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早期篩查,你需要嗎?一起聽聽瑞金專家張俊主任的肺腑之言

腫瘤早期篩查,你需要嗎?一起聽聽瑞金專家張俊主任的肺腑之言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

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

未來一百年裡

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榜”首位

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榜”首位

既然癌症這麼可怕

如何早期預防呢?

是否有可以探知的信號?

跟大家聊聊如何提早預防腫瘤的發生

哪些人群適合去評估

癌症風險、做癌症篩查?

對於絕大多數的實體瘤來說,患腫瘤的風險在不同的年齡段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

在青少年時期,存在患癌風險更大的可能是血液系統疾病、淋巴瘤或者是腦部腫瘤,這些是專門針對兒童或者是處在成長期階段的疾病。

但對於老年人來說,絕大多數發生腫瘤的部位都是一些長期使用的,而且,無時不刻都在幫我們做工作的這些臟器,比如肺臟、胃腸道,因為時間的積累或者是年齡因素,使得這些臟器罹患腫瘤的風險逐漸增高。

癌症篩查的“三個注意”:

所以,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人群要注意了。

第一個是年齡因素,根據上海疾控中心的相關數據:60歲以上罹患胃腸腫瘤的風險就會非常高。

第二個是家族史,比如在這個家族當中連續兩代有多個人罹患了腫瘤,尤其是同一類型的腫瘤,那就要注意一下自己是否屬於該項腫瘤的高危人群。

第三個是長期生活習慣,比如一個長期的重度吸菸者,而且年齡已經超過了50歲,那麼ta的肺癌篩查有可能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常住居民60歲以上人口

結直腸腫瘤的篩查項目:


第一步通過一項很簡單而且是無創的方法來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如果是大便隱血試驗結果呈現陽性的話,建議第二步,進一步通過腸鏡的方法來明確造成大便隱血陽性可能存在的病因。

根據在前期接近300萬人群篩查的數據上來看,採用這種方法已經篩出了較多沒有症狀的早期腫瘤患者。

要不要先做一個評估

再選擇做哪種類型的癌症篩查?

應該先關注再認知,最後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做一些對應性的篩查的檢查。不要盲目地去做癌症篩查,比如說全身的PET-CT掃描,大家都覺得PET-CT是個很貴的東西,甚至會在每年的常規體檢中都要加入PET-CT來作為一個腫瘤的篩查手段。

其實從我們現有的這些角度上來看,可能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因為這樣篩查有效性、準確性與臨床可操作性和性價比而言並不高。

把握篩查有效性、準確性

與臨床可操作性和性價比

第一是我們篩查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第二是我們的臨床可操作性和效價比;

第三是在臨床操作過程當中,我們希望以最小的代價,這個代價不僅是經濟上的代價,也包括對我們身體傷害的代價。

小貼士

總之

無論年輕與否

都不應該忽視腫瘤的防治

健康生活、定期體檢很重要!!!

一旦確診為癌症,更要積極治療,“在最合適的時間、對最合適的患者、施以最合適的治療手段”讓您依舊笑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