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概況

靖遠隸屬甘肅省白銀市,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東部,地處甘青寧蒙經濟長廊中心地段和“蘭白核心經濟區”開發重點區域,是歷史上有名的絲路重鎮,素有“塞上江南”、“隴上名邑”、“黃河明珠”之美譽,聞名隴上的西部歷史文化名城和全省有名的文化大縣。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概況

全縣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縣總人口為501576人,轄18個鄉鎮[1]。境內有靈秀靖遠古八景、蒼翠挺拔烏蘭山、深林古剎雪山寺、巍然南峙屈吳山等景點。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普示範縣”和“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

2019年1月25日,靖遠縣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靖遠市地處甘肅省中部,位於東經104°13′至105°15′,北緯36°至37°15′。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接壤,南與甘肅省會寧縣毗鄰,西南、西北、東北分別與甘肅榆中縣、景泰縣、寧夏中衛縣相連,西與白銀市白銀區交界,白銀市平川區從中析置,將縣域一分為二,形成南北相對的兩個部分。東西間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國道109線、省道靖(遠)天(水)公路、鐵路白(銀)寶(積)線從境內通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從縣城西至白銀60公里,西南距離省會蘭州130公里。

地形地貌

靖遠縣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東部,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長125公里,東西寬106公里,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海拔1300-3017米之間。[2]

8

自然資源

靖遠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能源開發潛力巨大。靖遠是甘肅重要的礦產能源基地。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全縣已探明的金屬礦藏有金、銀、銅、鐵、錳等10多種,非金屬礦藏有煤、石灰石、重晶石、坡縷石、陶瓷粘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14種,最新勘探發現的10億噸特大型坡縷石礦,品位及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水力、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黃河水電資源300多萬千瓦。裝機容量14萬千瓦的烏金峽水電站已併網發電,靖南峽、靖北峽、黑山峽梯級水電站及核電站正在積極爭取。北灘、東昇一帶風力資源可開發面積80-100平方公里,可規劃建設裝機容量50-100萬KW以上的大型風力發電場。“十二五”期間,我縣將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規劃建設劉川工業集中區、銀三角非公經濟集中區、杜寨柯農產品加工貿易集散區三大工業園區和精細化工、冶金焦化、煤炭能源、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五大主導優勢產業。劉川工業集中區已被列入“蘭白都市經濟圈”產業規劃建設範圍,白銀市把劉川工業集中區作為“十二五”規劃和“一園三區三基地”的重點建設區域,開發步伐進一步加快。由於工業基礎薄弱,

土地資源

2012年,靖遠縣耕地面積115萬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54.95萬畝,小麥播種面積16.7萬畝左右,玉米播種面積15.3萬畝左右,水稻播種面積3.25萬畝左右等。

礦產資源

2012年,靖遠縣已探明的金屬礦藏有金、銀、銅、鐵、錳等10多種,非金屬礦藏有煤、石灰石、坡縷石、陶瓷粘土、石膏、沸石等14種,近年來最新勘探發現的特大型坡縷石儲量10億噸,品位及儲量均居世界第一。

生物資源

2012年,靖遠縣糧食生產以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糜、谷六大農作物為主,小麥播種面積16.7萬畝左右,總產4.75萬噸,分佈於靖遠縣各鄉鎮;玉米播種面積15.3萬畝左右,總產6.27萬噸,分佈於靖遠縣各鄉鎮;水稻播種面積3.25萬畝左右,總產1.4萬噸,主要分佈於平堡、北灣、糜灘、三灘、東灣、雙龍等鄉鎮。

靖遠歷史文化沉澱厚重,旅遊資源豐富。靖遠是聞名隴上的西部歷史文化名城和全省有名的文化大縣,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生息繁衍,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始置縣,有著2100多年的縣級行政建置歷史,彙集了黃河文化、絲路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紅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境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9處,其中國家級文保單位1處(北城灘明長城)、省級文保單位6處(法泉寺石窟、寺兒灣石窟、鐘鼓樓、黑城子古城堡、潘育龍將軍墓、北城灘古城遺址),旅遊資源極富特色。中國百大名寺法泉寺同陝西法門寺一脈相承,其石窟藝術與敦煌莫高窟極為相似,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和省級森林公園。154公里黃河風情線上,高山、峽谷等自然景觀星羅棋佈,黃河風情、名勝古蹟、人文遺址、科技園區、森林公園、田園風光交相輝映。以黃河石林-壩灘-哈思山為主的黃河風景遊,以虎豹口為主的紅色教育遊,以法泉寺為主的寺廟古蹟遊,以農家樂、特色農業為主的鄉村休閒遊等旅遊資源極具開發價值,發展黃河文化旅遊產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大浪天險

位於靖遠縣城西南八十里之烏金峽,丹崖石峽,中流黃河,地勢天險,惟通舟筏。傳說,大禹治水時,開山劈石,引黃入峽,在數十里峽底,盡是先民掏金後留下的一堆堆碴石和自然形成的一道道石階,兇惡巨大的河水傾瀉而下,跨階奔騰,洶湧澎湃,大浪滔天,吼聲如雷,故稱“大浪天險”。古人有詩為證:

天然大浪與雲齊,扼險崔巍關以西;

萬里塵氛清塞外,詩留石壁幾人題。

“大浪天險”聞名古今,蘭、皋、榆、靖一帶傳為勝景,自古迄今,河水洶湧湍急,一年四季,大浪之奇始終不消。

哈思風姿

哈思山位於靖遠縣北部,呈西北——東南走向,群峰巍峨,山巒逶迤,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它北臨黃河,南連興堡子川,綿延百餘里,儼然一道天然屏障,橫峙祖國西北大地。在其支脈松山、太和山、大峁槐山之上,履蓋著大面積茂密的原始森林,駐足遠眺,但見鬱鬱蔥蔥,景緻綽約,彷彿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突兀眼前,誘人遐思,令人神往。若身臨其境,只見古樹參天,灌木叢生,蒼松翠柏,挺拔俊秀,清風襲來,林濤陣陣。哈思山林區不僅是縣境內稀有的原始森林景觀,也是甘肅省面積較大的水源涵養林,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自漢武帝時代起,著名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寧夏進入甘肅靖遠境內,曾穿越哈思山西渡黃河,進入河西走廊。歷史上有名的北卜、大口子、小口子等黃河古渡口,以及聞名於時的古驛站哈思堡就在其北麓。這裡發現了為數不少的漢唐墓葬,保存有唐代古城、明代長城及烽燧等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哈思,是蒙古語“玉”的意思。

哈思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為境內第一峰。在其東側便是雪山,因山頂積雪深厚,常年不消,遠遠望去,銀光閃爍,蔚為壯觀,有“雪嶺堆銀”的譽稱,為靖遠古八景之一。康熙《靖遠志》記載: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黃河,南接分水嶺。峰巒層列,巖壑橫峙,松柏嚴茂,鳥獸蕃庶,積雪冬夏不消。遙望清嵐素霧,亦一方之名勝也。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及三十五年(1556)侍御蘇州人宋賢、詹理閱兵靖遠黃河邊,曾遊此山,題詩紀勝。

中國農民第一橋

九曲黃河,在即將進入靖遠的時候,突然轉頭,從南向北經烏金峽滾滾而來,出口處一橋飛架東西,這就是被譽為“中國農民第一橋”的平堡黃河吊橋。平堡黃河吊橋位於靖遠縣平堡鄉烏金峽口西端黃河之上,1967年3月始由當地農民自發籌資興建,依靠國家支持和附近廠礦企業的幫助,於1970年3月21日建成通車,是黃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吊橋。

橋身全長192.4米,兩端由高15米的索塔拖起粗壯的鋼繩形成弧形,主橋為加勁式鋼桁架結構,主橋一孔跨度130米,另有引橋3孔,橋面淨寬4米,兩邊是0.8米寬的人行道。平堡吊橋連接黃河兩岸,可謂天塹一架變通途,抬眼望去,似長虹臥波,蔚為壯觀。

中流砥柱

出靖遠縣城西行,過黃河大橋,進入靖北公路不遠,一巨大獨石赫然入目。此石屹立農田之中,形似紡錘,高約20米,圍大約40米,系一完整紅砂岩構成,陡削高聳,不易攀登。據史料記載:“衛西北五里黃河中,石峰突出,丹壁巋然,屹立千仞,峻峭方正,形如圭玉。江波巨濤,激觸分流,噴珠嗽玉,雷鳴鼓譟,真奇觀也……”。獨石原立於黃河之心,水流湍急,驚濤拍石,洶湧澎湃,甚為壯觀。歲月流逝,河道變窄,棄獨石於沉積沼灘之中。而今,當年“噴珠嗽玉,雷鳴鼓譟”壯美景觀雖已盡失,但尋幽訪古,毋需駕舟涉險,便可立於巨石腳下,領略當年“砥柱中流”的“廬山真面目”,想象其“洪波巨濤,激觸分流”的風采。

石之北側有宋代張俊垂直榜書陰刻“西來鰲柱”四字,字大一米見方,系飛白雙線刻就,今雖佈滿苔蘚,字跡不易辯認,但“西來鰲柱”的傳說經久不衰。據《淮南子·覽冥訓》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

於是女媧煉五色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獨石即指女媧斷以立四極的四個鰲足居西的一柱,這是歷史賦予“西來鰲柱”濃厚的神話色彩和無限靈氣。巨石正東明萬曆參將李崇義題“中流砥柱”已蕩然無存。正南“黃流在中”橫書,傳為唐將敬德所書,周雕龍鳳花紋,煞是精緻,僅存一角。鄉舉房梓、馬騰遠、貟從龍合書“靜濤”尚存。然而,慕名參觀考察、拍攝者仍絡繹不絕。

《甘肅通志》和地方史書對“獨石頭”之景均有記載。明朝邢玠詩曰:

屹立中流幾萬年,嶙峋怎肯受秦鞭;

媧皇留此非無意,為挽狂瀾不補天。

靖遠古蹟

黑城子古城遺址

黑城子古城遺址位於大蘆鄉,北城牆為祖厲河所沖毀。現存城郭殘址東牆長160米,西牆長116米,南牆長250米。城牆殘高2—6米,城外有護城河遺址。城內現開闢為耕地,地面暴露有灰坑及磚塊、瓷片等,經專家考證,此為宋元符年間所置新泉砦。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座落於縣城東十公里處紅山岔內,四周紅色石質山體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湧出,以“法門”“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是隴上聞名的佛寺之一。

法泉寺石窟依山開鑿,始建於北魏時期,唐宋兩代較為鼎盛。現殘留36個洞窟,保存有唐代以來雕塑佛像及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唐初大將尉遲敬德曾監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寧五年(1106年)欽賜法泉寺與西安景雲寺為上下兩院禪寺,允許會州法泉寺容納五百僧人修行。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靖虜衛指揮房貴與寺院主持桑迦班丹創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藍殿、觀音堂等。明代兵部尚書彭澤青年時遊學至靖遠,曾寄身法泉巖洞潛心讀書,作有《東山八景》詩及《仙堤賦》等詩文。近代有張大千、于右任、何裕、範振緒、張雲錦等文化名人尋訪古寺並留下墨寶。張大千曾題聯:“巖前柱杖看雲起,松下橫琴待鶴歸”,臨洮何裕題有“法能護體,地翠千里;泉可洗心,靈映九州”,均已木刻懸掛寺內洞窟門上。現今珍藏於甘肅省圖書館的文溯閣《四庫全書》,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一度在法泉寺隋唐石窟內保存。

法泉寺自古山幽林茂,石冽泉清,被佛家視為修行善地,證道勝境,譽稱“法泉地靈”,是靖遠古八景之一。自一九八八年開始,政府號召,社會捐助,對法泉寺文物古蹟重點保護,修復石窟,再建樓閣,恢復舊制,引水上山,植樹綠化,使其面貌煥然一新,昔日雄剎,重放光彩。法泉寺以其悠久的創建歷史,珍貴的文化遺產,獨特的紅巖景觀,成為隴上黃河風情線一處重要的旅遊觀光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

鐘鼓樓始建的年代是明朝正統二年,即公元一四三七年。當時為了防禦北元蒙古人的南下入侵,明英宗朱祁鎮同意了大臣的奏報,令置靖虜衛,時任漢中守備的安徽廬州府人房貴,率領一對人馬,奉旨來到西北邊陲黃河上游的這塊風水寶地,在廢棄的古會州舊址上建起一座新的城池,這便是靖遠方誌所載房貴“相地築城”的來歷。明代新築的這座城市,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虜衛城。數百年來,她經歷了無數的劫難,堅強的城市終於保存了下來,猶如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一樣,一代又一代頑強地生存著。就是這座城樓,也在戰爭和地震中被毀多次,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建修繕,但是原貌被完好地繼承了下了,堅如磐石一般,高高地聳立在縣城中心位置,成為靖遠悠久歷史的象徵。

四合院

靖遠縣現存四合院是清代代表性建築物之一。位於雙龍鄉仁和村發裕堡內,距離縣城約130公里。始建於清代中葉,房屋為磚土木結構,北堂屋三間,屋簷為捲棚式,四明柱;南堂屋三間,東西房各六間,均為七明柱,西南角有木結構繡樓兩層六間,大門影壁為磚雕,刻工精細,清靜淡雅,古樸厚重,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節慶活動

七夕節

在中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