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信用制度的背後是否定之否定

人的否定意識是怎麼來的(八)

誠信信用制度的背後是否定之否定

(續上)然而,儘管是出於否定意識,我們有了各項社會制度的構建及規定、規章、規則。但否定意識終究是人的天性。面對社會,面對他人,間或會有意無意地作出一些否定行為。該否定行為的外在表現形式可能是貪小便宜、見利忘義、偷工減料、投機取巧等。我們的社會學概念則稱之為“失信”或者“背信”。可是,社會應對個體否定的手段仍然是否定!

而所謂的“誠信信用記錄”則記錄著背信人對社會大大小小的制度、規定曾經否定過的事項。如果有人沒有遵守社會各項制度與規則,就會留下他對制度與規則作出過各式各樣否定行為的痕跡。方便社會各項崗位錄用及與之商事交易對方參考,根據這些否定行為情節,是否有必要否定這個人的人設!

網上流傳著幾個不同人物的版本說的就是否定社會制度、規定後又被社會否定的故事。其中有一個面試被拒的女學霸故事,說的是 一箇中國女孩到法國留學,家境不太富裕,於是她半工半讀。

這樣終於在四年後,她出色地完成了學業。在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名牌大學畢業的實力背景下,女孩決定留在法國,在法國找一份工作。

於是,她就在一些跨國大型公司頻繁進出,積極推銷自己。

但是很奇怪,這些公司開始對她的才能和學歷都非常認可,但每次看起來都應該會錄用她,卻是一次次被婉言拒絕了。

是什麼原因拒絕呢?無論是學歷還是能力,她都非常出色。她就認為是法國人種族歧視,所以才不錄取她。這種念頭讓她感到憤憤不平。

於是,再次被一家公司拒絕時,她毅然闖進了人力資源部的辦公室,找到人事部經理,要一個不錄用她的合理的解釋。

然而,經理給她的解釋,讓她萬萬沒有想到,甚至有點措手不及。經理這樣說道:

“女士,我們沒有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你來公司面試時,你的學歷和能力都非常符合我們的要求,正是我們要找的人。但後來,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逃票被處罰記錄。”

她覺得不可理解:“因為三次逃票這種小事,你們就放棄了我這樣的人才?”

經理看著她,說:

“小事?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小事。我們注意到,你第一次逃票是來我們國家後的一個星期,查票的工作人員接受了你剛到我們國家,不熟悉自助購票的解釋。但是後來你又有兩次逃票記錄。”

這讓她想起四年前剛到法國,就發現了這個國家的公交系統,都是自助售票的,想去哪裡,就自行買票,連檢票口都沒有設。

聰明的她覺得這是這個國家交通系統的漏洞,她完全可以不買票,這下可省錢了,她為此不禁自鳴得意,沾沾自喜。

即使偶爾會有人查票,但這個被查到的機率,非常非常小。4年的時間,她也就被查到了3次。

但她現在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因為這個原因讓她面臨現在被拒絕的處境。

法國人是不是太小題大做?經人事部經理一說,她立刻辯解:

“我後面兩次是沒有帶錢。”

經理說:

女士,我不同意你這個解釋,您這是在懷疑我的智商。我完全可以相信,在您被查之前,至少有幾百次的逃票記錄。”

女孩畢竟是有些心虛,但還是不甘心,繼續努力辯解說:

“那也不至於因為這點事情就不給機會吧?這點小事,我以後改還不行嗎?”

經理十分認真地糾正她:

“不,女士,這不是小事。這件事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您不尊重規則,且善於利用規則的漏洞來獲利;第二,您不值得信任。我們很多工作都是靠信任來完成的,所有被錄用的員工,都會被賦予許多權利。但為了節省成本,我們不可能每一個市場都設立監督機構,就像我們的交通系統一樣。所以,我們沒辦法信任您,就不能僱用您。可以確切地說,在整個法國,甚至整個歐盟,可能都不會有哪家公司敢聘用您。”

女孩這才恍然大悟,卻是悔之晚矣。(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