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分久必合”富含发展逻辑

2019-04-23 08:1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乐清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城东街道率全市之先,启动了6个村的“三资”直接完全融合;柳市有15个村“高票通过”各自村的规模优化调整方案表决;虹桥挂牌成立了首个新行政村和社区……乐清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正进入新的阶段。(上周《乐清日报》报道)

此轮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按“地域相近、人文相通、血缘相亲、产业相融”原则进行,像柳市的浃西、浃东、长春本来都从浃底村分出去,虹桥的溪西、溪东亦如此。村改社区,主要以完成城中村改造的村为重点,整合资源、集聚项目,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在土地集体化、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以剪刀差方式将农业资源转向工业和城市,由此形成了“队为基础,三级核算”分配模式。改革开放后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但在农业剩余的分配方面延续了既往模式,因人口剧增将原先“大村”划出更多单元的行政格局,已不适应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资源配置关系。

如今,城乡关系的格局已从资源汲取转向资源输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公共财政覆盖乡村,各类支农惠农项目纷纷下乡,乐清进入了城乡统筹的新发展阶段。变乡镇为街道、乡镇合并、村改居、村庄合并及自然村的大批消失,一直在进行中,并启示乡村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手段,而成为发展目标本身。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这一轮的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并非简单的历史重现,作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它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可扩大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空间。经验表明,经济薄弱村靠扶贫政策,难以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等、靠、要思想。优化调整后,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村村合并,村级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薄弱村在强村的帮助下,尽快摘帽的可能性变得更大,同时也有利于强村扩大发展空间。如城东的上叶、黄良、珠垟三村刚一合并,村干部们已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发展旅游经济,实现资源共享。

有利于新村编制科学的发展建设规划。随着新村规模的扩大,经济实力的增强,布局将更趋于合理。这有利于新村高起点制订好中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加快中心村的建设步伐,打破农村分散、自然、低层次建设和发展格局,改变过去由于村规模小带来的规划难订、建设难搞,设施难配套及使用效益不高和低层次重复建设等现象。

有利于减少村干部职数和减轻农民负担,节省行政成本。村规模优化调整后,乐清全市行政村数量可减少40%多,这有利于优化村级干部队伍,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年轻化、知识化程度将得到明显提升。对镇一级而言,由于扩大了村域范围,又减少了村干部职数,为镇级机关机构改革和调整打下了基础。

有利于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行政村规模优化调整后,有利于政府部门集中资金,统筹安排和协调布局建设各村(社区)的道路、电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提高设施的共享率。同时通过进一步的河道整治、卫生保洁、美化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农村文化礼堂的下一步建设,就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