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古老的傳說故事,竟然都源於內蒙古!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小時候,愛讀童話故事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

《一千零一夜》

……

愛不釋手

但是,你知道嗎?

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也孕育了

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

而且這些廣為流傳的故事

更為精彩動人

快來看看有哪些吧!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王昭君傳說

王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字昭君,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她自請嫁匈奴。出塞後逐漸適應了草原的生活習慣並且生兒育女、德布四方,使長城內外出現了長達60多年的和平與繁榮。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是美的化身,是和平的使者,民族團結的象徵。“王昭君傳說”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格薩(斯)爾

格薩(斯)爾主要描寫了雄獅國王格薩爾以大無畏的精神率領嶺國軍隊南征北戰,降伏妖魔,抑強扶弱,救護生靈,使百姓過上安寧日子,晚年重返天國。格薩(斯)爾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等省份的蒙古族地區,與蒙古族文化傳統相結合,經過蒙古族人民的再創作,發展成為一部具有鮮明蒙古民族特色的史詩《格斯爾可汗傳》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巴拉根倉的故事

“巴拉根倉”是人名,蒙古語意為“豐富的語言”或“智慧的寶庫”。巴拉根倉是蒙古族勞動人民根據自己的想象虛構出來的理想人物。在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科爾沁、鄂爾多斯和青海、甘肅、新疆的蒙古族聚居區,以及蒙古國、俄羅斯的布里亞特等地區廣泛流傳。

巴拉根倉同情人民疾苦,到處替被侮辱被損害的貧苦牧民伸張正義,把鬥爭矛頭指向兇殘暴戾、腐朽沒落的僧俗統治者及宗教迷信和封建倫理道德。官僚、牧主和上層喇嘛給他加上"流氓""騙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機智地鬥敗。巴拉根倉受到窮苦人民的歡迎和稱讚。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江格爾

《江格爾》描述了以江格爾為首的12名雄獅大將和數千名勇士為保衛寶木巴家鄉而同邪惡勢力進行艱苦鬥爭並終於取得勝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學追求。大約在13世紀,江格爾誕生於蒙古族聚居地,作為說唱敘事詩在衛拉特蒙古人中流傳了數百年時間。至17世紀,其內容充盈到將近10萬行,大體結構也基本定型。19世紀初,這一原以說唱形式流傳的民間鉅著,方開始被整理成文字。

沙格德爾

沙格德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蒙古族民間即興詩人,七歲進林東昭廟當喇嘛。二十多年的寺廟生活,使他對當時一些活佛喇嘛的貪婪偽善痛心疾首,並給以揭露和抨擊,因而不容於佛門。三十五歲時憤而出走,成為遠近聞名的遊方僧,口頭創作了大量諷刺譴責詩。《沙格德爾的故事》則是廣大牧民根據他們的親身經歷,結合沙格德爾的真實事蹟創作而成。這些故事在草原上不脛而走,並形成龐大的故事組。已整理出版的有《“瘋子”沙格德爾》。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蟒古斯的故事

《蟒古斯的故事》描述了鐵木爾賽音塔拉英雄鎮壓為非作歹的吉拉邦西拉蟒古斯的故事。蟒古斯是蒙古族民間傳說中出現的惡魔,是邪惡勢力的代表。蒙古族古籍《蟒古斯的故事》是科右中旗民間藝人齊寶德說唱,興安盟少數民族古籍整理辦公室編輯出版,是興安盟出版的第一部民族古籍。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哈倫阿爾山傳說

傳說之一

很久以前,一位老獵人在大興安嶺南麓的密林深處狩獵,射中了一隻梅花鹿,這隻鹿負傷逃跑,老獵人尋著地上的血跡策馬緊追。翻過幾道山巒,來到阿爾山腳下的一塊綠茵茵的草地。負傷的梅花鹿跑到一潭泉水旁飲水,不慎掉入水中,只見它抖抖身子,猛地躍出水潭,飛快地鑽入密林之中。老獵人驚奇萬分,策馬趕到潭邊,見是一汪清沏透底,熱氣騰騰的泉水。他斷定是這泉水治好了梅花鹿的箭傷。此事傳開後,一些患有疾病的獵人、牧民絡繹不絕地來到潭邊,汲取泉水飲用或洗浴,他們把這塊寶地取名叫哈倫阿爾山。著名的哈倫阿爾山礦泉由此得名。

傳說之二

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趙光義患重病。雖經御醫和全國的名醫多方診治,也未見好轉。宮庭上下,文武百官一籌莫展。這時,有一位蒙古族老牧民從哈倫阿爾山來到京城,驚聞太宗重病,久治不愈,立即會見御醫,勸說太宗到哈倫阿爾山洗浴。太宗盼能絕路逢生,立即詔令從京城經張家口至哈倫阿爾山專修了一條御道。在幾千裡的旅途中,太宗備嘗艱辛,病情日趨加重,待風塵僕僕趕到哈倫阿爾山時,已奄奄一息了。隨從的文武官員和御醫,都因感到無望而驚恐萬分。一路伴駕而來的老牧民卻鎮靜如常。他按照蒙古族傳統的方法,服侍太宗到潭中洗浴。不幾天,太宗的病情便明顯減輕。到第十四天,太宗不用人攙扶,獨自到潭中洗浴。幾天後,病體康復,龍顏大悅。這個奇蹟迅速傳遍全國,哈倫阿爾山礦泉也隨之譽滿天下。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巴爾虎英雄史詩

巴爾虎英雄史詩現存十餘部,廣泛流傳於巴爾虎三旗,且許多作品都有幾種不同的版本。作品表現錫林嘎拉珠巴特爾的英雄故事,主要描寫個人之間的搏鬥或家庭與家庭之間的鬥爭,圍繞英雄的家庭所展開的關於住宅、飲食、服裝、畜牧、狩獵等的描繪;圍繞英雄求婚娶親所展開的婚俗禮儀的描繪;圍繞英雄征戰展開的對戰馬、鞍具、武器、鏜甲等描繪。傳唱形式以詩為主,有的地方以散文連接。作品情節簡單,結構嚴密,篇幅不長,人物不多,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著原始蒙古英雄史詩的基本特徵,反映了氏族社會的族外婚現象和部落之間的征戰。

除了勇敢勤勞的英雄人物

內蒙古還產生了一批

極具地域特色的

神話、故事、傳說

由一系列小故事組成

在當地廣為流傳

科爾沁潮爾史詩

科爾沁史詩是蒙古族英雄史詩的一種地方性傳統,是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地區尚存的唯一一種活態傳承的長篇史詩,用一種叫潮爾的古老弓弦樂器伴奏,由專門史詩藝人——潮爾奇,以自拉自唱的形式進行說唱表演。內容講述天神脫胎下凡,生長為可汗和英雄,與危害人間的惡魔——蟒古思進行戰鬥,保衛家鄉、捍衛和平的故事。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神話

“敖魯古雅”為鄂溫克語“楊樹林茂盛的地方”之意。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大約在1700年以前從列拿河一帶遷到額爾古納河流域,傳統上以狩獵為主,由於他們在生活、生產中大量使用馴鹿,所以又被稱為“使鹿部落”。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在長期的生產鬥爭和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很多極富民族特色的神話故事,有人類、民族、姓氏起源的神話、自然神話、動物神話、諺語和謎語。也有許多關於自然現象、遠古英雄、諸神、薩滿、人物等神話傳說,保持了本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那種童年的天真浪漫情趣。

托克托傳說故事

托克托縣地區的民間故事流傳範圍廣,村村都有民間故事家、講述人。就已經蒐集整理出來的部分故事看,其內容大致有:地方風物傳說、地名傳說、寺廟傳說、狐鬼故事、愛情故事、長工與掌櫃、動植物故事、巧媳婦(或聰明媳婦)、生活故事、義和團傳說、笑話故事、傳奇故事等。

準格爾傳說故事

準格爾旗最早屬黑界地無有人煙,自清朝政府放墾令下後,鄂爾多斯蒙古人和晉陝地區的漢人大量湧入準格爾旗定居、生活,並進行文化交流,除把他們原籍的民間口頭傳說故事帶到準格爾,他們還根據當地的生產勞動,自然界的變化,山川河流,動物植物,民間工藝,風俗、禮儀、信仰、人物事件,編創了不少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準格爾旗的民間傳說分為人物傳說、地方傳說、動植物傳說、風俗傳說、神話傳說和大松樹的傳說六大類,有《妖精太太》《準格爾旗敖包的傳說》《“松王爺”傳說》《神往的地方》《古廟》等等。

敖漢傳說故事

清代初期,大批漢民從關外口外“借地養民”來到敖漢,帶來大量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當地的土著蒙古族自衍產生了許多故事及傳說,內容大部分為當地風土人情,人物、習俗。分佈於敖漢旗全境,尤其以貝子府鎮、下窪鎮、四家子鎮、金廠溝梁鎮、牛古吐鄉居多。其中“呼圖格沁”的傳說、“學好會”的系列傳說有著極高的歷史研究和文化價值。

敖漢旗流傳著2000多個民間故事這裡能講50個故事以上的有150多人,其中能講100個故事以上的有20多人,這裡民間故事原生態作品多,大都具有鮮明的本地特色,故事的文化品位較高,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鑑賞價值。

鄂爾多斯蒙古族傳說故事

以蒙古族民間故事為主體,以具有鄂爾多斯地域特點的民間故事為主要內容,包括傳統故事、諷刺故事、諧謔故事等多種類型。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是鄂爾多斯傳說故事的一大特徵,在故事中沙漠可以變成綠洲,湖水能夠變成平地,能叫大山讓路,能到海底遨遊。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鄂爾多斯成為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交匯點,同時是藏傳佛教較早的傳入地區,所以鄂爾多斯蒙古族傳說故事,不同程度地反映和記載著各種文化的交流信息,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阿拉善蒙古族傳說故事

內容大多數來自不同部落的真實事件和現實生活。現已出版發行、整理在冊的就有千餘篇,對於研究阿拉善地區的民族傳統文化提供了可貴資料,具有較高的史學、民俗學價值。

親愛的你

看了這些

具有我們內蒙古特色的

傳說故事

是不是

更加了解和熱愛

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了?

記者:包小婷 楊文娟 綜合整理自內蒙古自治區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網站及網絡

校對:寧佳歡

覺得不錯 請點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