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交加《末代皇帝》,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解讀你不瞭解的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也稱

清廢帝宣統帝。

《末代皇帝》是一部意大利楊科電影公司出品的關於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傳記電影,該片由尊龍主演,1987年在意大利上映,2015年修復版本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該片獲得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個獎項。豆瓣評分為9.1分

愛恨交加《末代皇帝》,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解讀你不瞭解的溥儀

《末代皇帝》豆瓣評分

電影講述了中國最後的皇帝——溥儀的坎坷一生,作為出生在清朝末年宮廷裡的孩子,溥儀從出生時就註定是個悲劇式的人物,晚清的局面已經不是某個人能改變的了,各地起義的聲勢越來越大。整部電影展示了歷史碾壓下的人性的複雜形態,故事未必全然符合歷史事實,但是其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更真實,其潛在的價值,遠超一般的人物傳記,歷史在個人身上的侵蝕,幾乎是一個時代的人心裡的縮影。溥儀可以說是幸運的,因為他出生在了帝王家,享受著常人享受不到的榮華,但也是不幸的,清朝的覆滅在他身上,作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其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不失為電影中最富有感染力的部分

1950年溥儀作為戰犯從蘇聯被押回中國,火車到達滿洲里車站時,溥儀藉故上廁所,在衛生間裡想到此去必死無疑的溥儀,感慨餘生選擇割腕自殺,幸得戰犯管理人員及時發現,敲開了衛生間的門,但是敲門聲的刺激也使得溥儀陷入深深的回憶。

愛恨交加《末代皇帝》,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解讀你不瞭解的溥儀

溥儀

1908年,清宮衛隊長敲開了醇親王府的大門,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接三歲的溥儀到宮中教導,準備讓其繼位為皇帝,在雲煙霧饒的坤寧宮中,快要嚥氣的慈禧太后告訴溥儀,讓他準備登基為皇帝。在太和殿登基時的儀式上,溥儀發現了大臣陳寶琛身上帶著的一個裝著蛐蛐的籠子,顯然在此刻的溥儀眼裡,蛐蛐的好奇程度,遠勝堂上跪著的所有大臣。

愛恨交加《末代皇帝》,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解讀你不瞭解的溥儀

少年溥儀

登基後的溥儀成為了最缺少管教,也最孤獨的孩子,紅牆大院,高高在上的皇權,內憂外患的國家,讓他過得並不快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溥儀頒佈退位詔書,清朝自此滅亡。“九一八事變”溥儀在滿洲被扶植為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1945),日本投降後,溥儀在逃跑途中被蘇聯紅軍抓獲,1950年被押回中國。

愛恨交加《末代皇帝》,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解讀你不瞭解的溥儀

少年溥儀

從回憶中醒來的溥儀被管理人員救起,從此開始了接受審判與改造的囚徒生活。溥儀一生結婚四次,最後一次婚姻是1962年與李淑賢結婚,其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為後世研究歷史與溥儀的人生,提供了很有利的價值。

愛恨交加《末代皇帝》,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解讀你不瞭解的溥儀

溥儀被關押,失去自由

該片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導演,由尊龍,陳沖領銜主演,充滿凝重感的佈景刻畫。和富有張力的人物表演使得溥儀的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在大眾面前,該片於1987年在意大利上映,1988年獲得奧斯卡9個獎項,1989年獲美國金球獎5項大獎,還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獎,日本電影學院獎,歐洲電影獎,法國凱撒獎,意大利大衛獎等多個國際獎項,主演尊龍用其獨特的東方氣質征服了一眾西方觀眾。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在故宮完全清場移除護欄拍攝的故事片,這部以中國歷史人物取材的電影,以獨特的視角和結構安排,體現了中國近代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在2小時40分鐘的時間裡,利用閃回的方式,描述了溥儀跌宕坎坷的一生,開場不久就是告別,先是母親,一別就是數載,再是慈禧,一別就是永別。慈禧與溥儀匆匆一面後就撒手離去,將一片滿目瘡痍的國家交給一個三歲的孩子,這是整部電影刻畫最有價值的地方。

愛恨交加《末代皇帝》,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解讀你不瞭解的溥儀

晚年溥儀

《末代皇帝》在豆瓣的評分9.1分,好於98%的故事片,好於99%的傳記片,是一部值得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電影,溥儀是很具有悲劇色彩的人物,小的時候想回家卻回不去,少年時想君臨天下,卻被堵在高牆之外,中年再次登基卻成為受制於人的傀儡皇帝。

影片結束時溥儀在路邊看到了紅衛兵的批鬥場景,這似乎是導演還未講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