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同一個否定的社會,面臨同一個否定的世界

我們身處同一個否定的社會,面臨同一個否定的世界

(續上)因為否定, 人類被分裂成各種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社群,不同派別,不同團體,不同圈子,不同粉絲。

雖然我們可以美名其曰將否定稱之為:競爭、競賽、競逐、競演、競聘、競選、競技、競價、競崗、門當戶對等等。但無可諱言,我們身處一個否定的社會,面臨一個否定的世界。

因為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個體而言,競爭就是否定。或許否定就是我們的人生吧!否定決定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偏好。我們的內心深處否定什麼,外在的表現形式就是偏好什麼。

當年孔夫子的內心深處否定生活沒有規矩,想活得有規矩。他的偏好就是任何事都必須看起來方方正正,有規有矩的。最見不得紅燒肉切成歪歪斜斜的,座椅擺得歪歪扭扭的,廚房裡亂七八糟的。於是他的偏好就是紅燒肉方方正正的,否則他不會吃;座椅放在端端正正的位置上,否則他不會坐下來。

偏好帶來了比較,比較帶來了偏見。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的說法:

“偏見在社會心理學上多指否定性。是一種缺乏客觀根據,固定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和態度。”

而偏見又帶來了偏行,偏行又帶來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對抗和衝突。

我們因對自然環境的恐懼而產生的文化偏好,變成了國與國、人與人、宗教與宗教之間的衝突。

我們各自以自己的文化建立起來的知識、標準、制度,經驗、及各種習慣和習俗作比較來嘲笑、奚落等否定、攻擊別人的文化。

因為文化雖是一種偏好,一種肯定,但它無疑出自於否定。肯定的背後一定是內心深處有想否定的東西。肯定什麼,就是否定什麼。因此我們被文化所養成的習慣與習俗,給我們內在的否定帶來了新的否定。比如中國人會對美國人說:

“你們西方人真不謹慎,還沒有結婚就上床”

西方人會對中國人說:

“你們中國人才不謹慎,還沒上床就結婚”

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在印度航空吃飛機餐心裡會說:

“印度人真可憐,他們一天到晚就吃這個?和我們中餐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印度人到中國旅遊,在中國航空吃飛機餐同樣會說:

“中國人真可憐,一天到晚吃這種淡而無味的東西,唉!這日子過得。”

即便是在中美兩個世界大國的貿易衝突中,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也會竟然提出,中國需要改變文化。

由此可見,他雖然以國家的口吻對另一個國家說話,但終究如一個普通人那樣,因為否定而偏好自身的文化,對外否定別人的文化。對別人的文化評頭論足、自說自話,跳不出否定思維的魔咒。(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