好輪流放哨。大家立刻商議,輪流放哨的持續和時間。毛委員把他和我兩個人安排得下半夜到佛曉這段時間,以應付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

夜已深沉,槍聲逐漸稀疏。戰鬥的結果怎樣呢?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我的腦際。根據傍晚傳來的激烈的槍聲判斷,敵人不會是挨戶團團總羅定的隊伍,他們是沒有重機槍的,也許是茶陵的土豪劣紳搬來了敵人的正規軍,向我們進攻。當然茶陵城我軍的力量也大大增強了。一營駐守近一個月,打過兩次勝仗,既熟悉了地形,又獲得了戰鬥經驗。現在生力軍第三營趕來匯合,武器彈藥都有了相當的補充。再加上工農革命群眾的支持,必然會使敵人大吃苦頭。

陳伯鈞上將: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岡山(4)

這時,幾名到城邊打聽消息的赤衛隊員回來說,茶陵城東門外的浮橋被拆掉了。再問他們別的情況,他們也不知道。浮橋是被誰拆的呢?這更加使我們感到迷惑了。莫不是我們的軍隊自己拆的?這似乎不大可能,從茶陵城到井岡山,東門浮橋是必經之路,為什麼把它拆了呢?難道他們竟連退路都不要了嗎?是想死守茶陵城嗎?還是另有打算?這很使人懷疑。如果是敵人拆掉了浮橋,為什麼赤衛隊員們在東門外沒有看到敵人?……忽然,我的腦海中閃出一個念頭,萬一在我們住的村子附近發現敵情,怎麼辦呢?我們八、九人,我和毛委員的警衛員各有一條駁殼槍,另一個同志有條馬槍,統共只有三條槍呀!遇到敵人怎麼招架?怎樣才能保證毛委員的安全?我的心情頓時緊張起來。我看看正在值班的毛委員,她神色泰然,默默的吸著煙,似乎在思考問題,判斷情況。

(連載4 未完待續)

陳伯鈞上將: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岡山(4)

(原載《紅旗飄飄》第14期 1960年6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