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就在你是否打開這扇羅生門

《羅生門》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一共有13篇,寫出了人世間的醜惡,但是是社會的縮影。

第一篇是《羅生門》,它的內容十分簡單,人物也只有兩個,僕人和老太婆。在災難後,整個京城衰敗不堪,僕人看到老太婆在拔頭髮想要做假髮,僕人譴責她,並把她的衣服拔下了。整章小說到此結束。

善惡就在你是否打開這扇羅生門

這篇小說畫面十分灰暗,敘事十分平淡,沒有什麼跌宕起伏,但卻讓人不寒而慄。“外面,唯有黑洞洞的夜。”不僅是小說是在夜晚發生,更是描寫了當時的社會自然環境是黑暗的,像一個無底洞,吞噬者麻木的人。

由於“羅生門”這一詞誕生時便有“生死徘徊”的意味,故而後來演化成:當事人各執一詞,使得事實結果在“真相”與“假象”之中徘徊,最終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與反覆,從而無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城的外郭)”的門,即“京城門”之意。由於古代日本常年戰亂,屍橫遍野。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樓丟棄,待年久失修,頹敗之後,繼而顯得荒涼陰森。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羅生門”是通向地獄之門這一鬼談幻象之說。

善惡就在你是否打開這扇羅生門

看完《羅生門》,頓時感覺確實這是一個充滿謊言與不真實的世界。聯想到哲學的真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真相真理可知呢,但是成本太大,當一個真相是很難找到或者沒有必要找到時,就有統計上的論述推理和假設檢驗。那麼我們生活的世界的那些不明所以的事件,它的真相與否很難找到,而且數量很多,誰都想要真相,可是真正能知道的真相又有多少呢?

我堅決相信真理真相是可知的,但是由於可知要付出的代價很大 所以導致的結果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假象橫生的世界,一句話,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一個假象,那不是原本的充滿真理真相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紅色都不一樣,每個人看到的世界也都不一樣。

善惡就在你是否打開這扇羅生門

“善惡就在一念間”,這個永恆的人性母題被詮釋的淋漓盡致,甚至讓人忘了這是一篇僅有三千字的短篇小說,卻彷彿道出了千百年人類社會中共有的哲理,惡人總有作惡的理由,荒唐的是,這個理由看上去又是如此合情合理!

相比於直接描述變態殺人狂無來由的作惡,由善到惡的描寫更符合大多數人的理解力,這樣的人才是隱藏在每個人身邊的活生生的人——比如某件惡性案件爆發後,採訪作惡者的熟人,大都會說,這個人平時待人和善脾氣特別好——這才是大多數人的人性,所以才真實。人們還善於把自己隱藏到群體中,群體中惡的底線往往會變得更低,甚至於無。“大家都這樣做的”這樣的想法會消除自己對惡的不安。但惡是客觀的,不同角度的解釋並不能改變它的存在形式。既然這一切無可避免,我們能如何做呢?

善惡就在你是否打開這扇羅生門

正如譯者序中說到的“無論得於史料之作,還是拾於現實之篇,其一以貫之者,大約是兩條主線。一是對人性中的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二是對人對人生的幻滅感,亦即厭世主義傾向所導致的對藝術的執著與痴迷。”

這邊是對於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的一點點感受,涉世不深,閱世不足。這本書仍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掘和探討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