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榴蓮和國內的榴蓮有什麼不一樣呢?

jzz861


按照題主的描述,你應該是在泰國、越南或者馬來西亞之類的榴蓮產地工作吧,畢竟描述內容裡說了“收購商在這裡收購榴蓮”,那麼確實那裡的榴蓮跟國內的榴蓮不一樣。

其實最主要的差別就是成熟情況不一樣。

眾所周知榴蓮算是非常昂貴的水果了,而且其可食用部分比例又比較低,所以相比較起來價格就更貴了。造成榴蓮這麼昂貴的原因除了供需關係之外,還有比較主要的就是運輸費用,而進口榴蓮需要的運輸過程就導致了它需要像香蕉一樣,在半生的情況下就採摘下來,只有這樣再進入運輸過程才不會損壞率那麼高。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國內買到的榴蓮肯定沒有人家產地幾乎是“樹上熟”的好吃,這是必然的。而且有些榴蓮品種其實我們吃到的更差一些,比如鼎鼎大名的馬來西亞“貓山王”。馬來西亞榴蓮在我國全部都是以冷凍形式銷售的,國內所售的帶殼的榴蓮就不可能是來自於馬來西亞的,而“貓山王”這個品種就是馬來西亞的,所以我們基本上就只能吃到冷凍的或者冒充的“貓山王”,自然比不上當地人“樹上熟”的榴蓮了。

其次咱們來說說國內種植榴蓮的情況。

榴蓮是熱帶植物對於生長環境要求還是挺高的,尤其是環境溫度。榴蓮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差不多是22度左右,全年平均溫度必須高於0度,不能有霜凍天氣,積溫要大於10度,年降水量大約1000毫升以上。這些條件綜合一下,只有廣東、臺灣和海南一些地方可以種植了,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異地而植的口味也不如進口的好,而且成本還更高。不好吃的同時價格還啥沒競爭力,所以目前榴蓮主要還是靠進口。

最後咱們來說說這個所謂的“榴蓮泡保鮮藥水”的事情。

這其實是很多年前的一個網絡謠言,早就已經被闢謠了,當時是有人說榴蓮都是泡過有害的藥水,還有鼻子有眼的說表面殘留的黃色粉末就是證據,從而就產生了“毒榴蓮”的說法。但是事實上榴蓮砍下來之後確實會浸一遍薑黃粉溶解的水,主要作用是保鮮和殺菌,這在泰國算是一個“慣例”了。而薑黃粉本身就是一種食物調料,味道很清淡有一點胡椒味,我們吃的咖喱裡面就是這個東西,這也是為啥國內看到的很多榴蓮顏色都偏黃色的原因。

以上就是這次關於榴蓮的內容了,希望能夠有所幫助。不知道你喜歡吃榴蓮嗎?你吃過最好吃的榴蓮是哪裡的、什麼品種呢?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榴蓮的常見品種:泰國榴蓮有二百個品種,但普遍種植的有六十至八十種。

現在我們來說說最好吃的五個榴蓮品種。第一個在國內最火,第三種比貓山王還稀少。

金枕頭榴蓮:產自泰國,這是近年來國內最火的榴蓮品種,它味道甘甜、氣味較淡,是初嘗榴蓮“入門”的最佳選擇,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親民。金枕頭榴蓮果肉呈淡黃色,肉大,熟了之後果殼呈金色,外殼發黃、果刺發黑的為上品。而且這個榴蓮品種在國內最火。

幹堯榴蓮:幹堯榴蓮產自越南,是馬來西亞極品貓山王榴蓮嫁接過去的,味道雖然不如貓山王,但是比起金枕頭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在不同的成熟階段有不同的口感體驗。口感香糯,榴蓮味重且甜。

紅色榴蓮:這種榴蓮只產於馬來西亞的沙巴州的森林裡。要四到六年才會結果。比國內盛傳的貓山王還要稀少。也不太被大眾所知道。但是我想說,總有天這水果會火的,就看這顏色就知道啦。在當地這種榴蓮是拿來當配菜吃的。味道嘛和金枕頭差不多。。

D197 貓山王(Musang King):個頭小,刺短小,果肉呈薑黃色,擁有凝脂似的質感;層次豐富、嫩滑細緻;外形、色澤、肉質近乎完美。回味甘甜,榴蓮味最濃,有奶油味,堪稱馬來西亞榴蓮之最。純甜味的貓山王不算極品,甜中帶苦才是最佳;冷藏後吃起來像雪糕。貓山王產量很小,在馬來西亞是屬於超珍貴的品種,被限制出口。

金鳳:個頭最小的榴蓮之一,甚至只有芒果大小。 果肉顏色:黃白色 口味:甜中微澀,帶酒香,不過氣味強烈,而且後味有淡淡的花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