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要說今年綜藝的大勢,必然是「觀察類」。

而要說觀察類綜藝這波大勢的引領,則不得不提湖南衛視。湖南衛視不僅僅是出品觀察類節目整體數量最多、成名節目最多的平臺,並且也是以觀察類節目這種創作手法,探索得最全、最遠的平臺。

3月18日起,湖南衛視便在其730檔上線了一檔以學齡兒童放學後的親子教育為觀察重點的觀察類節目《放學後》。筆者認為,這便是隨著這波觀察類節目大熱之後,平臺也好、創作者也好,在這種節目類型中所反思、延展、探索後的一次價值迴歸,讓觀察類節目在歷經了眾多基於以愛情、以男女關係為核心的觀察之後,轉向以親情、以家庭關係為核心的另一條道路。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從節目創作來說,它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新的維度;而從社會意義來說,它則藉助了觀察類節目的大火引領觀眾反思教育之中暴露的種種問題,並給出解決之道。

真實性:真正意義上的一次觀察

這檔節目給筆者第一印象最深的感觸,就是它怎麼能夠做到在一檔以素人為觀察對象的節目中,做到如此的真實?

沒有生硬的表達,沒有任何鏡頭的干擾,可以這麼真實地呈現家庭關係中的小風趣以及大爆發,節目中經常紀錄到家長教育孩子過程中失控的畫面,比如首期中媽媽在孩子做作業一而再再而三拖延之後爆發的「河東獅吼」。素人家長與孩子在鏡頭面前,完全是真實的、放鬆的,由此才能挖掘到真正值得觀察的教育問題。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抱著這個好奇,筆者接觸了《放學後》的製作團隊。在與之溝通的過程中,筆者才瞭解到,這個「真實性」,是從創作動機開始,一直延續到選題、拍攝全過程。

製片人秦明表示,《放學後》的創作動機,其實有一部分來自於自己的真實需求,由於自家孩子下半年即將就讀小學,所以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也越來越多。同時他也在心理諮詢機構做過相關義工,接觸了一些家庭個案。所以,創作《放學後》本身就是依託於要去解答一些真問題的需求,無論是關於以往經歷的進一步追問,還是對於即將到來的個人問題的準備。

而在這樣一種抱著解決真實問題的創作初心之下,節目的創作理念也更多地呈現極大的開放度、自由度與真實度:

《放學後》導演組創作的一個大原則便是「不干預,不設計,不命題」。他們並不預設太多方向、選題,而是通過設立報名熱線,對這些抱著問題而來的、注重孩子教育的家庭進行仔細研究,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家庭進行拍攝。一期20分鐘左右的節目,經過7天左右的拍攝週期,有的甚至多次反覆拍攝,累計時間超過10天。在創作團隊的觀察之下,也在專業機構的幫助之下,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而這個關鍵所才是所謂的「選題」。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所以,相較於以往自上而下的選題,《放學後》則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選題,真正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際,所以,我們才會在看每一期的節目之時,覺得那麼真實、那麼地氣,便是在於這檔節目的確是把經過仔細研究、仔細觀察之後的結論,通過節目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而非在觀察之前,已經定下了方向、主題、話題,這種方法看似可以解決時間、控制成本,實則本末倒置,喪失了觀察了節目的精髓。

因此,筆者以為,《放學後》的創作其實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觀察,抱著真實的創作訴求,紮根到真實的生活情境,在通過棚內的分析、探討、溝通,解決真實的百姓問題,這種創作態度本身就是非常可取的。

功能性:提供現實問題的他山之玉

來源於真實生活的真實問題,自然也讓這檔觀察類節目有了非常立足現實之道的功能性。

每一期節目,其實都是圍繞著一個現實問題的爆發與解決而展開的。一千個家庭,有一千個教育問題,即使細分到學齡兒童領域,這些問題也是層出不窮,而即使千家千面,但各家各戶所會遇到的問題在同樣一個時代、同樣一個語境之下,也基本相似,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觀眾們仍能從其他家庭的錯誤與正確中,反思到自己行為的正誤。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播出至今的節目之中,關注了包括分享意識、電子產品、食品安全、全職媽媽、教育分歧、二胎教育、隔代教育、作業拖延等等的教育相關問題。節目的基本模式便是,在真人秀的家庭紀錄部分,呈現問題的爆發;而在演播室的觀察與探討部分,則提供問題的解決。並且,參與提供問題解決的人,既有擅長帶娃的藝人,又有育兒領域的專家,由此提供相對全面、多元的解決方案。

以20190403期為例,這期節目的主話題是關於孩子的「分享意識」。在真人秀的家庭紀錄部分,小表妹來小表哥家做客,但小表哥沒有非常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由此受到母親直接、嚴厲的批評。以此為切口,進入了演播室的探討——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包文婧認為,傳統教育觀念中,「大的就要讓給小的,主人就要讓給客人,這是不對的」,有時候這只是家長面上過不去,按照似乎約定俗成的禮數,但這本身的邏輯便值得深究,而不是沒有判斷、沒有思考地就批評孩子;

陳銘分享道,在他家的教育中,如果發生類似情況,「分享了就表揚孩子,不分享不批評孩子」,這其實就是與案例中的母親正好相反的教育方式,不是以否定、批評去打擊孩子,而是以肯定、表揚去引導孩子;

而教育專家蘭海則提供了一個建議,其實不妨引導孩子有一種真正成為主人的身份意識,家長不要過多介入、過多評判。長期而言,這可能會讓孩子在社會角色的身份建構、邊界意識上有更清晰的理解。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其實,我們可以料想到,碰到這種分享問題的家庭不在少數,而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選擇以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不是家長們的初心不好,只是家長們的意識不到位,教育思考以及經驗欠缺,畢竟,多數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

所以,《放學後》的功能,就是它能夠實實在在為觀眾提供基於日常的教育妙方,而由此它也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價值,並且呈現出一層一層向外擴展的趨勢——

首先,是節目的拍攝對象,他們是最直接的受惠者,「拍攝對象會告訴我們,經過拍攝對他們家庭而言收穫很大,非常感謝我們」,導演組說,這其實已經真實的、直接的改編、造福了一家又一家的家庭;

其次,是主創的周圍親友,「很多朋友聯繫我說這個節目對他們家庭幫助特別大,甚至一個朋友的老父親,也就是孩子的外公也一直在追這檔節目,老外公一邊看一邊說,原來當年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是不對的,以後要注重對孫女的教育」,這種聲量雖說放在傳播的角度並不大,但它是真實的、有溫度的;

再次,則是廣大的線上網友,節目播出至今,二孩話題、媽媽輔導作業河東獅吼、全職爺爺帶孫做作業、父母外婆三方混戰教育、父母教育理念不同,這幾個話題在微博上都有不俗反響。

深度性:以愛之名,治癒多元矛盾

教育,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話題,所以,基於教育話題的觀察最終都會導向有深度性的的思考。這也決定了《放學後》這檔節目,能夠在觀察類這一象限中,在深度上可能會走得比其他節目更遠。

所以,隨著節目創作的深入,節目組也正在逐漸靠近教育的本質。

「任何一種人際關係,其實都是親子關係的延續」,製片人秦明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心理成長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一個人的幸福感,其實不是來源於知識、地位、收入…而是與幼年時代和父母的親子關係密切相關。」恰如一句兒童教育的金句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所以,從這個層面,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並不應該是狹隘的理解為多背幾首故事、早學幾年英語,而是給予一個充沛愛意的童年,「教育的核心,不是知識傳授,而是愛的傳遞。一個感受到愛的孩子,成長起來一定是一個心裡有愛的人,是一個愛家、愛崗、愛業,愛國的人」,秦明表示。

所以,雖然家庭教育中會呈現出非常多元的問題,有的問題,關係的主體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比如分享意識、二胎教育;有的問題,關係的主題是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比如教育分歧、隔代教育;有的問題,關係的主體則是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比如孩子作業拖延如何解決。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這些多元問題的本質是家庭成員的多元,父、母、孩子,有些家庭還有三代同堂,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性格、思維、脾氣、愛好,吃飯的口味都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方式也不一樣,每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又不一樣,每個人後天成長的經歷也不一樣,這些都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多元」,也形成了「矛盾」。

然而,只要理解這種多元、尊重這種多元,並且以愛作為滋養一個家庭的大氣,所有的教育問題都有機會得到化解、得到釋放。這便是這檔節目想要為觀眾傳遞的價值觀。

聚焦學齡親子教育的《放學後》,讓「觀察」升格了價值落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