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新田鎮任家村:點燃發展新活力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彭水日報社出品

彭水新田镇任家村:点燃发展新活力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四月的新田鎮任家村,春光燦爛,欣欣向榮。

門前發芽的柳樹裝點著庭院,水牛在田裡打滾,村民在地裡忙碌,整個村莊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煥發著春日的活力。

近年來,任家村以黨建促脫貧,以產業帶民富,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讓村莊更美麗,百姓更富裕。

彭水新田镇任家村:点燃发展新活力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彭水新田镇任家村:点燃发展新活力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建設黨建陣地 發揮黨員示範作用

近日,走進新田鎮任家村黨員活動室,眼見擺放整齊的桌椅、振奮人心的標語、內容豐富的文化牆……

“目前合作社已經成立,300畝辣椒已進入育苗期,下一步就是等待成熟之後移栽。”

“辣椒育苗一定要管護好,注意溫度,遇到難題就跟我們講,我們再一起來解決。”

黨員活動室裡,幾名駐村工作隊員和合作社成員正坐在一起討論如何更好地推動辣椒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

“這個活動室是以前的小學改造的,不要看現在的黨員活動室還可以,其實我剛到這裡的時候,活動室非常簡陋,黨員隊伍也缺少活力。”新田鎮任家村駐村第一書記譚宇嘉介紹,現在這個黨員活動室,不僅是任家村黨員同志學習活動的重要場地,也是任家村研究村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和陣地。

同時,新田鎮任家村黨支部書記王勇介紹,駐村工作隊和村組幹部隨時組織黨員到農戶家中,到田間宣傳扶貧政策;對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組織群眾代表、黨員在田間地頭宣傳。

產業的發展正得益於黨支部的引領。這些年,任家村從強化宣傳動員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用心用情精準脫貧、強化支部建設、紮實開展幫扶等方面入手,讓黨支部成為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一面旗幟。

助推產業發展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當天下午,在位於任家村的彭水縣加億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辣椒育苗基地,負責人金定淑和社員正在查看辣椒苗的長勢, 剔除辣椒苗中的野草。

彭水新田镇任家村:点燃发展新活力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我們合作社發展了300畝辣椒,在五月份,我們要把這些辣椒苗子全部移栽出去。”金定淑告訴記者,為了帶動農戶尤其是貧困戶增收,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今年初新創辦了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並確定發展方向為辣椒種植。眼下,合作社發展的300畝辣椒已進入育苗期。

目前,合作社有21戶村民種植辣椒,其中有5戶是貧困戶,貧困戶中最少的種了1畝多,最多的有3畝,1畝地預計可以收入3000多元。

貧困戶廖壽碧老人是種植農戶之一,她除了參與辣椒種植,也在合作社務工。“我種的三畝辣椒,如果管護得好,收成了可以賣八九千元,在基地務工也可以賺錢,我對合作社還是充滿了信心。”

產業帶民富。譚宇嘉說,這兩年,駐村工作隊與村黨支部一道,結合任家村產業發展滯後和集體經濟發展不力的現狀,問計於民,學習於他,發展“長效+短平快”產業,點燃了一條條產業發展的引擎。

1000畝脆紅李就是典型的又一產業引擎。今年已實現了掛果,預計到明年達到豐產期。

“我們按照‘公司+農戶+土地入股’的模式進行運營,脆紅李基地一共輻射241戶農戶,其中,貧困戶25戶。收益之後,按公司40%農戶60%的比例進行分紅。”譚宇嘉告訴記者。

完善基礎設施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當天下午,在任家村生產便道整治現場,七八個工人忙得熱火朝天。

原來這是任家村正在硬化的便道,從2月底開工,現在已經硬化了1.5公里,總共要硬化2.2公里。

基礎設施先行,群眾脫貧不愁。近年來,任家村緊緊圍繞水、路、電、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築牢脫貧攻堅根基。

當地老黨員任永奎對此深有感觸。

“這幾年來,村裡的變化真的非常大,以前大多數是泥巴路,現在變成了硬化路,出門不打溼腳。”

“以前拉東西需要肩挑背扛,現在生產便道直接修到地裡。”

目前,任家村道路通達、通暢率100%,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

同時,任家村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正準備利用優勢產業發展採摘經濟,拓寬老百姓的增收渠道。

譚宇嘉介紹,我們正在積極爭取項目發展資金,硬化道路,修建生產便道,整治溝渠,進一步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條件,助推產業發展,提升群眾獲得感。

END

全媒體記者:冉江陵︱編輯:陳乾敏︱編審:黃智宇

長按關注 讀懂彭水

↓↓↓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苗鄉彭水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