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打獵,是早期人類獲取食物資源的一種行為活動。春獵稱蒐,夏獵稱苗,秋獵稱獮,冬獵稱狩。蒙古族的狩獵活動,也有極悠久的歷史。祖先就曾在北亞的山林地帶,度過了漫長的狩獵生涯。後來雖然長期以畜牧業為主,但狩獵活動一直是牧人生活的一部分。這原因大略有二:一是狩獵是畜牧業的副業,可因之補充食物,利用皮毛,或以之交換其他用品;二是大型狩獵活動,從來就被認為是最好的軍事訓練。不僅是蒙古人,整個北亞的遊牧民族在歷史上都有這個傳統。什麼事情都一樣,磨練得久了,技藝就高超,分工也便細緻。有多人參與的圍獵,也有單槍匹馬的獨行俠。打獵的裝備更是五花八門。說起狩獵,人們往往想到捕捉、射殺虎豹熊羆。其實,最見功夫的,反倒是捕捉那些常見的,也相對易於得手的小動物。蒙古人的獵兔,就屬此列。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漫談蒙古族的獵兔方式

各位讀者看完本篇文章之後,還有什麼好的意見或者是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