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1、位置

扶靈瑤寨所在的黃土坳村位於湖南省江永縣源口瑤族鄉,距離江永縣城49.7公里,與廣西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和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三江鄉交界,為古時湘桂邊界的重要隘口。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 黃土坳村位置

二、歷史

元大德九年(1305年),逃避戰亂的瑤民開始在黃土坳村定居;後在明洪武年間接受招安,明洪武九年(1376年)欽賜石武碑將軍率眾鎮守源溪四隘。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報立瑤籍,恩賜十三姓為扶助生靈之瑤族,並贈《扶靈創始》匾於石氏門樓永作紀念。扶靈瑤因此得名。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2 深山中把守湘桂交界關隘的扶靈瑤

三、現狀

扶靈瑤寨群山環抱,古樹蓊鬱,交通不便。自駕車到達黃土坳村搬遷新址後,仍需步行或騎行五公里左右,沿山泉與梯田一路向上,在半山腰處,就能看到20餘棟純木製瑤族民居。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3 山中清泉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4 傳統木屋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5 梯田

永州傳統古民居外牆使用燒結磚或夯土磚,內牆才使用木牆的做法。現在永州村莊中木牆做外牆的民居,十有九九都是因為外部磚牆倒塌,之後的居民家境貧寒,將過去的木頭內牆當做外牆使用。而扶靈瑤寨居民則是就地取材,以山石為基礎,杉木為材料製作建築的梁、柱、板、牆、樓梯,主屋為二層,屋頂覆蓋小青瓦,雜房為一層,以石棉瓦為屋面。各家各戶並列而立,沒有形成院落。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6 木製民居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7 木製民居

民居一層為堂屋、廚房,廚房下有地窖作為儲藏室,二樓為臥室。建築整體簡潔樸素,沒有傳統民居那麼多的花紋和雕飾,只有入口小門上的牛角裝飾透露出了瑤族的氣息。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8 簡樸的門簪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9 小門上的牛角裝飾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0 明火廚房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1 地窖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2 窗戶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3 木樓梯

四、反思

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除了已經通水通電,扶靈瑤寨連手機信號都接收不到。因此現代拆舊建新的速度緩慢,加上精準扶貧政策的深入開展,村民已經基本被搬遷出原始的木製房屋,只有少數老人還依然留守,所以在扶靈瑤寨還留有保存較為完整,20餘棟木屋組成的瑤族民居群。對於這些木屋而言,如果無人居住,在潮溼多雨的湘南就會逐漸腐朽損壞。而現有留守老人使用明火的生活習慣,也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4 木屋側面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5 被扶貧搬遷打斷的新舊更替

深山中扼守湘桂邊界:江永黃土坳村扶靈瑤寨-發現永州古建-16

圖16 搬遷出瑤寨的黃土坳村新址

穿過瑤寨繼續向山上前進3公里,就能進入一片千畝的天然松林,大樹5000餘株,其中樹齡百年以上的有1200餘株。如果能建立一條以騎行和徒步為核心的生態旅遊路線,將木屋改造成民宿,瑤寨變為宿營地,說不定能在這裡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