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区“减负松绑” 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泸州江阳区“减负松绑” 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江阳区通滩镇副镇长邓宝健查看帮扶对象李开德养鸽情况

四川新闻网泸州4月22日讯(易路勇 张潇 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近段时间,镇上的干部来村里比以前勤了,还为我申请到了48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罗石桥村贫困户李开德告诉记者,政府实施扶贫帮扶政策以来,仅2018年就增收1万元,今年将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尝试培育金鱼幼苗,以此拓宽增收渠道。

今(22)日,记者随泸州江阳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组一起,来到通滩镇走村入户搜集问题线索时,在李开德家中了解到的情况。

为何李开德对帮扶如此满意?“这得益于党委政府大力为基层‘减负’,现在资料少了,报表简单了,‘开会专业户’没了,让我们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用在开展帮扶工作上。”该镇帮扶干部邓宝健说。

“李开德身患残疾,行动不便。”邓宝健介绍,2018年11月,李开德享受了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住院“零支付”政策,在泸州市中医院做完手术后,行动利索多了,也想多做点事。

泸州江阳区“减负松绑” 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江阳区通滩镇纪检干部走访群众

“今年准备再做一次手术。等腿脚更利索了,再好好养殖一下鱼苗,争取再增加点收入。”李开德向工作组干部介绍。

说到做手术,邓宝健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贫困户在医院做了手术,还要清理各种票据、开具各种证明、填报各种资料才能报销。去年在医院手术后,直接从医院结算,少了各种资料印证,李开德没花一分钱,我们帮扶干部也少跑了很多路。”

像邓宝健这样,对基层“减负”有话要说的干部,还有很多。

“记得有一天准备去贫困户家中查看上个月养殖的鸡仔长势,大清早刚到金银村村口,就接到电话,要求马上填报一份资料,盖公章后立即将纸质原件交到某区级部门。”石寨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办副主任林玉婷谈起这件事,显得很无奈。

以前,在走村串户时,时刻都要关注工作群,如对上级的通知没有及时回复、及时处理,就要挨批,甚至通报。有时正在群众家中走访了解,一个电话就得匆匆返回单位处理。

“现在,文件、会议精简了,督查考核规范了,特别是上次开了推进会,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林玉婷高兴地说。

林玉婷说的推进会,是今年4月16日,江阳区纪委监委召开的“2019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指出,今年是“基层减负年”“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为基层减负是今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

“少开会,少发文,不看广告看疗效。”该区扶贫开发局局长陈光红在会上表态时说,凡是上级要求制发的文件必须结合实际、可行管用,凡是能通过电话、短信、工作群协调解决的一律不发文不开会,坚决改进文风会风;凡是必须存留的表册,能利用大数据平台直接提送的不让镇街报送,能用电子文档不用纸质报送,能用扫描版不用上门报送,坚决精简资料表册……坚决改进工作作风。

“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解决了,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的机会就多了,与贫困群众一道找出路、谋致富的办法也就更多了。”江阳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钟菲表示,接下来,区纪委监委将组成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为基层减负情况、“三个一律”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据了解,为切实为基层减负,该区从上到下全面清理扶贫领域文件表册、留痕事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宣传标语、扶贫工作日志、专用APP、QQ群、微信群等留痕工作工具。严格落实“三个一律”,即凡是中央和省委未明确要求的各类证明、留痕事项一律取消,未经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批准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一律不得开展,基层设置宣传标语和宣传栏一律不得作出违背客观实际的硬性要求。今年来,该区纪委监委对2个镇街和5个村(社区)资料报送、参加会议、受督查检查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收集问题7项。

“基层干部不应深陷文山会海、检查评比、资料报表的‘泥潭里’,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上。”江阳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学军表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就是要落实好“基层减负年”“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要求,既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又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