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一、5G能帶來什麼改變?

如果相信未來是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世界,5G就是一場不可錯過的盛宴。4G 帶來不了一個全連接的世界,它支持的業務有一定的侷限性:

高帶寬:由於高頻材料的高成本,以及多天線技術需要巨大的計算量,現在的4G在一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市區一個基站的覆蓋範圍)只能提供將近1Gbps左右的峰值吞吐量,並由該區域的成百上千人共享,人均帶寬其實是遠遠低於家寬的。它無法讓你流暢地觀看1080P、4K的視頻,當你打開騰訊、優酷、愛奇藝的時候,會發現在移動網下的默認選項可能是360P甚至270P。同時,你也做不到隨時隨地的辦公,因為4G的上行峰值吞吐率只有50Mbps,能達到的平均帶寬也就20Mbps左右,在多人共享的情況下傳輸大文件時會顯得有心無力。“辦公雲化”?“一切數據和計算上雲”?在帶寬不夠的情況下都是一種奢談。5G通過高頻譜帶寬接入、多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使得高帶寬的業務在5G時代能夠實現連接。

低時延:2、3、4G的網絡架構,都是基於使用者是人使用語音以及上網業務來設計的。打電話或者上網,以及打遊戲,能忍受的時延是20ms-100ms級的,因此,採用接入(基站)貼近用戶,交換(核心網)和計算(IDC)遠離用戶的網絡設計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然而,工業控制、AR/VR、車聯網、遠程醫療需要的時延是1ms到5ms級別的,現有4G的物理層幀結構、核心網偏高的位置,都與低時延的目標是相悖的。5G通過核心網下沉到本地網,物理層子幀從固定的1ms改成靈活的0.1ms到1ms可選,以及端到端的切片技術,能確保低時延的業務在5G時代實現連接。

大連接:智能的社會,前提是萬物的連接,沒有數據的上傳,沒有物的在線,一切智能都是空談。對於多數連接而言,既不需要大的吞吐帶寬、也不需要低的時延,阻礙它們連接上網的,主要就是高昂的接入成本。而 2、3、4G 網絡,從連接的角度而言,就是一張高成本的網絡。因為 2、3、4G的網絡設計,都是從保障人使用業務(語音或數據)時的最佳體驗來進行設計的。為了保證上網的速率,單用戶需要有很寬的頻譜帶寬,有限的功率被分配在很寬的帶寬裡,覆蓋就沒有辦法做到很遠,需要有很多的基站來保障覆蓋,提升了成本;為了保證時時刻刻保證有良好地體驗,終端需要週期性地監聽廣播消息,測量周圍基站的信號強度以便隨時進行鏈路切換,保證自己永遠在信號質量最好的一條鏈路上,這極大地提升了終端的功耗,例如隔三差五充電或者換電池,顯然是一個高成本的動作,無法支撐大量物體的聯網,我們無法想象三天兩頭給電錶、水錶、單車、兒童定位裝置、空氣監測、煙警裝置換電池;而且,高帶寬和大量的信令交互,意味著更貴的濾波器和功率放大器(PA),意味著更復雜的物理層和上層設計,也就意味著更貴的終端,而這些,都是物聯網的致命傷。5G 通過切片技術,物聯網單獨一個切片,用更簡單的信令交互、長時間的休眠、極窄的帶寬,來保證接入行為以及接入終端的低成本,能實現大量設備的接入,最終實現萬物互聯。

二、5G什麼時候到來?

影響5G商用最核心的有幾個要素,即發牌時間、終端成熟時間、運營商部署週期,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又是發牌時間。

牌照發放時間:今年1月,工信部部長苗圩就透露:“今年將在若干個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3月28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將根據終端成熟情況適時發放5G牌照,估計是今年某個恰當的時間點。

今年上半年,華為、三星、摩托羅拉、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均推出5G手機或者已經確定,部分已經實現批量供應,但售價較高,若“根據終端成熟情況適時發放5G牌照”,那麼上半年發放5G牌照的概率不大,機構預測大概率是三季度,同時,由於3GPP Rel-16 預計將於2020年3月完成凍結,eMBB、uRLLC、mMTC 三大方向應該都將於此時完成終稿,因此,考慮到中國領跑5G的決心,最晚也不應遲於2020年3月。

圖表1:牌照發放時間窗口預測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發放牌照,但在2018年12月10日,三大運營商已經獲得了全國範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移動獲得了2.6GHz與4.9GHz兩個頻段各100MHz頻譜資源,優勢是低頻段(2.6GHz)部署更容易,但4.9GHz頻段建設成本將會更高。聯通與電信在3.5GHz各獲得100MHz頻譜,優勢是與海外主流頻段相同,可以複用。毫米波頻段國內尚未規劃。

3GPP在2018年發佈的R15標準,5G分為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兩種規範。非獨立組網標準是由4G的基礎上新增5G無線組網,可以複用4G的核心網與承載網,節約部署時間;而獨立組網(SA)標準才能實現5G的全部特性。

獨立組網部分,預計於2019年下半年發佈的R16通信協議中體現,屆時將滿足完成ITU對於5G的功能要求。運營商也會隨著R16標準逐漸明確,加快5G 網絡部署。原本中移動跟中國電信採取獨立組網(SA)路線,但是由於落地的時間要求由2019年10月向前推進,中國移動決定在今年先使用非獨立組網,明年再獨立組網,進度逼近歐美國家。

圖表2:5G進展重要時間節點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終端成熟時間:上面已經提過,部分已經批量供應,但價格較高,比如華為Mate X在國外報價約1.7萬元,三星的Galaxy Fold摺合人民幣約1.3萬元,S10 5G版售價約為人民幣8600元。目前的價位顯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偏高的,從技術和價位上而言,可能還談不上成熟。但電子行業技術更新和成熟週期非常快,也不排除下半年乃至明年開始價格迅速下降的可能。

運營商部署週期:預計三大運營商在2019年均以實驗局建網為主,直到 2020年開始正式部署商用局。一般來說,牌照發放後,運營商開始進行招標集採相關動作,考慮到網絡8-10個月的部署週期,如果三季度左右發牌,運營商在重點城市(40-50)形成真正商用能力大概是2020年2季度。

三、5G投資哪些細分產業鏈最受益?

根據相關機構預測,中國三大運營商在5G的資本支出投入將會達到1.33萬億,相比4G的8521億增加約56%。另外,終端射頻前端的天線、濾波器、PA也將有數量的增加或材料的變化,這一塊的每年市場空間預計為811億。

把投資進行拆解,將通信網絡分為四部分,從邊緣往中心依次是終端、無線網、承載網、核心網。1.33萬億分佈到其中分別是無線網(含配套)1.06萬億,承載網1790 億,核心網880億。

圖表3:5G網絡空間與架構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對於5G投資的關鍵,除了知道總量上的增長,更為核心的是瞭解投資需求的邊際變量。圍繞第一部分5G所要帶來的改變進行分析,這裡大連接部分更多涉及到應用層面,根據5G投資時間表,這裡先集中考慮大帶寬、低時延所帶來的邊際改變。

圖表4:5G的核心變化點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圖表5:5G相對4G的空間差異(億元)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一)無線網:小站、光模塊空間巨大,天線面臨洗牌

在 5G 的無線網中,又可以分為宏站、無線配套、小站、室分,以及被宏站集成的天線和光模塊等部分。在4G中,天線是單獨銷售的,而光模塊是集成在主設備裡銷售的,到了5G,由於天線和射頻將合一,天線也將集成在主設備中銷售。

圖表6:無線網的整體空間(億元)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1)主設備

4G宏基站主要分三個部分:天線、射頻單元 RRU 和部署在機房內的基帶處理單元BBU。5G網絡傾向於採用AAU CU DU的全新無線接入網構架。天線和射頻單元RRU將合二為一,成為全新的單元AAU(ActiveAntenna Unit,有源天線單元),AAU除含有RRU射頻功能外,還將包含部分物理層的處理功能。AAU將主要部署在室外塔站上,採用光纖直連拉遠的形式與DU(Distributed Unit,用以實現基帶處理的大部分功能,以及部分L2層功能)連接,多個DU將集中部署於機房內,既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和維護費用,也可以實現DU間的基帶資源共享。CU(Centralized Unit,包括部分L2層和全部L3層協議處理功能)既可以和多個DU分離相連,降低總成本,實現對DU的統一和集中化管理。也可以和DU整合實現協議棧全部功能,用以降低時延,滿足特殊場景需求。相比較4G基站,採用支持大規模陣列天線技術的AAU是5G基站成本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以目前三大運營商的頻譜劃分來看,聯通和電信獲得3.5G各100M頻譜資源,移動為2.6G和4.9G各100M,總體上講,在城市區域5G可以與4G網絡共站址部署,在農村區域,考慮到實際的需求以及現有 4G 網絡已具備的優異性能和覆蓋能力,農村地區新建站址實現5G網絡連續全覆蓋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在農村區域的5G總規模預計不會比現有4G網絡更大,運營商依然以利用現有站址資源作為5G的主要建網策略。

截止到2017-2018年,國內4G建設已經步入尾聲,三大運營商4G基站規模大約360萬站點左右,假定按照360萬站點的規模來測算5G宏基站投資規模。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室外宏站和室分宏站。

室外宏站比例測算:通常室外宏站比例站站點總量的 80%左右。

室分宏站比例測算:假設室分裡有20%仍採用“宏站 DAS”體系,其餘採用小站。

5G主設備價格推測:移動2017年3D-MIMO站點集採價格為30萬人民幣左右,考慮到5G和移動當前3D-MIMO 站點均為64T64R,通道數相當,該集採價具有參考意義。預計規模商用時基站價格下降一半,到達15萬,業界也通常認為該價格為規模應用的可行性價位。

因此,主設備的總體市場空間測算為:

360萬(總規模)*80%(室外站比例)*15 萬(宏站價格) 360萬(總規模)*20%(室分比例)*20%(“宏站 DAS”比例)*15 萬(宏站價格)=4536 億

與4G的空間變量為:

4G站點當前正常價格為8.5萬,考慮到有贈送,均價按9折進行折算,單價約為7.65萬,則4G主設備總空間為360萬*8.5萬*0.9=2754億。

相比較而言,5G主設備市場規模相比4G增加為4536億-2754億=1782億,增長幅度為65%。主要原因是5G主設備由於高帶寬和MIMO等原因複雜度大大提高,這一塊的投資相對 4G 會有較大幅度增加。

無線網是一個長期封閉的市場,有較高的毛利,主要由華為、愛立信、中興、諾基亞把持。到5G後,無線側考慮採用CU和DU分離方案,其中CU將考慮採用NFV平臺,但CU佔RAN側比重很小,因此很難因此引入新的廠家。

圖表7:國內市場無線網市場份額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綜上,無線網主設備領域A股上市公司中可關注中興通訊。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分為三個主要業務板塊:運營商網絡、政企業務、消費者業務。公司是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商,與諾基亞、愛立信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在5G標準的貢獻有所提升,已推出Pre 5G產品。

(2)天線

變量:中國的天線行業,目前還處於春秋時期。中國聯通集團天線供應商公開招募,參與測試的有40多家,最終入圍的有29家。中國移動集團NB-IOT集採,參與投標的有23家。眾多的參與廠家折射出一個問題:這個行業進入壁壘太低,而到了5G,這一切都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由於5G需要Massive MIMO來提供高吞吐率,天線從2T2R、4T4R一躍到了64T64R,這也使得天饋必須和射頻緊密耦合,往有源化的方向發展,技術門檻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因此,目前的天線廠家,到了5G時代,要麼被主設備廠家併購,要麼成為主設備的戰略合作伙伴。一場大洗牌即將來臨,天線將從春秋轉向戰國。

空間:現網2T2R/4T4R的天線摺合均價將近2000元左右,Massive MIMO天線的價格是這個的7-8倍,到2020年有望下降到5倍左右。因此,天線的市場空間測算為=360(萬站)*3(3個扇區)*2000*5(2020約為5倍價格)*80%(室外宏站)=864億。

由於2、3、4G天線均以2端口為主,價格已經做得非常之低。MASSIVE MIMO天線複雜度和工藝要求大大提升,價格自然會要貴不少。4G時代,天線的市場規模為360(萬站)*3(扇區)*2000*80%(室外宏站)=172.8億,相比之下,5G較4G在天線上的市場規模增加691.2億元,增幅為4倍左右。

投資邏輯:

隨著Massive MIMO成為5G主流,天線單價大幅提升,帶動市場空間增長。同時,隨著天線市場集中度的提升,對龍頭企業也是利好。目前可以公開獲得的數據是2014年國內基站天線供應商市場份額,前五大廠商分別是京信、華為、摩比、通宇、虹信。

圖表8:2014年國內五大基站天線供應商市場份額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從龍頭思維的角度看,A股上市公司中首選通宇通訊,此外,港股上市的京信通信、摩比發展也可以重點關注,另外擁有基站天線業務的A股標的還有盛路通信。

通宇通訊

概述

1、公司從事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包括基站天線、射頻器件、微波天線等,其中基站天線約佔80%。在國內同行業上市公司中,公司營收佔第二位。

2、公司產品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銷售約佔80%。客戶包括中國移動、沃達豐、中國聯通、印度信實、西班牙電信、俄羅斯電信等運營商,和全球前5大設備集成商。

3、公司具備20年技術經驗,已形成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的完整產品線,產品可滿足目前國內外2G、3G、4G等多網絡制式的多樣化產品需求。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核心競爭力

1、技術研發優勢。公司開發出LTE800和LTE2600寬頻及超寬頻天線、TD-SCDMA智能天線、TD-LTE智能天線等產品,並且已與設備商合作開始開發有源天線項目。

2、客戶資源優勢。公司產品獲取了國內外眾多通信系統運營商、設備集成商的認證。

3、製造和質量控制優勢。公司具備從產品研發、模具設計及製造、機械加工、裝配調試到整機測試縱向一體化的精密製造能力。

4、參與制定行業技術標準的優勢。公司專家參與制定了《移動通信天線通用技術規範GB/T9410-2008》和《TD-S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智能天線 YD/T1710.1-2007》。

投資要點:

1、關注可能的業績拐點。公司於3月29日晚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 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1810萬元–2300萬元,同比下降81.33%~130.42%。當前,國內4G網絡覆蓋率已經達到95%,因此,行業處於4G通信網絡建設進入末期,5G網絡鋪設的前期,下游通信營運商和設備集成商壓縮資本開支,對4G網絡建設的資本投資進而下降。同時,4G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通信行業相關天線產品進入成熟期,行業競爭異常激烈。不過隨著5G 建設啟動和海外市場開拓,公司業績有望反彈,公司董事長吳中林此前曾表示,5G天線大規模的供應在今年下半年開始。

2、5G建設核心受益標的。基站天線技術升級至Massive MIMO,從無源向有源發展,和高度集成化將帶來新的市場空間,提高行業進入門檻。公司作為基站天線的龍頭企業,預計將最先受益於5G落地。公司積極進行技術儲備,提前佈局5G,Massive MIMO相關產品已開始試點商用測試。

3、戰略收購完善技術鏈。2017年5月公司1.3億收購光為光通信58.82%股權,進入光通信市場,2016年光為生產的高端光模塊器件(40G/100G)產品營收佔比約18%,中高端器件業務規模增長迅速,武漢光谷新生產基地投產順利。2016年公司以605萬歐元收購了公司的供應商芬蘭公司Prism Microwave,整合其業界領先的小型化濾波器技術。

另外一個思路在於,通信設備商的數量較少,目前市場的前四名(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幾乎壟斷全球運營商無線通信市場份額(基站設備市場佔比在90%以上),對於天線供應商來說下游將更為集中。因此,與設備商有深度合作,並且在大規模陣列天線有較多技術儲備的龍頭天線廠商將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從這個角度考慮,重點選擇華為的基站天線上遊加工服務企業——東山精密。

東山精密核心邏輯如下:

1、據ABI的報告顯示,2016年在基站天線市場,全球前五大天線廠商佔據了全球80.3%的市場份額,其中華為31.6%、凱瑟琳21.0%、康普15.2%、安費諾 7.3%、RFS5.2%。華為已連續兩年蟬聯全球第一,其市場佔有率比2015年有2個百分點的提升。隨著5G時代來臨,天線與基站設備實現更深層次的綁定,華為的優勢還將繼續。

2、東山精密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專業從事精密鈑金結構件工藝設計、製造服務的龍頭企業,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基站天線精密鈑金零部件提供商。公司連續多年中標華為天線整機外包招標項目,與華為天線有著深度合作。在5G時期,預計公司將繼續受益於華為天線的市場領先地位。考慮到5G天線市場空間的大幅上升,以及華為天線市場佔比有望隨基站設備的上升而增加,公司天線精密加工業務營收也有望隨之大幅增加。

小結:

天線板塊在5G時代是確定性市場容量擴容的一個領域,根據前面的測算,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大約增幅為4倍。在A股上市公司中,通宇通訊無疑是天線的龍頭企業,天線佔業務比重也很高,達到80%左右,因此在5G時代彈性最大,也最為受益;盛路通信天線業務佔比約為40%;東山精密為天線業務提供加工服務佔主營比重約20%,PCB及面板業務佔據相當大比重,PCB產業也會受益於5G。因此總體來看,彈性最大最受益的當屬通宇通訊。

風險提示:主要是2個風險,一個可能存在的風險是5G建設晚於預期,業績拐點遲到。另外一個風險在於基站天線業務主要還是需要面向運營商供貨,如果實力強大的主設備商如華為、中興等擴大生產規模或者也切入,那麼對於相對小型的基站天線生產商來說,就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了。

(3)光模塊

光模塊是基站設備的必備組件,用於網絡前傳(即AAU與分佈式單元DU之間),回傳(中心單元CU與核心網之間),甚至中傳部分(如果DU與CU相分離部署,DU與CU之間的部分)的通信傳輸。5G網絡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可提供吉比特級別的傳輸速率體驗,高速率意味著對傳輸帶寬也有更高的要求,4G網絡基站設備的主流10G光模塊將無法滿足傳輸需求。5G基站所用光模塊將面臨全面升級,價格大幅上漲。5G時的光模塊是一個業績相對比較確定的領域,由於天線端口數的增加,BBU和RRU之間的前傳流量大幅增加。

圖表9:前傳所需流量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如果5G 網絡採用全新的網絡架構,CU與DU的分離將新增中傳傳輸部分,這部分也將推升5G光模塊的整體需求量。

之前一度想採取eCPRI協議將前傳帶寬降到25G,但是同時也會帶來AAU體積、功耗的增加以及後續升級不靈活等問題,當前中國移動由於拉遠站點較少,更有條件採用CPRI,因此光模塊在中移動大概率將採用100G,而聯通電信由於拉遠場景較多,相當比例場景可能會採用eCPRI,即採用25G光模塊。

空間:25G的光模塊當前價格大約為200美元,2020年規模應用後有望降到50美元左右。而100G光模塊當前的價格高達900美元,到2020年有望降到300美元左右。

因此,對於室外站而言,光模塊的市場空間測算為[270萬(三家CPRI站點)*300美元 90萬(三家 eCPRI 站點)*50]*80%(室外站比例)*6(單站6個光模塊)*6.72(匯率)=275.79億元。

對於室分站,採用有源小站的話,目前現網平均值是一個BBU帶25個prru,因此需要2個100G光模塊和50個10G光模塊。室內站的市場空間測算為360 萬(站點)*0.2(室分)*0.8(有源室分)*(2*300(美元,100G 光模塊價格) 25*18(美元,10G光模塊價格))*6.72=40.63億元。

4G當前所使用的10G光模塊,1.4公里的價格為18美元,10公里的為30 美元左右,現網比例大約為30%:70%,那麼4G的總體市場空間=360*6(單站 6 個光模塊)*6.72(匯率)*(18*0.3 30*0.7)=38.36億。

因此,5G較4G增加的光模塊市場規模為275.79 40.63-38.36=278.06,增幅大約7倍多。

從產業鏈的角度看,光模塊配套供應鏈主要包括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塊、系統集成設備。目前國內光模塊產業鏈配套齊全,具備一定的競爭力,5G的規模商用將利好相關產業。

圖表10:光模塊配套供應鏈及代表性企業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目前國內光模塊企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佔比較小,排名前五的生產商分別是光迅、海信、蘇州旭創、華工正源、新易盛。

圖表11:國內光模塊廠家全球份額佔比

鎖定目標!5G產業鏈最全分析,5G的投資機會(建議收藏)

因此,從龍頭的角度考慮,A股主要考慮三家上市公司:光迅科技、中際旭創、新易盛。

光迅科技

概述

1、國內信息光電子領軍企業,涉足光芯片、光模塊領域,產品包括傳輸、接入和數據通信,探索消費電子領域應用。

2、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9.28億元,同比增長8.24%;實現歸母淨利潤3.37 億元,同比增長0.84%;實現扣非淨利潤2.85億元,同比下降2.52%。

核心競爭力

1、激光器芯片和硅光不斷突破,構建長期核心競爭力。公司市場份額國內穩居第一,全球排名第四,戰略投入芯片設計和材料工藝。

2、國家信息光電子領軍企業。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落戶武漢,光迅科技牽頭,探索前瞻廣電應用、加快技術成果轉化。

投資要點

1、1月23日,公司定增事項獲得批准。本次公司募投10.2億元,主要進行100G高速光模塊擴產,投產後年產能達80.89萬隻,建設期3年,公司在可行性報告中也指出,公司的100G高速光模塊於2018年開始逐步起量。

2、與國內競爭對手相比,光迅科技擁有稀缺的光芯片設計及製造能力,芯片自研於外購的毛利率差距在3-5個百分點,特別是公司25G芯片將進入量產期,後續毛利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公司在下一代光集成技術上積極儲備,硅光ICR和調製器也進入可靠性評估,公司作為國內光電集成龍頭公司的技術紅利,對公司構建長期核心競爭力增添強勁動力。

中際旭創

概述

1、公司於2008年12月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秉承“自主創新,超越發展”的核心理念,一直專注於電機繞組製造裝備的設計、研發,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嚴格的質量控制和完善的技術服務。公司產品系列中有4項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公司品牌被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電器工業最具影響力品牌。

2、2017 年三季度以來,被收購的高速光模塊龍頭企業蘇州旭創正式並表,蘇州旭創主要從事10G/25G/40G/100G 等高速光通信收發模塊的研發、設計和製造,重點開發大容量、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高速光通信模塊,為雲計算數據中心、無線接入以及傳輸等領域客戶提供最佳光通信模塊解決方案。

核心競爭力

專利水平和科研實力不容小覷,加持公司技術壁壘。據統計,公司共申請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1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1項;公司已經獲得專利授權15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專利80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公司技術領先地位得到了鞏固,提升了核心競爭力。此外,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機定子繞組智能繞線機項目獲得煙臺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高效節能電機定子繞組直繞式數字化製造裝備項目列入2016年煙臺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數控全自動立式多工位定子繞線機被山東省經信委認定為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

中際旭創立足於新型光電子技術在光纖通信產業中的應用,專注於40G/100G/200G/400G等高端光模塊產品研發,定位於通過自主技術創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速光通訊收發模塊的研發、設計和製造公司。具有快速量產和交貨能力,從試產分析到工藝確認優化,不斷實現良率提升、成本降低、產量提高,生產線全自動化,通過靈活的計劃和生產管理,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投資要點

1、關注潛在的業績拐點。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118.03%,實現淨利潤6.22億元,同比增長285.02%。主要是蘇州旭創和中際智能並表。公司公告一季報淨利潤同比下降24.41%-39.23%,主要是公司部分客戶消耗庫存暫時推遲了100G產品的採購;另外,部分客戶決策全年採購計劃較晚,未在報告期內批量下單。受此影響,公司一季度銷售收入、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有短暫回落。同時,公司釋放了一些積極的信號,預計這種情況將在第二季度改善。隨著數據中心市場對100G產品繼續保持旺盛 需求、以及部分重點客戶對400G產品的需求開始逐步上量,公司在高速光模塊市場 的領先優勢將繼續保持。一季度,公司5G前傳產品已開始批量交付,預計5G市場需求將給公司2019年業務帶來新的增長點。

2、公司產品結構優良,40G、100G等高端產品佔主營業務比重達到80%以上,10G、25G產品所佔比重僅10%左右,根據公司一季報預告,顯然公司還具有400G產品量產的實力。

新易盛

概述

1、公司是擁有多型號產品的專業光模塊製造商和技術服務提供商,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光模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產品型號超過2800種,產品覆蓋數據寬帶、電信通訊、Fttx、數據中心、安防監控和智能電網等多個行業領域。

2、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億元,同比下降13.4%;實現歸母淨利潤 3300萬元,同比下降70.39%,主要受到中興通訊影響以及進入4G建設末期產品價格下降。公司預告2019年一季度實現盈利3000-3500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364萬元,主要是營收和毛利率有顯著增長。

核心競爭力

1、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加大研發投入。高速率光模塊、光器件相關研發項目取得多項突破,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認可,部分產品已通過驗證並實現量產;漸進掌握高速光器件封裝工藝。

2、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為拓展公司業務,更好地開發海外市場,為公司未來做技術、人才儲備,同時加快公司國際化進程,公司投資設立美國子公司。

投資要點

1、加快產品升級,高速光模塊銷售佔比顯著提升。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為點對點光模塊、PON光模塊和光組件。2.5G及以下4.25G速率產品屬於低速率常規產品,常用在對網速要求不高的場景中,如接入網、電力網等;10G率產品屬於常規產品,適用的場景更多樣化,接入網、區域傳輸網都有使用。4.25G以下及PON佔主營收入比重為4成,4.25G以上佔主營收入比重超過5成,募投項目2017年四季度已經達產。

2、佈局高速光模塊,發力數通和電信高端市場。公司是國內少數批量交付100G光模塊、掌握高速率光器件芯片封裝和光器件封裝的企業,並已成功研發生產出200G、400G光模塊產品。目前公司100G產品銷售佔比不超過20%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公司未來將全力拓展通信設備製造商市場,鞏固國外經銷商市場。預計隨著傳輸網從10G向100G演進,同時5G加快推進,電信市場對高速光模塊的需求將會大增;數據中心方面,採購的光模塊也將逐漸向100G過渡,採購集中度和光模塊速率會不斷提高

(免責聲明和鄭重提醒: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