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在4月22日進行的一場NBA季後賽之中,雷霆在主場以98-111輸給了開拓者。此役過後,雷霆在大比分上已經以1-3落後於開拓者。而在本輪比賽之前,多數人都預測雷霆會以比較大的優勢晉級下一輪比賽。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那麼,在開拓者損失了籃下大閘努爾基奇的前提下,雷霆為何還是難以在攻框上釋放自己的能量呢?

一、開拓者策略執行得更好,坎特的缺點沒有被放大

在這組對決誕生時,外界之所以非常看好雷霆,就是因為頂替努爾基奇進入首發陣容的球員是坎特,後者確實不能像一名中鋒一樣在防守端起到巨大的作用。但具體到實戰裡,一切還是發生了改變。

首先,開拓者儘可能地在籃下堆積人數。由於雷霆的首發在無球側具備牽制力的只有喬治一人,開拓者其他球員努力回收籃下,還是可以用人數優勢來緩解坎特身上的壓力: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其次,開拓者兩名鋒線阿米奴和哈克萊斯的防守意識和執行力確實優秀。

圖一、喬治和亞當斯同側打擋拆,坎特被迫面對喬治,阿米奴及時站在罰球線附近伸手掏球: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圖二、坎特去補突入油漆區的施羅德,阿米奴早早做好了放掉格蘭特、接管亞當斯的準備: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然後,開拓者在下半場更為頻繁地繞防威少。上半場之中,威少和亞當斯之間嘗試了一些追求細節的擋拆(倆人同側45度、威少走掩護牆林體側),但均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到了下半場,開拓者更為頻繁地採取了不主動改變陣型的策略:坎特在籃下,利拉德繞防威少。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最後,坎特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也沒有想象中差。至少在某些回合裡,守在籃下的坎特還是能夠完成護框工作的: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二、雷霆奇奇怪怪的選擇

開拓者這邊在努力把防守細節做好,但雷霆這邊卻是把策略越做越差。

理論上,威少利用身體優勢去攻擊開拓者的後衛群會是一個好的選擇。銜接段,費爾頓去給威少掩護會是一個不錯的選項。但是,由於退防過程之中無法及時找準人的因素,費爾頓的對位人並不是每次都是後衛。費爾頓的這次掩護,就直接把阿米奴換到了威少眼前: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另外,雷霆也許真的是陣地戰缺少解法了,威少自己也叫了一次1-4擋拆,這種方法只會把更難對付的阿米奴換到自己身前: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施羅德身上: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如果說上圖中的威少尚且能夠知道喬治是優勢點,那麼下圖中的施羅德就顯得有點盲目了。在開拓者換防之中,和他對位的球員是哈克萊斯,而喬治的對位者是CJ,但施羅德還是選擇了自己直接突哈克萊斯,後者隨即送給了他一次蓋帽: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三、諾埃爾太拖進攻了

如果說雷霆的兩名後衛需要優化好攻框的細節,那麼諾埃爾要掌握好的就是空切或者順下的時機了。在自己沒有主攻能力,且射程不夠的情況下,諾埃爾只有儘可能站到持球攻擊手的另一側,並隨時做好“吃餅”的準備。很不幸,諾埃爾今天在這方面做得實在過於糟糕了。

圖一、喬治在右側突破攻框,諾埃爾既沒有儘可能靠近籃下(準備吃餅),也沒有給莫里斯做無球掩護的準備: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四、其他球員能夠做的事情太少了

而在其他球員方面,他們也不能在攻框方面給雷霆提供太大的幫助。

圖一、格蘭特定點直接突哈克萊斯,且不論同側的賽斯·庫裡有刷卡協防,格蘭特也根本無法擺脫哈克萊斯,最終被後者輕鬆把球斷走: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五、開拓者的退防時機掌握得很好

在陣地戰環境不佳之時,雷霆本可以靠著快攻來提升攻框的產量。但不幸的是,開拓者今天無論是控制失誤還是防守籃板球,都比雷霆做得更好——要知道,這是快攻的兩大重要來源。

但雷霆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們擁有最能夠推動反擊的後衛。因此,他們依然可以把快攻的比重撐到19.6%(可以得到84的打分)。開拓者的回應方法是:除了坎特(有時候需要去衝搶進攻籃板球)以外的球員都會積極地退防;甚至於在某些回合(坎特擴大了防區)之後,坎特自己也會及時回防:


對手內線大閘缺席,雷霆的攻框為何還是如此艱難?


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